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鹭纹铜鼓背后的历史与神话

2024-05-21 22:00柏清
世界博览 2024年10期
关键词:赵佗波罗铜鼓

柏清

20世纪50年代,正是广西基建发展迅速的时候,然而贵县(今贵港)的工程却几次陷入停滞。因为在建设过程中,施工队发掘出数量庞大的古墓群,其中有汉墓500多座,墓中出土文物1万多件,发掘工作也持续多年。

1976年发现的罗泊湾1号墓就是这些漢墓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墓坑南北长14米,东西宽9.6米,深6.3米。椁室南北总长12.5米,通高2.4米,内含12个椁箱,主棺位于后室,是双重漆棺。《礼记·檀弓上》记载:“天子之棺四重。”东汉学者郑玄注释:“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以此来看,罗泊湾1号墓在规格上属于诸侯一级。

墓中有车马坑1个、器物坑1个、殉葬坑7个。器物坑出土的文物,从质地上看,涵盖了金属器、玉石器、陶器、木器等,从用途上看,包括了生产工具、兵器、乐器等,一应俱全。墓中出土的木牍《从器志》记载了陪葬品明细,这些物品里有一大批源于中原地区,甚至有的器物上铭刻有中原地名。另外一小部分器物显得十分奇异,尤其是绘满了岭南文化符号的一大一小两只铜鼓,更是显得耀眼夺目。

两类风格截然不同的器物为何出土于同一个墓中?两只铜鼓的意义是什么?

南越国的遗迹

历史上,贵县(今贵港)曾是布山县的原址,也就是秦末汉初时桂林郡(汉武帝时改称郁林郡)的郡治所在。秦灭六国之后,对百越部落发动了3次大战,在第二次南征胜利后,迅速在百越之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南海郡包括今广东的大部分区域。桂林郡包含了今广东、广西到云南的部分区域。象郡则向北延伸至今贵州一带。赵佗原本是秦朝将领,秦灭亡后,他以南海郡为据点,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掌握了岭南的实际控制权。

在选用官吏这个问题上,赵佗非常聪明。秦朝南征胜利后,南征的中原兵卒大部分留在岭南地区。赵佗一方面任用来自中原的亲信,另外一方面任用岭南本地居民担任中高级官吏。这样既能将统治权牢牢把控手中,又能稳定岭南本地居民。

赵佗虽然割据一方,但并没有完全隔绝岭南与中原的交流。罗泊湾1号墓器物坑中出土的中原器物大部分是通过江河输入岭南,还有一部分是从汉朝控制的关市流入。除一般的生活用品之外,铁器也经关市流入岭南。岭南则通过关市向中原输出食盐、水果、珠宝翡翠等特产。

在赵佗的统治下,中原的生产技术传入岭南。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20余件铁器中有生产工具,墓中残留农作物的种类繁多,正是因为岭南依赖中原的生产技术,以至于吕后试图断绝铁器交易时,赵佗不得不低头谢罪。

墓中还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漆器和木器,棺椁上有精致的雕琢,木材上涂漆用来防腐,这些无一不在说明当时岭南木制业与漆器业的成熟。并且,墓中出土了大量烙有相同文字的漆器,说明当时岭南已有能力进行批量生产。《从器志》大部分由秦篆书写,铜器上的漆画风格明显受楚国影响,也说明中原文化在岭南地区推广开来。

为了交好岭南本地居民,赵佗在南越国内部实行“与越杂处”的政策,本人更是披头散发而坐。于是,岭南本地文化也得到一定发展。在两只铜鼓之外,罗泊湾1号墓还出土了10余类乐器,大都岭南色彩浓厚。《从器志》里以岭南名词来命名的器物,一大部分就是乐器,另外一部分是兵器。

结合赵佗的策略和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中原器物,不难看出,墓主人生前是钟鸣鼎食的中原贵族,是自秦代以来就跟随赵佗征战四方的武将,也是赵佗的亲信。于是,翔鹭纹铜鼓与羽人划船纹小铜鼓的出土,就成了非常自然的事情。它们无论是作为战利品,还是作为岭南本地官吏的贡品出现,都证明墓主人在桂林郡拥有至高的统治权。

《铜鼓王》的传奇

为何铜鼓能成为权力的象征,这与传说中铜鼓曲折的来历脱不了关系。

与北方的鼎类似,鼓同样由釜演化而来,最早作为炊具使用。在20世纪,云南楚雄的万家坝古墓群出土了我国最原始的铜鼓,而且铜鼓表面有烟痕,说明鼓作为炊具使用确有其事。在李贵恩、刘德荣等人搜集整理的彝族史诗《铜鼓王》中,我们也能找到相关记载。

史诗记载,彝族最早分布于昆仑一带,名罗罗,又称昆明人,以畜牧业为生,后因草场争端陷入战火,彝族为躲避战乱四处迁移。记述史诗的这个部落是彝族的波奔支脉,他们来到今天的云南一带,在这里发展起了农业,又因为长期食用生食致病,所以学会了用火制作熟食,于是自然而然地对炊具有了更多的需求。最初的炊具是泥土做的盆,功用与锅一样,外形类似釜,泥做的盆有很大缺陷,史诗记述:“但是泥做锅,使用笨又重。又还易打碎,一碰就成粉。”炊具的改良成了迫切的需求。

