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劳模精神,建设高校立德树人

2024-05-23 14:08杨雪晴
公关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劳模劳动价值观

杨雪晴

劳模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价值,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化资源。探究劳模精神在高校培育的实践路径,将劳模精神的价值旨归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校实现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高度匹配的必然选择,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促进青年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模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是对劳模精神的精准概括。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要准确把握劳模精神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概括起来为,塑造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不断提升劳动技能、自觉追求高尚的劳动价值修养。

(一)以“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为核心要义,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念

纵观古今,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是劳模精神内涵的深刻诠释。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都是自力更生、敢于吃苦的典型模范。新中国从成立之初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如今世界瞩目、走向复兴,靠的就是一代代劳动者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一代又一代劳动模范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的标兵、行业的精神领袖、时代的楷模,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充满真挚的情感,无论是作为掏粪工的时传祥,还是石油工人王进喜,抑或袁隆平,他们都对自己的劳动岗位热爱不已,并将这种热爱转化为劳动激情,不忘初心、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反观当前,“佛系”“摆烂”“网红”“一夜暴富”等网络热点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受到部分人追捧,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上存在不劳而获的不良劳动心态,若置之不理必会影响社会发展。因而新时代大学生劳模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需将艰苦奋斗作为核心教育内容,防止青年学生以“躺平”消极姿态应对内卷,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劳动的美好意义,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尊重认可各个劳动形式,让劳动成为内心情感的主观选择,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导向。

(二)以“争创一流、勇于创新”为时代亮色,持续提升劳动技能水平

劳模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高校弘扬践行劳模精神要突出时代亮色,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以往单纯“老黄牛式”的拼命范式已经不足以全面涵盖劳模精神的内涵,劳模群体早已突破一线生产领域的范畴,劳模形象更加多元,内涵上强调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劳动与科技呈现出紧密联系的趋势,数字劳动、虚拟劳动等新形态不断涌现,这要求劳动者必须适应科技发展,进行创造性劳动。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变量,国家亟需各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青年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以及重要后备力量,高校要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遵循劳模精神“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时代意蕴,着力提升学生自我革新、敢闯会创的使命感,引导学生汇入创新创业大潮,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内化于劳动实践中,深刻领悟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价值,为个人成长提供强大内驱力,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塑造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

(三)以“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为本质要求,塑造高尚劳动道德修养

劳模精神除了体现在对工作岗位的热爱与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外,还体现在劳动模范在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上。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群体中,既有科技工作者、医生、教师、农民,也有制造业、服务业的一线产业工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将个体“小我”与国家“大我”联系起来,在实现“大我”过程中成就“小我”,在平凡岗位上诠释不计较得失、甘于奉献的大爱。如新中国百业待举时,为了甩掉“贫油国”的帽子,王进喜带领队员们采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5吨重的绞车拉到2米高的站台,遇见井喷危机时,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最终克服井喷,正是以这种“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决心与豪情,仅仅历时3年多就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还有一大批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等等,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家国大义。劳模精神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境界,是可以为了社会集体利益而让渡自身利益的高尚品格。高校培育劳模精神要强调以共同体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化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心态对待劳动,引导青年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

二、劳模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逻辑理路

劳模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宝库,蕴含着鲜活的育人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一)历史沿袭:劳模教育贯穿于新中国建设实践

树立劳动模范,宣扬劳模精神始终是凝聚价值共识,整合社会力量的有效工作方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精神一直是激励人民群众奋发进取、贡献社会的重要动力。在高校教育中融入劳模精神,不仅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更是对当代价值观的培养。劳模精神核心是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在高校教育中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他们对社会负责、对工作尽责的态度。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曾推动社会进步和技术创新,如今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扬,能够激励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创新。劳模精神强调的是实践和实干。将其融入高校教育,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高校推广劳模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到,个人的奋斗不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更是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在于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

(二)现实观照:劳模教育契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当前经济社会要求由“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强调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目前各类新兴技术、新兴行业和新的社会分工形式和劳动形态层出不穷,社会治理水平与国家综合实力的競争,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希望之所在。”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向同行,还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同频共振。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是在科技的催生下发生,如果不具备顺应时代发展的意识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容易错失成长的机遇,因此高校要先从劳模精神的培育做起,真正让劳模精神扎根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努力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兼具学科知识厚度和较高实践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助力中国“智造”“质造”发展。

