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述评

2024-05-23 08:32王崎峰马学宁沈慧如
关键词:精神生活述评共同富裕

王崎峰 马学宁 沈慧如

收稿日期:2023  11  20

作者简介:

王崎峰(1975  ),男,山西运城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

马学宁(1999  ),女,山东东营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通信作者:    沈慧如(1980  ),女,江苏苏州人,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基金项目:

摘  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向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价值支撑。学界围绕这一主题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面临挑战及实践进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但由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理论性极深、现实性极强的学术课题,现有研究成果难免存在不足。展望未来,理论界应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内容、研究视野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深度、广度和高度,以实现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述评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  6477.2024.01.00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与目标追求,完成了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物质生活富裕程度明显提高,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不可忽视的时代课题。习近平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论断,他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  ],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给予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重大關注,并将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精神维度和内容组成,它的提出丰富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是新时代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成为学界热衷探讨的重要课题。截止2023年11月,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研究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可检索到相关文献459篇(详见图1)。纵观学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国内理论界对该主题的研究因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较缓慢,近两年才出现了研究热潮。经过对现有文献的进一步归纳与分析,不难发现,既有研究多聚焦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存在问题及路径选择等方面。

全面系统梳理国内现有研究成果,辩证分析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为后续探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照和现实指导。

一、 是何要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全面阐释和正确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是深入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出发点。回顾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本质内涵的解读。

(一) 本质论:全体人民的富裕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民性”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即主体是全体人民,不是部分少数人或某一个群体的精神生活,而是涵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有研究者认为,习近平主席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充分肯定与现实期许,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系统阐释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蕴含的群众史观,深刻回答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了谁、依靠谁和由谁共享的问题[3  ]。还有学者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精神生活实践以及全面发展要求系统分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起点、实践进路以及价值旨归,深刻诠释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理路[4  ]。由此可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立足点、出发点、支撑点和着力点。

(二) 目标论:多方面的富裕

理论界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样态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容和对象两方面。就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容来看,有学者从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层面分析精神生活内容的全面性,指出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涵盖理想、信念、思想、价值、道德、文化、旨趣等精神领域的多重向度,这就决定了精神生活内容的全面性[5  ]。  还有学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实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同时强调人类精神生活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9  ]。就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对象来看,有研究者从个体和群体两个维度分析,指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要求实现个体层面精神世界的形塑与完善、人民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而且追求群体层面整体性的精神文化共同享有以达到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擢升[10  ]。综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种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

(三) 方式论:共建共享的富裕

共富是共建共享的奋斗目标,共建共享是共富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建作用。有研究者强调,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不断选择、追求、创造精神资源,激发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优秀的精神产品[11  ]。另一方面,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保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学者指出,整个社会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和精神文化资源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首要标准,尤其是不能以牺牲大多数人为代价去换取少数人享受丰富、高尚、美好的精神生活,必须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精神生活的发展成果,实现人人享有、各得其所[12  ]。由此可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这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

(四) 过程论:渐进式推进的富裕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研究者指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现阶段,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诸多短板,其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出发统筹当前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13  ]。还有学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并从内容和评价标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内容上来看,受经济发展程度、个人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群体、区域之间的精神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能力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从评价标准来看,相较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客观化、可视化的评价标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效果评价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个人体验和感受,主观性较强,因此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量化考核难度较大,这就增加了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工作难度[8  ]10。因此,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盈,整个社会精神状态更加积极向上,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二、 从何而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

学术界普遍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与党的百年探索历程相契合,同时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实要求,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支撑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但是其思想和论述中蕴含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念。研究者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探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高水平的精神文化条件,从而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4  ]。还有学者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基础,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个体需要、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等方面的相关论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关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内在要求以及本质规定[15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者的研究重点各有侧重,但多数认为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重要论断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精神生活思想。

