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2024-05-22 09:31王鹏咸克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1期
关键词:产教宁夏实训

王鹏 咸克伟

①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2023年度教育政策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研究”(编号:zckt2023022)。

作者简介:王鹏(1976—),男,汉族,甘肃会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印刷工程。

咸克伟(1993—),男,回族,宁夏西吉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改革。

[摘           要]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产教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亟须深化课程改革,实现产教融合。宁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区域,其职业教育发展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对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校企合作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设想,旨在通过构建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畅通校企合作等路径推进改革,以期实现宁夏职业教育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1-0021-04

产教融合是当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强调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职业教育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我国自2014年提出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以来,各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支持。“先做后学”强调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课岗融通则要求理论课程与实习实训紧密结合,知识传授与岗位练兵实现无缝对接[1]。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可以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企业提供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开展“先做后学”课岗融通改革实践,这既提供了管理与服务保障,又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一、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近年来,宁夏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据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区的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已达到50所,相比五年前增长了20%。在校学生数量也从五年前的30000多人增长到了现在的40000多人,增长幅度达到了33.3%。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等重要的职业教育领域,学生人数增长了50%。尽管在办学规模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宁夏职业教育的规模仍然较小,仍需继续扩大。

(二)专业设置情况

在专业设置方面,宁夏职业教育涵盖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共开设100多个专业,尤其是与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等相关的新兴和热门专业已经达到20多个。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的农业、工业等传统专业的开设数量不足,只有30个左右。二是部分专业的设置过于集中,如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人数占总学生数的30%,而这也导致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才供过于求,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才短缺。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宁夏职业教育教师已达到3000人以上,其中有一半教师具有5年以上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的年龄相对偏大,新兴和热门专业的高级教师短缺。二是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尤其是在一些需要紧密结合实践的职业教育领域,这种状况更为突出,只有约30%的教师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增加其实践经验,是宁夏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体的学习理论

“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建构主体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动手做、动脑思考获取知识与技能。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实践为主导,理论知识的学习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2]。这种学习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的个人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二)融合的课程理论

融合的课程理论主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在这个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实践技能。这种课程模式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同时,融合的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强调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连续的职业发展理论

连续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提供一种实践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和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同时,学校应提供一种持续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设想

(一)改革目标

“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是明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强调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种导向的设立,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积累知识,还能形成技能,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效地完成各种职业任务[3]。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各类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与其选择的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了解相关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从而做到毕业即就业,学以致用。

(二)改革原则

在“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设想中,改革的主要原则包括突出产教融合和强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产教融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意味着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应以实际的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技能。此外,产教融合还有助于教育机构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以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则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的原则。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职业倾向,进行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则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两个原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这些原则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三)改革内容

在“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设想中,主要的改革内容包括整合课程模块,构建“主干+分支”課程体系,以及强化实训,增加岗前模拟项目。整合课程模块,构建“主干+分支”课程体系的目标是提供更灵活、更贴近职业需求的课程内容。在这个体系中,“主干”课程提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分支”课程则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或专业领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和需求[4]。强化实训,增加岗前模拟项目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增设更多的实训项目和模拟实践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操作和实践,从而在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此外,岗前模拟项目可以让学生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了解和掌握职业岗位的实际任务和工作要求,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四)改革保障

在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中,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改革保障。首先,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是改革的关键保障。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了解和熟悉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因此,应定期进行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实施改革的内容和原则。其次,资源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改革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学设备、实训基地、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投入,都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足够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以满足改革的需求。最后,改革的监督和评估也是保障改革成功的重要机制。通过定期的教学观察、学生反馈、课程评估等方式,可以了解改革的进展和效果,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实施这些改革保障,将有助于确保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宁夏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宁夏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一方面,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程度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此外,课程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不合理,无法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宁夏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法,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无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5]。此外,教学评价方法也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笔试,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实训条件有待提高

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宁夏职业教育的实训条件还有待改善。一方面,实训设施和设备不够完备,无法提供足够的实训机会和高质量的实训环境;另一方面,实训的组织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实训内容与课程理论的结合不够紧密,实训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够强。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

师资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保障。然而,宁夏职业教育师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此外,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也存在问题,如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足,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方法不够科学。

(五)校企沟通交流不畅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宁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存在问题,企业参与教育的程度不深,在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学生实习等方面的参与度不足。同时,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也存在障碍,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和合作。

(六)学分积累与认证机制不健全

学分积累与认证机制是保证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的重要机制。然而,宁夏职业教育的学分积累与认证机制还不够健全。学分的计算和积累方法不够科学,认证机制的标准和程序不明确,无法有效保证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五、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技能高效传授

在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路径中,完善课程体系是首要任务,可以实现知识与技能的高效传授。首先,课程设置应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以确保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高度一致。此外,课程内容应更具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其次,课程结构应合理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应确保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同时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课程评估机制应优化,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估,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完善的课程体系将为宁夏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二)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路径中,更新教学方法是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为此,教学方法选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增强教学质量和效果。采用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模拟实践等,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和应用能力,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同时,采用先做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检验知识,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激发其学习兴趣。此外,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新颖、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宁夏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实训条件,强化动手能力培养

为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当逐步提升和完善实训设施,增设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技能要求的实训场所和设备。同时,要加大对实训环境的投入,确保其能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此外,增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关键,应邀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入教学,以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训活动。在实训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人实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在“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过程中,优化师资结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这意味着需要吸引和留住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高级职业技能的教师,以便他们能够将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应对现有教师进行持续的职业发展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此,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研讨会、专业研究、技能提升培训等活动。此外,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和积极性的教学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师资队伍的构建上,还需要强调多元化,吸引不同背景和专长的教师加入,以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畅通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建议建立一个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定期举办校企交流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此外,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和学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和培养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有效共享,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健全学分积累与认证制度,促进职业发展

通过引入学分积累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和专业,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认证制度,可以确保学生在完成一定学分后,能够得到公认的学历或技能证书,这对于他们进入职场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学分积累与认证制度有助于建立更灵活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市场需求,进行适时的调整和转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分积累与认证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六、结束語

综上所述,宁夏职业教育“先做后学”课岗融通课程改革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改革方式,其涵盖了多个重要领域,包括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实训条件、优化师资结构等。这些改革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还将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和配合,包括进一步完善实训设施,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建立更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以及制定更合理的学分积累与认证制度。期待这样的改革能为宁夏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魁.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物流科技,2023,46(22):166-169.

[2]刘海.递进式“岗课赛证”融通分层育人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3(29):185-188.

[3]张伍连,万志琴,李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智能针织专业技术人才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辽宁丝绸,2023 (4):78-79,18.

[4]张静.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7(6):93-99.

[5]杨吉平.“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中职汽修专业“产教融合、课证融通”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2):221-222.

[6]王毅,王树强.基于“产教融合、课证融通”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专用汽车,2022(7):113-115.

[7]曹元军,李曙生,卢意.高职产业学院“岗课赛证”融通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7):50-54.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产教宁夏实训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宁夏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宁夏煤电博弈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宁夏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