(三)教学所需:纠正劳动价值观偏差的应有之义

高校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劳动价值观培育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经过学校和社会的努力,高校大学生的整体劳动素养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国外思潮和错误价值观影响,部分青年学生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劳动与闲暇、奋斗与享乐的关系,对于劳模精神的培育衍生出了许多错误的看法,归纳起来有“过时论”“政治论”“特例论”“物化论”“英雄论”等。从就业选择上,也可看到近年来大量青年开始涌入直播带货、快递外卖、网红等这些门槛低、变现快的行业,与之相反的是,每年大量的制造业工厂却遭遇“招工难”危机,一些基层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可见,在当前一些青年群体中出现了好逸恶劳、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不良思想,如不对这些畸形劳动价值观及时加以引导,匡正人们的错误观念,不仅会大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后果。针对当前青年大学生中劳动价值观存在的偏差问题,高校有必要将劳模精神引入进来,引导青年学生向劳模学习,给予青年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将摇摆的劳动价值观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提升育人成效。

三、劳模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劳模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教育活动,既包括专业知识的传授、劳动技能的训练,也包括劳动道德修养的涵育。因此,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應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模块的优化以及校园氛围的营造上层层推进,着力培育出劳动价值取向“正”、劳动技能水平“高”,劳动精神面貌“好”的高素质劳动人才,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一)培本筑基:构建彰显劳模精神的思政课程育人体系

课程是高校开展教学、青年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要注重课程设计。一方面,劳模精神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与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存在积极的内在耦合关系。将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利用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教学中积极贯穿劳模精神相关内容,构建彰显劳模精神的思政课程体系。如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板块的教学,教师可以适当结构劳模精神的内涵,为大学生践行劳模精神提供明确指引;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选取几位典型劳动模范的事迹进行生动讲解,让学生对劳模精神有所感有所悟。另一方面,劳模精神培育仅靠一门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参与进来,因此可以探索建设凸显劳模精神的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力。思政教师可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课程思政模块设计,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劳模精神元素,将各个学科专业领域优秀代表人物所具备的特质与劳模精神联通起来,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环节,打造既具专业特色又含思政育人元素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知行合一:创新实践模式聚焦劳模精神培育成果产出

劳模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理论层面的价值引导,更离不开培养层面的实践情境与平台。学生只有真正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实践的双向锻炼,经过长期的实践考验,才能领会内化劳模精神的真谛。这要求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能聚焦学生能力成果的实践平台,创新劳动实践模式。校内可开展各种以劳模精神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和技能比赛,如劳动活动周、技能竞赛月、志愿服务等,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还可充分利用校内公共助学岗和社会公共服务活动,比如勤工助学、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此外,高校要打破“藩篱”,通过联系企业和科研院所,立足产学研一体化的现实,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构建校园课堂与企业课堂双向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和合作企业观摩、实习,通过访企拓岗,建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方式感受技术工人对职业的热爱和坚守,在实战性的职业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劳模精神,把劳模的塑造变成行动上的自觉,加快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劳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营造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将劳模精神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使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地感受精神文化的浸润,学校可在宣传引导上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首先内容选取上可以突出校本特色。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充分挖掘校史中有关劳模精神的内容,还有包括杰出校友、优秀教师、一些与学校有合作的技能大师、优秀工程师、非遗传承人等爱岗敬业、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创新的典型事迹等等,把它们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成为劳模精神培育的亮点元素,能使宣传更具亲切感与温情。其次在宣传形式上除了利用校园橱窗、张贴标语、校园广播等传统形式外,还应合理利用融媒体平台,营造劳动光荣的网络环境,消融向往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等不良劳动价值观的滋生土壤。这要求高校在利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短视频等媒体形式时,要善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符合青年的个性特征和语言习惯。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吸纳一批青年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成为内容发布者,另外,网络宣传要善于捕捉青年中的话语素材,吸纳正能量话语,如用“后浪”引导“咸鱼”,用“C位出道”引导“佛系”,将学生摇摆不定的劳动价值观引入正确的轨道,让劳动价值观教育充分融入青年学生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之中。

(作者单位: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劳模劳动价值观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的价值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