某天,彝族人波罗外出放羊,偶遇雷雨,就躲进一个山洞内避雨。洞里有一奇特的石笋,外形浑圆,还散发着刺目的光芒。他盯着石笋看了一会儿,昏倒在地,醒来后,在山洞里摸黑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出口,来到一个景色宜人却死气沉沉的村庄。疲惫的波罗看到村口放着一个鼓,就直接坐到鼓面上休息,久坐之后,他起身把鼓揭开,发现里面藏着两个女孩。原来,村里的其他人都被熊妖吃了,因为熊妖害怕鼓声,所以两个女孩躲在鼓里。波罗决心除掉熊妖,两个女孩心里害怕,但看他虎背熊腰,声似雷霆,这才同意放手一搏。一番曲折之后,波罗除掉熊妖,村民得救,相继回村。两姐妹为了迎接大伙,把鼓敲得震天响,大家共同庆贺新生,把鼓作为礼物送给波罗。在回家的路上,波罗跑得太急,把鼓摔成了粉末。波罗突然惊醒,发现自己还在洞里,这才知道那些惊险的经历都只是一场梦,但梦里的感觉非常真实,他甚至还清楚地记得鼓的细节,于是决定仿造梦里鼓的样貌造鼓。

刚开始,波罗选用泥坑作模具,几次都不成功。他的妻子罗里芬见丈夫日渐消瘦,主动替他分忧。罗里芬将水和泥搅拌成一块,做出鼓的形状后,把它晒干,得到合适的模具,再用模具铸造出小铜鼓。史诗这样描述铜鼓:“用来煮饭吃,米饭香喷喷。”

铜鼓很快引起了族人的注意,夫妻二人的声望水涨船高,被赞誉为“铜鼓王”。罗里芬尝试继续改进铜鼓,背着丈夫独自躲进深山烧铜。数月后,波罗找到罗里芬时,妻子已经做出了体积更大、声音更洪亮的鼓。彝族百姓为了纪念铜鼓王,把夫妻一起做的小鼓称为公鼓,把罗里芬单独做的称为母鼓,公鼓小,声音清澈,母鼓大,声音浑厚。

彝族后人为了纪念波罗夫妻的功绩,在鼓上凿刻花纹,铜鼓有了统一的制式。鼓面正中央刻五角星,象征五行,五角星外有三晕圈(环绕五角星的三个圆圈),分别代表日、月、星,外圈绘制波罗和罗里芬的形象。鼓身绘制彝族百姓歌舞升平的生活景象、各类飞禽走兽与粮食,象征彝族的繁荣和丰收。

后来,铜鼓不再被单纯作为炊具使用,而成为权力的象征,掌握铜鼓较多的人被称为大诏(大王),掌握铜鼓较少的人被称为小诏(小王)。波奔彝族逐渐分裂成6个部落,其中蒙舍诏(南诏)被中原的李唐王朝封为云南王。

在翔鹭纹铜鼓和羽人划船纹小铜鼓上,我们能看到实物与神话传说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两只铜鼓制式相同,一大一小,对应着史诗中说的母鼓和公鼓。鼓面上的星星和晕圈,鼓身上的翔鹭纹、羽人纹等纹饰也和史诗中的描写大同小异。

关于铜鼓起源还有几个传说,都充满神话色彩。彝族除了《铜鼓王》史诗,还有铜鼓杀恶龙的传说。布依族传说,铜鼓是太白金星为了帮助老人所赠。无论在哪个起源传说中,铜鼓都确确实实承载了岭南先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便到今日,岭南地区仍然有与铜鼓相关的风俗,比如壮族的“蚂拐节”,人们会敲响铜鼓,祈求风调雨顺,历史与传说中的权力色彩渐渐褪去,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始终保留。

(责编:李玉箫)

翔鹭纹铜鼓

大鼓是翔鹭纹铜鼓,鼓身中间细,两端粗,高36.8厘米,鼓面直径56.4厘米,足径(底面直径)67.4厘米。鼓面中心饰有十二太阳芒纹,芒外七晕圈(围绕中心的七个圆圈)环绕,主晕(最靠近中心的圆圈)由十只衔鱼飞翔的鹭鸟组成。鼓身饰有羽人划船和羽人舞蹈的场景,鹭鸟在羽人头顶飞翔。翔鹭纹和羽人纹都是鸟图腾的遗风。

羽人划船纹小铜鼓

小鼓是羽人劃船纹小铜鼓,又名羽人划船纹栉纹铜鼓,高24.4厘米,鼓面直径29.3厘米,足径39厘米,其上所绘图案与翔鹭纹铜鼓几乎一致,二者制式相同。

猜你喜欢
赵佗波罗铜鼓
燕赵古贤
赵佗四台勾沉
赵佗与北流“铜山”
刘恒写信免兵戈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二)
小熊波罗不想睡觉(一)
快乐的小铜鼓
铜鼓渐成收藏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