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4-05-22 08:55:11江芮谭正军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大学生

江芮 谭正军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被认为是大学生加强和巩固理想信念的重要教学资源,也被视为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控引擎。思考且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能有效推动思政教育见效,促进思政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提出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优化专业队伍与融入保障体系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活动链接相关路径,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和高质转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大学生|思政教育

近年来,如何有效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对于中国新青年培养的迫切要求。通过我国历史的发展、积淀、升华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饱含了深厚的育人功能。在新征程上,现代大学生被视为国家进步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推动者,是我国不断前进的重要人力储备。目前,众多高校积极布局,坚定不移地守护青年培育的核心阵地。致力于通过多元途径、多样方式和多级层面,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至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精神素养和情感涵养,从而突显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

一、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代表着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前提下,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蕴含着深刻的育人价值。

(一)有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规范和深厚的爱国情怀。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历史进程的鲜活见证,孕育了服务人民、家国情怀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紧密相连。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大学生通过学习红色文化,不仅能够继承并传承民族的文化精粹,还能深化对国家文化优秀传统的理解。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丰富精神价值和历史人物的事迹,成为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平台呈现的真实场景和生动案例,思政教育的过程有效地转化为与红色革命历史对话的隐性成效。这不仅是形象和生动的表达方式,更是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认知。

(二)有效统一价值取向的理想性与实践性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实践都离不开红色文化资源的辐射和影响,滋养大学生的心灵,历练大学生的心智。在青年“种子”的栽培过程中,思政教学应重视个性化发展需求,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和加强学生坚定的理想与信念,充实其丰富的社会实践。在构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时,应引导大学生以理想追求为导向,立足实际,汲取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弘扬其传统,树立奋斗目标,发扬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勇往直前,以此来推动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沿革与人物传记的研究构成了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这些研究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具有显著作用,落实红色实践经历,树立自身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三)有序激活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红色资源历来被视为革命先辈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投入奋斗的艰苦历程,其中凝聚和蕴含的是深厚的中国革命精神,实属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如今强起来的伟大见证。高校以红色资源育人,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入思政教育之中,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历史、时刻铭记历史,还能在自我发展中发现自我,找准自我定位,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传承革命精神,深化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感,培养对民族的自豪和自信。在时代的新进程下,推动当代大学生坚守初心,勇于担起建设祖国的使命和责任,立志做新时代的领跑者和革命精神的传承者,红色资源的融入毫无疑问地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有序激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认知应用不深刻

红色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健全思政教育平台,夯实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效。然而,一些高校对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缺乏明确的认识。一方面,相比于思政教育,部分高校发力会明显向专业教育倾斜,校园硬件设施设备往往大于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投入,技术与就业被认定为育人的第一现实目标,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传承方面的效能遭到削减。专业教育、等级考试和技能培养成为教学重点,而思想教育等领域则被忽略。同时,部分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要有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依托健全的制度和充足的资金作为基础。将其融入思政教育需跨越多个层面和部门,须在校园层面实施顶级规划,制定细致的实施方案和创新策略,拓宽教育视野。此外,应强化各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彰显红色文化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角色。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人才队伍不健全

在现阶段的高教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计划中占据重大比重。但由于任课教师思政专业水平和基础素养不均衡,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均匀,其实际成效有待提高。较明显的问题是,由于专项经费的限制,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教师,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这导致教学负担过重,教师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差异较大。这种情况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创新性研究,使得资源投入不足。尽管有些高校利用校外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了思政教学基地,但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未能有效结合这些资源和思政课程,导致教学效果和应用成果不理想。此外,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力度不足,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和认知不够深入,进而影响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下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情感共鸣不强烈

当今时代,多数大学生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呱呱坠地之后的成长道路上,未经历前辈的艰难岁月,仅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或社交媒体来认识革命故事和人物。由于这些因素,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显得肤浅,解读方式偏颇,导致其认识呈现出片段化的状态。当前,伴随泛娱乐化倾向的增强,红色文化资源面临着被滥用和误解的风险,甚至出现了被恶意曲解和篡改的情况,这些都属于‘低级红的表现。这种现象对于在大学生中培养正确价值观构成了严重挑战。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红色文化知识与个人的生活、学习及就业等并无直接的联系,甚至还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因此,部分大学生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对思政教育的整体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无法触及和亲临的历史对大学生来讲虚无缥缈,对革命先烈情感淡漠,主动学习性偏低,无法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产生内生驱动力。

