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项目在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探讨

2024-05-19 14:36:56张鹏黄宇琪魏中举杨军伟黄明达李涛
科技风 2024年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双创

张鹏 黄宇琪 魏中举 杨军伟 黄明达 李涛

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提高了对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但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足,解决问题能力差,综合素质不高;教学知识体系更新慢,与生产实际脱节;缺乏经费预算和项目组织训练等问题,使得本科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项目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具有项目选题多样化、团队成员多样化、项目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对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创新融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均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双创;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

1 大创项目实施概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是以培育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其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1]。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在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上被定义为“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13]。我国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中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45]“十二五”期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开始实施[46]。

2 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需求

2016年,《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以全面服务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性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7],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8]。应用型人才是指运用知识的人才[813],与发现知识的研究型人才、完成具体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共同构成科学技术工作所需的人才类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在“用”[9]。我国经济社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科技发展已经进入第三次与第四次工业革命交汇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就是创新能力。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理论基础并善于将其运用于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具备以新角度、新思维审视并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完善优化现有技术手段的能力,推进生产技术进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能够为推进生产技术进步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做出贡献的一线人才。这使得应用型高校不仅要重实践,更要注重实践的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突破标准化思维和权威化知识的禁锢,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1114],锻炼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3.1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低

对于在校本科学生来说,多数人是没有工作实践经历的,对于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基本是从入学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分和学位往往是主要動力。因此,在各项问卷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简单定义为“不挂科”“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等。由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付课程考试完成考核环节较切实掌握某些知识具备某些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关于课程或专业本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课程选择的有限性和学习方式的固定性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体现不足,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3.2 知识体系更新慢,与生产实际脱节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已经有意识地引入学科前沿进展及应用实例,但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占比依然有限,多数课程教学仍然主要围绕教材展开。而教材作为帮助学生构建相关课程基础知识体系的主要资料,其内容需要包含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经典理论,并且教材编写的程序复杂性决定其需要一定的编写和出版周期,因此其中包含的知识无法做到实时更新。教师在较为有限的课时内,在基础知识及理论讲解充分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学生引入最新科研进展及实践案例作为拓展性教学内容。培养方案中包含的实践环节,虽然已经在内容安排时尽量贴近生产实际,但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数周的集体实践,存在实践内容较为单一,课时较为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实践和多样化发展需求。这使得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并不能直接具备开展一线生产实践的能力。

3.3 解决问题能力差,专业综合素质不高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占比相对较高,但这些实践环节仍然多以课程形式体现,方式及内容都相对固定,学生容易形成路径依赖,特别是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和确定方法思路的环节得不到有效锻炼。这些环节的缺失使得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会“无从下手”,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生产实际中的问题往往是多学科融合的综合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或技能才能够解决。而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往往是围绕本课程内容展开,设置的问题与实际问题相比往往更加理想化和简单化,这使得多数实践环节专注培养学生某一专业的实践能力,但难以锻炼学生的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3.4 经费预算不合理,组织能力不强

课程实践环节基本不涉及经费预算,更没有实际使用经费的场景,导致学生对课题研究或自主创业中涉及的经费类别、预算比例及使用规范毫无概念。特别是自主创业,经费预算和合理使用是极其重要的内容,甚至能够决定创业项目的成败。学生在这一方面实践锻炼的缺失,会使其踏上社会后的实际创业成功率下降。此外,尽管在各个实践课程中已经尽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其课程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和基本框架依然较为固定,仅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在团队构建、成员选择、职责确定等方面,学生能够得到的锻炼依然有限。

3.5 实践周期不够长,团队成员单一

受限于课程结构和培养方案,课程的长度最长不超过4周,与实际的创新创业周期相比,延续时间太短。这导致实践内容整体被压缩或部分环节被省略,而学生对于较长时间跨度下协调实施、进度调整及节点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并且,以班级为最大单位开展的实践课程,使得学生仅能在同班同学中选择成员组成团队,无法积累与不同经验阅历和专业背景的人员协作开展工作的经验。这些短板的存在也使得实践课程对于实际的创新创业情境的模拟十分有限,学生即使很好完成了各项实践课程,依然不能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

4 大创项目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4.1 项目选题多样化,创新思考能力提升

大创项目选题没有固定主题及范围,可充分支持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能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习、生活各个环节的问题,结合自身专业兴趣,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开展创新研究或创业尝试。不受学科专业、组织形式、预期利润等问题限制的课题选择,基本不存在失败成本,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开展头脑风暴,在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过程中,完善思路,提高合理性和可行性,将每个创新点子拓展成大创项目。通过创新思考和思路完善,多数课题能够获得不同级别的立项,得到技术、场地及经费支持。学生通过大创项目能够在创新产品落地、创新企业模式构建及创新经营模式探索等方面尝试,有潜力的项目能够在进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为最终社会环境下的创新创业计划奠定前期基础。不很合理的项目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试错,明白自身缺陷所在,尽快补齐短板,调整思路,为下一步合理计划的提出奠定基础。

