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林,李 艳,沙日娜,魏 霞,冯莉霞,武玲霞,焦 宇,李 峰,王丽霞,崔艳萍,贾利锋,图 拉,郝 瑞,孟艳军,高志强,刘要仙
(1.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2.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人民政府,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3.伊金霍洛旗农牧局,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4.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5.伊金霍洛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6.伊金霍洛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7.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8.伊金霍洛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9.伊金霍洛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0)
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位于伊金霍洛旗西北部,全镇总面积944 km2,下辖27个嘎查村1个社区,共10 466户,总人口22 768人,常住2 385户,人口4 986人。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绿色乡镇”“全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殊荣。近年来,苏布尔嘎镇党委坚持多方位调研、高标准谋划,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实施的根本遵循,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形成了一套颇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力争将苏布尔嘎镇建设成为党建引领示范镇、乡村振兴样板镇、基层治理先行镇,在助力全旗高质量发展中当先锋、做高地、走在前。
按照“党建引领、德治先导、村民自治、法治保障”总体思路,深入探索镇村治理新路径。
1.1.1 以“党建+”引领,持续筑牢基层治理组织基础
创新“五抓五促三提升”党建工作法,建立党建双周调度会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固定活动日等活动,不断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基层多元共治、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党建格局逐步形成。按照“先进有活力,中间有压力,后进有动力”的创争氛围,开展嘎查村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工作,评选一类党组织和二类党组织,建立镇村两级后备力量人才库,推荐培养嘎查村后备干部。同时,广泛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切实发挥“共产党员户”牌匾的“责任状”“监督台”“正容镜”作用,为全镇营造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
1.1.2 因村施策,规划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以嘎查村立地条件及区位优势为依托,全力挖掘自身底蕴,厚植发展优势,统筹规划现代农牧业聚集区、休闲旅游示范区、生态植被恢复区及产业转型承接区等四大区域。以聚焦产业集群为目标,科学打造敏盖绒山羊、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禽类养殖及特色种植五大产业园。
1.1.3 以乡贤工作站为载体,着力强化乡村德治先导作用
首创成立乡贤工作站矛盾调处机构,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及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城乡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形成了以乡贤工作站为中心,以司法所、平安建设办为支点,以各嘎查村网格员为网眼的“1+2+N”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网络,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每周分析研判、每月回访排查、每季度督查督办,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镇村干部全员包户制度,形成全镇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常住户的工作格局和全员全时全面联系群众上门服务机制,不定期入户走访,了解农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向农牧民宣传党的政策,收集听取农牧民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1.1.4 以民主公开为抓手,全面完善村民自治管理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制定印发《苏布尔嘎镇“三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紧紧围绕村级工程管理、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管理等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人、财、物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区域,集中梳理审核,简化工作流程,完善监督环节,编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嘎查村干部言行负面清单,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数据查询终端、公示栏等渠道,将“小微权力”线上线下同步公开,以图表形式“亮权”。线下升级改造村务公开栏,统一规范公开内容、格式和要求,力求让公开内容简明易懂;线上建立网络监督平台,在村活动室设置“三务公开”终端,方便村民随时查阅,并开设举报专栏,进一步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公开了镇级党务、政务,村级党务、村务、各类惠民补贴发放情况内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退役军人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1处,设置综合业务窗口、退役军人服务窗口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窗口,实行“一窗通办、一人多岗”的办理模式,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20多项。
1.1.5 以网格化治理为载体,全力提高乡村法治能力水平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治理”的原则,将全镇划分为片区、网格、点,建立“五级包联工作机制”,形成了“旗级常委包镇、镇主要领导包总、党政领导包村、村‘两委’包社、党员干部包户”的网格化治理体系。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建设,将律师、民警和驻村法官纳入网格,全面开展基层政策宣传、为民服务、协助执法等工作,推进法治服务向基层延伸。同时,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宣传月、“逢九”集市等时间节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宣传展板及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向农牧民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并定期组织开展“以案说法”活动,不断增强农牧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农牧民的法治观念,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法治良序。
1.2.1 创新实施“美丽积分”管理制度
