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超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江苏宜兴 214200)
江苏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是宁杭城市带中心节点城市、无锡“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翼。全市农村面积占3/4、农村人口占一半,是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版块、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基地。2023年,宜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5.22万hm2,产量达35.99万t,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态势,粮食生产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宜兴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为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分析农业机械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价值。
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机装备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宜兴农业机械化展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种植、收获、加工等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作生产力。数据显示,在数量方面,截止到2023年底,宜兴市轮式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在册达928台,各类插秧机、植保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保有量巨大。在技术进步方面,无人驾驶收割机及插秧机、智能喷药施肥无人机、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机械设备逐渐成为主流,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减少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此外,北斗定位、远程监测、无人驾驶、精准作业等先进农机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深度融合,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数据化,为宜兴市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的决策支持。然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高端农机设备的高昂成本、小规模农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熟练度以及相关技术服务配套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这些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和解决。
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业机械化不仅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使得农民能够解放双手,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各种类型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也迅速发展起来,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经销及维修机构、农机教育培训机构等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增多[1],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宜兴市为例,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各个辖区涌现了一大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规模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统配统施、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技术推广等社会化服务,实现了“耕、种、管、收”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此外,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无人机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减轻了对劳动农户的数量要求,释放出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提供了条件,这也改变了农村的劳动力分布和社会结构,推动了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机械化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障碍,技术普及是一个重要因素。以水稻机械插秧技术为例,尽管插秧机械化具有节种节肥、省工省力、降低劳动强度、防草防虫抗倒伏的优点,但小规模农户缺乏成功经验,试错成本高,对机插秧技术顾虑太多,掌握不够熟练,导致机插秧技术覆盖率依然处于不断攀升中,新技术的接受度和配合度始终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而经济问题则成为另一个重要阻碍因素,虽然政府已经在农机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购置补贴政策,但广大农户仍旧需要在各类农业机械上支出不菲费用。而且受限于农村地区土地审批困难导致的库房资源匮乏,不少农机设备采购后只能处于露天停放状态,长时间的不良停放条件影响导致的维修、折旧成本增加也给农户带来不小的压力。此外,诸如喷药施肥无人机之类的高端无人农机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却缺乏以旧换新服务支持,导致农户在扩大生产作业规模时在装备更新方面投入不断增多,收回成本周期加大。对于许多小规模农户而言这些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贷款渠道使得农民在获取和使用农业机械时遇到困难。此外,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还受制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波动性变化,这也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收益不稳定,增加了农民的经济风险和顾虑,因此解决经济可承受性问题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挑战。
从新购农机设备的牌证发放,到平时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再到每年的年审年检工作,农机安全监理通过对农机的质量、性能、使用和维修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保障农机设备的安全使用。但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以及各类新式农业机械的出现,其安全性愈发重要。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户在使用农机时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农机的日常维护,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导致农机发生故障损坏,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对农业机械化过程产生重大影响。这也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减少农机安全事故,推动农机设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机手安全生产意识,已是摆在农机安全监理面前无法避免的问题,对农机监理工作的人员队伍建设、设施装备更新、行政权力事项细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与传统农机的冲突是也日益凸显。在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战略政策助推下,农机行业正进入新一轮革新。以中联中科、潍柴雷沃、博创联动、一拖股份、沃得农机、迪马股份、超星智能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加码智能农机,并以技术、产品、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智能化。随着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以智能设备赋能未来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大趋势。而老旧、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农机功能单一、能耗较高,不可避免地带来安全性能、经济性能、环保性能恶化,致使能源消耗增多、环境污染严重、作业成本增加、安全隐患严重,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多样性需求。因此农业机械化与传统农机之间的冲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兼顾传统农机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宣传至关重要,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精准对接农机企业需求,建立“点对点”的沟通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企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行业管理,加大税率优惠政策的力度,鼓励农机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3],同时加强对农机设备的购置补贴力度,鼓励农民采用农业机械化手段,使农民更易于购买和使用现代化农机设备,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宣传推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建立健全新技术推广体系和培训机制。农机主管部门应针对农业机械化生产主要技术层面,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邀请厂家技术骨干力量、农业专家面对面教学。同时,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送技术到田、送知识到家等方式加强实践,来培养人才,日益完善与优化知识结构,组建一支高水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为其提升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提供便利。此外,树立农业机械化技术典型示范合作社,分享农业机械化技术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发挥榜样作用,用大户带动散户,推动附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而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全面、更深入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农机安全监理作为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为了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任重而道远。以宜兴市为例,农机安全监理队伍现有员工9人,承担着全市所有轮式拖拉机和收割机的日常监督、安全检查、年审年检以及行政执法等工作。为积极推进宜兴市农业机械化进程,一是必须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针对性开展农机,尤其是新式农机业务培训、法律法规培训,积极引入新型有效的监理方法,邀请省所专家、行业代表开展授课,学习先进农机知识,培养一支道德素质硬、工作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农机监理人才队伍,为实施农机牌证许可、年审年检、执法检查等工作提供扎实的业务能力储备,真正做到管好、用好农业机械,提高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管理水平;二是仍需加大农机监理工作扶持力度,政府和上级农机主管部门应制定扶持政策,增加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资金投入,配备与农业机械化进程匹配的监理检验检测装备和执法工具,提升监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推动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机监理领域壮大发展,走科技化、智能化道路,有效提升农机安全监理水平;三是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力度,结合安全生产月、驾驶人安全日等活动,利用悬挂横幅、发放手册、扫码看视频等方式,向农户普及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事项、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知识,帮助其掌握新式农机具安全使用常识、维修保养注意事项等,提高其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接受度、配合度,为农业机械化进程保驾护航。
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让乡村振兴事业更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环境的和谐发展,应当推广智慧绿色农业机械,减少农业机械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开发和使用节能减排的电动农机、低排放农机等农业机械,以及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土壤破坏和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绿色化的融合,通过引入先进的北斗定位、传感器技术、远程监测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降低劳动成本,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农机智能化、绿色化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支持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并邀请科研机构和农机企业加强传统农机智能化改造升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智能化改造升级潜力,通过政府补贴和贷款扶持政策,推动农民对传统农机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并配套开展智能化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智能农机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确保农机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后的顺利推广和应用。建立一批典型的农机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技术示范点,利用改造后的效果展示,提高农民对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的认可度和信任度。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农村环境的保护。
农机是解决谁来种地、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力量,起着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技术普及与经济障碍、与农机安全监理及传统农机冲突等挑战,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仍需要加大对农户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宣传力度,惠及更多的农业主体;农机监理部门应扛起担当,做好履职尽责,为农业机械化进程安全护航;政府也应致力于加快智能绿色农机装备和节本增效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农业机械化向更高效、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通过多方合力,真正解决农业机械化进程健康发展的阻碍,共同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