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倩倩
摘 要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在新时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除去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方法的习得,最主要的是采用适宜有效的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不仅是由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更是新时期落实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能力 提升发展
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核心,连接学生和教师双方,形成三者有效互动的教与学的行为。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经历了由传统的单篇文本阅读到如今的主题统领下的单元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以及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转变,其中对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这一目标是一以贯之的,要求亦是更高,更加明确。在阅读教学方式及思想的转变之下,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显得愈发重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但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收到实效。因此,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收到实效。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明确“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标对思维能力概念的定义,对其内涵外延的界定,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明了方向。
一、对文本的认识及其“价值”的挖掘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提升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识及其“价值”的挖掘。对文本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文本价值挖掘的深浅程度。文本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这里特别强调那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发展的有效训练点。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不可能只顾及或只偏向于文本有关思维提升与发展的价值的考虑,更不可能将思维训练独立或与其他价值点割裂开来。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价值点与文本的其他价值点如价值观、语言、文化、审美等可能重复甚至一致,总之,要将两者兼顾起来。文本的相关价值点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过来,思维能力提高又能够促使学生对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的理解。
对文本的合理选择决定着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提升的宽度、广度与深度,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价值,也有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在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既定的单元、既定的篇目进行教学的,这也就说明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标和定位在教材范畴是既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固定的,因为教师可以在形式上对文本进行处理,比如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文本进行取舍,可以是单篇的教学,也可以是群文对照联读,还可以是单元整体设计,甚至是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的形式不同,那么思维训练的形式、跨度、层次也就会有所区别,更决定着阅读文本在学生思维提升和发展中作用和价值的不同。
教材的阅读文本是既定的,仅限于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开展教学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从课内外寻找相关文本,引导学生进行补充阅读。这样单篇阅读就构成了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又构成了更加深刻的课内外联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除了教材规定的必读的整本书外,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学习,节选的篇目有时也需要进行整本书阅读。将课内外文本相结合进行阅读教学,“群文”就成了主要形式。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发展而言,在兼顾的基础上,选择训练价值较大的课内外文本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选定相关的补充文本后,如何挖掘这些群文中有关思维提升的有效价值点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阅读文本的思维训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注重层次性和渐进性,即体现思维训练价值的问题要按由易到难、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逻辑顺序和认知规律逐步过渡。具体的文本阅读是这样,由低年级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开展也是这样。由记忆、理解的低阶思维向应用、分析的中阶思维再向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逐步过渡,体现出了阅读教学的深度,学生思维也就体现出了深刻性和创造性。
以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为例。《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社会批判小说的代表作,在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莫泊桑社會批判类短篇小说的主题及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学情,选取课外的两篇经典文本《项链》和《雨伞》,组织群文阅读教学。
这三篇小说描写了小资产阶级人物(菲利普夫妇、玛蒂尔德、奥莱依太太)的典型形象,通过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性的自私、贪婪、虚伪,表现了人沦为金钱的奴隶、在金钱面前人性的扭曲和败坏的主题。小说以小见大,从个体到群体,表达了对虚伪社会的无情讽刺和批判,从中可以感知作家深重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
另外,通过群文联读,学生对文本的其他价值点,如莫泊桑小说简练精彩的语言、生动典型的细节、冷峻而细腻的笔法、曲折的情节、巧妙的构思以及令人回味的艺术效果等,形成了清晰的认识。
三篇联读,课内外结合,学生形成了对莫泊桑作品主题、特点以及写作风格等的整体认知。很显然,课内外的群文联读效果远远要比单篇教学效果好,对文本价值的挖掘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对学生思维的调动更有跨度、层次和深度。
二、对基本方法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提升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对基本方法的运用。在当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适宜有效的方法,一定是与当前的学法、教法、新课改密不可分的。总的来说,以文本为核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模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核心和主导。围绕这个中心,可采用多种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以有效问题引导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问题引导教学是目前比较流行且实用的教法之一。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学情,设计若干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探究思考的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思考和学习,逐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与思维的活力,这样的教学引导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来说是长期且有效的。
围绕文本或阅读教学的核心所设计的问题,如前文所言必须体现由易到难、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递进,逐步激发学生的思維活力,而不至于因层次错乱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陷入思维的困顿之中。
2.独立自主的思考探究与合作学习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比较而言,独立自主的探究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在问题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合作学习是不同思维进行碰撞、交织和融合的过程,在交流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升华。在阅读教学中这两种学习方式是提升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学情,取决于课堂的需要,取决于文本的特征。
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与《老王》的群文阅读为例。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人记事之作,描写了生活中的小人物——保姆和车夫,但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以及生活琐事,表现出了人性的光辉,读者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流露的真情实感。基于这样的主题表达,可以考虑从小与大的关系入手,按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训练顺序设置相关导学问题,引导学生宏观把握两篇文章。
问题一:阿长和老王各自有怎样的身世遭遇?请结合相关词句进行梳理和概括。(合作探究)
问题二:请简要概括两篇文章各自写了有关阿长和老王的哪些生活琐事?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琐事联系起来的?(提示:关注体现作者情感倾向和行文脉络的词句)(合作探究)
问题三:你从阿长和老王这两个平凡的小人物身上能否看到一些人性的闪光之处?请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分析。(合作探究)
问题四:两位作家回忆生命中遇到的小人物,除了感谢与铭记,还有自我反思,这也是作品的另一闪光点。寻找相关文段进行分析和评价。(可拓展阅读巴金《随想录》中的篇目,如《小狗包弟》等)(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问题五: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平凡而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人物?请运用这两篇文章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形象,200-300字为宜。(自主完成,同桌点评,全班交流)
以上五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既是两篇文章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由浅入深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价值点,学生在问题引导下,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融入价值观教育和拓展阅读,提升了阅读教学的实效。
学生无论是独立自主思考还是合作讨论交流,思维都是随着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地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是很容易受到限制并停顿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困顿,并进行适宜的引导、点拨,从而保证学生思维的通畅和跃升。
另外,当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学习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并进行成果展示之后,教师必须给予及时恰当的点评。及时恰当的点评看起来是对学生思考结果的评价,实则是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有效总结和纠偏,也是对其思维发展的一次启发。这样的点评对学生持续的思维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
三、课内外的有效补充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提升与发展的增长点在于课内外的有效补充。阅读教学的开展以及在阅读教学中提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以文本为核心进行的,但仅仅停留在理解、分析、鉴赏的层面还不够。在阅读教学中提升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必须以课内外的有效补充为保障,这种补充最主要的有两个,一是写作,二是考试。
写作属于表达层面,能与阅读教学形成有效互动和连锁反应,更是对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与阅读教学相配合,基本的写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微写作,就是一些200-300字的课内外小练笔,这种小练笔不是随意的,而是针对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思维训练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设置的。比如可以是针对一个话题、一个思维点展开论述分析,也可以是针对文本的改写、续写、扩写、缩写,还可以是评论等,总之,形式是多样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活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考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语文课内所学的知识、方法、能力、思维等或显性或隐性的因素向课外迁移和运用,这是对阅读教学成果以及阅读教学中思维提升与发展效果的有效检验。重视考试分析与总结,尤其是阅读的主观题以及写作的得与失,可以让教师对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以及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把握,这也可以为后一阶段的阅读教学及思维发展训练的改进和调整提供很好的方向和借鉴。
当然,对于阅读教学及思维训练的有效补充还可以有其他的形式,比如默写、演讲、辩论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来选取,毕竟适宜的适时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