(二) 历史生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思考和总结。理论界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相关思想论述和实践行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依据思想发展横向探究。学界通过梳理党历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精神生活思想的相关理论观点,提炼出不同历史时期党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从强调“精神文明”到凸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识上的不断深化[14  ]。二是按照实践历程纵向展开。大多数学者将中国共产党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探索划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总结阐述了不同阶段党在追求精神生活过程中的实践做法[16  ]。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对各历史阶段的特征界定不尽相同,但也充分体现了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历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三) 现实思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时代要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心声。现有研究者普遍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产生是现实社会矛盾的鲜明映照,具体表现在人民、国家以及世界三个层面:一是人民层面,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变化映射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日益突出,因此從现实角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产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17  ];二是国家层面,学术界从中西方现代化比较角度论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国家层面的现实要求,人的精神生活并非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着眼点,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中国模式的重要表征,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彰显中国道路独特性的必然选择[18  ];三是世界层面,理论界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要共享发展成果,其中不仅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因此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意[9  ]。由此可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问题的新思考。

三、 为何必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问题挑战

认清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对症下药,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学界认为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当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难点、痛点问题。

(一) 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

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精神文化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相比东部地区与城市的精神生活发展状况而言,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的精神生活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研究者通过对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对比,分析了造成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的诸多原因,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一方面,区域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理论界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继而制约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基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有学者指出,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因而欠发达地区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对不足,群众难以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其精神文化需要也很难得到充分满足,继而影响区域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19  ]。还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省市文化产业指数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综合指数遥遥领先,进而明确了我国在精神文化发展上“东强西弱”的态势[20  ]。

另一方面,城乡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有研究者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探讨了农村精神生活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一是主观层面,有学者指出农民甚至是农村中部分领导干部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不高,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思想,因而提升农村精神生活质量,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缺乏内生动力[21  ]。还有学者认为农村地区存在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愚昧落后的现象,这也是阻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杀手锏”[22  ]。二是客观层面,学界主要讨论了经济发展水平对乡村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有学者根据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数据分析得出,乡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收入支出主要集中于衣食住行方面,而对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支出不足,因而难以共享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成果[7  ]。综上,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精神文化发展不平衡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归根到底是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进而引发了精神文化发展方面的不平衡难题。

(二) 精神文化发展不充分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促进精神文化充分发展。目前我国精神文化发展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担任着精神文化生产的重要任务,理论界主要围绕目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就精神文化发展不充分问题展开了思考。

一方面,从文化事业发展来看,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但目前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主体参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效果仍需提升。有学者指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难以调动群众积极性,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率较低[23  ],主体参与较为单一。有研究者认为,公共文化的长期稳定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但现阶段一些公共文化行政部门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仍坚持“包打天下”的运行方式,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越来越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多维度的精神文化需求[24  ]。

另一方面,从文化产业发展来看。文化产业是人民获得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精神生活质量。有研究者认为,当前我国精神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剖析了原因。内因方面,文化产业的经营主体是各大企业,受市场利益趋势引诱,往往放松对文化产品质量的把关,生产纯粹娱乐化的文化产品[25  ]。也有研究者认为,当前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因而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屈指可数[20  ]。  外因方面,有学者认为,当前相关部门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传播者监管不足,从而导致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26  ]。

四、 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命题,为了更好地应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学界主要从政治保证、价值导引、服务增效以及文化赋能四个方面对其路径选择展开了研究。

(一) 政治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顺利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学界普遍认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助于确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学术界普遍意识到党的全面领导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性。有研究者認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范式的根本保障。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群众才能够享受到精神文化的制度保障,从而充实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27  ]。还有学者指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追求,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人民从“自觉”走向“自为”,继而整个社会进入自由王国[28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对如何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展开了讨论。有研究者认为,应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同时重视发挥思想理论的力量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从政治、思想、组织方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道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6  ]。同时,也有学者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将意识形态领导权牢牢握在党的手中,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巩固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和共识[29  ]。

(二) 价值导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人民的意志和追求,  具有凝魂聚气的重要作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更是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学界主要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以及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就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从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展开了思考和探究。

第一,注重教育引导。有学者从学校和社会两个主体出发进行阐释,特别强调学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精神谱系融入教材中,进而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7  ]。也有研究者从内容层面出发,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着重指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对于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独特作用[16  ]。第二,重视实践养成。学界认为应利用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中各种载体,如日常行为准则、礼仪活动以及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在细微处下功夫,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落到实处[30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学界普遍认为,党和国家相关机构应制定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文化生态。有学者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8  ]。还有学者认为应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制度,以示警醒,引导人们进行精神自省和行为自检[16  ]。

