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摘要】面向新时代电影制片管理人才的复合型、高质量、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需要密切结合电影制片管理的艺术创作性、多主体、多环节、临时性、知识管理、高风险等特殊性,建立包含创作类、经营类、管理类、市场类和国际化五个方面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兼具电影制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市场宣发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基于此,要注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权威性和前沿性的结合,以制片管理研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多元化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影制片管理 人才培养 电影制片教育 专业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电影人才队伍是电影强国建设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注重培育既懂艺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当前中国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迫切需要高质量电影人才的培养。
在电影业“制片-发行-放映”的产业结构中,电影制片是行业的“源头活水”。但是,我国的电影制片管理实践目前尚处于相对粗放滞后的阶段。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电影制片人大多依靠个人的经验来管理电影制片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和高效合理的管理方法,尚未建立起规范化的制片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影的制作效率和产业升级,造成电影制片管理实践中的分工不清、职责不明、标准化缺乏、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可见,在实践中提炼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电影制片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电影业的规范化与工业化。
目前有关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现有文献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蒲剑提出了管理人才的缺失是电影产业的明显短板[1];吴曼芳在研究电影完片担保模式的问题中,提出电影产业升级亟需高水平复合型管理人才[2];张琦主要总结了美国相关院校电影制片专业的学科定位、专业建设、课程构建和招生考核方式的良好经验[3];许文君从大数据背景出发研究了影视制片行业专业化和规范化必要性,也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4];李阳面向当前我国高校的制片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重艺术轻管理、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提出以影视工业化为趋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而朱平男和周晨琛则先后从制片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影视制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对策[6-7]。
可见,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达成了共识,并且围绕培养模式和知识体系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希望从电影制片管理的学科交叉特性出发,面向电影制片管理的复合型、高质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分析专业知识体系与特殊要求。
电影制片管理本身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它既遵循一般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科学规律,也需要充分考虑艺术创作、电影创作的管理情境,因而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殊性。
第一,艺术创作性。电影从诞生起就被视为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作为电影制片管理者,需要强调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流程化。但是,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充满了即兴创作、频繁反复,需要不断地精雕细琢。在一般管理原理中,管理者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甚至可以清晰描绘出来,后续工作只需要按照分工、执行、监督、评价的过程推进即可,管理者对于项目具有绝对领导权。但电影制片管理工作恰恰不是这样,电影的摄制工作需要导演等创作者来共同完成,电影制片管理者更多承担的是协调的职责,并不能直接对创作本身负责,这就给电影制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多主体。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多组织和多人群。从组织上看,电影作品的达成需要版权方、投资方、制片方、营销方、发行方和众多包括完片担保、艺人经纪、器材租赁、后期制作、物料制作、广告植入等细分机构,而多方组织中又嵌套着众多委托代理关系,例如:制片方和承制方的委托承制关系,制片方和美术部门的置景承包关系,发行方和第三方的联合发行关系等等;从人群上看,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制片到美术、摄影、声音、造型、视效、剪辑,一部院线电影动辄几百人的拍摄团队已属平常,近年来上千人的大项目也屡屡出现。如此众多复杂的组织和庞大的人群,要将他们的利益诉求统一起来,指向电影制片管理的目标,这也为电影制片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第三,多环节。电影的创作大致包括策划阶段、开发阶段、筹备阶段、制作阶段和宣发阶段。一个制片人先后要面临剧本开发、资金募集、剧本备案、主创招募、勘景置景、项目开机、拍摄杀青、后期剪辑、审查修改、宣传发行、定档上映、收益结算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里程碑。而在制作周期里,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还会面临着项目的反复甚至中断。这很大程度上需要电影制片管理者进行充分的规划与有效的控制。
第四,临时性。电影摄制组本质上是一个项目组织,而项目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临时性。天南海北的电影人,经历不同、阅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脾气性格不同,共同参与到一个电影项目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电影摄制工作,然后“江湖再见”。这种特性为电影项目的人员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企业管理可以利用职权关系、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來激励约束人员,但是电影项目这些方法往往很难奏效。人员流动性高、行为失范多、短期机会主义行为频发、难以激励积极性,这些问题让很多电影制片管理者头疼不已。
第五,知识管理。管理学家迈克尔·博拉尼提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分来明确知识的内涵[8]。电影制片管理过程离不开知识在电影团队中的碰撞、联结和升华,也同样会面临知识的表出化、共同化、内在化和联结化的过程。例如:剧本中某个场景的描述是显性知识,但是导演、美术和摄影对于该场景的构图、布置等又是每个人的隐性知识,多方创作者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才能解决知识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否则就会面临因经验不同、审美不同等导致的认同差异、合作障碍。
第六,高风险性。电影的投资与制作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电影的风险性按照主体层次由微观到宏观分别表现为电影项目风险、电影企业风险和电影产业风险。风险源由微观传导、增强、扩散至宏观层面。电影风险多样,嵌套在各个业务环节中,同时与金融、财务、税务和法务等紧密联系。
