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词何以沉哀入骨?

2024-05-20 20:43李曙光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声声慢诗性李清照

李曙光

摘 要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的传世名作,其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沉哀入骨、直指人心的情感力量。词人通过“心物交战”的抒情方式,突出了主体与环境的对立,全词笼罩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中,表現了词人从不甘沉沦到无处可逃的心理轨迹。这不同于古典诗词在书写悲态时通常所采取的顺应或超越的态度,使得诗性精神几乎消失殆尽,强化了词人的悲苦心情。而词人在书写回忆时,欲说还休,轻轻一点,不作任何渲染,维持了词整体凄冷的格调氛围,并且为多元解读留下了空间。

关键词 《声声慢》 李清照  诗性  悲态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传世之作,也是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现被收入统编《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关于其艺术特色和造诣,前人所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叠字运用精妙。宋人张端义称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1]明代茅暎认为:“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2]二是语言新巧浅易。明代杨慎曾引黄庭坚语,认为此词能“以故为新,以俗为雅”[3],清人彭孙遹评之为“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4],两者意思相近。词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及“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句,都是很好的例证。三是声情婉娈相称。李清照精于音律,填词不仅分平仄,而且辨五声五音、十二律吕、阴阳清浊,务使声、乐、辞、情浑融无间。今《声声慢》词已失其曲,单从声、情来看,极为相称。夏承焘分析道:“用舌声的共十六字(字略),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字略),全词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她自己忧郁惝恍的心情。”[5]四是情感沉郁厚重。清人万树赞道:“盖其遒逸之气,如生龙活虎,非描塑可拟。”[6]陆昶更是将其与苏、辛相比:“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7]

本文拟探讨该词何以具有沉哀入骨的情感力量。毫无疑问,这种力量首先得于词人的悲惨遭际。在写作《声声慢》时,李清照已经南渡避难,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殁财散等重大不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一切都化作词人心中的愁情,当其面对萧瑟悲凉的秋景时,万斛愁情便不可遏制地喷薄而出。因此,该词并非因文造情,而是情郁于中不得已而为之,是词人生命的悲歌。但是另一方面,世间有此遭遇者并非李清照一人,能写出这种作品的却仅她一人,这当然和其深厚的艺术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晚风难敌:“心物交战”的抒情方式

这首词沉郁磅礴的力量,和“心物交战”的书写方式紧密相关。人的情感,除了源于社会生活外,也源于自然物象。古典抒情诗词往往淡化社会生活描写,突出自然物象的影响,从而导致具体的情感普泛化,上升到共同的普遍的人生命运层面。因此诗歌文本一般呈现为“心”(主观情感)和“物”(客观物象)两大元素。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和谐,因此心、物一般是彼此交融、和谐共生的,即使从对立开始,最终也要归于统一。但在《声声慢》词中,词人的情感和自然环境则始终处于一种矛盾、对立的状态,也就是“心物交战”的状态,这就给人一种强烈的刺痛感和不稳定感。

词人用一连串表否定和疑问的词语来表达人与环境的对立,传递其无力、不安、悲哀和凄惶的情绪。譬如,气候是“最难将息”,风是“怎敌它”,花是“有谁堪摘”,时间是“怎生得黑”。这些词语显示了词人对人生否定质疑的消极态度。

词人与环境的对立有一个心理感受的变化过程。词的起句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结拍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它们都直接抒发了抒情主体的感受,勾勒出词人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时,从不甘沉沦到无处可逃,最后不得不接受现实的心理历程。其间种种情状,可谓千回百折、荡气回肠。起拍“寻寻觅觅”突兀而来,描写出一种不甘沉沦的姿态。词人所寻觅的是什么?是亡夫赵明诚留下的遗物,还是他赠送给自己的情物,抑或是二人共同烹茶饮酒或写字读诗的地方?都可能是,也都可能不是。最大的可能则是词人只是下意识地去寻觅,她踟蹰彷徨、神情迷离,想要潜入记忆深处去找寻、感受一种消失已久的生活图景、情绪氛围。她要借此来抵抗生活的不幸,找回生命的意义。但在“冷冷清清”的环境中,这一切都是徒劳的,最后她只能以一声长叹结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漫天愁思历经千回百折,终于倾泻而出。这一句与“凄凄惨惨戚戚”遥相呼应,但情感的力度更强烈。

