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满足

2024-05-20 06:46顾一灯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电台女孩子裙子

几年前就想写一篇关于一个女孩子的向往的小说,却迟迟没有动笔。这个女孩子的向往或许关于一个包,或许关于一条裙子,或许关于一串项链,或许关于一双高跟鞋。每每走过橱窗都会装作不经意地停下来,佯作系鞋带或者玩手机的样子,朝里面多看几眼,又不至于引得店员走出门来邀请。这份小心思寄托着一个青春少女的梦幻和愿景。我将这个创作动机讲给朋友听,朋友笑着评价我:欲壑难填。

好吧,我承认我将自己的欲求强加给了未来的某个主人公。我也承认我的朋友看人非常精准,我确实像永远保持着饥饿感的动物。每当聊到“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这类问题时,明明对方不过是话赶话随口一说,本可以随便敷衍两句就过去了,而我却会莫名地将这个问题郑重地放在心里,认真复盘思考一小会,再给对方一个精确的答案:“还好吧,但不足够。”

总是不满足。

不满足是一个一体两面的词。往好的方向說,是上进,已经很好了但仍想要更好,总是精益求精,力求臻于完美。而往不好的方向讲,则是贪得无厌,一点儿都不知足,恨不得各种好事都落在自己身上,真是天方夜谭。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很难辨别,就像不满足带来的效应。野心当然会推着我们往更高的地方走,但这股劲儿又难免让一部分人讨厌。

我与我的大多数朋友是同类人。我们心中藏着高不可攀的理想生活,我们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为将那样的生活变成现实而抓紧奋斗。和未来小说里的那个女孩子类似,我们会每个月去商场看某条心仪的裙子,会在相中的小区附近吃饭并遥望,想着薪水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将这条裙子买下来,想着如果未来发展得足够好就可以在这个美丽的小区长期驻扎。于是我们将效率提升到最大化,永远步履匆匆地行走在一项项任务间,想要利用好每分每秒的时间,让自己能与绚丽的梦近一点,再近一点。

或许是缘于这样的个性,我们也会崇拜相似的偶像。从小学起,我就常常看球赛。科比虽然不是我最爱的球星,但我对他始终心怀敬意。他总是用在旁人看来近乎自虐的方式打磨自己的技术和身体。听到的对科比的评价,也往往是溢美之词,如凌晨四点钟的太阳之类的话。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篮球电台给的这样一个新颖的观点:其实在现实生活里,科比这样严于律己又严以待人的存在,常常会让人厌烦。我不由得将这段内容回听了几遍。

在我最开始看篮球比赛的时候,我认为拼尽全力追逐总冠军会是每个球队的目标。看久了,才知道,有些球队会甘于摆烂,以换得选秀权或者其他更好的未来。打篮球对许多运动员来说只不过是一项工作,有人想要冠军,也就有人想要躺平;有人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也就有人只想要拿一份酬劳养家糊口;有人渴求身边有科比这样的队友督促自己前进,但有人会觉得与科比为伍是件头疼的事,对这些人而言,自己的生活足够舒适就可以。从这个角度讲,电台里的观点倒也并不难理解。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

宽以待人无疑是招人喜欢的选择,这是电台给我的很好的提醒。不满足的人往往是朝上看的,永远心念着更高处的风景,却往往忽略了还没爬到此间或者无意再往上爬的人的感受。

对我个人而言,我仍想做一个不满足的人。不满足对我来说,可以给予我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梦想,并把它们写在作文本上,我们不需要立刻将梦想变成现实,畅想本身就可以带来懵懂的快乐。但当我们进入社会,琐碎的杂务填满了全部的生活,仅仅好好地活下去都成了很艰辛的事,没法照顾到每个人,更没法照顾自己的感受,梦想成了奢求。很多人在学着紧缩自己的欲望,将内心的波澜抑制到最小。但我更希望自己能一直心存饱满的欲望,来感知自己在热气腾腾地生活着。

不满足驱使我不休不止地追逐着想要的东西,去探索这个世界。人总要为了什么而活,哪怕再多的幻境被现实的重锤击碎,不满足总会构成某种奔头。

顾一灯

北京大学法学和经济学双学士,现居北京。小说、散文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刊,获第六届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第七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及第八届二等奖。已出版长篇小说《冰上飞驰》。

猜你喜欢
电台女孩子裙子
一百条裙子(四)
女孩子的钱都是怎么花光的
那个文科班的女孩子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千变万化的裙子
裙子
夏天,我有花裙子就够了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努力?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