(三) 服务增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一些研究者普遍认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能够让人民群众共享精神文明的建设成果,从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国内学者主要围绕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有效供给以及城乡服务一体化进行了系统阐释。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推动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能够为人们提升文化水平、充盈精神世界提供公共文化空间[31  ]。还有学者强调要重点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基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便利的物质平台[32  ]。二是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从供给内容角度,学者强调要抓好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等,精准对接文化发展主旋律,创造更多彰显时代精神和正能量的文化作品[33  ]。从供给方式角度,多数学者强调要充分发挥5G等新技术的重要作用,创新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形式,发展数字文化大众实体体验空间,推进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兴文化业态的应用,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质增效”[34  ]。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学术界认为要重点帮扶边远地区以及社会弱势群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地域性文化资源,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35  ]。

(四) 文化赋能: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理论界普遍认为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精神生活内涵,推动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从多姿多彩的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回应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多维需求,从而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

首先,在文化交流内容层面,学术界特别强调中华文化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指出,要推动世界文明互学互鉴,尤其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特别是其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要向世界展示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精神互通和情感共鸣[6  ]。有研究者认为,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彰显中华文化在担任人类文明发展重任中的精神力量,以文化之力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35  ]。还有研究者强调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遵循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原则,让中华文化为世界贡献智慧,在与其他文明共鸣共振的同时提升国际影响力[36  ]。在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形式上,有学者提出通过打造互联网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架设精神文化交流桥梁,实现不同国家、地域的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促使人们获得更为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资源[37  ]。对以上学者们的观点进行凝练可以看出,要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价值,在实现各民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努力为世界人民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提供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

五、 研究评价与未来展望

综上,虽然国内学界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刚刚起步,但该研究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建立,为后续研究确立了基本思路,同时在某些层面还存在不足,仍需不断完善。明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研究的未来走向,已成为一项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这不仅为后续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助于拓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空间。

(一) 研究评价

回顾国内理论界现有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界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了较为全面的科学体认和深入理解。国内理论界将精神生活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作了较为客观的论述;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多方面挑战作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作了比较深入的学理研究;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但是,现有研究成果整体性研究较多,专题性研究不足,具体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构建更为系统的研究体系。

1.研究内容亟待深化。通过梳理国内理论界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现有研究成果对一些基本问题挖掘不够深入,如在探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问题上,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本身的解读,而对精神生活与人的精神世界、精神需求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研究对象不够细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科学内涵、生成逻辑、问题挑战和实践路径等宏观层面的分析探讨,而聚焦某一群体或区域探究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剖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建议的研究成果鲜有。

2.研究视野亟待转化。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理论界在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阐释过程中,研究视野集中在国内部分领域,国际视野不足。一方面,从国内视域来看,研究者在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科学内涵的研究过程中,鲜有将其与“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联系起来,深入阐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溯源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从国际视域来看,多数学者在揭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时,集中探析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部挑战,而少有研究者关注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产生的外部挑战,同时系统论述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世界意义的研究屈指可数。

3.研究方法亟待优化。审视当前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相关研究存在实证研究欠缺、跨学科研究不足等问题。一方面,学界大多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行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鲜有学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社会调研等方式探究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因此很难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的命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政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然而已有研究成果往往囿于单一学科展开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探讨,运用跨学科交叉法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成果几乎没有。

(二) 未来展望

针对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未来理论界应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内容、研究视野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深度、广度和高度,以实现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系统化研究。

