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关键字: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政课;特点;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2013 年8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讲好中国故事”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讲好中国故事”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叙事功能和宣传功能,是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手段。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客观认知中国,进而增进政治认同、确立政治信仰,这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故事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文化的形式,可以更生动地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首先,传统文化通常以抽象的概念、原则和价值观念为主,可能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而通过故事的形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的情节和人物之中,使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故事可以通过人物的经历、冲突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传统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其次,故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工具。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哲学思想通过古代文学、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方式传承下来。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载体,更是传递和阐释传统文化的媒介。通过故事的传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生信仰等,从而更好地融入和传承传统文化。此外,故事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的方式触动人的内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连接更加深厚。通过与故事中的人物相互关联,人们能够在情感上与传统文化产生联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中国的经验和实践被概括为一个个故事或叙述,以展示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故事的核心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选择,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模式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注重人民福祉的提升。中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积极吸纳国际经验与技术,并结合国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减贫成就、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成了“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故事”还包括了政治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文化的繁荣与传承、社会治理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践。这些实践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中国故事”的实践总结,不仅是一种叙述,更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沉淀。通过中国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中国故事”是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适应了“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传播格局的需要。我们常常处于“被议题设置”的窘境,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故事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人们可以排斥观点,但并不厌弃故事,故事可以成为全球传播的有效桥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道路、经济增长模式、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故事”作为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撑,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发展经验和实践纳入全球讨论的范畴,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递信息。“中国故事”的讲述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也面临着发展挑战和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从中国的成功和失败中得到启示。通过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实践,可以促进国际社会间的相互理解、合作与交流,为全球发展与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显得迫切而又重要,同时,向国内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年学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课堂上,用“中国故事”讲好思政课,是当下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举措。“讲好中国故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
1.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比如讲述“爆破英雄”杨根思的英雄故事。烈士杨根思在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南小高岭战斗中,与群敌同归于尽,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战役胜利立下卓越功勋。这些英雄们为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追求自由而英勇牺牲,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爱国情怀。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动人的‘中国故事’是独具风采的中华文化的感性呈现”[3]。通过讲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传说、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等。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学生易于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发展成就
通过讲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比如通过讲述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城市建设、水利交通工程、能源和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以独有的方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4.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讲述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形势,拓宽国际视野和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中外交流事件,包括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一带一路”倡议,这些都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事件。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及其重要意义。例如在讲解“一带一路”倡议知识点时,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交流故事,让学生明确中国提出的现代国际合作倡议,旨在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这一倡议延续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和连接东西方的历史联系,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例如讲述伟人毛泽东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领袖,具有宽阔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概。通过讲述伟人毛泽东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相统一,培养其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三观”。
1.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思政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参与率低是高校中比较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思政课相对其他课程理论性更强,常规讲授比较枯燥乏味,对学生吸引力不够。现在的大学生是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原住民”,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将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与国情、党情相联系,化抽象理论为具体故事情节,让教学更加生动,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思政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参与率低的教学痛点。
2.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思政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可以通过多元文化的认知、多元视角的思考、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演变,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思考问题。例如,通过对比古代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差异,启发学生思考不同制度背后的价值观和影响,拓展他们对于社会制度的理解和思考,从而拓展思维方式,达到育人效果。
