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晓燕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四幼儿园
幼儿教育一定要遵循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及能力发展。在此期间的教育也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培养习惯、提升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可是,在当今的应试教育制度和家长错误理念下,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愈演愈烈,以小学化的要求规范幼儿,以小学化的能力衡量幼儿,扼杀学龄前儿童游戏学习的权利,伤害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不能任由此现象发展,需要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对认知不够的幼儿教师加大培训引导的力度,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1.学习形式及内容方面。
幼儿学习不再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而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讲、幼儿听,强制性进行学习,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活动中不能体现“做中玩、玩中学”教学理念,更有甚者给幼儿进行超前教学,提前让幼儿学习拼音、生字、算术,并完成作业,幼儿被迫接受,不知其意,死记硬背,导致过早失去学习兴趣,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2.行为规范方面。
活泼好动、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充满探索欲与好奇心,但是小学化倾向的幼儿教育却要让活泼好动的幼儿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仔细做作业。幼儿如果未做到,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站、罚写作业。从生理角度出发,幼儿手指小肌肉群并未完全发育,过早地握笔写作业,幼儿手指无法精细地控制手中的笔,有的不能完全正确地写在格子里,有的使蛮劲儿,致使握笔姿势严重变形,这样的教育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以后甚至于终生的学习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1.违背了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化倾向的教育,不顾及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享受快乐的权利,使幼儿过早地丧失了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了负面影响。且让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会使幼儿大脑疲劳,反应迟钝。
2.违背幼儿认知规律,降低学习兴趣。
学龄前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以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为主,学习机械性的知识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强行对幼儿进行机械性的训练,会让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等情绪,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对以后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3.忽略综合素质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发展。
小学化的教学忽略了对幼儿综合素质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强调听说读写等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比教给幼儿更多文化知识更为重要。
1.统一教育观念,树立科学教育观。
幼儿园应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小学化的教育和培训。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如家长讲座、半日开放活动、家长会、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分享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纠正家长错误的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能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活动流程及培养目标,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方法,转变家长单一地认为幼小衔接就是知识衔接的片面观念,从而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2.端正办园宗旨,创建良好环境。
幼儿园必须将幼小衔接贯穿于幼儿的各个年龄段,从心理准备、习惯准备、知识准备、生活物资准备着手,树立“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努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室内外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例如,在幼儿园教室内设立各种主题墙,如季节墙、节日墙、世界地图墙等,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了解季节变化、节日习俗和世界各地的文化,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利,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快乐成长。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准备各种游戏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建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坚持幼儿为本,全面实施课程改革。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通过讨论,引导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加强幼儿教师各专业技能培训,引导教师深刻理解并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的精神,把游戏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基本,保证幼儿教育的游戏化。比如,需要提高幼儿的识字量,教师应该抓住大班幼儿识字敏感期,在教室环境创设中融入汉字元素,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姓名出发,设计“有趣的姓名”活动,让幼儿先从了解认识自己姓名入手,再认识好朋友的姓名,再到画姓名,进行简单的前书写。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教师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去寻找更多的“姓名”,如店名、路名、公园名、小区名等等,拓展幼儿的识字量,让幼儿将自己寻找的“姓名”和其他幼儿一起分享交流,让幼儿在分享中认识更多的汉字,在寻找汉字、认识汉字的过程中,幼儿的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在“认识人民币”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创设小超市、跳蚤市场、银行等相关区域,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以及简单的购物规则。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能掌握相应的知识,还能通过游戏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这些都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发现教育契机,生成游戏化课程,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教师真正变成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综上所述,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在于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游戏化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中健康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