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许丽珊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产生机理分析与行为优化路径探索”(pdjh2022b 0907)研究成果;2021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探索——基于第二课程的实证分析”(JGXM2021012)研究成果;2021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无边界职业生涯倾向的高职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改进探索”(GDJG2021189)阶段性研究成果;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项目“数智化驱动下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团队”(2021WCXTD035)阶段性研究成果;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索”(2022JKDJ07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源(1982—),男,汉族,海南万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思政教育。
许丽珊(2001—),女,汉族,广东翁源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师范学院学生。
[摘 要] 本研究针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产生机理与改进策略,对2420位高职学生展开了实证分析,发现志愿服务主观规范、服务动机、服务行为意向对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服务动机,服务动机、主观规范对服务行为意向具有正向影响。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在服务动机与服务行为关系中、服务行为意向在主观规范与服务行为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因此,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参与意愿、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认知意识、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有助于优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提升志愿服务意向。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志愿行为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1-0029-04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推动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激发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促进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发展,进而在推动社会进步、强化育人等方面起到作用,是本文的撰写初衷。
二、样本资料情况
(一)数据收集与研究样本
本次调研问卷发出2420份,回收242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99.83%(见表1)。
表1 样本信息(n=2416)
■
续表
■
续表
■
(二)实证分析
1.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本调研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其中主观规范、志愿服务动机、志愿服务参与意愿、志愿服务行为、情绪枯竭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83、0.983、0.982、0.985、0.981,均大于0.9,说明当前问卷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二阶五因子模型的拟合情况为RMR0.03,小于0.05;RMSEA0.071,小于0.08;IFI、NNFI、CFI、NFI、RFI均大于0.9,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见表2)。
表2 模型拟合指数
■
2.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研究小组使用求取均值的方式,在得到相关变量的数据序列后,又对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了分析。其中学习理解动机、职业发展动机、价值表达动机、自我提升动机、亲近他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志愿服务行为的均值均大于4,且标准差均小于1,可见大部分样本人群具有较为强烈的学习理解、职业发展、价值表达、自我提升的志愿服务动机,且主观规范性强,具备较强的志愿服务行为意向,从而产生志愿服务行为。
(三)假设检验
1.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检验
调研团队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高职学生主观规范对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发现亲近他人规范的回归系数为0.84,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亲近他人规范会促使高职学生产生志愿服务行为;公众道德规范的回归系数为0.913,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公众道德规范会促使高职学生产生志愿服务行为。综合分析可知,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志愿服务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检验
调研团队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发现学习理解动机的回归系数为0.796,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高职学生的学习理解动机对志愿服务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发展动机的回归系数为0.719,且在0.001水平上顯著,说明职业发展动机与志愿服务行为正相关;价值表达动机的回归系数为0.88,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价值表达动机与志愿服务行为正相关;自我提升动机的回归系数为0.787,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自我提升动机与志愿服务行为正相关;自我保护动机的回归系数为0.681,说明自我保护动机与志愿服务行为正相关;社会交往动机的回归系数为0.71,说明社会交往动机与志愿服务行为正相关。综合分析可知,志愿服务动机对志愿服务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检验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亲近他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对学习理解动机具有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808、0.877;亲近他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对职业发展动机具有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799、0.876;亲近他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对价值表现动机具有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8、0.887;亲近他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对自我提升动机具有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841、0.932;亲近他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对自我保护动机具有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836、0.916;亲近他人规范和公众道德规范对社会交往动机具有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862、0.895。综合可知,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检验
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对高职学志愿服务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回归系数为0.933,且在0.001水平上显著(见表3)。
表3 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
回归分析
■
***P < 0.001,**P < 0.01,*P < 0.05,表格中为未标准化系数
5.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中介效应检验
调研团队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依次分析志愿服务动机对服务行为的影响、志愿服务动机对服务行为意向的影响、服务动机与服务行为意向对服务行为的影响。结合数据分析,6个志愿服务动机对服务行为及服务行为意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引入服务动机、服务行为意向作为解释变量的情况下,服務动机对服务行为仍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服务行为意向在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与服务行为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三、实证结果
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志愿服务动机、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对志愿服务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志愿服务主观规范对志愿服务动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志愿服务动机、主观规范对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在志愿服务动机与服务行为关系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服务行为意向在主观规范与服务行为关系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情绪枯竭在志愿服务动机与志愿服务行为关系中发挥部分调节效应;情绪枯竭在志愿服务行为意向与志愿服务行为关系中未能发挥调节效应。
四、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行为规范机制构建路径反思
