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峰,肖华茂,赵三银
(韶关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2014 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和要求,成为该计划高效实施的指导方针。2018 年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旨在全面深入推进我国教师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解决教师培养滞后于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需求之间矛盾的桥梁[2]。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教师教育目标是“改善教师资源供给”、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培养”与“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重要途径[3],同样是历久弥新的持续性历史课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优质的乡村教育将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产业发展的综合基础[4]。当前,乡村教育基础条件薄弱,优质师资缺乏,业已成为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瓶颈。全社会对振兴乡村教育愿望迫切,培养具有卓越潜质、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的迫切任务。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乡村教育的发展依赖于优质的乡村教师资源,只有育就优秀、卓越的乡村教师才能振兴乡村教育[5]。面向乡村教育的卓越师范生培养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支撑。学术界围绕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价值导向,探索了引领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不断攀升、师范生职前职后贯通的实现路径等问题。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价值诉求主体是什么?价值判断依据是什么?如何塑就正确的价值导向?如何创设系统性的优化路径?这一系列问题还存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双重困境。基于此,本文试图构建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乡村卓越师范生培养之间的价值导向体系和实现路径蓝图,让卓越师范生培养成为服务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内驱力,并实现二者之间有机耦合。
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本质上是塑就他们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当前面向乡村教育的卓越师范生培养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留不下”“业不精”。具体表现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企图把乡村卓越师范生培养当成通往教师职业的便捷通道,当他们达到进入教师职业的目标后,再设法从乡村迂回跃迁到城市。怀有此种目的和价值诉求的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通俗的说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没有扎根乡村教育的职业抱负、乡村情怀,没有振兴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他们时刻寻求逃离乡村。造成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乡村之于城市处于劣势,乡村教育困难诸多,特别是乡村教育面广、线长、点多,对乡村教师的知识素质、综合能力、道德情操要求更高,而我们的教师教育培养难以达到现实要求。传统师范教育在知识积累、能力储备方面比较空泛,专业精度、深度不较,职业理想信仰、职业道德情怀缺乏。因此,重构面向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价值导向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应然之路”[6]。
一是乡村卓越教师的人文素养塑造。高校培养面向乡村环境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除了其他师范生普遍需要的人文素养外,更要加强他们与乡村实际工作环境相适应的特殊素质培养[7],让他们了解并热爱乡村教育教学工作环境,从思想和情感上培养他们对乡村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热爱,帮助他们客观公正地认知乡村;培养他们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的积极态度,通过他们来教育和引导乡村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认识“乡土”环境、认同“乡土”环境。
二是乡村卓越教师的乡土情怀培养。乡土情怀培养是卓越师范生对自身将要从事的具体工作、具体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充分认识,培养他们热爱乡村教育事业,尽其所能投入自身资源与能力,取得优异工作业绩[8]。乡土情怀培养侧重于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保持对乡村人文环境的充分尊重,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从价值认同上升到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相契合的价值诉求。
三是乡村卓越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培养。乡村教学条件及其他工作、生活条件远不及城市,因此,要求卓越师范生具备较好的资源整合能力,培养他们在乡村有限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通过自身努力进行资源整合和拓展,促进乡村教育工作跨越式发展。
四是乡村卓越教师的个人实践能力培养。卓越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提升,奠定实践能力塑造基础,为工作实践提供理论保障与指导。同时,培养他们持续提升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在教育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从而更好地让自身优势在乡村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乡村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1.塑造情境交融能力作为传道授业的追求
师范生在职前教育中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能力的储备、技能的掌握、授课时情境融合能力是塑造他们卓越品质的重要基础。师范生在掌握面对乡村特定发展阶段的独特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时所需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应积极寻求更进一步发展。培养卓越师范生的情境交融能力,是驱动其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眼前迷障走向卓越的理想途径。卓越追求永无止境,也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标准,但基本规律是以合格作为教学质量评价基础,均衡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在教学表达中的结合,吸纳各种教学优点并发挥乡村教育优势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实现面向乡村教育的卓越师范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能在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2.塑就完美教学效果作为内化潜质的追求