4.2 团队成员多样化,创新融合能力提升

不同于课程实践环节以班级为单位的实施过程,大创项目团队能够自由组建,不受专业、年级的限制。团队组建过程中,能够根据项目内容中所需人才类型和专业类别,选择对应的团队成员。跨专业组队,能够使得研究团队获得更强的多专业融合综合创新能力,使得项目研究内容不受自身专业限制,具有专业融合优势。跨年级组队,能够使得团队组成更加丰富,高年级学生能够充分分享知识和经验,低年级同学通过项目锻炼自身能力,成为优秀的后备力量。这样的组队模式对项目负责人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负责人需要通过自身对于项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发挥不同成员的能力特点,充分发挥跨专业融合创新优势,建设人才梯队,最终实现项目高质量开展和成果高质量产出,并为形成稳定的创新创业团队奠定基础。

4.3 项目形式多样化,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大创项目从类别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6],这三类项目涵盖了新理论、新技术的理论研究,新创意设计策划,新产品、新创意落地,产学研合作等类型的项目。创新训练项目适合专业理论扎实,尝试探索学科前沿或有进一步深造学习计划的学生,项目整体实施过程与科研项目类似,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创业训练项目适合对创新商业模式或创新产品有一定思考,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完善的学生,能够为学生模拟创业流程,营造模拟创业环境,在实践锻炼中加深对创业策划及产品研发流程的理解,完善創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项目则适合已经完成成熟的创新模式策划或创新产品设计的学生,能够通过大创平台与感兴趣的相关企业开展深入产学研合作或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进行创业实践,实现创新企业模式或创新产品的落地转化,基本完成创业的初步阶段,成功落地的创业实践项目能够真正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开端。三种类型的项目基本适应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也能够为学生实际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5 提高大创项目实施效果建议

5.1 完善大创项目管理制度,规范经费使用

从学校、学院、教学系各级建立大创项目课题预研、申请立项、开展研究、成果产出和结题汇报各个环节上的筛选评价体系,优化项目选题,避免类似项目重复立项或创新性不佳的项目立项。对前期研究扎实、已有较好研究基础的项目给予更大支持,提高项目整体质量。建设大创项目线上管理系统,统筹管理,按要求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根据合同要求按时完成项目结题工作,对不能结题的项目及时进行延期或撤项。完善项目经费管理系统,规范经费报销流程,根据合同预算进行报销审核及结题审核,对完成项目研究后尚未使用的经费进行合理合规利用。

5.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科研、实践水平,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大创项目指导。建立针对大创指导教师的专项培训课程,提高指导教师水平从而提高大创项目水平。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事科研工作或产学研转化课题,在其中承担一定研究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构思大创项目,形成具有连贯性的研究体系,产出具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鼓励教师从低年级起指导学生的学习研究,拉长指导周期,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特长特点和兴趣所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5.3 紧密联系生产企业,建设产学研孵化基地

从政府和学校层面建立面向大创项目的产学研孵化基地,给予政策和硬件支持。联系相关生产企业,聘用企业导师,安排优秀学生前往企业实习,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鼓励优秀的大创项目成果在企业落地,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借助大创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项目研究价值,降低企业研究成本。搭建优秀创新型人才与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流桥梁,提高沟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与学生就业、创业。

参考文献:

[1]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18120.

[2]王毅,农璐.创新思维导向下应用型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探索[J].林区教学,2023(11):4145.

[3]蔡裕扬.高校大学生“双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才智,2023(31):153156.

[4]王全文,李伯枫,刘鹏.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就业工作科学化水平[J].职业时空,2011,7(02):141142.

[5]李科举,陈小权,刘靖,等.高职学生创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4):275276.

[6]李俊文,肖福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途径探究[J].山西青年,2020(14):1920.

[7]贺旭辉,余茂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7):100104.

[8]黄宇琪,张鹏,张太乐,等.应用型本科《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改进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147148.

[9]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

[10]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2023.

[11]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33(12):6770+83.

[12]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13]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14]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01):8491.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23295);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LPSSYjg202134);六盘水师范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LPSSYzyzhggsd202001)

作者简介:张鹏(1986— ),男,汉族,山东东营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地質工程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

*通讯作者:黄宇琪(1990— ),女,汉族,江苏常熟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36:20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37:16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1:44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2:08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7:03
海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与启发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