这首词善于营造意境氛围,只三言两语便能渲染出环境摧人的强大异己力量。如起拍之后稍作延宕即写“晚来风急”,煞尾之前又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两句的位置,一前一后,将全篇笼罩在冷风凄雨中。风雨意象常含有政治方面的寓意,在词中是否有所指虽难以确定,却足以引起人飘缈的联想。梧桐是一个典型的表示悲哀的意象,像“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将羁愁闺怨、悼亡思国等种种悲痛写入萧萧梧桐叶声中,《声声慢》词则兼此数义而用之。与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相比,悲苦又胜之万千,温庭筠可以明言“离情”,李清照则痛苦太多,已无法一一言之。

这首词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描写,营造了一种立体的抒情氛围,给人愁风恨雨铺天盖地、彻肌寒骨之感。全词较少用色彩明艳的词,突出了灰暗的主色调。词中自我形象处于重要的位置,从“寻寻觅觅”到“守着窗儿”,由动而静,由外而内,表征着词人由喧噪不安到沉寂绝望,最后只能退居一隅。需要强调的是,词人和环境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心理层面,词人并没有为之采取切实的抵抗行为,因此就审美类型而言,该词仍然属于悲态的范畴,而非悲剧。这也是古典诗词最常见的审美类型,只不过在大部分诗词中,主体与客体会达成和解,而该词的主体始终处在与客体对立紧张的关系中。

该词开头的叠字和“乍暖还寒”一句历来有不同解读,对此亦略作分辨。傅庚生认为十四个叠字“妙在有层次”,“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 [8]。此说抉发词心,细入纤毫,但是似有过度阐释之嫌。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实际上处于一种恍恍惚惚、迷迷蒙蒙的状态,寻觅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动作,而像傅庚生的解说,则显然将其理性化了。至于“乍暖还寒”一词,从字面看,是说气候刚刚变暖忽又转寒,一般形容早春天气,现在却用来描写秋季节候,未免让人费思。对此,吴小如认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9]王富仁则认为吴说依然存在矛盾,若“乍暖还寒”是指早晨,则早晨“最难将息”,可是词人的情绪显然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越发沉重,这就和下文的词情发生了矛盾。基于此,他认为“乍暖还寒”不应看作一种普遍的感受,而应看作词人独特的体验[10]。我们认为,王富仁的看法未免有些拘泥,如果因为黄昏情绪更为低落,就不能说早晨“最难将息”,显然是一种纯粹理性的判断。我们知道,诗歌不同于科学,诗歌语言亦不同于科学语言,诗人常常不遵循理性,甚至故意违背理性。李清照在黄昏时分更为忧郁沉痛,却并不妨碍她夸言清晨“最难将息”,这也正是王富仁所说的“个人感受”。但作为一篇古典主义的杰作,又不能任意而言,必须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一般而言,描物象必依事实,言心理或可虚饰。而吴小如的观点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二、旧时飞雁:欲说还休的叙事态度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个体是渺小的,不幸的人会回忆温暖的过去或沉浸于虚幻的美梦,借以寻求逃避和慰藉。在该词中,李清照也有两次耐人寻味的回忆。

