双链融合下职教赋能光电科创系统发展的研究
——基于义乌“信息光电”产业主体培育视角

2024-05-26 23:15张海成杨凯伊陈家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技融合信息

■张海成,杨凯伊,陈家奇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2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在新发展阶段,国家对现代化产业的内涵和体系作了重新定义和架构,对专精特新的企业加大了支持力度,以期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此,义乌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发展半导体智能显示与新能源光伏光电特色产业,打造全国唯一半导体发光产业特色小镇。

一、“信息光电”产业链与技术链双向融合的主要内涵探究

“信息光电”产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光电技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光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同时,当社会对“信息光电”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生产分工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产业链随之形成,并会在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一)“信息光电”产业链的形成原因

1.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转变

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贸易规模和质量均在提升,并且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背景下人们对新能源产品的消费逐年增加。因此,该产业宏观上对于国家经济、市场发展和微观上对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信息光电”产业链形成的根本原因。

2.相关企业的联系和有效资源的整合

“信息光电”产业链本质上是一系列相关企业依靠其生产关系或经贸联系而构成的有机共同体。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经营主体需要进行政策、资金、客户、技术、人力、品牌等纵向和横向资源的整合,促使生产价值在产品生态圈里流动运转,使各环节配置达到最优,进而实现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稳定性达到最优。

3.生产系统的运行和机制体制的保障

一方面,当多个企业具备相应生产条件时,企业之间通过原材料、供应链、物流等要素的关联共同完成产品的制造,形成的生产系统促使企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想要让生产系统正常运行,产业链必须得有相关的机制来维护、约束和保障,使产业链上的各生产环节和非生产环节保持紧凑状态,从而提升产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生产质量。

(二)“信息光电”产业技术链的构成要素

1.产业技术要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要素是产品生产制造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中,核心技术是“信息光电”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关键,它处于价值链的最高端,决定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1]。当前国际上“信息光电”产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体现终端产品价格和质量,更多体现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只有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广的市场空间。例如,国产手机厂商“华为”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占据高市场份额,是因为其研发出独一无二的系列芯片和5G通信等核心技术。

2.产业人才要素

“信息光电”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等人才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据调研,截至目前,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共入驻华灿光电、瑞丰光电、东方日升等20 家龙头企业,企业专利拥有量达1580 件。义乌在充分发挥引进企业科技优势的同时,推动具有成长性的本土企业发展,初步统计,小镇已集聚各类人才2.5 万人以上,其中高职高专以上人才不少于40%,中高端技能型、科研型人才不少于15%。“信息光电”业态还在不断扩大,需要大量复合型高技能从业人员。

3.产业平台要素

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需要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作支撑,这是产业与企业间不可或缺的一个无形要素。“信息光电”产业通过整合和协调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资源,构建综合性生产服务平台,这不仅能降低各环节的经济成本,而且能提高整个产业链、技术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创新。

(三)“信息光电”产业链与技术链的融合形式

当前“信息光电”产业与技术链的双向融合是通过技术链来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升级带动技术变革达成的。我国在新能源、新材料、新通信技术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信息光电”产业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的突破创新和产业的协同发展,通过探索产业链与技术链的融合模式,实现产业内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从而打破产业界限和技术隔离,实现该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

二、“信息光电”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与传统制造产业不同,“信息光电”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包含科创走廊、科研院所等科技研发主体,职业院校、协会组织等科技培育和人才供给主体,中小科技型、高新技术型、创新领军型企业等科技需求主体,政府部门、金融中介等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主体。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是“信息光电”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然而该系统的协同发展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的状态,这就应该考虑到由产业发展而带来的技术积聚效应、产教联动效应和外部环境效应。基于对义乌“信息光电”产业主题培育的视角下,将影响因素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产业技术壁垒的存在与创新技术转化的不足

从企业生存的角度看,众多技术形成的“技术壁垒”似乎是一家企业在该产业中具备强大竞争力的标志,但也正因为“技术壁垒”的存在,导致产业链上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和技术转移困难,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垄断,使得某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限制其他企业甚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从近十年产业发展态势观察发现,政府的角色从直接的技术支持者和资金提供者转变为政策引导者和监督者,大量的技术从原先“国家支持开发”转变为“企业自主培育”。每年企业、科技部门都会产出很多新发明、新技术,但还是存在大量的技术走不出实验室,据统计2022 年义乌市共计授权10300 余件专利申请,其中企业授权专利达6200 余项,但专利总体有效转化率仅约35%,可见部分企业在专利实体化、产业化、市场化等技术转化层面缺失良好的运行和管理,甚至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完善停留于解决因专利权交叉而引起的商业摩擦。

