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有声读物的实践逻辑与创新路向

2024-05-21 13:40卫玎王宇
编辑之友 2024年4期

卫玎 王宇

【摘要】媒介技术的进步促使有声读物需要在新的媒介技术框架下进行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文章以媒介可供性为理论路径,从生产可供性、价值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感知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六方面剖析了有声读物生产传播的实践逻辑。此分析过程是对西方引进理论媒介可供性在中国互联网情境下的实践探索和本土适应。为全面增强有声读物的可供性与服务力,文章进一步从内容生态范式革新、情感性移动阅读场景构建、社群成员身份认同强化、身体全感官要素激活等维度勾勒出有声读物出版创新的新图景。

【关键词】有声读物 媒介可供性 听觉文化 出版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4)4-028-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4.4.004

智媒時代,快速更迭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重构了出版行业的地理格局与文化生态,以有声读物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悄然兴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三成以上(35.5%)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移动有声APP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智能音箱、广播等是备受欢迎的听书介质。[1]作为一种现代化数字阅读方式,有声读物着力构建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相通的声音景观,以声音符号为中介,通过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将阅读行为拓展为一种空间中的生活实践与身体经验。[2]

在智能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驱动下,当前有声读物已然超越传统媒体时代以盒式磁带、高密度光盘为形式的音频产品形态,开始进入移动化、智能化、社交化、场景化的纵深转型阶段,人、物、环境借助声音符号在比特世界中建立起全域化连接与互动。这意味着有声读物需要在新的媒介技术框架下不断增强产品与服务的可供性,优化用户感知与使用体验,持续推进有声读物出版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

媒介可供性理论作为探讨人与媒介技术交互作用的一种全新研究视角,可为有声读物出版创新提供思路。“可供性”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于1979年提出,意指“在特定环境中行动的可能性”。[3]随后,这一概念被先后引入设计学、计算机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用来探讨环境与行动者间的相互关系。

2017年,学者潘忠党将“可供性”概念引入国内,他认为这是当下各类新媒体平台设计与应用可拓展的方向。[4]媒介可供性理论极具整合性与容纳力,是从较高的抽象层面对新媒体传播研究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学者先后将这一理论框架应用于“四全媒体”建设、优质IP运作、数字新闻学构建等相关学术话题的讨论与阐释中。①可以说,媒介可供性概念的引入和发展为解析动态、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试图以媒介可供性为理论路径,通过对智媒时代有声读物实践逻辑的阐释,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声读物出版创新策略,以期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提供建设性意见。

一、内容、平台、用户:可供性视角下有声读物的实践逻辑

互联网通过对社会资源与市场能量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得各类生产与需求元素在媒介可供性作用下形成新的社会连接与社会聚合,进而构建起全方位的有声读物产业版图。在有声读物产业链(见图1)中,上游主要涉及内容版权方与有声读物制作方两大主体,双方通过高质量内容资源的生产与供给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游主要是各类在线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蜻蜓FM、云听、荔枝、猫耳FM等),起到供需联结、畅通服务的作用;下游是用户,即有声读物产品与服务的接收者和消费者。上、中、下游产业链紧密结合、层层嵌套,赋予有声读物创作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本研究在借鉴媒介可供性理论框架基础之上,依据有声读物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组建关系与分布规律,从内容、平台、用户三个方面分析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有声读物生产传播的实践逻辑。此分析过程亦可看作西方引进理论媒介可供性在中国互联网情境下的实践探索和本土适应。

1. 内容

(1)生产可供性:内容资源的开发。生产可供性解释的是生产者组织、利用、协调各方面资源开展内容生产行动的能力。作为传统出版内容与数字媒介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优质内容资源的创作与供给是有声读物生产与传播的基础。从生产流程看,内容版权方是有声资源生产与开发的逻辑起点。内容版权方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入有声产业链,完成有声读物内容资源的供给。一是内容版权方以出售或分销的方式将作品授权给有声读物制作方,由制作方负责有声读物产品的开发与制作,这是一种较为传统、常规的运作模式。二是内容版权方自建有声平台,自主把控有声资源的生产、制作、分发渠道。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有声)、中信出版集团(中信书院)、磨铁图书(磨铁数盟)、阅文集团(阅文听书)等知名出版机构凭借内容资源优势已独立建立起有声品牌。在有声读物生产链中,两种生产开发方式各具优势、互补共生,有效增强了有声读物内容资源聚拢、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效度与水平。从生产模式看,微粒化社会的来临使得个体化能量被全面激活,产消合一成为有声读物产业发展的新趋势。[5]互联网平台所创造的全新生产与消费环境大幅降低了从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组织成本与准入门槛,赋予用户参与知识开发、编审、审阅、关联、搬运乃至直接创造生产[6]充分的自主性与自由度。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满足于被动消费有声读物, 转而成为有声内容资源的生产者与创作者,凭借自身的知识积累编写、录制、出版有声读物产品,构建起“UGC+PGC+OGC”的有声读物共建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有声读物生产供给的开放性与丰富性。