第一次回忆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受词的整体情绪氛围影响,读者多留意“正伤心”几字,而忽略“旧时相识”,并将其视为泛泛之辞。其实此句大有玄机。所谓“旧时相识”,可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写此词时正当秋日,北雁南飞,词人飘零江南,见北雁,自然有似曾相识之感;第二,词人在浮萍絮影的生活中,曾无数次眺望飞雁寄情抒怀,今日见之,难免往事重现。总之,此时词人已滋生念旧情绪,但所想为何,且一字不提,这就为解读留下了意义空白。南渡前后,作者的生活境遇大不一样,故其今日所见所感,与往昔所见所感,同中自有不同。所同者,乃相思怀人之情;所不同者,乃南渡前的别离、甜蜜或苦涩都有所期盼,今日则是眼中滴血、腹内成灰,绝无任何希冀。譬如同样写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時,月满西楼”作于与赵明诚别后。彼时夫君尚在,故词人将守望写得那样美丽。一弯新月冉冉升起,最终定格为一轮满月,光辉遍布词人所居之处,这是一轮充满柔情和希冀的诗意的月亮。而现在斯人已逝,国事日非,词人被雁啼带回过去,内心五味杂陈。

行笔至此,词人本可以顺势展开回忆,因为时空的变化往往和人事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相联系,会形成抒情诗的节奏。事实上词人在一些词中正是这样写的,如《清平乐·年年雪里》,短短四十六字写出了早年、中年和晚年赏梅的不同感受;《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两句,将画面从现实的别离转入对分别后的想象中,意境虚灵澹荡。但在《声声慢》里,词人却非常吝啬,对“旧时”不肯用一字正面书写,这是为何?除了词体形式上的限制,从词人内心而言,也许是往事不堪回首?或者是梦醒时分更伤心?不管如何,对于熟悉词人的读者来说,这种欲说还休的态度为多元理解留下了空间,反倒比写实更空灵蕴藉。另外,这样也维持了词整体凄冷的格调氛围,不让词露出一点暖色。

第二处回忆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对于“满地黄花堆积”的理解历来有歧义,在此先作一辨析。这一句,或谓菊花盛开,或谓残英满地。吴小如持前说,却未给出解释。张永鑫对吴说详加申述,其主要理由是:按刘灏《广群芳谱》,菊花有两种,一种花瓣致密,盛开后经风霜而不落,枯于枝头;另一种花瓣疏松,风雨摧折则堕地。前者最为常见,李清照所见亦当为此。且联系后句而言,繁华满枝,则摘之戴之供之,本是文人雅兴,而今词人已憔悴不堪,哪有心思摘花清赏?从抒情效果而言,花之繁盛与人之憔悴适足形成强烈对照,更能激荡人心[11]。张氏所言十分中肯,但笔者以为,理解成落花满地,亦未尝不可。不过这样一来,后边的“憔悴”与“谁”自然指花而言,“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不过是“满地黄花堆积”的逻辑展开,远不如前说之更能造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

菊花耐寒,是康健的象征,经陶渊明后,又代表着文人风雅。李清照也写过一些咏菊词、涉菊词,借以抒发其忧乐悲喜,最著名的当属《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虽然整首词的格调哀婉,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句,仍然洋溢着清赏的诗情。宋人无论男女都喜欢簪花,李清照有词云“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等,足见其风雅。但一句“如今有谁堪摘”,既暗示昔日风雅情致,也直抒现在落寞心境,在写法上和第一处回忆一样,妆面半掩,韵致无穷。词人想沉入回忆聊以忘忧,又生怕梦醒时分愈加“消魂”。这种矛盾的态度,或许是词人将旧梦写得欲露不露、似有还无的主要心理原因。