高职学生的志愿服务行为,在社会层面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在教育层面是高职院校落实实践育人、劳动育人的体现;在个体层面是学生提升个人素养、参与劳动、回馈社会的一种实践体验。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意义不仅在大学生本身,通过朋辈力量、号召示范,更能够输出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旋律,传播新时代的正能量[1]。
(一)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参与意愿
结合调研可以发现,高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尽相同,如何既能满足每位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又能够发挥应有的志愿服务成效是我们在志愿服务项目设计时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首先,在志愿者招募中要建立志愿服务档案[2],充分依托广东i志愿平台发布志愿活动项目要求,记录志愿者服务参与意向,针对性地推荐志愿服务活动。在日常的志愿服务管理中要经常性与志愿者展开沟通交流,了解志愿者的内心想法与实际需求,记录好志愿者的动机或动机的变化,及时完善志愿者档案,力求实现志愿者真实需求与志愿项目的契合,提升高职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成效与工作满足感和获得感[2]。
其次,结合影响志愿服务动机的因素,志愿活动管理部门应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安排志愿活动。本调研发现专业会影响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设计和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比如教育类专业可以结合“推普”等活动开展送教下乡;商贸类专业可以结合“乡村振兴”等项目开展助农活动;公共管理类专业可以结合“社区治理”等项目开展社会主义法治、新时代社会治理推广等活动;设计艺术类可以开展美化乡村等活动。当志愿者服务活动同专业紧密结合,志愿者不仅可以积累社会经验,感受服务社会的成就感,还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在强化理论知识认知的同时,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长此以往,高职学生志愿者可以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高职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提升高职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意愿。
(二)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认知意识
根据调研分析显示,针对性地强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认知意识,对志愿服务行为与服务关系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志愿服务舆论氛围。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志愿服务机制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应该依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引导性强的特点,塑造志愿者服务观念与服务的正面形象。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宣传思路。在“点”上要抓好志愿人物或志愿活动典型进行全方位报道,充分利用以抖音、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对志愿人物或活动进行实时报道,让大众了解志愿活动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宣传志愿精神与理念,增加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形成“人人爱志愿、事事讲服务”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提升大众对志愿者身份的认可度。在“面”上可以在校园与课堂环境中,利用学校媒体、课程、活动对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过程进行推广,营造全员参与志愿服务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志愿服务在校园中的号召力,激发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积极性,引导更多高校学生投身志愿服务。
其次,创设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精品项目。高职院校应该着力设计适合本校学生专业特点的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围绕项目打造专业的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在具体操作中,一要优化志愿服务供给,创新志愿服务品牌。可以考虑通过举办项目大赛,引导志愿服务从“活动”向“项目”转变,同时紧盯社会需求,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从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普遍需求着手[3],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现有志愿服务资源,创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二要深化现有志愿服务项目改革,推动现有志愿服务项目“老树发新芽”,结合调研情况反馈,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常规项目主要是校园服务项目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项目,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应该深入结合社会热点实事,充分挖掘项目内涵,将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与国家、省市、区县的发展战略或民生项目联系起来,鼓励广大高职学生投身到社会基层、乡村振兴、“三支一扶”等社会服务中,以基层实践、服务民生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高职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离不开完备的保障体系的支持,只有构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增强高职学生志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让高职学生志愿者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实现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弘扬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结合现有的高职志愿者活动开展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评价体系、培训体系以及激励体系三个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在于让志愿者有组织归属感,以志愿者活动为荣,团结协作,共同做出贡献。这一体系我们认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强化现有志愿者认证机制,除了现有的广东I志愿小程序系统,高职院校自身还应该建档造册登记志愿者信息,开展统一认证,完善组织与身份管理架构,规范高职院校志愿者的认证。二是创新高职志愿者评议機制,对志愿者工作的正确评议,是对活动参与者对社会贡献的一种反馈,也是对参与者自身心理需求的一种满足,而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又可以反过来刺激参与者,形成一种不断持续与创新的动力。还要考虑构建例如星级志愿者体系、技能志愿者体系等评议机制,既可以体现志愿者的发展方向,又能推动整个高职学生志愿活动的项目化发展。
其次是培训体系。结合本研究调研数据,我们发现受访的高职志愿者参与的活动类型主要是社区公益服务和校园服务等,整体志愿服务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形式也不够丰富、影响面不广,活动过程主要以简单劳动服务为主,技能活动为辅,这反映出目前高职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缺乏针对性的服务技能。鉴于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发展要求,我们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改进这一部分工作:一要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将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设计相结合,设置能够展现专业能力、满足志愿服务需求的技能型课程,依托志愿者服务项目检验职业教育教学成效,实践劳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二要创新志愿者技能培训方式。高职院校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和专业学院紧密合作,采用课程培训、团体辅导、实践训练、校外导师培训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展开志愿者服务技能培训,同时还应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融入培训中,提高志愿者技能培训的成效。
最后是激励体系。高职院校应构建推动高职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保证激励有据。高职院校在实施志愿服务激励时,应该依托志愿服务量化评议的结果开展,这就要求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应该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构建不同层级的奖励方案;另一方面要保证激励有效。对高职学生志愿者的激励要从志愿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励要能起到鼓舞、引导高职学生继续奋进前行,持续参与志愿活动的成效。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考虑奖金、学分、综测奖励、入党推优、志愿者证书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进而推进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优化路径探索:以“梦想改造+”关爱计划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2(6):74-77.
[2]宫文育.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动机研究:基于江西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1.
[3]团武汉市委.为“共同缔造”注入青年志愿动力:以青年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提升共青团“三力一度”[J].中国共青团,2022(24):18-19.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