(2)价值可供性:知识传播的普适性。价值可供性是对产品功能与价值的描述,是生产者进行内容生产与开发的目的与意义。声音作为一种古老的媒介交流方式,自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功能与使命。数字技术时代,有声读物通过将人类知识与智慧云端化、数字化的方式,使得一度束之高阁的古籍经典成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音频媒介产品,带来价值可供性的延伸与拓展。过去,由于文字书写能力普及率低下,阅读曾被视为一种精英阶层文化。今天,任何一个具备听觉能力的人,都可轻松获取适合自己的有声读物内容产品,在声音所构造的意象世界中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极致乐趣,满足自身碎片化时间的阅读需求。以声传学,通过声音传承人类文明智慧,通过声音唤醒全民文化自觉,通过声音铸就民族文化自信,推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新风尚,正是有声读物生产与传播的目的与意义。

2. 平台

(1)移动可供性:个性化场景的塑造。移动可供性强调的是智能化浪潮下生产与消费空间的场景化转向。随着社交媒体、大数据、移动设备、定位系统、传感器所构建的移动化场景日渐深入,传统广播所提供的无差异空间服务逐步让位于基于定位、场景、需求的个性化空间服务。在此背景下,移动可供性成为有声读物生产消费空间塑造的关键。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以及车载FM、智能音箱的广泛应用为有声读物场景创造与场景链接提供了完美入口与价值落点。从产品特性看,作为一种移动化阅读方式,陪伴性是有声读物区别于其他类型媒介产品的重要特质,也是有声读物个性化移动场景构建的关键要素。借助智能终端设备,人们可以做到随时连接、随地在线。从通勤到做家务,从运动健身到深夜睡前,有声读物渗透拼贴起了碎片化的活动场景。[7]在移动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交互中,用户从固定化的阅读时空情景中解放出来,在数字化阅读空间中自由徜徉。

(2)社交可供性:关系网络的连接。社交可供性强调的是平台连接用户、构建用户关系网络等方面的能力。在有声读物平台,社交可供性表现为以即时性的声音为纽带,通过分享或交流的方式构建起网络连接与听觉互动。一方面,喜马拉雅、蜻蜓FM等有声读物平台均设置有关注、评论等功能,用户可通过“关注—进入社群”的路径与生产者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连接。同时,生产者也可根据用户的点赞、评论以及社群中的意见反馈清晰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及时调整生产传播策略,增强用户的认同感与满意度。另一方面,有声读物平台的社交功能也为用户连接提供了可能。在有声读物平台,用户可通过分享、交流等互动方式建立起共同的圈层文化与社群关系。比如,荔枝平台以“声音+社交”为开发模式,建立了声音广场、声音打卡等活动板块,进入平台的用户可以在听觉空间的创作与分享中进行自我呈现与社交互动。用户与用户之间以声音为媒介,在数字化空间中共同聆听、感受声音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在声音的沟通与分享中建立起关联与互动。

