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崎
编者按:清华大学为先书院有门“创意设计”课,由为先书院副院长王秀梅老师和美术学院邱松教授领衔,美术学院、精仪系、材料学院、集成电路学院18位老师共同授课,课程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同学自主创意,期末考试的课题是如何透过“植物形态”看到“可生长的时间”?同学们在这堂课上体验工科思维与设计思维的碰撞,生出诸多“创意”,收获的也不止是“设计”。
我们设计出了“茶苞”——遇水后“茶苞”逐渐绽放成“茶花”。
不到三周,四个“创意”被毙
一拿到“可生长的时间”这一课题,我们立刻检索文献,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与仿生应用,试图寻找与“可生长的时间”的结合点——典型的工科项目模式。
了解到“蒲公英种子的冠毛形态诱导空气涡流的产生,提供空气浮力”,以及该规律在微型飞行器上的仿生应用,我们想到以此为依据做蒲公英音响:充电装置是蒲公英的杆,每一束冠毛构成一个音响,充好电后通过空心管一吹,冠毛音响飘飞、起舞、唱歌奏乐,使用者通过充电杆指挥这些音响的飞舞,欣赏蒲公英飘飞播种的希望。这种变化体现了“时间可生长”。
我们还了解到“含羞草通过叶枕含水量变化对外界机械刺激做出响应”,并天马行空地认为依据该规律能做“护踝+弹力带”的二合一装置,帮助伤筋动骨的人恢复脚踝。这种康复体现了“时间可生长”。
按照这个路数,我们还设想了水库表面的防蒸發球、用无人机布设上浮展开自动组装的可舞动荷桥这两个方案。但结果,四个“创意”,一个没过!
放下文献库,拿起显微镜
痛定思痛:“论文检索——寻找应用——牵强扣题”,这是对设计思维的禁锢,与人的具体感受的绝缘。那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
摆脱“从已有理论入手看应用”“从阅读大量文献进入陌生领域”“追求已有指标增益”等思维定式,我们到显微间亲手切片观察植物的样貌与形态。
我们触摸浮水植物代表水鳖叶片背部隆起的气囊,并用显微镜仔细观察不同发育程度的叶片;我们发现气囊的生长和堆叠是水鳖叶片上浮展开的原因;我们浸润在日常生活中,品味一桌一椅一饭一茶对心情的影响、物品界面对用户使用习惯的直接引导。结果一天晚上,某位同学在品茶时顿悟:“茶苞”!
被灵感击中后
灵感与变化一起到来:以往更多依赖于文字表达的我们,竟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在绘制草图的过程中边讨论边研究,在涂涂抹抹中快速迭代我们的想法。
最终我们设计的茶苞有三层:粉红的花装饰层、内含泡腾片遇水产气的气囊层、绿色的茶叶层。“茶苞”未泡水时卷成茶苞的形状,显绿色;遇水产气上浮展开形成茶花,显粉红色。产气促进茶叶的浸泡与有效成分的溶解,同时促进茶苞上浮、诱导花瓣展开,使得上浮时间较短,满足市场上茶粉快速浸取的要求。我们还畅想结合增材制造的专业特色,用可食用材料打印茶苞,泡完的茶苞变为茶后甜点。
课程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紧张的工科学习中,但我发现周围的世界好像变了:装点草坪的二月兰与其映衬下的西南联大纪念碑色调相配,新清华学堂的锐角很“刺眼”,六个教学楼与旧水利馆的室内空间划分独特,一个叉子尖端是类似肋板的结构,就连对课题组仪器的交互界面都更加敏感了!
责任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