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蛴蟆节”仪式与功能研究

2024-05-26 17:57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瘟疫仪式文化

张 艺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66)

农历正月十四“蛴蟆节”是川北地区独特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节日中的民俗活动丰富有趣。“蛴蟆”是当地方言,读成“qiémáor、qiémér、qiémár”[1]357,指青蛙。《南充方言》指出,虽《四川方言词典》解释“蛴蟆”为“青蛙、蟾蜍”含义,但实际上在南充方言中,“蛴蟆”是“青蛙”的音变①。根据对当地人的采访②、当地制作的大蛴蟆为青蛙的模样和蛴蟆灯上彩绘的青蛙图案等,可以证实“蛴蟆”在南充方言中指“青蛙”。举办“蛴蟆节”的地区集中在川北乡村,多在南充西部、遂宁蓬溪地区,主要流行于以西充方言为主的西河流域附近③。早期由各乡镇民众自发组织举办,在各乡镇形成小型规模的节日活动范围。

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视野,传统节日逐渐走向“遗产化”。随着2017 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许多乡村开始复兴、重构传统节日,节日、非遗和乡村振兴便紧紧围绕在一起,如毛巧晖[2]、毛晓帅[3]结合乡村振兴实际阐述节日的走向。部分学者指出节日作为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被积极开发时面临的当代困境,如刘魁立、黄涛等学者指出传统节日“遗产化”可能在具体传承、保护实践中出现扁平化倾向[4]。王敬[5]指出节日开发对非遗文化内涵把握不够,应避免“开发性破坏”,故在研究节日时,不仅需要关注节日变迁与重构,也要关注和保护其原真性。

2010 年后,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将“蛴蟆节”申请非遗。2011 年,该节日被列入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南充市政府努力开发“蛴蟆节”,力争将其打造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建设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之一,并通过文旅结合,打造乡村旅游节。在此背景下,对“蛴蟆节”的关注与研究渐起,如王怡诗[6]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入手,王璐[7]探讨其艺术价值和传承。此外,“蛴蟆节”经现代重构,其文化内涵挖掘和传播力度却不够深入,存在“表面化”的倾向,不少当地青年、游客和媒体只关注节日外在的“狂欢性”,因此“蛴蟆节”面临着保护文化内涵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对“蛴蟆节”仪式及传说的梳理,解读“蛴蟆节”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生态根源,进一步探索“蛴蟆节”的文化内涵,以助保护其原真性,并促使人们了解“蛴蟆节”在政府组织下的新态势以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一、“蛴蟆节”的仪式过程

在“蛴蟆节”被收录到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其知名度较低,仪式由各乡镇自行举办,没有官方参与,一些项目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主持。经四百多年的发展,“蛴蟆节”从最早在夜晚举蛴蟆灯送瘟神的简单仪式,发展成为现在丰富多彩的仪式。经南充市政府的推广,现如今的“蛴蟆节”不仅是西河流域上重要的民俗活动,更是一个传承其悠久文化和历史的“狂欢”节。如今的“蛴蟆节”可分为仪式前、中、后三个阶段。仪式前主要分为扎青龙、扎蛴蟆灯、扎火把和摇嫩竹,仪式中主要有文艺表演、赶场、游行,仪式后为吃年夜饭。

(一)筹备与规划

仪式前的准备阶段分为政府和家庭两个方面。政府主要负责统筹规划行程、场地、流程安排等。主要活动内容依旧是当地群众自主参与,现在“蛴蟆节”知名度渐高,有更多的群众加入其中,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1.组织队伍

准备节日当天的舞蹈队、舞龙队、蛴蟆队等,基本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2011 年后,政府加入组织的行列,举办多场文艺汇演,规划举办场地以及游行路线。

2.扎龙船和大蛴蟆

龙船,也称为“蛴蟆主灯”或“蛴蟆灯龙船”。形状如龙舟,但其大小没有具体要求,有长4 米、宽1 米多的龙船,也有长7 米、宽1米多的龙船。龙船由当地有经验的老人们共同制作,他们用青竹扎龙骨,彩纸糊龙身,萝卜染墨作龙眼,稻草编龙尾,五谷做内脏。龙船制作完毕,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要从家里拿来五谷(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放进制好的龙船中。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将主持祭祀龙船的仪式,在船前的木杆插上香蜡,乐者在龙船(蛴蟆主灯)前吹奏乐器祈福,共乞求“蛙神”(积善乡等地说是“龙神”)保佑小孩来年平安健康、风调雨顺、各户五谷丰登[8]202。自从官方参与后,“蛴蟆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扩大,“周边市镇前来参加送灯游行的人逐年增多,游行队伍由单纯的举蛴蟆灯,增加了舞龙队和大蛴蟆(大青蛙)队”[6]11。大蛴蟆由竹制成,做成青蛙张开嘴,鼓动腮帮,伸出舌头的模样,也有做成一公一母的大型蛴蟆,被叫做蛴蟆公婆。

