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芳
提起庙会,人们会联想到“庙”,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赵兴华《老北京庙会》,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3页)。早期,庙会多以宗教活动为主,而今天,许多寺庙已无宗教活动,许多庙宇也不存在了。但是,庙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并没有消退,反而成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许多城镇会举办各式各样的庙会。这些庙会虽然与当初庙会的含义大不相同,但是由于其独特的民俗特色,反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就拿北京来说,春节时就举办有厂甸庙会、龙潭湖庙会、大观园庙会、地坛庙会等。
北京厂甸庙会作为老北京庙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但是谈到其历史及文化背景却很少有人去探究。
一 北京厂甸庙会的历史源流与地域范畴
厂甸是和平门外南新华街路上的一条胡同。与毗邻的琉璃厂等地连成一片,成为著名的琉璃厂厂甸集市区。
我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养料,即使在商业活动中,也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厂甸庙会不仅是典型的春节集市性庙会,而且是文化庙会,是京城一处供文人游赏的庙会。“文化庙会主要指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庙会,庙会交易的商品以文房四宝、古玩文物、古旧图书、碑帖字画等为主。 ”(张双林《中国庙会大观》,工商出版社,1995,37页)
(一)北京厂甸庙会的历史源流
我们在探究北京厂甸庙会的历史之前,首先应该搞清楚它属于何种类型。
从庙会的性质划分,有以宗教活动为主和以商业活动为主两类。如果从庙会举行的时间来划分,又可分为定期庙会和临时性庙会两种。这是大致分类。下面看一看北京庙会的实际情况。老北京的庙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以进香敬神为主的庙会。这种庙会是以进香敬神为主,娱乐、商业活动均是附属的行为,故又称为“香会”。如前门关帝庙、五显财神庙、大钟寺、雍和宫、妙峰山等。
第二,游春形式的庙会。这种庙会以游乐为主,宗教活动与商业活动是次要的,参加游乐的以女性为主。如蟠桃宫等。
第三,以商业活动为主,宗教活动为辅的庙会。如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等。
第四,脱离庙宇范围,以市易为中心的市井贸易和文化庙会。如厂甸庙会、花市、天桥等。
当代北京的庙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白云观、厂甸为代表的,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庙会;二是以地坛为代表的,在历史上没有举办过传统庙会,但有文物古迹作为依托的庙会;三是以龙潭湖庙会为代表的,既没有历史文化传统,也没有文物古迹依托的庙会,属于创新庙会,这类庙会数量比较多,是当代庙会的主流形式。
厂甸庙会在清朝就已经形成,历史悠久,其历史与北京地区庙会的发展史紧密相连。因此要想研究清楚厂甸庙会,就应该研究北京地区庙会的发展史。
北京,既是一座千年古都,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三千馀年的建城历史,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在这里的积淀,是极其深厚的、丰富的,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品格。庙会作为北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千年古都交相辉映,源远流长。燕京地区的庙会习俗,可上溯到辽、金时期。自元朝定都后,历经明清,道教、佛教寺庙遍及京城内外,各种庙会繁荣昌盛,异彩纷呈。
