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行为意愿研究
——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视角

2024-05-23 13:20何叶荣朱丹丹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意愿态度资本

何叶荣,朱丹丹

(安徽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我国当前存量房发展时期的重要举措。住建部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开始了5.56万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涉及965万户的居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尽管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了大力的资金支持,但其面临的资金缺口仍十分复杂[1]。面对过重的财政负担,传统的资金筹措方式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成为老旧小区持续改造的关键因素[2]。各地政府为了吸引社会资本的有效参与,颁布了各种激励性的政策文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与居民协调困难、市场机制未形成、利益分配模式不清晰等原因,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仍不高。

国外对于旧住区改造的研究较早,其研究主要与“城市更新”相结合[3],详细阐述了国外城市更新从大拆大建的现代住房建设到更加灵活多样的社区局部改造[4],更新资金的来源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化主导最终形成公、私、社区三方合作模式[5]。国内学者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研究主要是从改造评价、改造模式以及改造困境等方面出发。关于对改造效果的评价,学者们主要从“居民满意度”出发进行了研究,吕飞等(2019)[6]通过使用修正后的IPA分析法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客观地反映出居民的改造诉求。李德智等(2019)[7]认为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意愿有利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在改造模式方面,国内学者结合改造内容和资金来源形成了不同体系。蔡云楠等(2017)[8]对改造内容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微改造”模式来解决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李嘉珣(2021)[9]从资金筹措方式出发,将改造模式划分为政金合作模式和社会资本的自主维育模式。资金筹措问题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来源的研究比较多,且大部分文献认为资金问题已成为老旧小区改造可持续性的关键问题。李志和张若竹(2019)[10]分析了老旧小区在微改造时面临的困境,发现单一的融资模式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明确了市场机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重要性。任荣荣和高洪玮(2021)[11]总结了美日英的投融资模式演变和特点,强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重要性。徐晓明(2021)[12]通过对深圳、重庆等多个城市调研发现投资回报不稳、改造关联主体众多等问题影响社会资本的参与。

综上,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改造的资金问题的文献较少,大多数学者仅从社会资本参与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分析,但很少有对社会资本参与的行为动机因素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假设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对该模型假设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社会资本对老旧小区改造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为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提供依据。

1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认为,衡量决策者行为的关键标准是决策主体对某一具体行为的意愿[13],主体的行为意愿越强,采取特定行为的意愿越强;反之亦然。而主体对特定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他人的支持)和感知行为控制(如能力、资源等实际可以控制的条件)共同影响其行为意愿。其基本假设是:行为主体在具体行为中表现越肯定,主观规范就越积极,即他人对特定行为的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能力越高,如自身的能力越高,对信息和资源的控制越高,则对特定行为的行为意愿越强;反之则越弱。计划行为理论综合了行为主体的内部因素的关联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以及对主体行为的控制程度[14]。因此,它对决策行为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是一种决策行为,其影响因素众多。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社会资本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润。但决策行为是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有限理性,因此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也遵循着计划行为理论的内在逻辑,即计划行为理论对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图和自我效能有很好的解释力。在实际中,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受到经济效益、风险、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故此,计划行为理论适用于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行为意愿的研究。

1.1 行为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行为态度是决策者对特定行为预期结果的认知和评估,从而决定对该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行为意愿反映了主体在执行某一具体行为过程中,所愿做出的努力水平[14]。在本次研究中,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态度反映了社会资本对该行为的评估。企业组织的目的是盈利,投资成本低、投资收益高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均可能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因此,在项目前期决策中,预判到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社会资本方执行该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

H1:社会资本的行为态度正向影响其参与的行为意愿。

1.2 主观规范及其影响因素

主观规范是指主体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影响决策者的意愿,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主体中的个体或团体的期望,这些压力也反映了对主体行为态度的影响[14-15]。企业行为受到市场需求的驱动,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增加,众多企业将会投身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企业高管人员的态度会受到行业内标杆企业动向的影响。此外,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进程中涉及到施工方、材料供应商及物业公司等各类企业,其合作单位实力同样影响着企业的参与意愿。当外部环境强力倡导或制度引导行为主体时,行为主体倾向于接受行为,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

H2:社会资本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其参与的行为意愿。

1.3 知觉行为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知觉行为控制反映了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决策者根据其所掌握的经验和信息对将某项行为实施控制,决策者感知到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越多,控制能力越强,实施某项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16]。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行为的信心来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技术经验、管理运作和资金管理的总和[17]。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企业有丰富的改造技术经验以及资金保障等便会促进企业参与意愿;反之,企业则失去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信心。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

H3:社会资本的知觉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参与的行为意愿。

1.4 政府和居民因素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居民等多主体协同合作,市场主体由于其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实施措施对其进行调节。政府的政策专用性越强,对社会资本的影响越强,如政府的专项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居民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受益者和改造后设施和服务的付费者,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核心利益主体,居民的意见影响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实施进程。居民对改造的认知水平较强的改造需求以及付费的意识提高能够减少社会资本与居民之间的冲突。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主体行为的态度是对预期结果的认知。此外,政府和居民因素决定老旧小区改造的方向,影响社会资本获取完善的信息和对资源的有效控制等,进而影响社会资本的决策行为。基于此,提出研究假设:

H4:政府因素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行为态度。

H5:政府因素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知觉行为控制。

H6:居民因素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行为态度。

H7:居民因素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知觉行为控制。

基于上述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影响社会资本参与行为因素的假设模型。

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2.1 问卷设计

为了科学有效地识别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邀请了21名专家进行访谈,访谈对象为高校相关专业教授、房产企业高管、银行机构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旨在了解社会资本参与改造意愿的影响因素。其次,在知网中检索“老旧小区”“社会资本”“PPP”等关键词频,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整理及合并后初步得到26个影响因素。详见表1所示。最后,采用Likert 5级量表设计问卷。正式调查采用线上调查方式,微信平台进行发放。发放对象选取房地产开发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房产媒体、高校和政府部门,共计发放353份,有效问卷231份,有效率为65.4%。

表1 问卷问题设置Tab.1 Questionnaire question setting

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在231份调研样本中,地方政府部分占比23%,房产开发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占比42%,房产媒体占比13%,高校教师及相关研究人员占比22%;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1.9%,且从事5年以上房产相关工作占比57.6%,说明在受访中普遍学历较高且房地产相关工作的经验丰富。总的来说,调研样本综合考虑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样本数据适用于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意愿行为的研究。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学术界广泛使用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s α值)进行信度检验,一般认为Cronbach’s α值大于 0.9 是十分可信的,Cronbach’s α值介于0.7~0.8 之间是可信的,Cronbach’s α 值低于 0.7 是不可信的,问卷量表的总体Cronbach’s α值为0.957,各影响因素潜在变量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说明量表中各潜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可靠的。

统计学中普遍认为,适配度和一致性较高的模型量表,其观测题项的标准化因子的负荷值在0.5~0.95之间。因此,本研究删除了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BA1、题项BA3、题项SN1、题项SN5、题项PBC1、题项PBC2、题项RI3、题项GI3。其余题项结合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一般认为因子载荷应大于 0.5;潜变量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用以表示构面指标的内部一致性,通常要求在0.7以上;平均提取方差值(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指的是所得到的数据能在多大程度上表示潜变量,以 0.5 为门坎值。由表2可知,本研究中的各项标准化因子载荷量都超过0.6的基本规定;各项因素的CR值都在0.7标准值以上;所有观测变量的AVE值均满足0.5以上的标准。综上所述,量表具备良好的收敛效度。

表2 信度和收敛效度分析汇总表Tab.2 Summary of reliability and convergence validity analysis

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2.1模型拟合度检验

本研究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构建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行为意愿模型。本文从绝对拟合指标数和相对拟合指标数两个方面来检验模型的拟合情况。从绝对拟合指数看,判定模型拟合度的指标一般不用拟合优度卡方值(CMIN)和自由度(DF),而采用卡方自由度比(CMIN/DF)来评估,当CMIN/DF数值低于3时代表模型可接受;拟合度指标(goodness-of-fit index,GFI)和调整后拟合度指标(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AGFI)衡量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之间的适配程度,其取值范围从0至1不等,通常认为大于0.8代表模型可以接受;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RMR)和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则从残差出发,评估数据与模型之间的一致性,通常情况下,RMR值低于0.05是可以被接受的,RMSEA 值在0.05至0.08之间代表模型一致性良好;从绝对拟合指数看,标准拟合指数(normel fit index,NFI)、非正态化拟合指数(Tacker-Lewis index,TLI)和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是用来比较两个对立模型或提出的模型与虚无模型之间的适配度,其数值越趋近于1,意味着模型适配度越高,模型越理想。如表3所示,本研究中的各项适配度指标均达到了理想的数值,说明该模型对数据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我们可以根据其展开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意愿因素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

表3 整体拟合系数表Tab.3 Table of overall fitting coefficients

3.2.2研究假设检验

社会资本为老旧小区改造带来了新的改造模式,老旧小区改造不再局限于改善水管、加装电梯等基础类的改造,而以满足居民改善型生活为目标,呈现多元化改造模式特点。为探析影响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行为各因素的作用机理,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检验。主要以临界值(CR) 的绝对值高于1.96、显著性水平P值低于0.05为参考,评估模型估计参数显著性水平,以及各个潜在变量的重要性水平。结果分析表明:如图1和表4所示,H1、H3、H4、H5、H6、H7通过了验证,这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能积极影响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行为意愿,而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表现受到政府与居民因素的积极影响;H2没有通过检验,即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有正向影响的假设不成立。

图1 实际得到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Fig.1 Actual model and standardized path coefficient