三、黄花谁摘:无处可寻的诗性精神

我们知道,审美对象除“美”之外,还有“悲”和“喜”等形态。古典诗词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将悲和美融为一体,于悲哀中不失优雅,凄婉中饱含诗情,这在词体中表现尤其明显。词最初是用于歌唱的曲子词,与诗的功能有别。“诗言志,词抒情”,词多抒发柔婉缠绵的个人情感,其中颇多幽怨悲苦之音,可称为一种伤心文学。但是导致主体不幸的因素,常常并非某个明确的敌人、对手,而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命运,这是人生一种普遍的境况,表征着人类生存的悲态,它如淡淡轻烟,挥之不去,吹之弥多。对于这种由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所导致的不幸,词人只能忍受、顺从,或者超越,却无法战胜。在众多词人中,苏东坡常以超旷的理性哲思关照人生苦难,逸气豪怀令人举首高歌,其超越性最为突出。至于李清照,其南渡前后都有不少伤心之作,然仔细品味,可发现其风味并不完全一致。她早期的作品在写春愁秋恨之外,尚跳动着一颗不灭的诗心;至后期,其诗情雅致常常荡然无存。如《一剪梅》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作品,书写对丈夫的思念,其语言清绮,音节舒畅,意境秀雅,“红藕”“玉簟”“罗裳”“兰舟”等意象极其精美,背后无不凝注着词人赏玩的目光和沛然的诗心。《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在这首词中,那种诗性精神明显淡化甚至消逝了。我们不妨从“饮酒”和“赏花”两个方面略作说明。

饮酒本是文人雅趣,李清照能饮,且不乏写酒之词。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写游览时醉酒,《庆清朝·禁幄低张》写赏花时饮酒。二者均写于前期,风格明快,其诗意自不必说,即使是愁情氤氲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亦诗情洋溢。这里的饮酒是出于词人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摆脱生命基本需求后完全自主的行为,体现了生命的自由意志,因而展示出生命的“景观时间”。但在《声声慢》中,酒只剩下一种现实的目的,即抵御寒风、驱遣忧愁,词人将其作为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手段,而非一种自由的享受,赏玩的意兴和诗性的精神由此丧失。

李清照一生爱花,尤喜梅、菊、桂诸花,并屡付之歌咏。作于前期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及《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刻画青年女性娇痴形象及爱花惜花之情,形容尽致。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读者多称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几句,其魅力除造语工巧、形象鲜明、善于言愁外,亦颇得益于其诗性力量。它在词人“消魂”的表象中蕴含着顾影自怜的心态。词人以花自喻,自矜自怜之情不言而喻,而“比”字又突出了人与花在美感程度上的不同,隐隐然有与花争胜之意,这就强化了其诗性。即使在作于晚年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中,词人虽情怀恶劣,却犹能作超旷之语:“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种以酒消愁的做法虽带几分颓放,但不负秋光、珍惜美好的思想又令词情一振。《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更洋溢着浓郁的诗情,词人簪花而睡,以致睡醒后“梅花鬓上残”,可謂苦中作乐,不失风雅。而在《声声慢》中,虽然黄花怒放,词人却毫无欣赏的情致,“满地黄花堆积”后的“憔悴损”三字,是如此决绝,不容丝毫质疑,将一切玩味的空间都删除殆尽。

为了更好表达词情,词人需要选择相宜的艺术形式。词人以“心物交战”的抒情方式突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使全篇笼罩在一种低沉压抑的气氛中,这不同于古典诗词在书写悲态时顺应或超越的态度,使得诗性精神几乎消失殆尽,从而强化了其悲苦心情。而词人在书写回忆时,又点而不染,欲说还休,这就维持了词整体凄冷的格调氛围,并且为多元解读留下了空间。

参考文献

[1][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4.

[2][明]茅 暎.词的[A],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72.

[3][明]杨 慎.词品(卷二)[A],唐主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451.

[4][清]彭孙遹.金粟词话[A],唐主璋.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721.

[5]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J],文学评论,1961(4):1-7.

[6][清]万 树,编撰.词律(卷十)[M],恩 锡、杜文澜,校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962.

[7][清]陆 昶,评选.历朝名媛诗词(卷十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22:422.

[8]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3.

[9]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1213-1214.

[10]王富仁.旧诗新解(九):内感与外感 情绪与结构——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J],名作欣赏,1992(5):51-62.

[11]张永鑫.黄花抱香枝头 何曾凋殒霜风——李清照《声声慢》词“满地黄花堆积 …… ”辨析[J],名作欣赏,1999(6):20-23.

[作者通联: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声声慢诗性李清照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声声慢》——李清照的词里人生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