3.扎蛴蟆灯

在当地,只要家里有小孩,人们就会做蛴蟆灯并在“蛴蟆节”当晚送出去,他们认为这样能送走病害,保佑小孩健康成长。制作蛴蟆灯时,人们会砍来一根和家里孩子身高差不多的嫩竹,或者选择1米多到2米不等的长度,然后用刀剔除枝丫,取一段竹子划开做成粗篾,再编成一个个小竹圈。接着将整根竹子的一节破开分成6 或8 份,将小竹圈放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状。之后在笼内的竹筒里塞一团泥巴,在泥巴上插上蜡烛,然后在外面糊一圈白纸或红纸(以前用米糊,现在用胶水)。蛴蟆灯象征瘟神,制作好后不能拿回家里,以免将瘟疫带入家中,必须放在室外晾晒,等到正月十四晚送到河边,意味着将瘟疫带走。

蛴蟆灯受社会发展和新思想的影响,不再拘束于以往单一的纺锤形状。人们从用材和造型都大胆创新,充满创意。材料上,传统制作材料是青竹,现在追求新意使用铁丝、铝材,使形状不再单一、更加多变。以往的装饰材料是糊在外面的白纸或红纸,如今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纸,或者使用带有龙凤、牡丹等传统花纹的彩纸,又或者是在白纸上画有青蛙等卡通图案。形状上,因使用铁丝、铝材等可塑性较高的材料,所以如今人们能够制作出许多形状不同而精美的灯,其中既有根据生肖制作生肖灯,也有根据“蛴蟆节”制作青蛙灯,以及爱心灯和五角红星灯等。此外,当地政府开展“非遗”传承培训及组织评选“最美蛴蟆灯”。在蛴蟆灯的新变中,传统节日里祭神等带有民间信仰的因素渐渐消退,娱人逐渐占据主位。

4.扎火把

火把具有照明和美观的作用,是“蛴蟆节”中必不可少的。火把制作简易,是由柏树皮包裹木屑粉捆扎而成。因为柏树皮中含有油质,所以很容易燃烧,在夜里举办仪式时方便照明。柏树皮里面的木屑粉燃烧后会形成通红的小火星,在夜里由一位年轻人挥动火把,木屑粉便会变成猩红色的火星在黑夜中飞舞,增加了节日的氛围,如今木屑粉的作用多被烟花爆竹替代,火把主要用来照明。

5.摇嫩竹

摇嫩竹是专属于孩子们的活动。早上,大人会带着孩子到村外或附近山上的竹林选择正在生长的还未断尖的嫩竹,每一个孩子选择一根自己心仪的嫩竹(有的地区是父母找一根嫩竹),孩子们一边摇嫩竹,一边唱童谣,表达着祈福的愿望:

“十四夜,摇嫩竹,你也生,我也生,我和嫩竹打老庚。你也长,我也长,我和嫩竹一样长。

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

嫩竹爹,嫩竹娘,我与嫩竹一样长。”[1]357

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个有趣的节日游戏,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它寄托着大人对孩子最真挚的愿望。人们期望孩子能如他们选择的嫩竹一样快快成长、健康平安。

(二)赶场与游行

“蛴蟆节”仪式中分为两部分,一是赶场,二是集体游行。正式游行之前,乐师们检查唢呐等乐器,试音和练习乐曲;抬龙船和抬大蛴蟆的队伍也各自准备好,等待夜晚开始举灯游行;各家各户则准备好仪式所需的物品前来赶场。

1.赶场

各乡镇平时也有赶场,但赶场时间并不一致,如有“逢三”“逢五”“逢九”④等。平时赶场的时间从清晨天亮开始,一般持续半天。随着“蛴蟆节”的规模越来越大,周边地区的人们集聚在一起,慢慢热闹起来,“蛴蟆节”也成为赶场的好日子,并且时间更长,可持续一天。赶场的地点在各乡镇热闹的集市,上午8 点开始街头人头攒动,周边乡村的村民到镇上赶集,并准备参加晚上的游行活动。各家拿着自家做好的蛴蟆灯来到集市,或者到集市购买蛴蟆灯。近年来,已经有工厂开始规模生产蛴蟆灯,在正月十四当天进行售卖。在举灯游行之前,人们不但会到集市购置东西,还会吃一碗特别的汤圆——腊肉汤圆。糯米粉加温水混合成的面团,包入腊肉、米豆腐、豆腐干等馅料,是当地极具特色的美食。随着政府的参与,不少地区还会有文艺表演、抓“蛴蟆”等活动。

