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4-05-19 11:50:08庄严
公关世界 2024年8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双创必要性

庄严

摘要:文章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将关注的视角对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战略,围绕“双创”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对“双创”战略内容、要求的解析,简要介绍了“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情况;其次,通过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现实发展现状的分析,梳理了“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如下研究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 “双创”战略与高校教学工作之间的契合度,从而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新时期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要性;有效策略

引言

在全国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达背景下,在高校范围内实行“双创”教育,在高校教育的作用下将大学生从求职者转变为创新创业者。这不仅有益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难,实现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同时更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相关政策的落实,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也迎来了教学改革的新契机。高校方面需要在对目前“双创”教育大背景、大环境进行审时度势分析的基础上,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将“双创”教育改革推向更高、更广、更深层面。在努力营造“双创”教育环境、构建“双创”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使之能够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双创”全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時代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推行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该战略意在让隐藏在社会大众中的各类“专业人士”能够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大胆创造,将潜藏在头脑中的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在对社会人力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充分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力资本进而在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双创”教育应运而生,即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发展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专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造能力进行培育[1]。使学生能够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发挥,突破固有思维局限打破专业壁垒,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获得事业上的新发展。

二、“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优势与不足

“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明智之举,有益于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教育教学偏离社会发展需求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双创”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与“双创”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无法顺利实施。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调查,特将这些优势、不足归结如下[2]

(一)优势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优势主要来自其多年的教学积累。其中不仅包括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研成果资源、人才资源、硬件设备资源,还包含了日渐成熟的育人渠道资源、逐渐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这些都为“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能够确保“双创”教学改革方案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教学管理机制保障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将相关改革举措践行到位[3]

(二)不足

“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在对“双创”解读不到位、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导致围绕“双创”所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不顺利、教改成果差强人意。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1.高校对“双创”教育改革认知不到位,导致人才培养偏离本位。“双创”教育旨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造力进行培育,使学生具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深刻变革。但现阶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普遍存在“锦标主义” 的现实情况,对“名师挂帅”“成果效应”的过分追求,使高校围绕“双创”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方向逐渐发生了异化,进而导致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畸形化发展。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才培养偏离本位,更在过分追求创业率的基础上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学项目同质化、低质化现象的广泛存在[4]

2.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势单力薄,缺少教育合力支持。“双创”的关键点在于奇思妙想更在于敢想敢干,这些都建立在大量社会支持的基础上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实现。但就现阶段高校对于“双创”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而言,主要以过往积累的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合作项目为主,碍于各方面成本、限制的顾虑,学校方面很少针对“双创”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开发全新的合作伙伴、开辟全新的合作领域。在此种情况下短时间内高校围绕“双创”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也难以显现出全新的变化、成就,不仅教育教学改革进度缓慢,在缺少各方组织帮扶的情况下各项教改计划、方案、决策的落实更是容易陷入窘境。

3.现有教学评价体系不适用于“双创”教育周期较长的特点,高校尚未针对“双创”教育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导致经过千辛万苦得到的教学改革成果无法准确且全面地反映高校教改工作情况,不具备参考价值无法为后续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调整提供支持。此种情况的存在不仅加大了“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无序化发展的可能性,更抑制了教育教学改革质量的提升[5]

三、“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师资,打造优秀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教改工作的正向发展而言极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双创”教育教学改革这一项庞大的教学改革项目而言,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教学改革走入“歧路”“歪路”导致教学改革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方面需要不断提升对“双创”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使教师队伍在创新创业教育综合素养方面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水平。在此过程中高校方面需要组织教职人员定期开展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改政策宣讲及学习工作,促使广大教师对“双创”战略、“双创”教育建立一个深刻的认知[6]。同时更需要结合对“双创”教育核心内涵的解析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创业代表讲座、创业案例分享、创新创业比赛等多种活动的举办,激发广大教师对创新创业教学以及实践的热情;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讨工作,鼓励广大教师在共享教学改革成果、分享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优秀“双创”教学成果的整合。以此来引发广大教师反思,使之能够通过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分析,准确识别自身在“双创”教育工作上的局限性。