(二)高职产教融合的滞后和人才培养潜在的问题

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最终是依靠一批批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来实现。自2019 年起,各级政府不断推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促进教育、人才、产业、技术的有机衔接。但针对浙中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和地方企业调研发现两大问题:一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浮于表面,没有通过实际的合作项目、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将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共享与互补,难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实习实训会依照当前企业某一特定岗位所需的技能进行重复训练,似乎是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实则并没有使学生跳出“专业能力单一、融合能力薄弱”的桎梏,因为在产业科技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的情况下,这样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劳动力市场需求,这一现象在校企订单班中尤为突出,这种看似“精准”的人才培养方式可能已悄然远离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的初衷[2]。

(三)创新生态建设的弱化和科创教育维度的忽视

“信息光电”领域对创新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但无法形成科技创新生态圈的闭环。科技创新的实现和技术系统的发展会涉及多条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的协同以及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社会价值等多方非技术因素的组合,但通常对一项技术的评价会将技术本身的研发高度、操作难度、创新程度作为主要价值参考点,这对整个创新创业生态极为不利;同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其教育功能更多定位在“科学技术学习”,而非“科技创新提升”,学生较少通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传授和软件测试、风光互补、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技能培训来获得足够的科创教育,他们也许会因为缺乏创新思维和方法而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故没有从生态的角度去建设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导致我国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与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之间缺乏科技成果商用和产业化的通道和体制机制[3]。

三、职业教育赋能“信息光电”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探索

(一)建立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模型

首先,面对“信息光电”产业技术变革和升级,职业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持续梳理产业链与技术链的结构组成和变化、优化教育模式的构建和改革,达到强化“技术链- 人才- 产品-企业- 产业链”双向融合的目的;其次,通过加大对技术链创新子系统的经费投入、时间投入、规划布局得到科技创新成果,依托职业教育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果社会化服务,集成技术推广典型示范,推进“校区- 园区- 社区”三联动、“学城- 产城- 创城”三协同,令创新技术涌向产业链子系统的核心载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最后,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积极整合职业院校在思政教育、理论教学、政策扶持等“人才培养”层面和企业在技术开发、先进设备、文化氛围等“实训实践”层面的优势,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加强校企双方对原始创新、团队管理、市场运营等能力的塑造。

(二)建设融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基于对义乌“信息光电”产业主体培育研究,建设融合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高职院校需要持续做好“技能大师工作室”“博士科创实验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协同,形成科技创新、项目孵化、创意设计、专业创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格局,搭建一个集科研、创新、实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二是选拔具备较好科技创新基础的学生和教师,组建一支覆盖“双高专业群”的科创精英团队,为其提供科研设备、资金支持、专业培训等服务,并加强科创活动组织、项目培育孵化和企业运营指导等工作的落实;三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作用,开展以专业为单位的“科创文化节”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操作机会,同时要定期对大学生科技社团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四是鼓励学生选择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产业命题,参加以“互联网+”“挑战杯”为核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争取将优秀项目孵化落地。

(三)职业院校技术传播和成果转化

职业院校明确符合自身实际的定位,尤其是高职院校要将推动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作为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趋势以及产业经济结构等非技术因素,在传播与实践现有应用技术的同时,主动参与区域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着重构建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研教融合的行动网络,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创新规划、产业技术评价,完善颠覆性创新促进机制、社会组织动员机制和产学研协作机制,打造创新主体、创新设施、创新资源等有机耦合的区域科技传播创新[4]。另外,职业院校要在常规教学和实训中培养学生关注产业一线和所在专业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意识,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应用性科研能力塑造,以期获得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成果,并将该成果应用于工作中进行实体转化,真正使技能人才成为科技成果的辐射源,乃至成为产业科技创新和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依靠力量。

(四)校企共育现场工程师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投身于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中。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校企双方以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形式将实际工程项目与现场技术培训相结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产业最前沿的技术和工艺,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在课程教学方面,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将企业文化课、生产线实操课与专业劳动实践课程互通,使课程更符合实际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在教学团队方面,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担任实践项目经理,负责协调资源和参与学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依托高职“双高计划”、中职“双优计划”等职业教育优势平台,将校企合作范畴从人才共育拓展到共研产业技术、设计商业模式和获取市场机会,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现场工程师和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

在“信息光电”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中,数字化改革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还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将课程内容及教学资源数字化、产业化、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建立数据分析系统,例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麦穗计划”智慧育人平台,“一站式”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建立数字化线上管理平台,规范和完善学校“众创空间”“青创空间”“科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日常管理服务,对科技创新的师生团队和项目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打通运营、实践、大赛等服务链条,提升科技创新项目孵化成功率;建立产教融合数据库,基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将生源结构、技术标准、市场分析等产业界和教育界的资源进行匹配,把最新的产业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

猜你喜欢
科技融合信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订阅信息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