3. 用户

(1)感知可供性:听觉空间的回归。感知可供性是用户在接触、使用某一产品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方式所感知的特性。在写作被发明之前,人类一直生活在声音空间中,充满原始的直觉和恐惧,演说成为“这片沼泽中的社会图纸”。声音作为一种直接性媒介工具塑造了公众的认知图式与心理结构,人们以听觉为感知方式,从声音中获取信息,从声音中获得力量。随后,文字的出现特别是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人类从听觉空间转向了视觉空间,结构化的文字符号建立起以视觉为主的感知方式和阅读体验。21世纪,电子信息时代是“听觉空间的回归”。沃尔夫冈·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表示:“我们迄今为止的被视觉所主导的文化,正在转化为听觉文化。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势在必行的。”[8]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加持下,有声读物作为一种现代化阅读方式异军突起。流动的声音符码通过数字信号与听众产生联结与互动,高低起伏、起承转合,声音符号的变化与跳转牵动着听众的感知与心绪,带来听觉文化的回归。与文字相比,声音更像是一种在场化的媒介工具,传输及时、表意直观,直接诉诸情感的口语表达更能击中心扉,引发听众情感共鸣。此外,从受众感官体验角度看,人类更倾向于是“偏重耳朵的人”,耳朵的感知敏锐性要远远高于眼睛,且声音比书写更具有唤起个性和情感的功能。[9]因此,就某种程度而言,有声读物所引发的感知可供性远高于传统印刷出版阅读。

(2)情感可供性:情感体验的满足。情感可供性描述的是用戶基于产品使用体验所产生的情感反应。“人类的独特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10]情感是有声读物生产与传播的重要元素。在沉浸式的听觉空间中,数字技术的嵌入使得声音得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区隔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进而使原子化的独立个体联结为情感共同体,由此构建起有声读物情感可供性的行为框架。具体而言,一方面,用户投身于有声读物所构建的听觉空间,通过听觉审美与情感意义的交互形成情感认知,完成情感的具身性体验;另一方面,基于声音所带来的同一情感体验将人们聚合为具有共同关切的情感公众,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情感以获得情感满足与精神共鸣。有研究表明,对于用户来说,“听”是一种情感伴随过程,目的是获得精神满足、情感共鸣及心理认同。[11]有声读物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关注与喜爱,正是由于其声音语言独特的艺术张力与艺术感染力,“我们能够捕捉到它们,在内心引起波动”,[12]在声音符号与媒介技术的交融中获得审美体验。

二、有声读物出版创新的实践路向

智媒时代,有声读物出版创新的过程也是媒介可供性不断提升的过程。有声读物产业良性健康发展需要遵循出版市场的基本规律,不断增强有声资源的可供性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高品质的阅读期待。

1. Web3.0+AIGC引领内容生态范式革命,完成“重返伊甸园”的自我进化

纵观有声读物的发展历程,新型媒介技术总是不断以新的连接方式、价值尺度构造着新的出版业态,实现有声读物内容生态范式的调适与革新。Web1.0时代,有声读物的生产与传播由专业生产机构(PGC)掌控和把握,以天方听书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是最具影响力的有声媒介形态,而“沉默的大众”则是“所听即所得”,单向度、被动地消费有声产品。Web2.0时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促使有声读物内容生产与传播的权利开始向用户让渡,UGC、PGC、PUGC等多种生产模式共生共存,构筑起去中心化、开放互联的内容生态体系。如今,伴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不断取得突破与创新,Web3.0时代悄然而至,这意味着传统的有声内容生态范式已不足以支撑新一代互联网浪潮下有声读物的产业升级与版图扩张(见表1)。

有学者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连接中枢,将演进为构造未来数字文明社会的操作系统。[13]于有声读物而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机遇,亟须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内容生态可供性的加速迭代与高效增强。其一,在内容创作方面,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GAN)、自然语言处理(NLP)等多项技术,AIGC可独立完成有声读物内容的生产与创作,将原本生产环节中所必需的写、编、排、播等复杂程序直接化繁为简,形成“文本生成—语言合成”两步式的自动化生产体系。在新的内容生态范式下,人工智能将成为“人力、人智、人声”的延伸与拓展,打破过往由人类所主导的生产模式与运作逻辑,赋予有声读物内容供给链新的价值尺度与内生动力。其二,在语音呈现方面,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语音识别算法,AIGC能够精准识别并生动模拟人类语言与音色的多维表达,协助有声读物生成多语种、多风格、多情感的语音配置体系。目前,喜马拉雅自研的语言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了“单田芳声音的重现”,AI写作助手“彩云小梦”可以完成网络文学的创意生产与智能写作,AI“孙燕姿”的火爆更是充分展现了智能声音景观的可供、可塑、可及。实际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代表着人类对未来媒体时代的技术想象以及对无边世界的探索,更是人类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社会发展规律与生产力演进开展的能动性实践探索与革命性自我进化,保罗·莱文森将这种媒介技术的进化过程称为“重返伊甸园”的人性化趋势。[14]作为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工具,AIGC的介入将有力地激发人类的智慧潜能与想象边界,协助人类在新时代、新智能、新趋势下不断完成有声读物内容生态的进化与拓展。