教学是教师职业生命的最重要诠释方式,师范生培养应将完美教学效果作为教师终生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乡村教师的价值诉求应以此作为价值导向支点,结合乡村教育特征塑造最优化教学效果,体现出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的综合知识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卓越潜在品质,是乡村教育教师职业生命价值实现的应然追求。对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追求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具备与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相结合的明确要求、客观标准、成效评价、优化措施的系统性体系,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标准、评价指标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最优化教学效果。培养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对教学效果的完善追求,才能立志扎根乡村、奉献乡村教育、成就其职业理想。
3.使乡村青少年生命精彩绽放的追求
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面向乡村教育的卓越师范生培养应着眼于职业理想信仰、职业道德情操的浸润与熏陶,让他们在“乡村”社会的场阈里呵护乡村青少年生命安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彰显乡村教师自身价值、责任与担当。刘铁芳教授认为,“如果一种教育不是在成熟儿童生命的自由自主,反而是遮蔽了生命本身的自由与惬意,这种教育就是过度的”,而“过度的教化,往往会截断个体人生发展与生命自然善好的丰富而生动的联系,实际上大大缩减了个体生命的发展空间”[9]。因此,首要任务是内化其职业素养,教育的本真是助力于教育对象身心健康成长,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帮助乡村青少年精神健康,为人生奠定健全的身心素养和知识水平。其次是要自身建立起精神健康、人格健全的品格,以身示范,才能实现教育乡村青少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与关心家乡的情怀”[10]。第三是应具备“爱乡”“亲乡”“在乡”的价值向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发挥卓越品质,呵护乡村青少年生命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乡村卓越师范生更应建立与乡村山水交映、田园诗般物理空间的情感世界,因为,“乡村”社会不但是乡村教师身心健康的“文化心理场”,更是乡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美好家园。乡村教师的价值向度品格决定对待乡村青少年时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情同手足、血脉相连的亲人。这样,通过乡村卓越师范生献身乡村教育、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示范效应,构建乡村青少年对待自己家乡的认同感,能平等看待城市,陶冶乡村教师与学生对乡村的生命温度、生命底色美好向往的道德情操。
4.使个人价值与乡村教育价值同频共振
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在践行职业使命过程中,将人生价值与乡村教育价值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构建命运共同体。面向乡村教育、心怀振兴乡村的卓越师范生人生价值与乡村教育价值的共轭,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是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价值诉求,这种卓越潜质体现在对乡村、乡村教育的独特性有着充分的把握和热爱,并且二者“不约而同”地契合。这种价值导向的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师范生个人职业生涯获得成功—给予乡村青少年更好的发展—乡村青少年美好的未来‘反哺’乡村”同频共振的价值实质。因此,由乡村青少年美好未来发展带来的“反馈”及自身价值理想实现将成为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沃土。
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价值培养带有浓郁的乡村性,从育化乡村青少年、成就自我,到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振兴乡村的价值链,价值导向的探索立足于卓越师范生本身的发展方向、发展轨迹,抛弃一味模仿、复制城市的发展路径,赋予乡村教育独特的坚守,从坚守中成就个人价值与乡村教育价值。
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遵循强烈的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卓越师范生培养路径的自觉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2]创新式的卓越师范生培养路径,重点是培养体系的整体优化,系统创新,全面挖掘乡村教师队伍硬实力提升的潜能,从而实现乡村卓越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耦合协调[13]。
1.构建系统化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相耦合的协调路径
师范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专业,高校师范专业培养体系复杂且要求高,既要重视专业理论培养,更要突出实践经验训练。因此,学术界在师范生培养路径中的“学术性”“实践性”问题上,存在几种倾向,有的侧重于“学术性”、有的侧重于“实践性”,有的两者并重。构建系统化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耦合协调的培养路径,重点不在于谁强、谁弱,而是要更加注重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特质要素之间的适配性、协同性、耦合度。基于乡村教育的特征,面向乡村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耦合协调需要构建的系统理论基础与情境模型,在教学场景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进行任务预备、过程体验、学科拓展,完整地将专业理论与丰富的实战仿真化教学情境结合[14]。
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在立足于师范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前提下,要突显出卓越潜质,体现出交叉融合的特色,形成立体式知识架构。乡村教育中高科技工具的充分运用,与乡村教育特色相结合,将乡村教育持续注入现代化元素,充分挖掘卓越师范生扎根“乡村”社会,持续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潜质。
2.构建具有坚实学科素养和情境把控的教学能力路径
高校在师范生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了在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能力基础上,能从事学科专业研究探索能力,并且还具备实践教学过程中较强的情境把控能力的要求。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和主导者,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是将专业学科理论的教学内容实践化、经验化,把传授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前沿动态、发展趋势、探索路径等学术问题融入实践教学中达成培养目标的桥梁。因此,对象性镜化乡村教育,是促进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更加专业化、更加精准化的优化路径。
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尤其需要坚实的专业理论与较好的情境教学相融合。因而强调从事师范生培养的教师自身综合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应具有卓越性,才能培养出乡村教育师范生扎实的专业学科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复合型专业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战略,突破乡村教育师范生分散性培养的传统路径,跨越传统培养方式的“他者”“不在场”的藩篱。搭建整体性多平台的师资交叉融合式教学,构筑卓越师范生教学同心圆结构,形成在教育目标一致性基础上的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共同体。
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中的独特作用。通过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彼此分工,协同教学,共同策划和实施多维立体动态培养模式。通过多主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促进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思维、方式的创新,拓展师范生培养空间,提升卓越师范生培养的整体效益。引入乡村教育楷模协同培养,浸润师范生乡村情怀,使卓越师范生教学培养变得愈加“厚实”与“丰富”。
