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风琴作品中民族性的体现

2024-05-21 14:25:28董淼佟画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梁祝体现民族性

董淼 佟画

【摘 要】手风琴作品《梁祝》改编自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者周先生将手风琴独有的一些演奏思考融入到《梁祝》中,作品汇集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一经推出受到了国内外听者的一致好评,本文将从手风琴改编作品《梁祝》的民族性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中国手风琴作品;民族性;体现;《梁祝》

【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3—071—03

一、《梁祝》创作背景

(一)《梁祝》简介

《梁祝》的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该传说讲述了东晋时期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处于社会不同阶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为爱极力抗争无果而含恨而終的悲剧,剧情婉转凄美,令人思绪万千。梁祝的传说流传千年,经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文艺工作得到快速发展,1958年,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先生创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问世,它的出现使流传千年的古老传说登上音乐舞台,后由手风琴演奏家周先生改编为手风琴作品,为手风琴爱好者的演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现手风琴作品《梁祝》已走上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作品,是西洋乐器走向民族化世界的一个重要节点。

(二)改编者简介

周先生是中国20世纪70、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手风琴演奏家之一,他生于贵州,是中国手风琴界的杰出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火车飞过苗山寨》等。在1986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手风琴大赛中,周先生的一曲《梁祝》可谓精彩绝伦,震惊四座,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一致好评,斩获三项国际大奖,也正是因为这次比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改编作品《梁祝》。周先生的作品兼具爱国情怀和创新色彩,加之他巧妙的构思与精湛的演奏技巧,令他的乐曲脍炙人口,历久弥新,广为流传。

二、手风琴作品《梁祝》中民族性的体现

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纵观历史,文明是在不断融合中呈螺旋上升式发展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各国不同文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手风琴也是如此,中国的手风琴音乐创作在初代作曲家李遇秋、王域平等演奏家的不懈探索与努力下,在作品的内容、结构、旋律、和声、复调、演奏法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在《梁祝》中,周先生既挖掘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又在此基础上与手风琴进行融合,达到了完美的中和。

(一)传统戏曲的借鉴

在《梁祝》中,手风琴借鉴了越剧,京剧,绍剧等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内容,这也是改编者周先生也是对经典戏曲桥段的继承与创新。

(2)越剧的过门音乐:越剧的过门音乐与唱腔的感情、风格紧密相连,与角色的动作、思想过程互相补充、互相依赖,并有灵活多变、能长能短、可续可断的特点。在手风琴作品《梁祝》中,其呈示部副部的第一插部前八小节即是根据越剧的过门音乐发展变化而来,它是承接上一部分“草桥结拜”的情节,即描写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与梁山伯二人初次相遇,在草亭下结识为兄弟的场景,下启二人同窗三载,快乐和谐的时光,是对上一部分的扩展,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此处也是整个作品中为数不多的轻快节奏的体现。

(3)越剧的合唱旋律:在《梁祝》“楼台会”一节中,曲调采用越剧楼台会的合唱旋律,在交响乐的版本中,采用了小提琴与大提琴进行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表现音乐情感,在手风琴中,右手与左手的旋律交替进行,音色一高一低,右手高音旋律声部代表祝英台,左手低沉的声部代表梁山伯,旋律交替进行,有问有答,仿佛祝英台与梁山伯难舍难分,互诉衷肠的场景,将“楼台会”所体现的悲凉更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奏时右手旋律有多段连音线,换风箱则需要提前规划好,等到乐句结束,呼吸并与抬手相结合,再开始下一乐句的演奏。

(二)民族乐器演奏技巧的借鉴

手风琴作品《梁祝》中,除了在戏曲方面的继承外,周先生还借鉴了如大锣,二胡,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手风琴的演奏增添了更多的民族色彩,是西洋乐器民族化的体现。

(2)二胡:在手风琴作品《梁祝》展示部中,用到了模拟二胡“滑指”的演奏技巧,旋律以快速跑动的三十二分音符为主,在演奏此乐句中,右手要在保证每个音演奏清楚的前提下进行快速跑动,根据旋律走向做到渐强或渐弱,这里的情感为“悲愤地”,力度要强,以更好表现祝英台为爱奋不顾身的心情。

(3)古筝:手风琴版本的《梁祝》在乐曲呈示部的副部借鉴了传统乐器古筝的演奏技巧,节奏轻巧明快,以三十二分音符为主,表达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求学三载同窗共读的快乐时光。在手风琴演奏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如演奏跳音时指尖应轻盈灵巧,触键后快速抬手,跳音的时值为所弹音符的二分之一,演奏时不要拖长时值也不应过短,手指干净、有颗粒感。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始终,是我们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而成的智慧的结晶,在《梁祝》这首作品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传承,重意境,重情义的文化特色,是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

(1)重传承:《梁祝》这一作品取材于土生土长的中国戏剧,借鉴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器乐和民族调式调性,让西方乐器手风琴也可以演奏原汁原味的中国作品,周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都体现在了他的创作中,《梁祝》做到了守正与创新,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国乐曲,中国特色,让中国作品走向世界。

(2)重情义:中国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重情重义。在《梁祝》故事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并没有被世俗所束缚,而是真心实意,情深意重地对待彼此,如:在“长亭惜别”时的约定,“十八相送”时的难舍,“楼台相会”时的赴约,“化蝶”时的双宿双飞,无一不体现出他二人重情重义,真诚的品质,故事虽为民间传说,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赞扬和歌颂。

三、演奏时的情感把握

《梁祝》作品共八个乐段,每一乐段对应不同的故事情节,所表达的情感色彩均不同,演奏者在演奏之前需明了整部作品的曲式结构与段落划分,在演奏时脑中浮现对应的故事情节与画面,演奏时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不要过于僵硬、呆板,此作品的篇幅较长,考验演奏者的体力与记忆力,在练习时要稳中求进,不能操之过急,方能稳中求胜。

四、结语

《梁祝》本为小提琴协奏曲,进行手风琴改编后,体现出了不同于交响乐版本的演奏特色,手风琴改编作品《梁祝》是一部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具的作品,在表达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和民族风格、民族意蕴等方面,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当代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改编者周先生遵循了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普遍规律,发挥手风琴乐器的性能与演奏特点,音乐揭示出中国音乐艺术的深厚内涵,挖掘中国手风琴音乐的民族意蕴,使作品体现出手风琴民族音乐的共同性与雅俗共赏性,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佟画(2002—),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为键盘演奏。

猜你喜欢
梁祝体现民族性
梁祝年
当代作家(2023年6期)2023-07-20 11:47:17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9:28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明清闽南梁祝戏曲、俗曲的出版与传播
戏曲研究(2020年3期)2020-02-06 08:57:26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室内环艺设计中的人文意趣及其体现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4:03:56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6:20:15
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创新性应用
宗教情感在西方近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