北京道教、佛教寺院多,庙会也自然多。有准确记载的北京最早的庙会是元代开庙的白云观。元代庙会称为“盛节”,以一个“盛”字概括了这种节日庆祝活动。
十五世纪初叶,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京城商业日趋繁华。依托于庙会的商业集市逐渐发展,形成定期的集市。庙市成为城市商业市场的组成部分。不仅有每年开放一次的节日庙会,还有每月开放数次的定期庙会。
自十八世纪初叶起,北京庙会集市的商业贸易功能日益增强。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五大庙会集市鼎盛京华。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火神庙等地的庙会,已经形成以商贸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模式。春节庙会中,以琉璃厂厂甸的摊商集市最具商业娱乐特征。这六大庙市基本上失去了传统的宗教祭祀功能,成为典型的商贸集市。从康熙年间妙峰山庙会举办的庙场香會开始,人们为看会而逛庙,并最终以庙会的称谓取代了庙市。庙会就是庙场香会的简称。
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城庙会的宗教祭祀活动进一步衰败,逐渐变为纯粹的商业贸易集市,成为城市商业网络中的重要环节。
闻名中外的琉璃厂,位于和平门外,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约八百米。琉璃厂是北京一条古老的文化街,这一带辽代叫“海王村”。因为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琉璃厂窑户挖土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辽墓,挖出一块辽代李内贞的墓碑,石上有“葬于京东燕下乡海王村”等记载(钱大昕《潜研堂集》卷一八《记琉璃厂李公墓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385页)。1917年这里修了一个小公园,命名为“海王村公园”,即现在中国书店所在地。金代叫“海王庄”。明初永乐年间,定都北京,为了修建宫殿,除由临清、苏州、房山、曲阳等地运来砖石以外,还需要琉璃瓦。明代以前,北京已有从山西潞安迁来的赵姓,设窑于京西琉璃渠村,专门烧造琉璃瓦件,俗称“外厂”。但是由于明初北京营建工程浩大,所需琉璃砖瓦非赵家窑所能全部承应,因而明政府便在南城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设琉璃厂,烧制琉璃砖瓦,以供应皇家建筑的需要,俗称“内厂”(孙殿起《琉璃厂小志》,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50页)。明嘉靖三十二年( 1553)增建南城城墙,琉璃厂由城郊变为城区,此时这一带已经比较繁华,海王庄之名被湮没,而称琉璃厂厂甸,也称琉璃厂或厂甸。因此,厂甸是在琉璃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初皇城是皇亲贵胄聚居之地,为了皇宫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东华门、灯市口一带的灯市,分散迁移到正阳门外等地,有一部分就设在琉璃厂附近。此后,由灯市逐渐形成为厂甸庙会,乾隆时其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了,每年正月开放半个月,称“开厂甸”,形成以书籍、字画、古玩、碑帖和笔墨店铺为主的文化街,逛厂甸也叫“逛厂”(参李鸿滨《北京地方志 ·庙会》,北京出版社, 2005,66页)。清代中叶以后,琉璃厂已不从事大量生产,清末,旧窑址改建优级师范学堂和五城学堂,将琉璃窑迁到西郊,这一带形成密集的街道,为琉璃厂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朝覆亡,八旗亲贵日趋破落,被迫变卖家藏,而一些军阀新贵纷纷争购古董。因此,古玩市场一度出现畸形繁荣。民国初年,该庙会集市日趋庞杂。 1918年,北京市政当局组织清理整顿,规定每年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以厂甸和海王村为中心,举办大型春节庙会集市,并被正式认定为当时唯一的官设春节庙会集市。
