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章
【摘 要】钢琴曲《彩云追月》是王建中先生在1975年根据任光的同名民族管弦乐曲改编的一首钢琴作品,这首钢琴曲是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器乐形式的完美融合,不仅在旋律、和声、结构等音乐本体符号上有着浓厚的民族烙印,而且在美学特征上也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笔者通过梳理《彩云追月》流变历程、分析其音乐形态,从而挖掘其中的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以此来探究中西结合的音乐创作如何保留传统音乐美学特征,并为当代中国钢琴作品的改编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彩云追月》;中国传统;美学特征;钢琴创作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151—03
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不同于西方,它突出地表现在以“天人和谐”为其哲学思想基础,以“气盛化神”为其审美追求,以“立象尽意”为其最高境界三个方面。①本文将分别以这三个方面为理论基础,对王建中先生创作的钢琴曲《彩云追月》进行美学特征上的分析与探讨。
一、“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典哲学的众多流派中,儒家与道家思想犹如两股深邃的智慧源泉,深远地影响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塑造与发展。儒家注重礼仪、道德与人伦,而道家则崇尚自然、无为而治,两者虽各有侧重,却共同孕育了“天人和谐”的哲学观念。合乎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的本性、回归自然是中国古代审美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种哲学思想进一步引申出了“和”的哲学命题。此处的“和”,其含义远超和谐统一,它更强调的是矛盾双方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一种在差异中寻找和谐,努力淡化甚至消除对立与斗争的哲学追求。在音乐的世界里,“和”的理念如同灵魂一般贯穿其中。中国传统音乐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全方位的,它体现在旋律的细腻如丝、节奏的平稳如水和音色的和谐交融之中。民间音乐的质朴纯真、文人音乐的雅致高远以及宫廷音乐的华丽典雅,都是“和”的理念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完美体现。这种对和谐的追求不仅体现在音乐的整体风格上,更深入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胞之中,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和谐美感。
当我们深入探究音乐的具体形态时,便会发现“和”的理念仿佛无处不在,它渗透在音乐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在音符与音符的衔接之处,中国传统音乐追求的是一种如水般流动的平滑过渡,避免任何突兀的跳跃和断裂;在节奏的掌控上,它采用的是一种渐变的原则,音乐如同海浪一般从悠扬的慢板逐渐涌向激昂的快板,再缓缓回落到宁静的慢板,形成一种如诗如画的自然起伏感。而在音乐主题的发展和情绪的转变上,也同样遵循着和谐统一的原则,使得整首曲子如同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连贯、情感丰富。这种审美特征与西方音乐中常见的那种强烈对比和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建中先生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便是一个生动诠释这种审美特征的典型例子。这首曲子在结构上较最初任光的民族管弦乐版以及彭修文重新配器版有所变化。②在曲子的引子部分,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看似无序却又舒缓的节奏,仿佛是在用音乐引导听众进入一种梦幻般的遐想状态。随着曲子的逐渐展开,节奏从最初的无序“散”板逐渐过渡到快速而紧密的节奏,伴奏的织体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厚重和丰富。然而,在曲子的尾声部分,音乐又如同潮水般逐渐退去,回归到了最初那种宁静而“散”漫的状态。这种从无序到有序再到无序的结构和演奏进程,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更是“天人和谐”哲学思想的深刻体现。在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以及矛盾双方的统一与协调,这种美感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心间,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同时,它也让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
“气”,这一古老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又被赋予了“风”的称谓,它凝结了中国上古时代人们对宇宙本质最朴素而深刻的理解。在中国古典哲学的观念里,宇宙万物皆由气、道、阴阳、五行这些基本元素共同构筑。古籍中即有“精气为物”的论述,揭示了气与物质世界的紧密联系。而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到“万物负阴而抱阳,皆一实也”,进一步阐释了阴阳二气作为万物生成的基石,其相互作用成为推动世间万象变化的根本动力。
在艺术领域,“气”的体现尤为独特且多样。在传统文学艺术中,“气”通过“空”(表现为作品中的空白、空隙、空灵之美)、“动”(如文字的运动、流动感和舞动的韵律)以及“力”(包括文字内在的运动力、推进力和张力)等形式得以展现。这些概念与“变易”与“不易”的哲学思想相互呼应,并由此衍生出与节奏、律动紧密相连的“韵”的理念,从而形成了“气韵”之说。在中国艺术批评中,常用“气韵生动”来赞誉作品的卓越品质,因为只有富含“气韵”的作品,才能显得“生动”,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魅力。③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气韵”的追求同样至关重要。它具体体现在音乐作品对感性直觉的细腻处理上,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具备了“气韵”的音乐作品,才能拥有深邃的“神韵”和触动人心的力量,从而达到“化神”的艺术境界。这里的“气韵”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气”相似,都是一个难以量化、非数学化、柔性且无形的概念。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气韵”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到每一个音符和旋律之中,为作品注入灵魂和生命力。
中国传统音乐特别强调旋律的线条美,从宏观角度来看,它重视旋律的表现意义,让旋律在不受和声、复调等多声部约束的情况下,得以自由发展,从而真正成为音乐的灵魂。从微观层面来说,中国传统音乐也非常注重腔音的运用,许多单个乐音的进行都展现出一种曲线美,如同“古琴其趣,半在吟猱”所表达的那样,吟、猱、绰、注等演奏技法都体现了曲线的美感。不仅古琴如此,其他众多的民族乐器和传统音乐作品也都广泛运用腔音,使得音乐旅程中充满了“气韵”。
在王建中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中,“气韵”的体现尤为突出。作品中乐句的长短变化丰富,既有短句也有长句(如10—11小节为第一乐句,12—15小节为第二乐句,16—19小节为第三乐句),模仿了民族管弦乐中弹拨乐器的音色,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淡泊宁静。音符的表现上虚实结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尽的回味。特别是在四拍长音的部分,轻盈的衬腔作为填充,使得音乐更加丰满且不乏层次感。此外,作品中装饰音的使用也非常巧妙,如同笛子的音色一般④(如谱例中的第12、13、14、16、17、18、23、25小節等都运用了装饰音,且全曲中装饰音的使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是“曲中之趣,半在装饰音”。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节奏的快慢变化、强弱的对比以及抑扬顿挫的处理,作品成功地营造出了欢快的气氛和情感的跃动。这正是《彩云追月》这部作品“气韵”的生动体现。
