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波
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其根本正是人格影响力。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也就是说人格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在班主任身上就表现为丰富的兴趣、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持续的学习、人文的情怀等。那么,班主任如何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度”入手。
风度:提升自己的形象
心理学上有一个“美即佳”的心理效应,说的是,如果一个人长得漂亮,那么,别人也会连带相信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说,班主任的外在形象会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影响。形象虽然不是全部,但它确实是影响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长相,但可以选择得体的着装、合宜的妆容、和善的表情、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等。
日本传奇教师桥本武活了101岁,他分享自己长寿的秘诀就是“时髦”两个字。他穿戴时髦,且个性十足,衣服基本上绘有用色大胆的图案,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都是找裁缝定制的……在我看来,“时髦”一方面意味着一个人的审美品位,另一方面意味着与时俱进,永远对世界满怀好奇,是一個人精神风貌的映照。
班主任可以学习一下服饰的穿搭,设计一下发型和妆容,抽时间锻炼身体,用心提升自己的形象。在大方得体的前提下,班主任应追求自我的审美表达,因为这样可以提升自信心,增强幸福感,愉人且悦己。
深度:丰富自己的学识
教师的品质和行为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最重要的仍是“道”精深与否。可以这样说,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吸引力的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班主任,不能仅仅只掌握本专业知识,还应当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完善并丰富自己的学识,为学生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只有教师的灵魂饱满了,才会有学生充实的精神世界。
丰富自己的学识,一方面可以通过“读万卷书”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行万里路”来实现,看万千世界,观宇宙变幻,既是丰富自己人生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个人魅力的途径。
温度:眼里要有人
首先,这里的人,不仅指抽象的学生,更是指一个个具体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琐事,一天忙下来,身心疲惫,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教育的出发点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面对各项评价,我们是否被绑架,成为荣誉的奴隶,而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不时停下来问问自己:教育到底何为?答案不正是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吗?
其次,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开花。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知识、情感、道德等方面有所收获。
最后,教育固然有其技法和章法,但更多的是一门情感的学问。李镇西老师曾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要做一个有温度的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守住工作的边界,安住自己的内心,工作时全情投入,下班后或节假日,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或培养一项兴趣爱好,或走出去看看世界,或静下来读读经典,或陪家人看看电影……享受生命,丰富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