早年,厂甸庙会有宗教祭祀活动。每临新春,厂甸一带的寺庙,如火神庙、土地祠、吕祖祠、玉皇阁等地,香火颇盛。烧香祈福、求签问卦者络绎不绝。《顺天府志》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吕祖祠在琉璃厂东,祠祈签甚验,香火颇盛。祠前即厂甸,后即琉璃厂。其在东者有仁威观,明正统年建,正德年修。再东有火神庙,正月初庙会特甚。”(周家楣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古籍出版社, 524页)1928年后,市政当局决定厂甸集市每年开放两次,一次在公历新年,一次在农历正月。结果,公历新年庙会冷清;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游人众多。 1945年,厂甸庙会处于衰落时期,但仍有游人逾二十万,占当时京城人口的五分之一。北平解放后至六十年代,厂甸庙会仍每年举办, 1960年因自然灾害曾中断一时。“ 1963年,厂甸举办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庙会,从和平门外护城河桥头到虎坊桥十字路口,长达 1500多米的大街两旁设置了 750多个摊位,游人多达 400多万人次。”(《北京市宣武区志》,北京出版社, 2004,482页)1964年,因碍于交通等因素,厂甸庙会停办。
(二)北京厂甸庙会的地域范畴
“旧时厂甸庙会的范围,北起今天的和平门,南达虎坊桥稍北的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摊贩最集中的地方是南新华街、海王村公园、火神庙、吕祖祠、土地祠以及附近的一些胡同。 ”(郭子升《市井情 ·京城庙会与厂甸》,辽海出版社, 1999,185页)厂甸庙会上都是熟摊,许多京城老字号和小商贩年年必到,位置也基本不变,如果谁没有来或换了人,大家会打听个水落石出。南新华街由和平门到琉璃厂街口,路西是书摊和碑帖拓片摊,路东是一溜儿画棚。琉璃厂街以南,摊位比较杂,有文物、书籍、食品、儿童玩具等,附近胡同里多是食品摊。火神庙内是珠宝翠钻,吕祖祠和土地庙内是古书字画。海王村公园里包罗万象,古书、文物、儿童玩具、饭摊、茶棚无所不有。
二 传统北京厂甸庙会的特色
北京厂甸庙会是文化庙会的代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具有浓郁的年节喜庆色彩,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一)士文化的特色
厂甸庙会上除了售卖其他庙会上都有的各种风味小吃、生活用品等之外,由这一地区人员的职业和文化层次决定了其交易的商品以文房四宝、古玩文物、古旧图书、碑帖字画等为主,突出了其浓厚的士文化特色。
琉璃厂文化街集中了一批经营古旧书刊、文房四宝、碑帖字画、珍宝古玩等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店老铺。其中,经营古旧书刊的书肆占有很大的份额。厂甸庙会上书摊遍布,刻本、铅印、影印的各种古旧书以及过期的报刊杂志,无所不有。书摊既有琉璃厂的书铺摆的,也有隆福寺街、东安市场等处的书铺摆的。
除书业外,琉璃厂也是古玩书画、碑帖、金石文玩等的著名聚散之地。许多宋元名画、碑帖旧拓、商周铜器、唐宋名瓷,大多经过这里,流入收藏家之手;一些收藏家家道中落,这些文物又转入厂肆,留待新主。读书人所需的笔墨纸砚、图章印泥、装潢(即锦匣)书套等文化用品也一应俱全,甚至连古代殿试考场用具,如马朋、叠褥等,这里也能购置到。
厂甸庙会是京城读书人最喜欢逛的庙会。鲁迅先生就经常到琉璃厂,徐悲鸿、老舍、齐白石、张大千、邓拓等无不常在厂甸驻足。厂甸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在《都门纪略》中就有这样一首诗:“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都是读书人。 ”(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征》,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15页)
