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驰 魏白羽
摘要:全面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越来越引起高校重视,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而这个创新的关键点就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教育两者相融合。中国已实现全面崛起,与世界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密,各种思潮涌入国内高校校园,探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相关研究者与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融合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两者存在着目标上的一致性,即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首先介绍了审美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其次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实施的现状,最后从提升审美教育地位、确定美育目标、构建美育环节3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育教育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行为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面臨着新形势,亟须改变以往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传统式道德说教模式,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作的新情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旨在历练大学生的知与行,将这个群体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高校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除了进行理性的说服,还要进行感性的情感渲染,而美育就属于感性方面的教育,且美育与思想政治方面的理想信念教育并不产生冲突。事实上,大学生所拥有的真善美与道德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美育离不开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也会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强化美育的效果,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一定的作用,丰富大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因此,完全可以凭借灵活、直观、感性的美育来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抽象化的说教演变为生动的美学感染,让大学生们在这个过程里润物细无声地提升自身的情感与道德情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的内容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有效地感染当代大学生,让其内心世界获得更丰富的情感,激励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社会集体生活中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2]。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育教育的实施现状
(一)大学生审美现状分析
1.审美水准不高。这里主要指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美的感知水平较低,对美的鉴赏能力薄弱,更谈不上对美的创造力;
2.在大学生之中,他们的审美水准存在较大差异;
3.审美境界亟待提升。目前部分大学生一味追求利益至上,功利心太强,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欣赏美、感受美、理解美,从而引起自身审美趣味极低,审美境界难以达到一定高度;
4.大学生较少参与审美相关活动。在大学里许多学生将自身的热情与精力耗费在种类繁多的考级与考证上,导致学生很少参加那些跟美育有关的、有利于陶冶情操和感化心灵的活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其内容比较单一、老旧,缺少鲜活性,其内容有关美育教育的部分较少[3]。高校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时,没有充分地将美育融入其中,造成大学生对美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高。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缺乏美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的形式上让大学生对它的接受程度以及实效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美学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拥有“形式美”,主要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否存在美学因素、是否具备形象感与立体感。但是就目前而言,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形式,依然是运用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授课方式,形式较为单一,形象感和立体感较弱,无法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美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类社团、学生组织在开展学生活动时较少涉及有关美育的形式和内容,导致大学生的美育熏陶机会较少,从而影响其审美体验与效果。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缺乏美
对大学生美育的培养效果往往因为环境条件而产生一定的限制,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跟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从学校环境的角度来讲,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并不凸显,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相比,美育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不足。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灌输和“填鸭式”教育,极少发掘美育,较少关注大学生的个体成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体悟。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来讲,家庭中的各类摆设、起居布局、家庭主要成员对待生活的态度、言行举止等都对大学生审美观的构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家庭中的美学素养不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审美理念的发展。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讲,社会的逐利性、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产生的价值取向,造成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对于人才的美育发展要求较低,这些社会现实状况最终成为实施美育的阻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育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对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认知
1.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角度出发
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重新建立认知,改变原有的、较为狭隘的美育观念,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美育观,既通过强化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又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从高校的思想角度出发
高校要对提升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积极对美育进行宣传,借助于美育制度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准,延展与强化美育教育内容,完善美育教育体制,不断增强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美育思想有更深入的认知,更新大学生对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兩者之间关系的认知,不断提升其综合素养。
(二)坚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美育教育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融合,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坚持美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入美育的内容,强化大学生的美育认知。
1.坚持正确方向的原则
必须立足于理论基础,以美育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作为审美对象,在实践中把控美育思想原则,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有关美育的理论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新时代美育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2.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育人机制,秉持心灵美与行为美的统一性原则,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接受美育教育的机会,注重心灵美与行为美的修炼,将大学生打造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大学生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把美育观念内化于心以及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3.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角度来考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美育教育实践具有较高的价值。高校要保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美育实践活动体验,用美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生动而活泼的方式,将枯燥单调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变成鲜活的案例和多样化的美育实践,让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融合更为紧密与契合。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美的修养
首先,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需要全面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以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丰富的美育修养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深入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和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并构建学生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进的信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老师的个人魅力、言行举止、知识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产生高尚的道德影响力,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大学生不断求知务实、追求真善美,大学德育工作要以崇高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其不仅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要提高其整体综合素质。此外,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时,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综合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美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文化建设
要想实现美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度融入,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美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激发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热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必须坚持以美为德,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美育文化氛围,强化办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校风与学风。
1.在塑造校园文化方面
高校要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高校校园的美育文化建设要促进校园美育文化的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在校园美育文化的熏陶下,通过校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理念,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塑造他们科学的审美观。
2.大学校园的环境方面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因此大学校园的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和谐宁静的校园环境,能够洗涤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因此,高校应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核心任务,致力于构建美丽的校园文化,通过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个性和情操的全面发展。同时,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独特的校园美育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此外,通过加强校园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大学生在美丽的校园环境中深刻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得到全面地成长。
(五)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教育环节
1.美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内容存在理论性较强、意识较为抽象的特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美育,必须重点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借助更为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来体现,让大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理解、接受相关内容。因此,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可以将部分抽象化的理论进行美化,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吃透相关理论知识。
2.美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发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里的美育元素,设置与其相关联的思政课程,与美育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点。其次,大学生课余时间,往往更乐意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那么可以通过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一些与美育、理想信念有关的学生活动,比如借助红色资源,重走红色之路等主题活动,鼓励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这类活动,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扬社会美。此外,进一步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和任务,实施形式多元化、创新化、趣味性强、美学元素丰富、吸引力强的校园活动,通过这些校园式的审美活动,实现大学生的心灵净化,帮助其树立高尚的情操。
3.美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首先,必须注重家庭方面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美育环境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影响,高校要建立与大学生父母的联系,及时关注大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并通过营造家庭融洽的氛围,对大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其次,必须强化高校美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该把校园打造成充满生机与活力、拥有浓厚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主阵地,更好地发挥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最后,关注社会美育环境的打造。各阶层人士要努力打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借助社会文化力量来实施美育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但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仍有待完善和创新,而美育教育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因此对于各大高校而言,让美育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高校应结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重视美育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美育修养,科学地将美育深层次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系大连市社科联2020年度课题《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dlskzd15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池圆圆.新时代高校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J]. 现代职业教育,2024,(06):13-16.
[2]李振礼,王盼.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逻辑与路径创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36):47-49.
[3]侯佳鑫.美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意义[J].中国军转民,2023,(22):96-97.
(作者单位:1.东北财经大学 2.大连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