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台大作为 聚民心促振兴

2024-05-22 17:26:26张扬美惠侯晓梅韩晨
百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白水县百姓文艺

张扬美惠 侯晓梅 韩晨

一、案例背景

白水县“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文艺团于2023年2月在原白水县尧禾移民安置点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扩大成立,旨在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创新文化惠民方式,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艺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五社联动为载体,党建引领,链接各方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的发展理念是“有才你就来  有艺动起来  振兴新白水”。

白水县建有移民安置点20个,移民搬迁2877户,每个安置点的公共文化设施齐全,均设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实现了安置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文艺团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发挥群众力量,已组建了15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8场次,服务群众2.3万余人次。

近年来,白水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农民主体,广泛开展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乡村村晚、民俗社火表演、猜燈谜、锣鼓展演、秦腔大赛、图书推广、文艺演出进安置点、书画交流进镇村等活动接连不断,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白水县大力倡导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人和艺术队伍各显其能,尽展风采,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典型事例。白水县“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文艺团以安置点为中心,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向周边辐射,现已成为活跃在我县及周边地区一支颇具影响力的乡村文艺队伍,不仅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铸魂,而且具有很高的品牌推广价值。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搭建平台,激活乡土文化

有了平台好施展。白水县“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有着优良的文化赋能示范效应,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先后组建了秦腔自乐班、风韵旗袍队、锣鼓秧歌队、村歌红歌队、家教家风宣讲团等多支农民文化团队。各团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假日、群众集会等,结合搬迁群众的地域特色、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人文素养,大力开展文艺演出、读书分享、课堂教学、音视频传播、感恩教育、文明创建、非遗传承等公共文化活动,有力促进搬迁群众文化共融,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百姓大舞台的演员大都是安置点和附近的群众,为了提升他们的文艺水平,社区主动邀请专家和文化专业人才到移民安置点定期定点进行文艺培训,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艺术水平普遍提高。

(二)用好舞台,拓宽服务领域

有了舞台好唱戏。为了给群众提供展示的机会,“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谋划开展了“文艺+为民办实事”“文艺+节会活动”等多内容、多形式的特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文艺团先后组织了“浓浓邻里情,欢乐闹元宵”活动、“泉心为您”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浓情粽香传家风 邻里和谐谢党恩”、“阅美三秦”读书活动、白水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文艺演出、乡村村晚纳凉晚会等文化活动,另外,每周日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进乡村、进校园、进景区、进企业、进社区“五进”活动,以实际行动把舞台搬到了群众身边。文艺团通过一系列的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弘扬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文化,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针对看台,完善定制服务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针对“老幼”特殊群体提供“菜单式、订单式、一站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文艺团充分利用安置点配备的儿童关爱站、老年活动中心、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娱乐广场等活动阵地及设备设施,开展“传帮接带”花馍制作、剪纸、水苏老鼓、放马社火等非遗体验,以及经典诵读、书画艺术交流、书写家风家训等文化活动,为特殊群体带来精神食粮,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凝聚了人心,让移民群众感受社会温暖。

(四)开设讲台,提升服务水平

“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突出了儿童重在培养、老人重在参与的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吸纳退休教师、乡贤能人、青年文化志愿者开展公益性七彩假期儿童课堂、乡贤道德大讲堂进校园活动,进行家教家风、红色故事宣讲,利用云喇叭、微信群、抖音、快手等数字化平台开展线上展示展演,村民关系日益融洽,婆媳、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葛在文化活动中被无形化解,村民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农村文化气息日渐浓厚,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了农民的精神风貌,基层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目前,评选出了国家级“最美家庭”3户,省级“三秦最美家庭”2户,市级“最美家庭”8户。如今村民都自发在街头巷尾、墙角花坛栽种养护花草,可谓“人人动手、家家受益”,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美景。同时,尧禾文化志愿服务队被白水县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称号,各种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活动开展以来,不但满足了当地的群众文化需求,而且以热情优质的服务惠及辖区以外的乡村、学校、景区、企业,丰富了周边群众的文化生活,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五)四“台”合一,助推乡村振兴

由文化兴村到文化兴业,在“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的带动影响下,探索出的“文化+就业”模式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文化团队吸收了绝大部分群众,很多文化志愿者不仅是团队的文艺骨干,还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领头羊,譬如管理、营销、生产等。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让文化事业有了源头活水,让移民安置点在不依赖政府投入的情况下,真正做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实现乡村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和谐统一。文化团队采取“团队+才艺表演+直播带货+就业”等方式,帮助安置点群众及周边农户销售苹果20余万斤,收入50多万元,安置移民群众就业225人。

三、创新经验

(一)创新乡村文化新模式,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以乡村文化互助的形式,用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引领发展,不但壮大了乡村文化组织和文化人才队伍,而且扩大了文化服务供给,繁荣活跃了乡村文化,对巩固拓展乡村文化阵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带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同时白水县也摸索出了一条依靠文化发展乡村,实现经济富裕、精神富足的共同富裕之路。

(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乡村文化培根铸魂

农民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又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受益者。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所在。“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的成立与发展,闯出了一条依靠文化发展乡村,进而振兴乡村的路子,不仅解决了基层农村地区文化工作被动接受、各自为战、水平不高、效能低下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群众的文化参与度和创造力,让群众成为乡村文化真正的主导者。

(三)搭建融合发展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建设

“百姓大舞台‘禾我‘艺起来”用文化破题,加强与旅游、农业、教育、商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成立了文化志愿者联合会,用“文化志愿者联合会+N”的方式举办乡村“四季村晚”、村民健身、秦腔小剧场、乡村文化艺术节等线下演艺活动,与其他村(社区)、学校、景区建立乡村分舞台,搭建村村融合的桥梁,推动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及功能完善,以吸引更多的专业艺术团体和人员参与其中,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传承乡村文脉资源,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文艺水平,成风化俗,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美景。

猜你喜欢
白水县百姓文艺
1942,文艺之春
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 21:32:42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百姓记着你
青年歌声(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2
白水豆腐的文化价值探究与推广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百姓看家“风”
□文艺范
白水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与保障措施
农业与技术(2017年3期)2017-03-22 12:58:08
红富士苹果树年周期器官营养动态变化研究
白水县基本农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