2.游行

晚上,“蛴蟆节”的游行活动开始,这是“蛴蟆节”最重要、最热闹的环节,人们叫做“送蛴蟆”“送瘟神”,其流程如下:

太阳落山后(约18点30分),人们先放鞭炮,意味游行正式开始。龙船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大蛴蟆或者蛴蟆公婆,后面的人拿着各式各样的蛴蟆灯。乐队吹起唢呐、敲起锣鼓,人们听到锣鼓声和鞭炮声,便自觉点亮手上的蛴蟆灯,加入游行的队伍。青年们在队伍前挥舞火把,火把中的木屑粉飞出,迸溅出火星,增加节日的氛围。行进的游行队伍向河边或田边走,队伍跟着乐队的鼓声唱着:

“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

十四夜,送蛴蟆,把你送到青龙庙,庙下河里吃醪糟。”[6]10

“十四夜,吆蛴蟆,吆到你外婆那里去吃酸醪糟。

蛴蟆公、蛴蟆婆,把你瘟神送下河。

蛴蟆公,蛴蟆婆,送蛴蟆,敲铜锣。

蛴蟆公,蛴蟆婆,正月十四不好过。

田边地角鞭炮响,吓得蛴蟆打啰嗦。”⑤

到了河边,游行队伍停在两边。一位老者将“刀头”(祭祀供品)放到龙船前,点燃一炷香,并对着龙船祈祷。然后在桥上点燃龙船,等燃烧到最旺的时候再将龙船推进河里或溪流中,这意味着送青龙升天,镇压、降服瘟疫。随后,大蛴蟆或蛴蟆公婆也会被烧掉,意味着带走病害。然后,人们将手里的蛴蟆灯插到河岸边。这时,礼花在空中散开,与河边各色的灯光呼应,人们在五彩的灯光中,祈愿来年平安健康,此时“蛴蟆节”的活动达到高潮。

(三)团聚与回味

虽然中国大部分地方将农历正月十五作为元宵节,但是在川北,尤其是在盛行“蛴蟆节”的乡镇,人们希望通过祈福消灾的方式庆祝春节的结束,所以一般将农历正月十四作为春节的最后一天。“蛴蟆节”在四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改变了当地人们的节日观念,故有“城里人过元宵节,乡下人过‘蛴蟆节’”[8]202的说法。

所以,人们经历狂欢之后,在节日的余韵里回到家里吃团年饭,庆祝春节的结束,回味着刚刚结束的节日狂欢,重视将要结束的春节和春节最后一次团年饭。

二、“蛴蟆节”由来的民间叙事

“蛴蟆节”产生于明末清初时期,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蛴蟆节”的由来在官方历史文献中无史料可考,只有当地人口口相传而来的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现被当地文化丛书收录,近年出版的《顺庆区志》《嘉陵区志》《西充县志》均有对“蛴蟆节”的相关介绍。根据民间流行的传说大致可分为战乱瘟疫说和小儿祛病说两类。

(一)战乱瘟疫说

战乱瘟疫说流传范围最广,它的产生可追溯到明末。明末清初,张献忠驻扎川北,在此地与官兵交战,双方死伤无数,惹怒神灵,降下蛴蟆瘟,造成瘟疫横行,人们为送走瘟神,在正月十四晚高举蛴蟆灯。此类与战乱相关的传说流行于共兴镇、金宝镇、积善乡等地,范围较广,部分乡镇的细节有差异。

1.河神降下蛴蟆瘟

明末时期,张献忠屯兵川北时被官兵围剿,无数战死将卒被埋葬于五洞桥后山,得名“张官坟”。带有怨气的污血流进河流,河神大怒,派蛴蟆降下“蛴蟆瘟”以致于瘟疫横行,当时的百姓纷纷供奉猪头三牲,到附近寺庙烧钱化纸,祈求神灵能够赶走瘟疫,但却无济于事,百姓苦不堪言。后经高人⑥指点,当地百姓制作出“蛴蟆灯”,在农历正月十四的晚上高举自制的蛴蟆灯,挥舞火把,抬着彩龙,敲锣打鼓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燃烧彩龙后,人们把灯送到附近的溪水中,祈求“蛙神”保佑家人健康,或是祈求河神庇佑,赶走瘟疫[9]23。

河神降下瘟疫的传说在南充市嘉陵区金宝镇、顺庆区共兴镇附近流传,共兴镇五洞桥村村口的共兴“蛴蟆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碑上记载着此传说。