表4 路径检验结果Tab.4 Path inspection results

3.2.3中介效应检验

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是多主体共同协作的过程,本文以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为中介,考察政府因素和居民因素与行为意愿之间的影响关系,检验了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的中介效应。本文利用Bootstrapping信赖区间法来预估间接效果的标准误和信赖区间。如表5所示,按照Bias-correclted和Percentile上下区间不包括0,且Z值≥1.96的要求,即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规范的中介效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存在。其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政府因素和行为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为37%、61.2%;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对居民因素和行为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38%、58.2%。

表5 标准化的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Tab.5 Standardized Bootstrap mediation effect test

4 结果与讨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立足于政府、市场和居民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构建计划行为理论下的假设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4.1 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意愿

研究发现,行为态度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参与意愿,即社会资本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评价越高,参与的意愿程度越高。根据图1显示的研究结果,行为态度最重要的解释变量是收益预期,其标准化路径系数是0.84,这预示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益预期变动1个单位,主体行为态度改变0.84个单位,说明获得利润是社会资本的根本动力;同时,占领潜在市场和促进企业发展战略转型也对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态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一检验结果与李芊等[18]学者的研究观点一致,若社会资本通过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能够提高企业社会形象和声誉,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能激励社会资本的参与意愿。

根据图1的计算结果,知觉行为控制对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效应。根据Ajzen[14-15]对知觉行为控制的解释,知觉行为控制不仅反映主体对信息的可获得性,而且反映主体控制所需资源的能力,良好的信心和资源的可获得性推动着主体行为。融资能力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为0.85,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投资规模大且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因此,社会资本的融资能力强积极影响社会资本的行为意愿;此外,复杂性越低项目在定义资金投入、技术设备和其他因素方面的标准就越低,进而促进了社会资本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将社会资本导入项目的专业化技术,减少经营的风险,增加实际回报,均对社会资本主体的参与行为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4.2 主观规范对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行为意愿无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假设H2不成立,说明主观规范对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不存在显著影响。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工程复杂、利益协调困难的系统性工程,传统以政府出资为主的改造模式下,市场难以找到盈利渠道进入,市场主体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本-盈利”整体如何达到平衡及盈利实现模式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与把握,实际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主体仍不多。

4.3 政府与居民因素影响其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

政府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引导者,也是市场的调节者。研究数据表明,政府因素对社会资本方的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均有显著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6和0.65,即政府因素变动1个单位,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将各变动0.46和0.65个单位。这进一步说明对政府而言,作为改造的引导者,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态度;作为市场的调节者,政府的调控政策影响市场主体对资源的控制程度,进而影响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因此,政府作为参与改造的主体之一,在改造的实践中,政府部门应该既发挥好引导作用,也要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

居民是改造的最终受益者,也是改造过程中的被干扰者。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因素影响社会资本主体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30和0.29。在改造的实践中,老旧小区居民构成复杂,居民对改造的认知不一,反复的意见会影响改造整体实施进度,因此,居民对改造的认知和态度影响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行为态度和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影响社会资本方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政府因素和居民因素,构建了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TPB拓展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并利用Amos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社会资本的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参与改造的行为意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主观规范对其行为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即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态度越积极,行为意愿越积极;社会资本感知到自身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能有效控制过程,达到预期目标,行为意愿越积极;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意愿不受市场需求、标杆企业压力、合作方实力等市场环境的影响。第二,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在其他因素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即政府因素和居民因素通过影响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促进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的行为意愿。本研究揭示了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行为意愿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丰富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同时,也为设计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府鼓励引导,形成健全的支持政策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政府既是改造的引导者,也是市场的调控者。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的市场化的法律法规制度,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标准及评价体系细则进行完善,明确规定各相关部门的责任,简化改造的审批流程,避免政策变迁和部门间的衔接带来的成本,降低社会资本进入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本高,而其盈利模式还未能得到市场认可,为提高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的积极性,政府可设立专项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回收压力,进而提高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意愿。

2)培育居民改造认同和付费意识,树立合作共赢意识

居民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认知影响着其对改造的态度。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可以发挥自身资源及技术方面的优势,实现居民更高标准的改造诉求。社区工作者要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意义的宣传,通过论坛、微信、走访等线上和线下交流方式,使改造的全过程透明化、公开化,改变居民对老旧小区传统的看法。同时也可以让居民积极参与到改造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形成交流互动机制,提高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此外,要引导居民对“有偿服务”意识的转变,社会资本方也可以采取“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会资本带来的便利性,逐步加强其对市场化改造的认可。

3)升级企业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建立“微利可持续”价值导向

对重大的民生工程,就企业而言,首先,应该在新形势下,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重视并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社会形象。同时,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有效配置资源,降低改造成本。其次,与政府和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多种参与方式,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及时了解政府各项政策,配合政府的监督,获取政府的支持与信任。最后,企业要建立“微利可持续”的价值导向,在不断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挥创新优势,充分开发老旧小区潜在资源,增加小区“造血”功能,丰富收益来源。

猜你喜欢
意愿态度资本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资本策局变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第一资本观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态度决定一切
VR 资本之路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