(二)加强规划,建立明确的目标

“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内容较多、环节较复杂且整个实施周期较长。作为高校而言要积极发挥其“智囊团”效应,通过对“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整体调研活动的实施,做好教学改革规划并建立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明确“双创”教育目标

将“双创”教育目标定位在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在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使之具备適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的能力。

2.制定长期和短期规划

长期“双创”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主要以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双创”教改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等为主。短期“双创”教育改革规划主要以1—3年的教学改革行动实施计划为主,重点以各种校内外“双创”教育资源整合、教师创新创业培训、“双创”教学效果评估等作为主要内容[7]

(三)重视协同,凝聚社会之合力

“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能“单干蛮干”,需要在对自身教育教学改革实力、现状、不足等进行审时度势分析的基础上,重视协同效应的发挥努力凝聚社会之合力。尤其是要邀请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在营造良好协同育人环境氛围的同时,依靠各个组织机构在资源、政策方面的固有优势,为高校提供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以此来形成优势互补效应。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在对“双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向当地教育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有关政策支持、资源配置支持方面的申请。同时高校还需要主动对接相关企业,邀请企业中的行业领域专业人员与在校教师共同开展育人实践、课程开发等相关工作,并借机为广大师生的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8]。此外,在“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一段时间后,高校还可以组织当地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代表共同举办“双创”项目成果转化活动,以此为平台集中对师生教改期间的双创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在政府领导、专家、企业家的共同作用下,有组织地推动高校与企业在资源、人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双向融合,在精准对接中有效发挥高校在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9]

(四)健全评价,构建反馈体系

全面且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实现“双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一环,能够在对照教改目标、标准、要求审视整个教改过程、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科学、全面的评价建立教学反馈体系,由此使得后续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主体

将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以及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专业教育质量评估机构纳入教学评估主体当中。依据各方评价机构评估结果获得对“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情况的多层面、多角度评价。

2.实行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实践予以全方位的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双创”的热情[10]。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将阶段时期内学生的创新创业比赛成绩、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以及完成情况、创新创业方案计划书质量等作为重点评价指标进行终结性评估,同时也要对整个“双创”教育教学过程予以关注,做好对学生在“双创”活动中表现的观察,尤其是在面对创新创业棘手问题、困难时学生的应对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可以通过教师日常教学观察获得,也可以从创新创业项目中期检查结果以及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报告中获得[11]。是学生认识自我能力的最佳方式,也是教师调整教学方式、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3.推行双创活动电子档案评估管理机制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库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辅助下以电子化的方式来对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的表现、成果进行评估。意在提升评估结果的精准性、全面性使评估工作能够符合“双创”教育长期化的特点,覆盖整个“双创”项目实施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电子档案,将学生与双创活动相关的项目计划书、成果展示、活动进度等进行电子化档案存储。之后利用电子化工具对学生整个双创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记录项目在启动、执行、结束等阶段的发展情况,并对项目的实用性、市场潜力、团队协作、社会影响等作出全面评估。在对双创活动整个发展轨迹以及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记录的同时,反映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发展趋势[12]

结语

综上所述,“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仅是一项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更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化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方面需要积极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将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主动向“双创”靠拢,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排,在紧扣本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更多类型的“双创”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昕.“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环境教育,2023,(12):57-60.

[2]佟丹丹.“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23,21(03):141-144.

[3]匡祥琳.双创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2021,(23):99-101.

[4]童勇.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1):232.

[5]高袁.双创背景下新时期高校数字化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分析[J].智库时代,2019,(46):234-235+238.

[6]李紫玲.“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径[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23,33(02):91-94.

[7]李旋.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9):1-3.

[8]陈芳.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学术期刊专业委员会.2021年创新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中文).[出版者不详],2021:3.

[9]陈琼霞.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22):23-24.

[10]赵建波,刘应凡,郑先君等.双创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南化工,2018,35(05):56-58.

[11]范琳.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2):24-28.

[12]任之光,梅红.双创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01):86-90.

(作者单位:哈尔科夫国立斯卡沃罗德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改革双创必要性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2:58:16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5:00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3:33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9:35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关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