2.青龙降下蛴蟆瘟

明末清初,张献忠在南充遭官兵围剿,血流成河。“当时正月十四突发大规模的瘟疫,持续几年。后有一位高僧解释:这是人间的血光惹得附近青龙山上的青龙作怪,在当地降下‘蛴蟆瘟’,如若不祛除,以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就会有瘟疫流行。于是,为了镇住青龙,当地人在青龙寺压住龙头,为防止‘蛴蟆瘟’继续祸害人间,每年的正月十四晚,家家都要扎蛴蟆灯,送‘蛴蟆瘟’。”[10]

青龙降下瘟疫的传说主要流传于嘉陵区积善乡等地。传说的产生和流变与当地环境、历史文化紧密相关。传说中的青龙山正位于积善乡贾坝村,山上曾有一座青龙寺,但在明末时期毁于兵燹。曾经青龙寺香火旺盛,不少香客前去敬拜。积善乡所流传的传说受到当地环境和信仰文化的影响,故在传播中变异。

民间传说包含某些历史和文化的信息。战乱瘟疫传说几乎离不开张献忠,这使节日更具历史性,也更具地方文化底蕴,并展现了川北地区人民的“历史记忆”。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频繁,瘟疫频发,给当时的百姓带来巨大的伤痛和难以想象的恐惧。张献忠两次入川,并于崇祯十七年(1644)在成都建立政权,又于顺治三年(1646)抗击清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在此死伤无数。“与灾害斗争的经历和体验以民间传说的形态,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记忆之中。”[11]据《清代四川民间信仰地理研究》整理,1645—1648 年间,四川、重庆多地频发“大头瘟”“马蹄瘟”等,当时“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所以,这个传说版本展现了人们对当时战乱、水旱灾害频发、瘟疫横行的历史记忆,这段历史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如今,我们已无法追溯这场战乱、瘟疫与该习俗真实的历史关系,但这个传说不在于历史记载的准确性,而在于真实记录和反映了民众的历史感情,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基础之上的艺术的真实性。

(二)小儿祛病说

明末清初,西河一带瘟疫流行,许多孩童在此次瘟疫中不停咳嗽,甚至咳血而亡(或是正值开春时节,天气变化不定,许多幼儿患病咳嗽)。因小儿咳嗽声像青蛙的叫声,或因口鼻生疮、面部浮肿,像田里的青蛙一样,百姓以为是他们得罪了蛙神,使孩子得了“蛴蟆瘟”。于是,便兴起了祭祀“蛙神”——“蛴蟆节”,当地百姓自制“蛴蟆灯”,在农历正月十四的晚上把灯送到附近的溪水中,以此来祈求上天保佑村里的孩子。

这个传说流传于南充市顺庆区共兴镇、西充县凤鸣镇和遂宁市蓬溪县的乡镇之间。从解释节日仪式的内涵与动因的角度,此类传说中为保佑孩子健康的愿望与“送蛴蟆”和摇嫩竹两个仪式的目的相同。小儿祛病说解释举行仪式的由来是大量孩童死于瘟疫,人们寄托于非自然力量祈求孩童平安。仪式中摇嫩竹和“送蛴蟆”的活动,以及有孩童的人户必扎蛴蟆灯和成年后不必再送蛴蟆灯等说法都在呼应传说中为孩童祛病的部分。小儿祛病说文本内的内容与外部仪式形成相互映射的关系,解释了“蛴蟆节”仪式的动因和“蛴蟆节”的习俗流程,这更有可能是节日由来的真正原因。到今天,“蛴蟆节”的祈福受益对象不再局限于孩童,其范围已扩大到参与仪式的每个人。

三、“蛴蟆节”由来的生态叙事

“蛴蟆节”由乡村“小聚集”到城乡“大节日”,其间因迅速传播,快速进入大众视野的需要,宣传的内容不可避免呈现出节日内容较为片段化、同质化。只有深入挖掘其来源,了解民间故事、民俗活动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生态根源,才能推动“蛴蟆节”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文艺(包括神话)作为一种特殊载体,保留了作为原始先民的精神依存的原型。”[12]183我们可通过仪式与传说去找寻信仰的源头,探讨“蛴蟆节”信仰的生态根源,西河流域稻作生产的自然生态和族群繁衍的社会生态共同构成“蛴蟆节”由来的生态叙事。

(一)原始信仰的留存

“蛴蟆节”中的民俗活动依旧可见“万物有灵”思想对川北先民的影响。“万物有灵”是“蛴蟆节”产生的思想基础,对于川北先民而言,“世界上一切事物,无论人、动物、植物、无生物都有灵魂”[13]266。所以他们认为河有河神,山有山神,并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逐渐对变化莫测的自然产生了崇拜。在明末清初的川北,人们受限于当时的医学水平,并不知道如何解决突发的瘟疫。“万物有灵”的观念使他们把瘟疫化为超自然的力量,把自己内在的恐慌外化,根据自身祛病消灾的需要和原始信仰相融合。从“蛴蟆节”的仪式和传说中,不难看到原始信仰的留存。

