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菊艳,申俊龙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务管理处,江苏 苏州 215006;2.南京中医药大学 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近年来,国家卫生机构以“卫生为手段”“以健康为目标”的职能转变导向,昭示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服务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服务链模式成为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新主题。传统的中医“治未病”医学思想本质上就是健康医学模式,应当成为今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数千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是中医学突出的特色与优势之一[1]。这种宝贵的传统健康文化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应当努力挖掘,使其充分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医“治未病”的显著优势不断被社会认同[2]。国务院办公厅更是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强调要加强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发挥中医“治未病”价值作用的政策机制。基于此,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医“治未病”潜在优势并使之形成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模式,以期更有效地对人民健康进行干预、调节和管理成为惠及民生的重大课题[3]。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国民的健康状态是衡量国家和民族医疗卫生质量及水平的标准。基于服务链理论,我们将健康管理服务链定义为:以实现患者健康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发挥提供健康服务的多渠道、多主体的不同作用,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所需要的健康服务网络[4]。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模式,必须传承传播中医“治未病”理论,创新健康服务链,就要建立系统架构的健康管理网络,形成“治未病”健康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共生与协同关系[5]。从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高度而言,中医“治未病”以健康为本的独特优势是与之相契合的。
2.1 中医“治未病”文化促进人民健康行为养成的生活价值 健康作为一项重要的可行能力具有广泛的普适性。换句话来说,健康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的之一。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中医“治未病”服务是方便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模式对促进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中医药在基层社区和农村地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简便验廉、易行有效的服务方式。遵循三因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及不同人群创新定制化服务模式,不断创造中医“治未病”的健康服务价值。其次,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成为危害生命质量的最大问题,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之下中医“治未病”的健康服务链模式对居民健康行为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医“治未病”文化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工作习惯,对居民不健康行为进行提前干预,通过扶正祛邪方法有效预防疾病,就能优化健康服务,充分实现人民健康的巨大社会价值。
2.2 中医“治未病”对健康资源可持续发展价值 在探究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链对于政府的价值时,首先需要思考在财政补偿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利润是医疗组织的核心利益,而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于居民的健康利益。从医疗服务成本与利用角度来看,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服务链模式有助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使用,使人们潜在的中医药健康需求得以开发[6]。随着健康中国建设转型,中医院的医疗服务职能要从疾病治疗服务模式转变为特色化的健康医学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模式是其优势与竞争力所在[7]。但是只有在以充分的财政补偿为支撑的前提下,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链模式才能够在从更多层次上全方位发挥中医院的功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服务需求。
2.3 中医“治未病”促进天人关系和谐的绿色发展价值 低碳化、绿色化发展是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正如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但是,由于西方医药化学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现代医药企业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特征,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就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而中医药资源本身就具有天然性、绿色性等优势,因此在借鉴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健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链,将“环境意识”、“低碳意识”以及“绿色意识”融入“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链中,使得中医“治未病”资源从种植到加工炮制再到消费都符合绿色、低碳的产品特性,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8],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所能创造的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价值所在。
3.1 中医“治未病”创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系统价值
3.1.1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养生文化管理效益 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三个阶段即“未病”、“欲病”和“已病”阶段。 现代“治未病”的层次可以在孙思邈划分的基础上增加“病愈后”,即外延为“无病”、“欲病”、“已病”和“病愈后”四个阶段[9]。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道家、道教和儒家的养生理论,其深层次蕴含着天地人同道、“道通为一”的思想,本质上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层思考和文明进化的深刻洞见,中医养生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突出人的体质内在因素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培养保护正气的养生之道,同时也要预防和避免邪气侵犯的防御之道,以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对人体的侵害。现代医学中的一级预防强调针对致病因素对环境和机体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该理念与中医“未病先防”的观点基本一致,因此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具有一级预防价值。
3.1.2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的适时健康管理效益 中医“治未病” 通过功能的变化以此推测生命系统的质量状况,是基于“功能态”的思维模式。《素问》的“未病”指的是虽然疾病暂未发生但出现了先兆处于萌芽的状态。正如《素问·刺热》中描述肝热病者的未病状态为“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同时《素问》中指出“上工救其萌芽”,即好的医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做到防微杜渐。这个阶段的“治未病”与现代医学中的二级预防的“三早”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具有二级预防价值。“治未病”中欲病救萌的思想也是强调在疾病尚未完全发生之时就应当“消患于未兆”尽早采取调理和治疗措施[10],其目的就在于阻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以便做到防微杜渐。
3.1.3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的避重就轻健康效益 中医“治未病”将人体五脏六腑用经络系统联系在一起,在防治疾病时运用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制衡规律进行干预,是一种基于“整体观”和平衡观的思维方式。《医学源流论》云: “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即在刚刚发现疾病时,应尽早抓住最佳时机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与西医的三级预防思想差异不大。即对已患病者,通过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出现。因此,中医“治未病”的“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的”阶段具有三级预防价值。
3.1.4 “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的元气恢复长期管理效益 中医“治未病”是依据整体、关联和动态的思维方式开展的健康管理服务,《伤寒论》“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既是张仲景继承《内经》治未病的重要思想,也是长期临床经验的总结,体现出病后护理防止复发的重要性。古人认为疾病痊愈后仍然可能由于休养不当造成食复、劳复等疾病,因此要时刻注意调养,防止其复发。在疾病痊愈之初,患者的身体较为虚弱,因此在康复医疗中需要针对患者状态是否存在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等功能病理特点,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具有康复价值。
3.2 中医“治未病”创造全方位性健康管理效益
3.2.1 调养生息,改善工作状态的健康工作效益 人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中,由于现代社会工作方式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大,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临床检查中没有阳性指征的指标,但是按照中医理论,在工作中过度劳累,会致脏气衰,精血、津液耗伤即 “劳则气耗”。引导人们遵循“治未病”的思想理念,顺应自然规律,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以及科学的锻炼养生观,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工作习惯,促进脏腑生理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实现健康工作价值[11]。
3.2.2 加强体格锻炼,改善生活方式的健康生活效益 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营养有余、运动不足,导致许多代谢性慢性病发生。因此在生活中,引导人们遵循中医“治未病”思想,将中医运动保健技术引进千家万户,以增强群体的机体代谢和抗病能力,同时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法,实现健康生活的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3.2.3 合理饮食,调整膳食结构的科学营养效益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谷肉果蔬,食养尽之”,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思想亦可运用于饮食营养方面。饮食要注重全面营养,不可偏食单一食物,同时还要不断调整膳食结构,合理搭配荤素,利用四气五味,改进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实现科学营养价值。《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调整饮食结构,做到饮食有度、定时定量饮食,保养脾胃防止营养不足或过剩造成的肥胖、高血脂及冠心病之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