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2024-05-22 20:09田永晔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院校改革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扬州市职业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行动研究——以计算机类专业教师为例”(编号:2021GJ0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田永晔(1976—),女,汉族,江苏泰兴人,本科,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数据库应用。

[摘           要]  “三教”改革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有效展开“三教”改革,育训结合才能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实施“三教”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课本式教学,教师改革推动“谁来教”的问题,教材改革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法改革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关    键   词]  “三教”改革;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1-0124-04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正朝着培养职业能力的方向发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注重实践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学校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强调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项目学习,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教学资源更加多样化,学校建设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开放式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资源。

一、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含义

首先,教师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在“三教”改革中,教師应当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教材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三教”改革中,教材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紧密结合实际岗位需求,提供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教法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在“三教”改革中,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实践教学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教师来说,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将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融入课程中。他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对学生来说,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通过实践教学和项目驱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更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将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好的指导[2]。

因此,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促进高职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这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三、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以分析基本学情为起点

为了在“三教”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计算机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起点,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基本学情组织教学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透彻地掌握计算机课程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首先,教师应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着手,分析学生擅长的领域以及学习潜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依托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构建学习模型。其次,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结合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就业倾向以及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打造动态学生模型,为学生提供定制化、个性化教学资源,逐步完善及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二)以甄选教学内容为重点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着力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分析育人目标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对症下药,确保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首先,教师应深度剖析计算机课程的对口岗位,了解岗位需求,设置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内容,导入合作企业及本地企业的真实项目,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准则。其次,教师应整合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主动与同行交流互动,听取同行的意见,在互通有无中探索新的育人路径,获取更多最前沿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

(三)以改革教学方法为核心

为了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改革固有的教学方法,以此为核心,一一落实教学计划和方案,将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推向新的高度。首先,教师应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导入典型的企业项目案例,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让学生在深度学习和小组合作中全面巩固所学习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产生更强的成就感。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创设教学场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感知情境的过程中深入领悟和透彻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形成较强的素养及适应能力。最后,教师可以打造翻转课堂,将线上与线下教学融为一体,以线上教学为主导,立足于“三教”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以及学习环境整合多种多媒体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实操巩固保驾护航。

(四)以提升师资水平为关键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提升离不开教师,在不断推进“三教”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角色和定位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准直接关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改革效果。对此,学校需要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着力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努力培养“双师型”计算机课程教师,精心组织产教融合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学校可以为计算机专业建立实训室,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培训活动,更新教师的知识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新时代“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重视知识内容的针对性,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

新时代背景下,重视知识内容的针对性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方面。活页式教材是以国家职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清单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学习任务的综合体。活页式教材是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其特点包括排版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点。教材的活页式设计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随时调整和更新教材内容,如果某个模块的内容需要更新或者补充,教师可以轻松地将新的内容插入教材中,而不需要重新印刷整本教材,这样可以保持教材的及时性和灵活性。

以Web前端技术课程为例,传统教材中普遍存在以知识点体系贯穿教材且案例相对零散的弊端,而在新型活页式教材改革中,教师可以结合企业对Web前端人员的岗位要求,依托企业实际案例进行项目开发,采用活页方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養职业能力为目标,将知识体系重构,并模块化分解设计成多个学习任务,所有的任务是连贯的,最终实现一个真实的项目,每个任务又是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在整个完整流程的反复练习和实践中,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的统一,并达到掌握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目的。这样,教材中所涵盖的技术紧跟行业最新标准,避免了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实际岗位脱节。而在设计模块化任务时,注重知识内容的针对性,以学生能完成模块化任务学习为前提,每个任务包括任务描述、知识点导图、学习目标、相关知识链接、课前任务、任务实现、相关知识、任务提升、任务总结报告和任务评价等部分,通过强化过程性考核,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传统知识体系中,Web前端技术课程主要涵盖HTML、CSS、JavaScript等基本的前端开发知识。但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就业方向。针对这门课程的活页式教材改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需求,选择性地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网页,教师可以引入响应式设计概念和技术,教授学生如何编写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网页;在现代的Web开发中,用户体验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可以介绍用户体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授学生如何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交互等。此外,在活页式教材中还可以配合多媒体技术,例如通过在各个任务中设计二维码链接在线教学资源、视频教学案例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随时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材料,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通过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实现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适应不同职业能力要求的培养目标,这种教材设计不仅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法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首先,通过引入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获得成就感[3]。其次,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这包括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动力。再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以及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如编程比赛、创新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移动应用开发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示范实例教授学生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然而,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会采取一些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移动应用开发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实用的移动应用实例演示给学生看,通过实例演示,让他们看到移动应用开发的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新比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移动应用开发方案,并给予奖励和认可,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升级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基础条件

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基础条件的整体改革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和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升级教学设施和实验室。包括更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备,提供先进的网络环境和实验平台,以及建设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场所。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要为教师提供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趋势。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和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包括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实验教材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院校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这包括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定期的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新时代背景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重要方面。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等方面[4],通过教师培训、研修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与行业接轨,高职院校可以引进行业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和教育研究,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机制,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可以组建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团队合作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成长,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例如,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顶岗实践的方式到企业跟踪实际项目,更多地学习行业最前沿技术,了解网络管理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企业真实案例,讲授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攻击和防御的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高职院校也可以邀请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行业专家合作授课,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向学生讲授网络安全的最新技术,普及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校企合作授课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全面理解这门学科,并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挖掘思政元素,以爱国主义和法治精神为引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责任感和义务意识,让他们成为信息安全的守护者。

(五)打破学科壁垒,树立综合课程观念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树立综合课程观念,将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考虑进去。教师可以将计算机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例如将计算机与大数据、软件工程等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项目,将不同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项目中,例如设计一个跨学科的项目,要求学生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综合性的软件系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不同课程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企业案例,涉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树立综合课程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改革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行业共同努力。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以及建立评估和保障机制,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应该及时更新,引入最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满足行业需求。课程的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具备行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可以引進行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工作,提供实践项目和实际案例,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整合和共享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减少资源浪费。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还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教学效果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与行业相关的认证机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估和认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谢耀祖.岗位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4):156-158.

[2]赵文杰,张晓.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233.

[3]阮红萍.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迷,2018(6):167.

[4]李崇.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7):92-93.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计算机院校改革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改革之路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