基于此,电影制片管理的人才培养,既不能完全按照一般艺术学科体系下的知识构成进行,也不能一味照搬综合性院校经济与管理学科下的教学安排,需要面向电影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电影制片管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电影制片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我国电影制片管理的人才培养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我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为顺应中国电影事业发展要求,当时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为各大电影制片厂培养制片主任以及电影发行人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大量民营资本进入电影行业,客观要求培养能够独立进行电影项目全流程管理的专业人才;当前阶段,在建设电影强国的大背景下,需要对标国际一流电影制片体系,培养兼具电影制作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市场宣发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电影制片管理人才需要艺术、人文和管理的综合素养,需要兼具电影制作、资源整合、项目管理、市場宣发和国际交流的综合能力。基于此,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需要从创作类、经营类、管理类、市场类和国际化五个方面进行知识体系建设。其中,创作类知识,侧重培养学生在电影策划和制作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并通过短片拍摄、工作坊等实践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经营类知识,侧重从创业与经营角度出发,讲授经济学、投资学等专业知识,打下财务和法务的专业基础,培养资本运作的专业能力;管理类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项目管理、媒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基础,着重培养电影制片管理的专业素质;市场类知识,侧重帮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锻炼市场调研与策划、产品发行与销售、人际沟通与协调的能力,着重培养电影宣传与发行方面的专业素质;国际化知识,侧重借助国别分析和双语教学等形式,讲授产业发展和制片管理的国际前沿知识,着重拓展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基于如上的电影制片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有效提升针对性,集中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制片管理课程需要强调专业性,围绕电影这个核心对象,挖掘电影制片管理的特有规律,形成知识体系和内容框架。同时,电影制片管理又具有与经济学、管理学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制片管理工作需要立足于宏观经济社会的环境,根植于产业发展的土壤,尊重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客观规律。随着电影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金融、法律、财务等领域知识也成为电影管理人才的必修科目。可见,电影制片管理课程也需要强调综合性,注重博取百家之长,打造由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门类构成的知识“木桶”。
第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电影制片管理的人才培养,一方面要讲授基础理论,揭示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启发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另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善于直面现实问题,追踪前沿问题,聚焦热点问题,剖析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怎么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理论“武器”解决实践问题,也要启发学生善于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方法。
第三,权威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电影制片管理的教学,既需要引入权威性理论、方法、观点和案例,通过权威性知识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也需要密切跟踪产业发展的前沿,把握业态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近十余年,电影产业的业态日新月异,电影的制片流程、发行模式和商业逻辑在加速革新。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丰富权威知识与经典案例,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也需要紧跟行业动向,将前瞻资讯与前沿案例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以万变应万变”。例如:自2019年迪士尼剧集《曼达洛人》热播后,虚拟制片已经成为国际影视业的革新技术和前沿方向。伴随着虚幻引擎的实时技术和LED摄影棚的迅速发展,电影制片流程面临着策划、筹备、制作、后期的一体化整合趋势。电影制片管理的人才培养,需要密切关注这种技术动向,尤其注重对于管理创新的片例总结与教学转化。电影《流浪地球2》在创造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同时,也对电影工业化流程与管理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与郭帆导演工作室进行合作,在影片拍摄过程中,选派了二十多名学生跟组实习,负责观察拍摄问题、梳理制作流程,取得良好效果。这是一次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有益尝试,也是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的良好示范。
综上可知,面向电影制片管理人才的复合型、高质量、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搭建需要密切结合制片管理的艺术创作性、多主体、多环节、临时性、知识管理、高风险等特殊性,注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权威性和前沿性的结合,以制片管理研究不断丰富完善知识体系,以多元化方法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形式,有效提升电影制片管理的人才培养效果。
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强国,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障。因此,建议一方面加强院校间制片管理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交流与学术研讨,利用行业协会和专业学会的平台,探索建立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的共识与标准;另一方面加强与电影企业的交流与联合,共建制片管理人才基地,推动新时代制片管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注释
[1]蒲剑.中国电影产业的人才短板及对策[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 38 (07): 151-155.
[2]吴曼芳,李思樾.完片担保中国化的障碍分析与模式选择[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7 (02): 67-71.
[3]张琦.美国电影制片管理人才培养与电影工业的互动机制探究[J]. 电影评介, 2019 (10): 1-4.
[4]许文君.大数据背景下影视制片管理优化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21, 12 (21): 234-236.
[5]李阳.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视制片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2 (04): 38-40+7.
[6]朱平男.我国电影制片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8 (03): 40-46.
[7]周晨琛.我国影视制片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对策[J].中国电影市场, 2018 (11): 13-17+20.
[8]施琴芬,吴祖麒,赵康.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 中国软科学, 2003 (08): 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