结合乡风文明治理及全镇实际情况,制定了《苏布尔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美丽积分”实施细则(试行)》。将矛盾纠纷化解、禁牧、保洁等工作与“美丽积分”相结合,通过积分兑换超市,遵循“多奉献多积分、少奉献少积分、不奉献不积分、拖后腿扣积分”的原则,实行台账式管理,积极引导农牧民树立良好的价值导向,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性,通过美丽积分兑换物品。
1.2.2 全面推广乡风文明“红黑榜”
将嘎查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形成的“乡土”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了“垃圾兑换”“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卫生星级健康福利”3种正向激励机制,形成了“红榜”,红榜村民可享受积分兑换奖励、优先考虑发展入党、优先推荐为村“两委”干部、推荐参评先进典型等待遇。对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积极、不配合、卫生不达标的户子,纳入“黑榜”,通过采用公开公示、“一顿饭”惩罚、限制参与评先评优、暂缓发放村集体经济分红及暂缓办理生产生活用地审批手续等5种反向倒逼机制进行鞭策,进一步提升农牧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1.2.3 持续培育自治文明乡风
针对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约定俗成”,通过系统梳理和修改完善,制定形成了各具风格的村规民约,成为嘎查村自治的“小宪法”,潜移默化引导广大农牧民的日常行为。同时,注重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立了道德讲堂、文化主题广场、草原书屋等阵地,持续转变农牧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并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清洁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家风”等评选活动,通过张贴善行义举榜,扩大典型示范效应,逐步带动周边农牧民树立“主人翁”精神,不再只当“旁观者”,形成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
1.3.1 建立“三层监管体系”,实现全域整治“无缝化”
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全镇采取分段、分片责任到人的方式层层履责,形成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覆盖的“三层监管体系”,使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无缝化管理。一是将27个嘎查村划分为三个片区,由三位主要领导任环境整治一级督察员,对各自片区的环境卫生进行督导。二是将镇区和27个嘎查村划分为28个网格,由负责镇区环境卫生的城市管理办公室和27个嘎查村负责人作为二级督察员,对各网格环境卫生进行督查。三是按照全镇所辖社区将嘎查村环境卫生监管责任进一步细化为154个点,由社长担任三级督察员,对本社的环境卫生进行督查。
1.3.2 开展“三大整治行动”,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
1)垃圾整治方面。针对农村牧区垃圾处理难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牧区垃圾集中处理。一是建立保洁管护队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由村民自主推选,甄选责任心强的壮劳力充实卫生保洁管护队伍。二是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建成垃圾转运站1处、垃圾池100多处,配备垃圾桶5 000多个,购置垃圾转运车辆,实现了“户有垃圾桶、社有垃圾池、村有拉运车、镇有转运站”的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三是强化垃圾收运处理。推行“户收集、社集中、村拉运、镇转运、旗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做到垃圾日运日清。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将镇区环境卫生由乌尔掌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承包,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多元,解决30多人的就业问题,实现环境卫生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污水整治方面。一是安全饮水方面: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全镇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二是厕所革命方面:根据户子的分布情况,采取“集中、相对集中、分散”三种改厕模式,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将距离污水处理厂较近的光胜村七、八社与二号园区户子的污水,通过铺设污水管网直接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居住相对分散户子的污水,通过就近建设化粪池的方式,相互连通集中收集,后转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三是污水处理厂运营方面:采用“政府建设+企业运营”的方式,安装太阳能光伏,处理达标的水可用于全镇的绿化养护、灌溉等。
3)村容村貌整治方面。按照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同时,进一步强化道路沿线、公共区域及景观节点等场所的管理,营造村容整洁、秩序井然的宜居环境。
1.3.3 建立“三个长效机制”,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易反弹,需要常抓不懈。全镇从建立完善三个长效机制入手,着力解决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的问题。一是考核奖惩机制。制定《美丽乡村后续管理督查和考核办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查考核细则(试行)》,对各嘎查村环境卫生进行考核。同时,合理运用《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条例》,从严惩治破坏环境、损毁基础设施等行为,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二是村级自治机制。由村民自主推选组建村级环境卫生监督小组,不定期对住户开展督查。实现全民参与的环境卫生整治的新模式。三是经费保障机制。全镇结合各嘎查村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制定资金分配模式,合理分配各嘎查村后续管理资金,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乡村振兴战略建立于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上,重点在改善民生,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战略实施服从服务于社会治理的需要,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进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涉及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新时代党建引领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能够有效应对乡村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乡村社会的治理效能,在多样化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苏布尔嘎镇将紧抓乡村振兴战略主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闯新路、做模范,建设经济结构更加均衡、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苏布尔嘎镇。
乡村行,看振兴。苏布尔嘎镇将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构建,不断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与农牧民保持同频共振,建立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注重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实力和村民生活水平,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