1.强化研究内容,加大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深度。一是加强对精神生活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研究。增强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哲理性讨论,深入挖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系,明确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要厘清精神生活与人的精神世界、内在的精神需求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联性。二是聚焦研究对象。从某一群体出发展开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深入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学界应更多关注青年这一群体,结合实际案例深刻剖析其精神生活现状,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抓住要害、对症下药,明确实现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2.转化研究视野,拓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广度。一是不忘本来,立足当代中国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相衔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分析其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或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第二个结合”重要论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出发,深入探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蕴含的文化基因,诠释在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并提出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致思路径。二是面向未来,开拓国际视野。揭示“西方中心论”和“文明优越论”等西方文化渗透对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产生的外部挑战,同时密切关注人类精神生活发展动态,为实现世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中国方案,这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3.优化研究方法,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研究高度。一是注重调查研究。学界应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实地调查与实证研究,尤其是要关注貧困地区,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提出更多因地制宜,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方案,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证探索,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跨学科研究。在不同学科视角中构建多维研究的协同视域,从而形成多学科解读的理论场域与实践指向,例如从心理学科视角出发,明晰互联网时代下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明确实现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和时代要求。或从哲学角度出发,探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论注解和学理化阐释。

[参考文献]

[1  ]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J  ].求是,2021(20).

[2  ]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3  ]  杜喆,赵金科.习近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J  ].学术探索,2023,(09):19  24.

[4  ]  宋岛馨,毕红梅.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逻辑  [J  ].社会主义研究,2023(05):26  32.

[5  ]    冯刚,艾楚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功能优势与实现路径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8):69  76.

[6  ]    燕連福.习近平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  [J  ].思想战线,2022,48(05):1  10.

[7  ]  王金,孙迎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要义、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  [J  ].理论探索,2023(01):12  18.

[8  ]  辛世俊,王丹.试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7(06):5  14.

[9  ]  杨勇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J  ].党政研究,2022(05):53  59,125.

[10  ]张雪.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内生逻辑与实践进路  [J  ].延边党校学报,2023,39(01):8  11.

[11  ]项久雨,马亚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层次结构与实现进路  [J  ].思想理论教育,2022(06):11  16.

[12  ]李茹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蕴、意义与推进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0):1  5.

[13  ]黄意武.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和内涵特征  [J  ].岭南学刊,2022,301(06):91  97.

[14  ]段妍,刘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成逻辑、时代内涵与现实进路  [J  ].教学与研究,2023(03):38  46.

[15  ]吴佳雯,李效东.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  [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3,25(04):38  43.

[16  ]孙海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  [J  ].甘肃理论学刊,2022(05):23  31.

[17  ]张剑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03):82  95.

[18  ]郭玉杰,卢黎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  [J  ].理论月刊,2022(11):5  14.

[19  ]魏泳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刻度、短板及实现路径  [J  ].探索,2022(05):177  188.

[20  ]王瑞,郭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挑战与对策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2):63  71.

[21  ]王冕.新发展阶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J  ].南方论刊,2022(12):14  17.

[22  ]  毕昌萍,陈莹莹.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问题及实践路径  [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  8.

[23  ]马建堂.奋力实现共同富裕之路  [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858.

[24  ]陈慰,巫志南.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看公共文化深层次问题  [J  ].图书与情报,2022(02):94  103.

[25  ]郭树华,王瑜.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J  ].福州党校学报,2023(02):22  27.

[26  ]严宇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  [J  ].创新,2023,17(03):31  39.

[27  ]谷松岭.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范式的渊源、内涵和世界意义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4):1  4.

[28  ]幸瑞星.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涵、价值和路径  [J  ].世纪桥,2023(06):14  17.

[29  ]姜彦杨,陈大文.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1):1  5.

[30  ]张鑫焱.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维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04):39  45.

[31  ]  潘玉腾,金程远.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1  9.

[32  ]罗会德.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2):192  196.

[33  ]  蒙慧,赵一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概念界划、内生逻辑及实践进路  [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3(02):19  25.

[34  ]周静.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基本遵循与实践路径  [J  ].江南论坛,2023(03):52  57.

[35  ]柏路,包崇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之维  [J  ].思想理论教育,2022(12):33  40.

[36  ]夏海燕.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文化路径  [J  ].江苏社会科学,2022(06):63  71,242.

[37  ]羅理章,杨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现实表征及实践路径  [J  ].理论与评论,2022(05):41  49.

(责任编辑  文  格)

猜你喜欢
精神生活述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现代室内设计的几点思考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诗歌的无用之用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