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美工区自然材料使用的指导策略

2024-05-20 02:35:26刘莉莎广东省深圳市坑梓中心幼儿园
幼儿100 2024年12期
关键词:小白刺猬创作

文/刘莉莎 广东省深圳市坑梓中心幼儿园

大班美工区的自然材料能够使幼儿间接接触自然,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并根据季节、主题、园内外资源等主动收集适合的自然材料,并对班级的自然材料进行分类。教师在美工区指导幼儿使用自然材料时,应以启发引导性的教育为原则,把握恰当的介入时机,并注重介入后的指导方法,才能有效促进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注意美工区自然材料使用时教师介入的时机

(一)当幼儿思路受阻时

有些幼儿在美工区使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时,经常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还有些幼儿创作前就把作品构思得非常生动有趣,但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创作到一半就停下来了,原来脑海里构思的奇妙世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办法用材料来构建。此时,教师应及时介入,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并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想出解决办法,与幼儿一起解决难题,这样不仅能让幼儿重拾信心,重新开始创作,还能帮助幼儿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和创作完整作品后的成就感。

(二)当幼儿创作不达意时

在班级美工区使用自然材料创作是幼儿通过材料表达对世界和生活的感受的一种方式,但有些幼儿因为动手能力有限,无法将自己的设想转换到现实的创作中来,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失去创作的兴趣;二是通过模仿同伴的创作来打破自己的创作困局。教师此时应给予幼儿创作方法上的帮助,让他们能顺利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认知表达出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作品创作时能够更加自信。

(三)当幼儿创作缺少支持时

幼儿在美工区的主要互动对象是材料,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材料也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支持幼儿开展自主学习的媒介,不同材质和不同质感的自然材料蕴含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同时也萌发幼儿不同的创作灵感。例如:在班级开展生日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美工区投放不同的自然材料,如干花、十字果、松果、树枝、木片等,鼓励幼儿通过自主观察和教师的介绍来了解材料的特性,结合自己的经验,根据生日会的需要来创设丰富有趣的作品,如生日蛋糕、生日花束、送给小寿星的礼物等等。如果幼儿觉得有难度,可以结合其他美工材料一起使用,再配上生日主题氛围音乐,由此来营造更加生动且真实的区域活动氛围。

二、注重美工区自然材料使用时教师介入的方式

(一)语言启示法——用语言启蒙创作思维,激发创作热情

幼儿在美工区自主活动时,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给予幼儿恰如其分的反应,善于运用引导、等待和回应来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在幼儿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时,教师的指导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自主创作活动。教师应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善于解读幼儿的美术作品,不随意定义幼儿的作品。如果教师不能理解,不妨先看一看、想一想,再听一听幼儿的想法,这样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幼儿更有针对性的启发与帮助,让幼儿能够体会创作的乐趣,保持创作的热情。例如: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小白用松果和超轻黏土做了一只小刺猬,最后还把刺猬后背的刺全部涂成了红色。小伙伴们看到小白的作品纷纷说:“小白你画错颜色了,刺猬的刺是棕色的,不是红色的。”同伴的不理解让小白有点生气和难过,小白大喊了一声:“你们什么都不懂!”接着小白就趴在桌上大哭起来。这时教师及时介入,用启发式的语言鼓励小白说出刺猬的刺变成红色的“秘密”。小白听了老师的鼓励,马上开心起来,说:“你们等等,等我画完你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小伙伴们也非常期待小白作品背后的故事。最后,小白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小白还告诉我们,作品灵感来源于绘本《你看起来很好吃》里面的甲龙宝宝给霸王龙爸爸背红果子吃的片段。在听完这幅作品的故事后,教师第一时间给予小白鼓励的拥抱和言语,并再次鼓励小白尝试寻找更加适合的材料来代替刺猬背上的红果果,最后小白发现红色的超轻黏土更适合做刺猬背上的红果果。

(二)间接暗示法——用暗示语言启发创作想象,激发创作灵感

暗示指的是教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提示幼儿,使幼儿对此件事情在兴趣、能力、情绪、态度或认知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对幼儿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美工区活动中,教师适当运用暗示法指导幼儿,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创作。例如:在主题活动“生日派对”延伸的区域活动时,几名幼儿在美工区里为好朋友制作生日礼物,一一用超轻黏土做了一个圆形的蛋糕后,一直在旁边呆呆地出神,望着同伴的作品。无意间一一发现教师在看着她,变得有点无所适从。教师首先给她一个肯定的微笑和大拇哥,然后做了一个插蜡烛的动作,暗示一一还可以在蛋糕上装上蜡烛。一一很快就明白了教师的暗示,插上了5根蜡烛。在寻找材料代替蜡烛的同时,她又发现了很多漂亮的自然材料可以用来装点蛋糕。就这样,一一的蛋糕从一层变成了三层,从半个手掌大变成一个手掌大,最后,一个三层的豪华大蛋糕在一一的巧手下诞生了!一一的作品得到了同伴的赞赏,一一开心得不得了,在以后的创作中变得更加自信了。

(三)情景导入法——用情景引发心灵的共鸣,激发创作愿望

创设一定的情景,不仅能渲染创作的氛围,还能让幼儿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引发幼儿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建立与幼儿的感情共鸣,引领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活动。将主题活动中的故事情境延伸到美工区,与美工区自然材料的创作相结合,既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将活动材料、内容、制作形式等渗透其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自主学习。例如:在主题活动“圆来很好玩”的活动中,幼儿踏上了一段寻找圆圆之旅。在寻找的过程中,幼儿就发现了不少圆圆的自然材料,他们自发地认为这些圆圆(自然材料)都是外出冒险的圆圆,现在要把它们带回美工区了。在此后的美工区延伸活动中,幼儿又将情景导入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一幅幅《圆圆外出旅行记》的作品。由此可见,情境导入法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不仅能鼓励幼儿沉浸在情境创作中,还能激发幼儿更加浓厚的创作兴趣,从而提升幼儿创作的乐趣,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亮点捕捉法——用评价激起表现的热情,激发创作信心

幼儿心理发展理论表明,幼儿期正处于自我概念萌芽阶段,缺乏自我认知与评价的能力。因此,他们对教师评价反馈的依赖性特别强。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幼儿在美工区使用自然材料创作的亮点,运用正面的评价激励幼儿,扩大表扬范围。除了及时介入鼓励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展示作品、表扬或张贴作品供同伴学习等方式,让幼儿在不断受到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创作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美工区使用自然材料创作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介入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幼儿继续创作,促进幼儿的创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想法,把握关键切入点,顺势给予经验、辅助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幼儿拓展思维,积极地解决他们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小白刺猬创作
小白写作文
小白写作文
趣味(语文)(2022年3期)2022-06-06 14:02:04
可爱的小白
想念我的小白
《一墙之隔》创作谈
离家出走的小刺猬
刺猬笔插
幼儿园(2016年8期)2016-05-19 19:32:57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聪明的小刺猬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