完善内部培养体系,运用矩阵化教学将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目标明确化。通过嵌入式的教学系统,在嵌入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差异化培养机制和矩阵化教学方式,系统性规划嵌入式教学内容,提高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的自主分析和自我探索能力,帮助他们立足乡村教育,实现个人发展方向规划引导。
1.运用矩阵嵌入式培养促进组织结构最优设计
培养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现代化思维,突破发展困境。矩阵化嵌入式教学培养改变传统师范生教学培养片面、单一、零散的模式,是对卓越师范生教学培养的本质属性、培养目标、教学功能进行整体视野上的审视与考量,在更广的视域中,以一种系统性、总体性、嵌入式的培养方式创设卓越师范生培养的现时形态。运用矩阵化嵌入式教学培养卓越师范生,将培养视为一个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系统化整体,做到教学前有明确要求、教学中有监督指导、教学后有考核评价,形成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培养体系。培养矩阵中嵌入乡村振兴、乡土性培养模块,实现其最佳效能。
2.依托项目促进培养结构迈向纵深发展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依托项目将教学形态具体化,形成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教学培养的有机体,推动师范生培养内涵式发展。项目式培养发挥着“领航员”“牛鼻子”的重要促进作用,使得师范生教学培养的运行方式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通过精准挑选师范生教学培养项目,学生零距离对接,改变面向乡村教育师范生培养的盲目状态。项目式培养能不断拓展乡村师范生视野,激发乡村师范生创新潜能,增强乡村师范生教学探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具有广阔的内容和很强的包容性。21 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蓬勃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乡村教育在办学价值取向上始终处于“离农”与“在农”的二元对立之中,造成城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割裂,不利于乡村教育价值功能的理性回归。随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塑城乡社会结构迫切需要重新审视乡村教育,必须突破传统“对象论”的狭隘认识,必须超越传统“功能论”的窄化理解,自觉把服务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功能来统筹培养乡村教育师范生。项目式培养路径摒弃“离农”与“在农”的二元对立惯性思维,兼顾城乡统筹对乡村教育的功能定位与价值诉求,遴选适配性学术项目、实践项目、综合项目进行情境模拟,突破乡村教育现实瓶颈。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不仅需要自身系统的内部变革,同时还离不开系统外部社会环境的保障性支持。当前,振兴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较弱,不利于面向乡村教育的卓越师范生培养。因此,构筑社会支持体系,对推进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优化投入机制,吸引优质生源,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面对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在坚持优先发展乡村教育事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乡村教育投入机制。重点是落实和加强“省级统筹,多级共担”的乡村教育投入机制,明晰多级投入主体的权责,整合多级投入主体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多级投入主体的督查问责,确保乡村教育投入按时足额。并建立多主体投入的公平与效率评价体系,对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提供支撑体系。
2.构建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多元治理新格局
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是政府—高校—社会多方协同的系统工程。建立在政府的制度性支持、高校的实施性支持、社会的环境性支持、企业的合作性支持以及家庭的主体性支持的多元共构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和家庭在乡村教育发展中的角色担当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立足乡村物理空间,自觉重构多元主体协同关系,充分满足多元主体利益诉求,主动接受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推动形成多元治理、协同共治的培养格局是乡村卓越师范生培养服务乡村、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3.重构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评价制度支持体系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的评价是保障和推动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教育评价所固有的诊断、反馈、激励、调控以及导向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引导学校特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职前及职后评价体系相比传统的教育评价既有共同点,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重构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职前与职后的评价制度支持体系,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综合运用规划、计量的方法工具确立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将新时代乡村振兴对乡村教育的要求,从注重学校办学条件转向强化学校内涵发展,把思想政治、卓越品质、乡村振兴、教学效果、专业水平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标准上,从注重结果转向强化过程的发展,在肯定乡村教育发展的进步的同时,充分认识乡村教育发展的差距,明确发展的方向与任务。在评价主体上,从政府督导的单一主体转向政府督导、学校自评、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形成多元主体共评共建共享的评价格局,促进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可持续性发展。
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价值诉求,始终是构建个人与社会命运共同体的优化过程。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与乡村生产生活的耦合协调是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内在需求。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价值导向与职业信仰的完美呈现是呵护乡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石;是让乡村社会的差序格局、简朴的劳动方式、浓浓的乡音俚语成为生命意义和情感体悟的基因;是将“人”的培育包裹在乡村文化背景和生活世界的源头;是坚持在乡村的亲熟关系中厚植人文情感,增进受教个体对乡土的亲近、理解与尊重的赓续;更是实现个人职业成就、个人价值与时代价值、社会价值同频共振的理想道途。
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卓越师范生培养将“学理探究”“内部变革”“外部保障”三者的作用契合,有效践行了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中关于创新学术研究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优化了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的内部组织机制,构筑和完善了外部保障体系,促进了创新路径、组织机制、保障体系的耦合协调,从而使乡村教育卓越师范生培养为新时代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