2. 构建情感性移动阅读场景,赋予受众声情交互的极致心流体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的价值逐渐凸显。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如何改变商业和生活》中预言:“未来的25年,互联网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场景时代。”[15]“场景是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核心要素。”[16]其通过连接人与物、供给与需求、用户与产品等关键要素,促使信息、关系、服务等媒介资源得以在数字化生存空间充分流通与整合。可以预见,随着深度媒介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对场景特别是受众阅读场景的开发[17]将成为包括有声读物平台在内的各大数字出版机构创新升级的必然选择。

如今,移动音频独特的伴随性特征已然放大了受众对于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深度与广度。不过,除了通勤、睡前、运动、做家务等行为性移动阅读场景的洞察与满足,情感性移动场景的识别与激活也必不可少。有学者表示,“情感是一种建构性因素,体现为情感如何来约束时间、空间,包容整合在场和不在场”。[18]这一分析暗含了未来媒体时代场景建构的基本逻辑,即以受众情感向量为关键枢纽联结起分散的时间与空间结构,塑造起个体具身或延展的独特式认知与情感体验。情之所趋,无远弗届。在这一逻辑下,为发挥移动可供性的最大效用,有声读物移动阅读场景构建必须有情感向量的附着和供给。一方面,在场景开发环节,有声读物平台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受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与情感期待,将诸如喜、怒、哀、乐、惊、恐、思、忧等多元情感向量嵌入有声读物场景分类体系,打造情感性移动阅读场景供给模式;另一方面,在场景推送环节,伴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眼镜、手表、耳机等智能穿戴设备,还是电视、冰箱、洗衣机、灯具等智能家居设备,都将成为定位、捕获、识别用户所在时空环境与情感氛围的智能通道,协助有声读物平台因时因地为受众推送合乎情感、贴合心意的内容资源,全方位提升情感性移动阅读场景的触达精度与触达效率。

3. 增进社群成员身份认同,编织共同体联结的强关系网

声音与社交的结合不仅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半径与社群关系,而且还使碎片化、私人化的阅读行为演化为一种全民参与、知识共享、情感互动的开放式共享意义空间,从而促使知识、信息、信念、关系、情感等多重要素超越时间、地理及阶层的区隔,在数字化空间充分流动。不过,从群体关系结构看,与依托血缘、业缘、地缘所建立起的社会共同体相比,有声读物平台所形成的社群共同体关系网络结构相对松散。加之平台社群数量的庞杂、群体边界的模糊、社群运营手段的低效,极易造成平台内部社群关系的割裂,影响有声读物产业的有序发展。

对于社群关系而言,强烈的群体认同会引发个体对群体更积极的印象,影响个体对群体成员团结性与凝聚力的感知。[19]对此,有声读物平台应建立起一套能够增进组织凝聚力并促进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的社群运营机制,以实现平台社交可供的整体加强。其一,树立共同的群体价值观。任何群体或组织都有自身的价值准则,这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也是社群成员身份区分和行为参照的依据。有了态度与主张明确、清晰,且符合大多数成员共同利益的群体价值观,才能获得内部成员的认同,进而吸引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有声读物社群,拓展有声读物生存空间。其二,强化社群链接力,打造具有活力的社交关系网络。

4. 身体全感官要素激活,实现用户感知价值的整体性回归

在有声读物所塑造的数字化阅读体验中,用户基于声音媒介所产生的听觉感知结构及情感意义交互都是以身体为中心的具身化实践。身体是环境的介入者和塑造者,是勾连环境、媒介与技术、文化和社会的主体和中介。[20]彼得斯认为,人类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型媒介便是身体。[21]为提升感知可供性,有声读物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以更加全面、整合的方式拓展人类身体的自由度。

