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蓓雯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南通 226100)
当前,服装产品贸易在经济产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已成为轻工业的主要产业之一。然而,服装行业面临着高素养人才短缺的困境。以往中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指导,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够扎实,难以适应专业岗位[1]。因此,我们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的综合技术人才。
传统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主导地位,以教材为核心进行知识灌输,但这种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往往效果不佳。由于缺乏主观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实际的服装设计中难以发挥创造力。在实训课程中,虽然教师会进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练习,但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一旦遇到实训中的失误,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无法满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2]。
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偏向平面化,学校的教学重点多为基础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掌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工艺结构理论,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他们通常缺乏熟练的工艺技能,而社会企业则更倾向于招聘在某个领域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以就业为导向,缺乏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思政教育,导致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市场和应对策略了解不足,这种教学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容易导致学生就业困难[3]。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育高素质劳动力的使命,但近年来却面临重视程度不足、与社会行业脱节、学生就业率低、人才综合素养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能助力中职教育明确如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人才提供理论支撑,还能为提升教师水平指明方向,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为提升其他专业人才就业率提供了有益借鉴[4]。更重要的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能促进服装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拓宽中职教育的领域,推动中职教育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思政教育对教学改革有重要引领作用。它强调的人文意识、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是中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改工作可以围绕思政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品质培养,借鉴其育人效应[5]。同时,思政教育能推动教学改革稳步发展,如服装设计专业融入大国工匠精神、传承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使教改要求逐步落实。
灵活运用团队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实践、互动学习和示范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课程内容,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服装设计项目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综合素养。以具体项目为核心,强调设计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通过完成设计项目来主动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深入了解一线服装设计岗位的具体内容,从而延伸课堂理论学习。学生在实训中得以锻炼,进而提升理论基础、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6]。
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教师统一在线指导”的新模式。统一线上线下学习目标、内容和进度,以线下学习为基础,线上学习为拓展,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服装设计实践中,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充分利用直播软件、微课资源、翻转课题和线上互动平台等学习手段,开展资源分享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活动。
课程内容需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丰富,如服装生产管理营销、CAD、配色图案设计、立体剪裁等,其中部分内容可与“岗位标准、劳动素养、开源节流”等思政观点相结合[7]。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挖掘共同点,可提升服装设计课程质量,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在“服装设计原则、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内容中融入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如“遵守设计规则、重视用户体验、提升设计质量”等。同时,结合“图案设计”“服装配色”“排料推板”等内容,将“尽职尽责”“勤俭节约”等元素融入教学,丰富课程内容,使教学更符合就业实际。
在教学手段上,应实施“理论学习+设计实践”的教学模式,将可实践、可培养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认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学。例如,在学生学习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时,动手实践过程中融入“与市场良性沟通”“诚信设计”“用心设计”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利用良好职业道德拓展职业发展”的思维,从而提升教学深度。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单方面输出为主,学生被动听讲,且考核机制单一,难以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应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服装专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并引导学生通过子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利用“慕课”“微课”“名师讲堂”等智慧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设计软件和学习平台,如超星泛雅平台、3D CLO虚拟仿真系统、Procreate软件等[8],进行教学辅助。例如,在工艺类课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近年来服装市场的款式和风格变化,让学生观看服装设计专业技能大赛的优秀作品,并对最新服装款式进行拆解教学,以加深学生记忆。设计类课程则重视实践教学,增设设计手工课,让学生设计国风国潮服装,了解服装手工文化。此外,我们还将课堂教学与服装设计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理念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延伸学习。最后,我们将丰富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汇总他们的设计成果,并通过学生互评自评、教师点评、平台数据分析评价、企业导师反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以确保阶段性成果得到充分的认可,并为后续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中职院校应紧密结合社会就业需求,将服务产业经济确立为核心办学目标。在教学结构上,必须保持动态调整,时刻关注行业动态,积极探索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授课方式。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打破传统的课程分类界限,确保专业课程的连贯性和课程的交融性[9]。选修课的设置应聚焦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求。以我校的“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其教材设计紧密对接服装设计师岗位,着重培养学生的服装制作、款式设计以及服装制版等关键能力。我们结合教材和工作手册,通过项目重构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详见图1。
图1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重构
将服装色彩课程、设计基础、材料课和平面构成课程融合,构建综合性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整体框架下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鉴于服装工艺课和服装制图课之间的共通性,可将其合并为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课程。
目前,中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虽设有服装制版推板和企业CAD课程,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工艺制版课程内容复杂且深奥,而课程时间有限,学生仅能理解基础知识,反而可能扰乱其学习计划和知识结构[10]。因此,在课程重构时,可考虑整合或取缔部分内容,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训课程,以增强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在重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分类,解决课程内容过于基础、实践不足的问题,提高课程的就业导向性。同时,为每门课程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传统固定课程转变为能根据学生需求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的动态课程。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学什么、做什么、如何高效学习”,还能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为社会和企业塑造具备全面素质的技术精英。针对服装设计专业,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当前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从“人才需求、培养目标、专业技能输出”这三个维度出发,确保我们的教育方案符合岗位实际要求[11]。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坚守三大教育理念:首先是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学习进度,制定个性化的技能提升方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专业领域中发光发热;其次是校企合作,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为企业量身定制所需人才;最后是多元化教学,不仅注重专业技术的提升,还鼓励学生涉猎多个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些理念,我校创新性地实施了“三步走”的产教融合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通过“厂中校”和“校中厂”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同时也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应全面分析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确立明确的育人方向。积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先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流程。专业教师需不断充实知识储备,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学校层面应重视校企合作,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确保培养的专业人才在道德素养和操作技术上满足现实需求,从而保障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