三、“立象尽意”的最高境界
“立象而尽意”,这一观念源自古老的《易经》。其中,“象”代表的是具体的形象,而“意”则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在这里,“立象”被视为一种手段,一个通往更深层次的桥梁,而“尽意”则是最终的目的,是艺术家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理念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音乐家们通过精妙的表演,以“气韵”为媒介,力求达到“传神”的效果,最终升华至“写意”的艺术境地。⑤
“意境”,又常被人们称为“境界”,这一概念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中国音乐特别注重表现人的内在生命力,它并不拘泥于对具体景物的细致描摹,而是把追求“神似”看作是最高的艺术审美准则。因此,在艺术创作中,仅仅对客观的“形”、具象的“物”进行逼真毕肖的描绘,是不足以满足审美需求的。只有将人的精神气质融入物的形体之中,才能创作出具有真正审美价值和意义的艺术品。“立象”只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而“尽意”才是艺术家们追求的至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艺术家们常常运用类比、暗示和典型化等艺术手法进行巧妙的渲染,以突出地表现生命情感和生活神韵之“意”。
中国艺术家们始终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最可贵的追求。正因如此,在中国艺术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山水诗、山水画以及表现自然的音乐作品。中国传统音乐一方面强调“情生于景,寓情于景”,即人的情感往往源自于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寄托;另一方面又认为“景生于情,景随情移”,即自然景物的描绘也会受到人的情感的影响和塑造。总的来说,这就是“情景交融,景情合一”的艺术境界。宗白华先生也说:“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⑥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就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立象”,以此达到“尽意”的目的,从而抒发人的深沉情感。而人与自然的相通相融,则成为了许多音乐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
《彩云追月》便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粤音经典曲谱。⑦曲名中的“彩云”和“追月”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富有动感的夜空画面。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云朵仿佛被染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而“追”字则赋予了这幅画面生命力和动感使得原本朦胧的夜景变得生机勃勃。作品的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关于月夜的古典诗歌和歌赋。在中国文化中“月”这个意象总是与思念、孤独等情感紧密相连。而月夜的阴柔之美又为人们提供了无尽的审美享受。宗白华先生曾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这朦胧的月夜景象或许就蕴含着一种空灵的艺术境界让人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在王建中改编的钢琴版本中,《彩云追月》以丰富的和声与织体为主要表现手段巧妙地衬托出原型作品那优美动听的线性旋律。音符的流动宛如一幅行云流水、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卷让人沉醉其中。在曲子的不同段落中分别描绘了云月相映、云月追逐以及云月嬉戏的生动场景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童话世界。尽管月夜常常给人以朦胧、阴柔甚至哀怨的感觉但《彩云追月》这部作品却展现出了独特的美感。它哀而不伤、怨而不愤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受。正因如此这首钢琴曲不仅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符合我们民族的情趣与心理期待。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王建中先生所改编的钢琴曲《彩云追月》绝非一次简单的音乐再创作。这首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作品,尽管采用了西方器乐的演奏形式,但在其深层次的音乐内涵中,我们却能明确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从古老的“天人和谐”哲学思想,到中华艺术中“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再到“立象尽意”的深远艺术境界,这首曲子无疑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音乐画卷,生动地展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和谐交融之美。
这也为我们当代中国钢琴作品的改编与创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在现代钢琴音乐创作中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审美视角和情感表达,如何让我们的音乐作品既具有国际化的语言,又不失中国文化的底蕴。在追求演奏技法的精湛与创新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深深扎根于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之中。这不仅仅是对传统音乐元素的简单引用,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内涵的深入了解和真挚融入。这里的“扎根”,绝非仅仅是对传统音乐元素的简单引用或堆砌,而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内涵的深入探索、全面了解和真挚融入。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如旋律的形态特征、节奏变化的特征,以及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而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现代钢琴音乐的创作中。
只有这样,我们创作和改编出的音乐作品才会更加富有生命力,更加能够触动人心,也必然会受到更广泛的喜爱与认同。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当代中国音乐创新的一次有力探索。
注释:
①③⑤杜亚雄.中国基本乐理[M].重庆:西南大学出本社,2021.
②⑦赵宏伟.《彩云追月》的流变与多版本比较[J].四川戏剧,2018(1).
④李东静.人与自然的和谐——钢琴曲《彩云追月》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J].音乐创作,2014(12).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基本乐理[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21.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赵宏伟.《彩云追月》的流变与多版本比较[J].四川戏剧,2018(1).
[4]張丽.钢琴曲《彩云追月》的民族色彩和音乐文化分析[J].音乐创作,2012(1).
[5]李东静.人与自然的和谐——钢琴曲《彩云追月》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J].音乐创作,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