3.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增强学生对于故事内容的记忆。同时,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思想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对于故事背后的深层次意义理解。这种情感和认知的共鸣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加深其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浩瀚如烟的中国故事,这为思政课提供了充足的故事题材,同时故事题材的选择也成了思政课教师备课的一件难事。针对各理论知识点,到底选取哪个“中国故事”来深入浅出地阐释其中的道理,是费时费力的。在实际教学中,故事选题往往因针对性不强、契合度不高等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促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从互联网中随意找来一些故事,并没有去考证故事的真伪。故事一旦缺乏真实性,讲故事就缺乏了教学意义。在故事选题上,思政教师往往选择宏大叙事而非微观叙事,选择名人伟人的故事,忽视能引发学生共鸣的身边小故事;注重传统历史故事,忽视当代榜样青年故事。不关注、不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不能及时将生动鲜活的身边故事引入课堂教学,而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过去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发生的事情并不容易理解,进而也不太感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教学活动应该是一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思政课上讲“中国故事”时,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讲述,唱独角戏,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过分放大自己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不能充分利用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也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播放纪录片,并且全程没有讲解,也没有事先布置任务、设置问题,更没有适时的引导,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观看纪录片,学生看着看着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失去看下去的兴趣,更别谈去体会其中的价值导向和积极意义,这就让课堂失去了生命力,也不符合教学要求。
高校思政课政治性强、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很难让新生代的大学生感兴趣,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法上要多下功夫。故事本身具有天然的趣味性,在思政课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故事化教学,“讲好中国故事”,学生可以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情节中感悟“中国故事”背后的思想底蕴和价值取向,进而减少对思政课的排斥,使思政课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无论讲什么“中国故事”,都使用同一种模式和方法,让学生失去听故事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师往往囿于单一静态地讲故事,没有动态地分享和体验故事,学生就没有办法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就无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中所做的一切准备,所使用的一切教学方法、手段,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故事内容,过分夸大讲故事的作用,使讲中国故事成为一场场故事会。比如,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在课堂上占用大量时间讲述或播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故事视频,缺乏围绕故事而展开的系统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教学就会缺乏思想理论高度,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有些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或者没有在具体的教学计划中合理设计好“中国故事”,好的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理论知识,但生搬硬套、为讲故事而讲,就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师要时刻谨记讲中国故事的目的是增强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一切偏离教学目标的教学都是徒劳的、无效的。
“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至关重要。如何增强思政课教师讲中国故事的效果,真正讲好“中国故事”,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选好“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怎样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故事”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和可靠的实践论述。教师要紧扣教学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取“中国故事”,既要选精英故事,也要选大众故事,实现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兼济互补与有机结合。遴选出反映现实、契合大学生群体需求且接地气的故事,将有血有肉的正能量故事遴选出来,以故事为载体,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用深刻的理论和鲜活的 “中国故事”让学生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选题应注重故事的现实性,这个现实性,指的就是实际。将“中国故事”与当下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比如结合当前的国家政策、社会热点话题、时事新闻资料以及身边发生的事情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热议,把思政课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实践指引。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以事明理,以理服人,“在生动中包含深刻,在有趣中蕴含有理,在感性中上升到理性,在艺术中体现学术,在轻松中引向厚重”。[4]
大学生要做“中国故事”的聆听者,也要做“中国故事”的“参与者”。“讲好中国故事”应当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故事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通过视听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结合互动投影设备或者在线教学工具,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展示中,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只有真实参与,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参与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故事”背后的精神、价值观等内容,并在情景模拟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参与互动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比如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身边的故事,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通过年龄相仿、情感相通的同学间的讲述和分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双向互动交流中产生群体移情效应,实现同伴教育的功能,达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公共课,单一的理论讲授,既晦涩难懂又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同一个故事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际情境中,从而巩固学习成果。通过实践参与,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并提高应用能力。要打破单一讲的思想藩篱,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分析、文化体验、实地参观考察、社会调研、文化艺术表演与创作、社区服务与志愿活动、项目研究与实践、学术讲座与交流等方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比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对大量故事素材进行搜集、筛选、整理,自导、自演、自评、制作微视频等,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教学。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微博、微信、微视频等自媒体“微平台”、MOOC在线学习形式、VR 虚拟仿真技术实践教学平台等教学形式开展辅助教学,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切实增强教学实效。
思政课教师在讲故事时需要平衡课堂效果和课程要求,不能片面追求课堂效果而忽视思政课的核心要求和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确保内容为王。“思政课课堂上讲故事的最终目的是讲清楚理论知识,这既是讲故事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5]教师在讲故事之前,首先要对所选的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和准备,确保故事内容符合思政课的要求和课程设置。“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把握‘中国故事’的实质,结合思政课教学要求,挖掘中国故事的思政教育意蕴。”[6]教师需要明确故事所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并结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进行思考和解读。其次,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整合故事素材。将“中国故事”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而适当地优化组合,整合成短小精悍的故事,既能把握住课堂黄金时间,又能实现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再次,教师应该注重故事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避免片面宣扬某种观点或立场,让学生接触到多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辩证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涉及的伦理、道德、社会问题,并与思政课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达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