“河神降下蛴蟆瘟”的传说描写瘟疫是河神因战乱时流入河中的浊血而发怒,降下了“蛴蟆瘟”。人们将瘟疫看作河神对人们的惩罚,可见人们对掌管水的神灵的敬畏。在仪式最后,人们把龙船和蛴蟆灯送入河中,认为河流能带走瘟疫。“这是生活经验上升在精神层面的总结。古人在河里洗澡、洗衣、淘米,以无根水做药引洗去身体的疾病,流动的水被视作可以洗涤万物。”[6]16由此可见,“蛴蟆节”暗含着人们对水的崇拜。

“青龙降下蛴蟆瘟”的传说提到青龙山,青龙山的名字来源这座山形如向灵龟朝拜的青龙,青龙盘踞于青龙山上。在此传说中,因战乱的血光惹恼青龙山上的青龙而降下“蛴蟆瘟”,“青龙”是青龙山的化身,是山神的具体化形象。

蛴蟆在节日传说中被称为“瘟神”或“蛙神”。前者是人们认为它带来瘟疫,从而举行仪式“送”走它;后者是人们认为它是“蛙神”,制作“蛴蟆灯”祈求它的保佑。这种矛盾心理的背后实则是对蛙的崇拜使然,人们将瘟疫与蛴蟆联系在一起,惧怕它的力量,从而进行一系列祭祀,逐渐形成崇拜。单从节日起始来看,蛙崇拜一部分来源于瘟神崇拜,但继续向前追溯,它更多来源于农耕文化。

(二)农耕文化的孕育

早在先秦时期,百越人种植水稻从而形成蛙崇拜,如到今广西壮族仍保留着“蚂拐节”(青蛙节)。成都金沙遗址出土蛙型金箔,上面的蛙纹与马家窑彩陶蛙纹很相似。据屈小玲研究,这应是西北羌氐族由北向南迁徙而带到古蜀国,并且蛙崇拜南传与农业稻作文明发展有关。可见,蛙崇拜不仅跨越时间久、地域广,而且与农业稻作文化紧密相关。笔者整理发现,举行“蛴蟆节”的乡镇基本在南充西河附近,这里水系发达,稻作农事丰富,在长期稻作过程中,人们发现青蛙的行为关系着水稻生产,受到“万物有灵”的影响,当地渐渐形成以农耕为基础的蛙崇拜。蛙不仅成为掌管雨水和稻作生产的“蛙神”,而且还成为关于族群延续的生育之神,包含这两种敬畏的蛙崇拜是“蛴蟆节”产生的生态根源。

1.水稻生产的自然生态

水稻耕作自古以来就是川北地区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南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且多集中在夏季。“蛴蟆节”沿着西充河流行,并展现出强烈的蛙崇拜,此与农耕紧密相关。西充河流域地理环境较好,气候温暖、水源丰沛、雨水充沛、土地肥沃,耕种条件优越,农事活动丰富,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充西河流域人民自古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而青蛙对于农业来讲是益虫。送蛴蟆民谣中唱道:

“小蝌蚪,小叮叮儿,几天变成小蛴蟆,大脑壳,小尾巴儿,黑蛐黑蛐满凼凼儿。

小蛴蚂,呱呱呱,田头地头都有家。一生专把害虫杀,又保蔬菜保庄稼。

小蛴蚂,大嘴巴,眼睛鼓起牛眼大,肚皮长得像冬瓜,张口吐个红圈圈,一切害虫都要杀。”⑤

“小青蛙,呱呱呱,水里游,岸上爬,吃害虫,保庄稼,人人都要保护它。”[14]311

蛴蟆因其取食农业害虫的饮食习性,以及两栖的生活习性,尤其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这对于以水稻生产为主的西河流域地区的人们来讲,蛴蟆无疑是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动物。“蛴蟆节”的仪式准备体现出与农业相关的蛙崇拜,当地人们在制作龙船时会抓上一把五谷放在龙船里,祈求“蛙神”在这一年能保佑农家五谷丰登。此外,当地人们还会在蛴蟆灯上和其他游行的物品上写“五谷丰登”。