虽然厂甸不是以寺庙为中心的庙会,但文昌馆的香火最盛。昔日,在厂甸就有两座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馆。在琉璃厂经商的人中多有来京应试落第者,来逛厂甸的也多是读书人,所以厂甸的文昌馆香火很旺,而在这两座文昌馆之间的中国最大的文化街 —东、西琉璃厂大街,就是在这种“文化庙会”影响下形成的。
(二)俗文化的特色
厂甸庙会上,白天,演戏的、杂耍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夜晚,玩灯的,放焰火的,火树银花,亮如白昼。
看象。清朝时,厂甸附近有观象的风俗,每逢过象之日,车马尤多。《清代北京竹枝词》中写道:“琉璃厂甸又新开,异宝奇珍到处排。妇女摩肩车塞路,都言看象早回来。”(《北平风俗类征》,17页)即游人们先去看大象,而后又来逛厂甸。此俗由来已久,光绪年间,因象疯伤人,才予以禁止。
跑旱船。这种船是用木板做成船形,系于表演者腰间或肩上,上面用彩布罩上棚,下面用表示波浪的布围子圈上木板,挡住表演者的脚,有老翁、青蛇、白蛇等戏曲人物。随船行走,做出姿势优美的动作,故曰“跑旱船”,只在厂甸庙会期间表演。
灯节。灯节也叫元宵节,每年正月十五日晚上,全城举办。厂甸庙会格外热闹,当晚鞭炮声不断,灯火满天,厂甸人多如织。每年花灯都有新品,万彩千灯,引得游人啧啧称赞。在商家门前的彩灯上,写有谜语,俗称打灯谜。游人边赏灯边猜谜语,甚为有趣。花灯题材广泛,式样各异。
(三)商业文化的特色
厂甸庙会还以售卖儿童玩物和儿童喜欢的食物著称。如大糖葫芦、蜡花儿、大风车、玻璃喇叭和噗噗登儿,等等。这些虽然不是廠甸庙会上所特有的商品,但是确是最早出现于厂甸庙会上的,并且都有自己的特色。
旧时北京庙会上所售大糖葫芦,大多是红果,即山里红,表面裹以麦芽糖所制的糖稀,这有别于在果子外面裹以经过熬炼的白糖所制的糖稀,糖色透明,吃时松脆爽口。大糖葫芦很多庙会上都有,算不上特别,但厂甸的大糖葫芦却是最著名的,它上小下大,因为装筐时冲上,把大果子露在外边儿,用粗棍子一穿,显着格外大。旧时到厂甸庙会要是不买大糖葫芦,就好像没逛一样。《朝市丛载》中就有这样一首诗:“雪晴满路是泥塘,车畔呼儿走不忙。三尺动摇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李虹若《朝市丛载》,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160页)
蜡花儿是一种以蜡油为主要材料塑制的象生花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冬时厂甸庙会上有售卖蜡花儿者,所售的是已经调加颜料的淡黄色石蜡油制成的腊梅花朵,花蕊焊在经过修整的真实树枝上,成为象生折枝腊梅花,形态逼真。因为开庙时天冷,蜡花儿不易融化,买回家中能放在桌案上好几天。
厂甸庙会上的风车是别的地方所看不到的,古人称之为“串鼓”,是地道的风土工艺品,是北京近郊农民扎制的。他们利用冬季农闲,用高粱秆儿扎成“日”字、“田”字、“品”字形的架子,再用高粱篾片圈成直径三四寸的圈儿,中间做一小轴,将东昌纸条染成红绿色,把圈和轴粘成彩色风轮。用胶泥做成铜钱大小的小鼓框,用两层麻纸裱在一起做鼓皮,制成小鼓。然后把风轮、小鼓装在架子上。风轮小轴后面用麻线绞一小棍,风轮一动,小轮便击鼓出声;如果风轮在风中不停地旋转,小鼓便不断地咚咚作响。大型的“品”字形架上,可装二三十个风轮,多的能装数百面小鼓和风轮。
玻璃喇叭、噗噗登儿是厂甸庙会上出售的一种儿童应时玩具。由玻璃制成,玻璃喇叭貌似老北京磨剪子磨刀小贩用的铜号,可吹出各种喇叭声调。噗噗登儿貌似葫芦,也叫“响葫芦”,颜色如紫茄皮色,用嘴吹、呼时可发出噗噗的声音。因售价便宜,又可以发声,所以颇受小孩子欢迎。旧时凡去逛厂甸的都要买上几个。噗噗登儿早在明代就有了,当时叫“倒掖气”(《老北京庙会》, 123页),曾传到日本。玻璃喇叭、噗噗登儿因是极薄的玻璃制成,经嘴呼吸而发声,如果用力过大,底部就会破碎扎破手指,有时还会将碎玻璃片吸入咽喉,非常危险,因此逐渐被淘汰了。
三 北京厂甸庙会的发展
2001年春节期间,停办了三十七年的厂甸庙会恢复举办。北京厂甸庙会,在恢复举办了九届后,由于每年的道路交通问题,于2010年部分撤出传统场地南新华街,“移师”陶然亭公园。经过专家论证, 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五百一十八项,北京厂甸庙会作为迄今国内较少立项保护的“文化空间”类项目名列其中。这足以证明厂甸庙会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