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随着社会时代的演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势,持续进行创新。在这个进程中,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其中势在必行,成为一项重要的创新措施。作为中华民族卓越的文化表征,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刻的育人价值和教育内涵。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卓越文化,同时也能深刻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

(一)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

高校为了实现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部门和院系组建专业团队,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和学生特点,针对性选择学习内容,并将系统性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主题分类,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同时,高校需充分激发和利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实用价值,开凿红色文化思政元素,探索实景思政课,并在教学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借助新媒体和新技术,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时引入热点素材,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建设开放、互動的红色网络教育线上课程,致力于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充分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案例加强课堂沟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等方式潜移默化学生内心,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收获情景教学体验,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的个体化感悟,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偏好全方位、动态化、立体化展示红色文化。

(二)优化专业队伍与融入保障体系

在高校,着力打造一支专职为主、数量充足、素养过硬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思政素质培养的坚实底气。思政队伍需要持续深入树立课程思政教学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为思政课程提质增效。然而,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在育人机制中的核心作用,关键在于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整合,优化这些资源的融合体系,是加强思政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教师队伍需要下功夫持续探究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育人价值,配合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红色资源博物馆等主要阵地,发挥思政教育成效。更新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基础上,健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德育体系,强化学校德育教育成效。在当前融媒体、自媒体和短视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依赖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若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设备不足可能会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应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资金援助和支持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提升红色文化资源融合效率。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活动链接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学习之外的重要教育平台,不仅能优化教学环境、融入革命文化资源,还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与层次。高校应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朗诵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演唱红色歌曲、以及展示以红色主题为核心的演出和比赛,以艺术的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高校需加强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想引导,丰富符合时代特色且能吸引大学生兴趣的活动形式,避免单一、形式化和抽象的内容,选择更具体、高效、有趣的方式。使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在特定的场景和活动中培育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高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工作。与此同时,主动与本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促进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的有效结合,营造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氛围。

(四)构建多元化传播载体,拓展思政教育宣传影响力

加强构建多样化的传播媒介,致力于克服地域和空间的限制,以互联网为媒介,建设具有开放互动和和谐包容特征的红色网络平台,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享有红色文化资源的目标。夯实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关键宣传阵地,提升红色论坛的知名度,扩展其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此外,理论和实践教学可充分借助国家资源共享课、慕课、优质网络课以及翻转课堂等信息化平台资源,基于新媒体平台及时而有效地发布课程改革方案、实践方案等最新通告,通过微信公众号迅速推送实践报名、比赛通告和试题库等信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关预习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平台等网络资源自行解答疑问,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学生如有疑问,可通过微信、学习通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逐步深入研究学习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更清晰地理解重要和难点,并提高对新知识点的掌握效率。

四、结语

作为新时代的重要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并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的代表,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这些资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深入研究和应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红色文化资源的引入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还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和情感认同。因此,高校需要灵活调整策略,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并有效利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高校应创新红色文化的育人方式,完善现有的文化教育机制,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思政教育内容,以增强其在立德树人任务中的操作性,并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青年才俊。创新被视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高校应主动探索创新的教育方式,深化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整合,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并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的目标,最终促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古佳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索——以重庆綦江长征文化资源为例[J].世纪桥,2023:5.

[2]杜小敏.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才智,2023:31.

[3]王晓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以东营市高校为例[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3.

[4]王兆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以扬州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成才之路,2023:24.

[5]黄飞.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2.

[6]袁宇.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9.

[7]呼和.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有效运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3.

[8]李雅茹.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挑战与路径[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4.

[9]王新.新时代红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大学,2023:21.

(作者简介:江芮,助教,硕士研究生,成都锦城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谭正军,西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桥梁工程)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31期)2017-02-27 18:13:05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31期)2017-02-23 11:38:18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22:24:21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