此外,蛙的叫声与水稻收成有关,继而产生蛙崇拜。早在先秦时期,百越族率先培育出水稻,西部古羌族将其引进,他们在水稻耕作中发现青蛙的叫声与风雨有关,尤其是某种叫声能预示雷雨的到来,便对青蛙产生了恐惧与崇拜,并将其与雨水联系在一起,蛙成为掌管雨水的神灵,形成“水—蛙—人”的联结模式。在“河神降下蛴蟆瘟”的传说中,因河流被污染,河神发怒降下惩罚,蛴蟆是河神与人之间的中介,符合“水—蛙—人”的思维模式。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蛴蟆结束了冬眠,发出“呱呱”的声音,人们会以此来判断今年的收成⑦。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中,人们建立起“蛙—稻—人”思维模式,认为蛙是敬畏的对象,继而孕育出蛙崇拜。这是西河一带“蛴蟆节”盛行主要原因,以及人们选择蛴蟆作为祭祀对象的深层的文化原因。

2.族群繁衍的社会生态

人类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因此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形成族群。相较于游猎生活,以水稻为主的农耕生活不仅使得族群生活更加稳定,而且也能进一步促进人口增长。相对应的,稻作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只有人丁兴旺、生育众多才可保持族群的延续。“在稻作文化中,蛙不仅作为主宰水稻生长的自然生态因素的神灵而存在,而且也作为稻作民族自身繁衍的社会生态因素的图腾而存在。”[15]在稻作活动中,成熟后累累的稻穗和成群的蝌蚪均包含着丰收和多子的寓意。受“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人们将蛙神化,蛙成为具有强盛繁育能力的神灵,甚至有的民族将其作为自己的祖先,从而形成图腾崇拜。广西壮族和海南黎族都蕴含着对蛙的图腾崇拜,湖广百越人的铜鼓蛙纹代表着子孙繁旺。

南充“蛴蟆节”的形成受崇拜蛙繁殖能力信仰的影响,因此人们在遭遇瘟疫时,选择将蛴蟆为祭祀对象,促成“蛴蟆节”仪式的形成。“小儿祛病”的版本里,许多幼儿因病夭折,人们以为是“蛙神”的惩罚,举行祭祀保佑孩子健康,这里反映出蛙与幼儿的关系以及人们延续自身族群的愿望。“蛴蟆节”两个重要的仪式都与孩童紧密相关。一是“蛴蟆灯”与孩童的关系构成“蛴蟆节”最关键的仪式。“蛴蟆节”的核心是“蛴蟆灯”,最关键、高潮的部分是“送蛴蟆”的游行仪式。在当地,家中有儿童的人家就会有一盏“蛴蟆灯”。“因儿童身体抵抗力较弱,最易患上‘蛴蟆瘟’,因此,每家只要有儿童,无论孩子大小,当天都必须扎上一盏‘蛴蟆灯’。”[8]202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为自己的孩童制作一盏“蛴蟆灯”,用此代表孩童身上的病灾。然后在正月十四晚上让孩童们举着蛴蟆灯边唱童谣边跟着父母游行。人们送走“蛴蟆灯”,意味着送走灯上的“蛴蟆瘟”,以此保佑家中孩童来年平安无恙。二是摇嫩竹与孩童的关系。孩童们自己或父母选择一根嫩竹,嫩竹正如小孩子一样处于未成熟的年龄。人们通过找嫩竹、摇嫩竹,寄托对自家孩童未来茁壮成长、平安康健的愿望。结合以上仪式内容分析,“蛴蟆节”的主体应是孩童,仪式的动因是保佑孩童健康,祛除灾害。可见,“蛴蟆节”的形成与保佑生育繁衍的蛙崇拜有极大的关系。

四、“蛴蟆节”的社会功能

“蛴蟆节”能够传承至今,充分证明其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和社会作用。“文化功能主义认为,在每种文明中,一切习俗、思维和信仰,在社会整体运作中都起着某种关键作用。”[16]《文化论》中写到“一物品之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用得着它的地方,只是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17]17,“所有的意义都是依它在人类活动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所关联的思想,及所有的价值而定”[17]17。节日的文化主体是人,“蛴蟆节”的仪式功能体现在塑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四百余年流传的“蛴蟆节”习俗,已成为当地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

(一)调和功能

“蛴蟆节”的调和功能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和谐三个方面。

1.人与自然

在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中,川北人民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在稻作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原始信仰,包括对蛙的动物崇拜、对河流的水崇拜以及对山神的土地崇拜。这些崇拜观念体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人们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寻求与自然沟通,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当时瘟疫流行,人们面对突然爆发的瘟疫,对自然十分畏惧,人与自然处于相对抗的阶段。“蛴蟆节”里一系列的仪式、思维和信仰都在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平衡。