具体来说,于人类而言,健全的身体感官系统应是集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于一体的综合发展,而传统的有声阅读总是偏向于听觉这一身体感官模拟,整体感官功能的分裂使得个体很难在阅读世界中获得全感官贯通的全息化阅读体验。2022年,中国信通院IMT-2030(6G)推进组发布的《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在5G三大应用场景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出了面向6G时代的五大典型场景(见图2)。其中,通信感知融合(即无限通信与无限感知的协同与融合)作为关键应用服务,能够实现人类感官、情感甚至思想意识等层面的延展与增强,开创一个感知万物、智能互联的全新互联网空间形态。如今,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已开发出“人类增强平台”,目的是利用6G网络、VR/AR/MR等进一步增强、拓展人类身体的知觉体验,实现五感(即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共享、远程情感传递。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伴随着6G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能力的不断演进,以及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多元协同创新,有声阅读受众的身体将不再是一种割裂、单一的静态感知状态,而是一种更具自由度、更有沉浸感、更高灵活性的超现实感知境界。基于新的数字连接与感官沉浸,受众神经中枢系统被全方位调动,在全感官要素的激活中实现感知價值的整体性回归。

结语

“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境遇。”[22]媒介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变革,人类社会关系经历了部落化(口语传播时代)—脱部落化(文字传播时代)—再部落化(电子传播时代)过程。《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实施数字化战略,推进出版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目标任务。有声读物作为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听觉文化快速回归的当下,迫切需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要求,不断增强数字服务供给能力与数字精品内容建设水平,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书香中国贡献有声力量。

参考文献:

[1]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 2022年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EB/OL].[2023-04-23].https://cnews.chinadaily.com.cn/a/202304/23/WS6444a6f4a3105379893711e0.html.

[2] 季凌霄. 從“声景”思考传播:声音、空间与听觉感官文化[J].国际新闻界,2019(3):24-41.

[3] Gibson James.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classic edition[M].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1986: 121.

[4] 潘忠党,刘于思. 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1):2-19.

[5] 金雪涛,刘怡君. 平台经济学视角下我国网络有声读物的商业模式演进及展望[J]. 编辑之友,2022(1):12.

[6] 王军. 媒介可供性视角下出版知识服务产品的设计逻辑及其应用策略[J]. 出版发行研究,2020(10):58.

[7] 李雨轩,赵志安. 用户消费视域下的耳朵经济市场现状及前景研究[J]. 编辑之友,2021(8):25.

[8] 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 陆扬,张岩冰,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9.

[9] 吴瑶. 具身性、物质性与互动性:有声阅读可供性实践的三重面向[J]. 编辑之友,2022(3):19.

[10] 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 情感社会学[M]. 孙俊才,文军,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11] 童云,周荣庭. 论有声读物的用户需求及其超媒介生产策略[J]. 现代传播,2018(5):106.

[12] Serban Andrei, Blumenthal Eileen. The Life in a Sound[J]. The Drama Review: TDR, 1976(4): 25-26.

[13] 喻国明,苏健威. 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从ChatGPT到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未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87-88.

[14] 保罗·莱文森. 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M]. 邬建中,译.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

[15]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如何改变商业和生活[M]. 赵乾坤,周宝曜,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

[16] 彭兰.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2015(3):21.

[17] 郝红霞,严三九. 智能传播时代全媒体出版路径探析——基于场景的视角[J]. 编辑之友,2022(6):13.

[18] 潘泽泉.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5.

[19] 殷融,张菲菲. 群体认同在集群行为中的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5(9):1639.

[20] 刘婷,张卓. 身体—媒介/技术:麦克卢汉思想被忽视的维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5):46-68,126-127.

[21] 约翰·杜海姆·彼得斯. 奇云:媒介即存有[M]. 邓建国,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290.

[22]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 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M]. 邢春丽,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1.

The Practical Logic and Innovative Direction of Audio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Availability

WEI Ding1, WANG Yu2(1.School of Cultural Industrie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2.The National Centre for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media availability as the theoretical path,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about audiobooks from six aspects respectively: production availability, value availability, mobile availability, social availability, perceptual availability, and emotional availability. This analysis process i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local adaptation of the western introduction theory—media avail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Interne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availability and service capabilities of audiobooks, this study further outlines a new landscape of audiobook publishing innov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innovating the content ecological paradigm, constructing emotional mobile reading scenes, strengthening community member identity, and activating the full sensory elements of the body.

Key words: audiobook; media availability; auditory culture; publishing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