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策略

2024-05-19 08:06:03姚俊霞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8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姚俊霞

[摘要]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应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在单篇课文中抓住思辨点、在多篇文本中寻找思辨点、在单元整体中关联思辨点”等一系列策略,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开展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以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理性精神。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应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创设学习情境,设计阅读、讨论、探究、演讲、写作等多种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意识,通过多种语言实践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一、在单篇课文中抓住思辨点设计学习任务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明显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学习的单元不多,而适合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的单篇课文有不少。对此,教师需要抓住单篇课文中具有思辨价值的内容,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阅读,厘清文本的逻辑思路,开展思辨性学习活动。

以六年级下册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教学为例,课文属于典型的议论文,有明确的观点和严密的论证,适合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重点抓住三个事例,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与交流讨论,提出的学习问题是,三个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三个事例就能很好地证明观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带有明显的驱动意味和思辨色彩。据此,教师要设计更进一步的学习任务,以体现问题驱动的价值。

任务一:设计表格用于梳理、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这一项任务中的表格设计,有助于学生在研读课文后对三个事例的架构进行把握,还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另一方面,梳理、提取关键信息体现的是针对学习问题的理解与落实。任务二:分析、比较三个事例体现出的共同点。这一项任务中的分析、比较都是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找出共同点仍然不够,还需要运用概括的思维方法来加深理解。任务三:对文中三个事例运用进行思辨。这一任务中要理解三个事例分别涉及哪些科学领域,是否具有代表性。此外,还需要思考能否换成同一个科学领域的事例,能否删减文中的事例。

二、在多篇文本中找准聚焦点设计学习任务

多篇文本阅读是指阅读由内在关联组合而成的文本群,具有从读懂一篇到读懂一类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多文本组群的依据和多文本组群阅读的目的,这样才能找准多文本组群阅读的聚焦点所在,再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以《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的比较阅读为例,这两篇课文同属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比邻的两篇精读课文,适合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教师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以“体会具体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情感”为多篇文本学习的主题,设计如下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在读中发现、感悟父母之爱。教师设计“发现父母之爱”的表格,用于学生阅读两篇课文时关注事例、人物描写方法、表现出的父母之爱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取重点信息进行填写。要注意的是,在单篇文本中要尽可能找出具体场景和具体细节,提炼其中描写人物的方法,读出所蕴含的父母之爱。任务二:在比较阅读中升华父母之爱。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分析两篇课文中父爱、母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重视联系课文中的具体场景、细节,通过朗读表达出无言的爱和有形的爱都是那么的深沉,再用自己的话,对两篇课文中父母之爱的异同进行总结归纳,内化理解与感悟。任务三:在回顾细节中表达父母之爱。教师创设表达情境:“刚刚学习的两篇课文中,大家领略了父母之爱既朴素又浓烈,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回顾父母在生活中对自己表达爱的场景、细节,运用文本的表达方法写出来”,以让学生在理性表达中恰当体现父母之爱的独特所在。

在多文本组群中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多篇文本,通过梳理整合、比较异同、寻找联系等思维方法,来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意义建构、主题思想,让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多元、更有深度。

三、在单元整体中把握关联点设计学习任务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进行编排,决定了单元内的各板块之间具有聚合、联动的特点,单元内的多篇课文之间在内容与形式上往往具有互相关联与相互支撑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中从整体出发,以语文要素为抓手来整合学习资源,找准单元内容之间的关联点,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最終高质量地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

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思维火花”和语文要素目标“了解人物思维的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安排的三篇课文《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旨在通过相关人物的活动,体现思辨性阅读方面的学习要求。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满思维要素的学习单元中,教师可以整合单元学习情境与学习资源,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作为关联点,设计如下的学习任务。

任务一:在学习《自相矛盾》中思辨。在这一项任务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人弗能应也”,将其作为思辨点,让学生探究“其人弗能应”的原因,懂得楚人的想法、说法中不对的在什么地方。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楚人该怎么卖矛与盾”,初步读懂遇到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任务二:在学习《田忌赛马》中思辨。在这一任务中,学生重点围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进行思辨,读懂孙膑是根据田忌这一方马匹的实际能力而作出的灵活安排。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赢得比赛”,以让学生懂得遇到问题需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任务三:在学习《跳水》中思辨。在这一项任务中,学生围绕“在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进行思辨,先从文本中读懂“危急时刻”是怎样的时刻,再找出船长在发现孩子处在危急时刻的瞬间,大脑中思考过的方法,最后分析逼孩子“向海里跳”的有利因素。之后,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船长会采用什么方法救急”,让学生借此懂得遇到问题需要果断处置的重要性。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根据所学习的文本特点,设计具有思辨意味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加以落实。

[参考文献]

[1]魏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及其实现[J].江苏教育,2022(57).

[2]章文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2023(14).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实施对策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语文建设(2019年2期)2019-05-17 10:05:1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
语文建设(2019年2期)2019-05-17 10:05:12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语文建设(2019年2期)2019-05-17 10:05:12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绿色科技(2016年20期)2016-12-27 18:47:42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41:03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09:45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07:22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考试周刊(2016年28期)2016-05-27 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