2.人与社会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流动性语境下的乡村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文化治理价值,同时也构建了独特的地方性节日文化传统。”[18]“蛴蟆节”被收录到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政府未参与组织举办节日,而是各乡镇群众自发举行。祭祀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主持,大型祭祀物品由当地有经验的老人一起制作,游行前由长者点燃手中的蛴蟆灯,意味游行正式开始,其他人紧跟其后点亮烛火。在“蛴蟆节”里,长者是经验的传授者,也是节日的组织者。在长辈的指导组织下,看似自发举行的无组织的节日,实则在各乡镇内部实行社会管理的功能。

“蛴蟆节”的祭祀仪式也加强了社会群体之间的沟通。节日是非日常性的活动,“蛴蟆节”被川北人民看作春节的最后一天,与“元宵节”一般。人们在这天赶场、聚会,“蛴蟆节”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的渠道。无论是仪式前的筹备规划、仪式中的游行还是仪式结束后的团年,都使得当地民众聚集在一起,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间的联系。

在社会群体中,“蛴蟆节”仪式既是当地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他们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仪式首先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当人们感到他们团结了起来,就集合在一起,并逐渐意识到了他们的道德统一体;这种团结部分是因为血缘纽带,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结成了利益和传统的共同体。”[19]530“蛴蟆节”一系列仪式将人们团结起来,逐渐形成共同体意识,强化身份认同意识和文化认同意识。仪式是群体巩固自身身份的手段,在仪式前的准备阶段,人们积极配合协作,传唱“蛴蟆节”的歌谣和传说,无意识地增强了人们的身份认同。仪式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位置,最后的祈福游行仪式保证了个体的贡献得到升华,每一个送灯仪式的参与者也都是地方福祉的分享者。现在“蛴蟆节”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扩大,促成了庞大的祭祀场域的形成,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当地人在与他们的互动交往中,积极展示自己的文化,尤其是仪式的圆满成功,增强了当地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逆向强化了他们对家乡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人们之间的纽带得到进一步加强。

3.人自身

对人本身来讲,具体表现为心灵慰藉的功能。瘟疫突发,在医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用自己的主观联想寻找瘟疫发生的原因,将其解释为神灵的行为,这样就可以解释瘟疫爆发而呈现出的无序状态,使自己困惑和紧张的心理得到缓解。制作蛴蟆灯、龙船、摇嫩竹和参与游行的整个仪式过程是先民使生活恢复正常秩序的方法,尤其是把被认为带有瘟疫的蛴蟆灯随河飘走或烧掉,在河边祈祷新的一年健康平安,人们期望通过“送蛴蟆”的仪式送走来年的不幸与灾难。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的仪式行为消除瘟疫带来的焦虑痛苦、减轻病痛和带走灾难,进一步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满足个人的精神寄托。

(二)娱乐功能

“蛴蟆节”在进入“非遗”名录前,其娱乐功能就已存在,但总体呈现祭神为主,娱人次之的局面。在发展较缓的乡村地区,以水稻耕作为主,人们为了平安无患,往往会开展一系列取悦神、求福祈祥的仪式活动,祭祀仪式也是为了沟通神灵、祈求保佑。其中一些活动和仪式,如摇嫩竹、赶场、举蛴蟆灯游行中的耍火把等都具有娱乐的意义。

2017 年顺庆区政府提出全域旅游的乡村文旅发展方案,打造以“蛴蟆节”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一站式健康体验景区,重点是康养休闲中心、采摘科普体验园等乡村旅游项目。“2019 年,嘉陵区政府在G318 线嘉陵段沿线的龙蟠、大通、金宝、三会等10 余个乡镇同步举办盛大的“蛴蟆节”祈福活动,吸引了20 余万人次参与”[20]。政府增加了文艺表演、抓蛴蟆、评选“最牛蛴蟆灯”等活动,使得节日更加娱乐化。政府统一组织的烟花表演,该环节并没有祭神的意义和功能,是近几年附加上去的,其目的是起到娱乐的功能和美观的效果。“蛴蟆节”已变为娱乐、喜庆为主,从祭神向娱人的转向趋势也更加突出。

(三)经济功能

2011 年,“蛴蟆节”被纳入南充市“非遗”文化目录后,政府与媒体积极推广“蛴蟆节”,自此“蛴蟆节”跳出小众圈层,受到主流文化关注,同时也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其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蛴蟆节”作为乡村旅游名片,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展现出经济价值。

政府的参与打破了以往地区性传统节日的封闭性,扩大了“蛴蟆节”的影响力。川北地区在经济发展需求的推动和与媒体的互动中,将“蛴蟆节”作为当地文化资源不断开发其旅游价值和艺术价值,为本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价值。“顺庆区委、区政府按照‘产业打底、旅游增收’的思路,因地制宜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打造了一批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各具特色的生态农旅观光项目,以及脱贫奔康产业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21]2019 年顺庆区已建成“三线三游十八景”,其中包括共兴镇“蛴蟆节”等一系列乡村休闲娱乐项目。

