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人物访谈走向历史人物研究

2024-05-22 01:22:28周松芳
书屋 2024年5期
关键词:史料研究

周松芳

怀宇兄以海内外华人学术文化“大家访谈”蜚声于外,从2005年至2014年,遍访中国、美国和新加坡两百多位前辈名家。唐吟方先生说,李怀宇赶上了世纪的末班车,访谈到中国最重要的一批知识人,他访谈的总量后人无法企及,而他访谈涉及的关注点又显示出一代人的人文关怀与独立立场。复旦大学吴中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许纪霖教授等著名学者都曾撰文赞许,许纪霖教授称其为“采访文化人最好的记者”。特别是受访者有一百来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先生,现在很多已经辞世,因此这些访问记录便显得弥足珍贵,而成为各大出版社争取的对象。目前已结集出版了《亲爱的风流人物:五十八位港台妙人素描》《访问历史:三十位中国知识人的笑声泪影》《访问时代:十二位知识人的思想世界》《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家国万里:访问旅美十二学人》《与天下共醒:当代中国二十位知识人谈话录》《各在天一涯:二十位港台海外知识人谈话录》《过眼云烟:华文名家的心灵世界》等十余种。

但我更关注的是李怀宇先生在访谈结束后陆续推出的相关著述,因为不再是相对原生態的访谈记录(当然从访谈前的准备到访谈文章的形成,都有不少的研究基础及成果),而是有如唐德刚先生做口述史那样,有了更多的史实增补及研究结论,从新闻性的人物访谈向研究性的口述历史转变。所谓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访谈录比口述史更进一步,也是给史家做材料,为事实找旁证,为历史留下更多元的初稿。同时,无论是访谈录还是口述史,在有才华的作者手里,通常就是上佳的人物传记。李怀宇也深具这种自觉。他曾夫子自道:“胡适当年深感中国传记文学缺失,到处劝他的老辈朋友赤裸裸地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我所做的工作,也许便是为中国传记文学出一分力。”诚哉,斯言!

俗话说,世事如棋,须走一步看三步,以确保即便不能着着领先,也不至于落后于时代。对此,我们不妨名之为“预着”,就像学术研究所需要的“预流”一样,研究与写作也需要提前规划,甚至领先规划。访谈记录已经出版,相关的传记研究与写作也会受限于材料而越走越窄。我在跟怀宇兄闲聊时表达过这种关切。他只是颔首不言。不料却很快写出了一本《诗酒江湖:江孔殷的美食人生》,命我作序,并说了一下关于南海十三郎等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与写作计划。这不仅显得我的担心多余,更显示出怀宇兄的“预流”与“预着”。

传统的历史文化人物特别是作家研究,成功与否,与年谱编制、作品系年、交游考订三大基础工作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一言以蔽之,与基础史料的收集、整理、辨析以及诗文辑佚的质量有关。前贤大家傅斯年说,史学即史料学,信不诬也。今观怀宇兄新著,其最大的优势和长处,也即本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第一手史料的发掘与利用。其中的第一手史料,当然首先就是研究对象自己留下的诗文自述之类。这方面,怀宇兄充分发掘利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江孔殷晚年自印本《兰斋诗词存》五卷,这是迄今研究江孔殷者所鲜少利用的。其次则是与江孔殷关系密切的亲友所留下来的史料,比如他的儿子南海十三郎江誉镠、女婿汪希文、孙女江献珠等,都留下了不少珍贵史料。由于这些人长期居住于港台地区或海外,相关史料大陆学者鲜少引用。特别是江献珠,李怀宇对其做过专访,从中发掘的史料更是无人能及,因此这些都堪称一等的一手史料。同时,海外对江孔殷及其儿子江誉镠的研究较为领先,怀宇兄凭借长期访问海外学人的便利,使相关研究成果得以悉数搜集,也为该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怀宇兄虽然没有编制专门的年谱,但因其对江孔殷的生平了如指掌,在行文中又特别注意时序的交代,编制专门的年谱反而显得有些累赘。怀宇特别指出江孔殷的一些出处大节,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江孔殷诗酒美食之外的政治经济江湖,使全书的地位和格调陡然提升。比如说江孔殷在乡试中举后,第二年(1894)参加会试报罢,作《甲午会试报罢出都闻中东已启衅感赋》,结句说“十书难上缨胡请,流涕长沙正此时”,特别是同里邓世昌殉国后,作《大东沟吊邓壮节》,矛头直指慈禧和李鸿章,使后来他参与公车上书,师事康有为,以及进一步关怀革命党人,协助黄花岗起义烈士遗骸收殓诸事,显得顺理成章。

江孔殷中进士后,入进士馆,被遣派送入法政大学速成科补求实学,因不服管教,比如不穿校服,仍穿官服且垂辫而行,被强行劝退,留下《退学》《留东杂纪》两组诗以纪其事,十分耐人寻味。须知法政速成科既培养官僚,也培养了不少革命者,比如朱执信、胡汉民、居正、宋教仁、陈天华等。这些风云人物中,尤其是广东巨子,日后与江孔殷多有交往。江孔殷自东洋归国后,又奉派为两洋劝业专使,奉旨赴东洋及南洋一带,宣慰华侨。在华侨与革命党和保皇党人之间自由周旋,对他日后的思想行为取向影响非常大。

即便写世人所熟知且津津乐道的江孔殷的风流美食,怀宇兄也大异于普通的研究者。比如他深挖江孔殷与谭延闿的关系,这可关系粤菜和湘菜两大菜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诸多重要材料,经怀宇兄发掘解读,精义迭出,震动一众人士深耕谭府菜多年的三湘大地,长沙的《书屋》杂志将书稿相关部分索去连载三期,广州的《同舟共进》也发表了其中几篇。他发掘出的梁鼎芬的手稿《能秀精庐饮食宴乐精义》,对于粤菜菜系形成初期的理解非常重要,我深耕岭南文化史多年,却对此“熟视无睹”了,足见怀宇兄的眼光。

由此可见,怀宇兄在历史人物研究与写作上,同样具有他访谈学术文化人物那样的“独门绝技”,所以,对于怀宇兄新的研究与写作,我们可以有更大的期待,因为实在是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猜你喜欢
史料研究
史料实证素养贵在史料理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史料二则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10:00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