2020 年,遂宁文井镇与南充有关县区乡镇组成战略同盟,深度挖掘与“蛴蟆节”相关的其他民俗活动,通过文旅有机融合,打造乡村旅游节,努力使“蛴蟆节”成为新的“文化名片”。此外,近年来有不少商家从“蛴蟆节”中捕获商机,开始对蛴蟆灯进行批量生产。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部分大学生积极挖掘“蛴蟆节”等节庆文化活动,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可持续的文旅融合模式,努力践行“创意,让乡村更美好”的宗旨,设计出多套乡村“非遗”文化旅游主题方案。如今,“蛴蟆节”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其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五、结语

“蛴蟆节”是川北地区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节日传说和仪式活动透视出原始信仰的留存。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下,川北先民形成对水、山、蛙的崇拜,这些观念推动了“蛴蟆节”的形成。现如今,“蛴蟆节”的信仰被淡化,呈现出节日娱乐狂欢的景象。回溯渐渐消隐的信仰,作为文化现象承载着先民的愿望与记忆,它是我们了解节日文化的重要资料。

“蛴蟆节”凝聚了四百余年的民俗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蛴蟆节”活在当下”有三种途径:一是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可以联合三会镇、共兴镇等“蛴蟆节”流行的乡镇共同举办“蛴蟆节”,加强乡镇之间的交流,形成联合效应,共同打造““蛴蟆节”民俗小镇”,进一步扩大“蛴蟆节”的影响范围。此外,政府还可以帮助非“非遗”承人建立传习所,推动传承人、民俗学者、“非遗”研究者共同研究创新路径。二是非遗文化进校园。南充中小学校以及高校可以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进入校园宣传和教学。同时,可在高校设立“蛴蟆节”研究和保护中心,开发“蛴蟆节”新形式,如以“蛴蟆节”由来排练《蛴蟆节》舞台剧等,进一步丰富节日的形式与内涵。三是进行多元化宣传。宣传不仅要依靠传统报道,也需要新兴的直播和短视频等传播形式。以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记录“蛴蟆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拓宽传承的范围,推进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落实,还能加强“蛴蟆节”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我们需在保留住文化根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同时,结合时代要求,守正创新,使“蛴蟆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注释:

① 蛴(qí),《广韵》徂奚切,平齐,从。青(qīng),《广韵》仓经切,平青,清。“蛴”与“青”声母相近,声调相同,阴阳对转。“青”由阳声韵qīng 对转成阴声韵qí,加上受到南充方言语音影响变为qié。“青”变成“蛴”,“蛴”的读音也由“qí”变成“qié”。蟆(má),又写作“蟇”,两字是音义相同的异体字,《广韵》莫霞切,平麻,明。蛙(wā),《广韵》乌瓜切,平麻,影。“蟆”与“蛙”声母相近,韵母相同,又受古无轻唇音的影响,“蛙”变为“蟆”。所以,“蛴蟆”是“青蛙”的音变。具体参考李志杰.南充方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② 据笔者采访,何女士、李女士、左女士等人表示“蛴蟆”在当地是指皮肤光滑的青蛙。

③ “蛴蟆节”沿着西河流向南充市嘉陵区的三会、积善、大通,顺庆区的共兴、黄金,西充县的多扶、双凤、晋城等10多个乡镇。

④ 逢三、逢五、逢九:在以前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乡镇赶集有一定周期。“逢三”指在每月农历初三、十三、廿三,各乡镇人民会到当地集市赶集。“逢五”指赶集时间是每月农历初五、十五、廿五。“逢九”指赶集时间是每月农历初九、十九、廿九。

⑤ 参见蓬溪县文井镇人民政府编.文井印记:文井文化生态记述,2021年26、27页。

⑥ 不同地区所流传的高人的角色不同。金宝镇流传的传说是道人云游至此为村民点化,南充积善乡和遂宁蓬溪县的传说中是高僧到此为百姓解惑。

⑦ 人们认为可以从蛙声知道今年是否为丰年。蛙声响亮又多,说明青蛙多。青蛙是捕捉田间害虫的益虫,所以当青蛙多时,害虫就少,如此就能保护庄稼,减少对庄稼的伤害,今年的收成也就会更好。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有表示蛙声与丰年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猜你喜欢
瘟疫仪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绘画中的瘟疫 下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十岁成长仪式
瘟疫算个啥
仪式感重要吗?
谁远谁近?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