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谦撰《万母刘太宜人八十一寿序》书札小议

2024-05-18 04:23邓昭辉长沙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4年2期
关键词:宜人湖南

◆邓昭辉( 长沙 )

一、万母刘太宜人八秩开一荣庆寿序释读

在湖南博物院丰富的馆藏古旧文献中,书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通过对馆藏散杂函札的清理,我发现有一封王先谦撰、张百熙写《万母刘太宜人八十一寿序》的书札,查相关著作,均未有收录,为未刊的第一手资料。

该书札属于一篇祝寿文稿,共5页,字迹清晰,无虫蛀,保存基本完好。纸张尺寸规格一致,纵横为31厘米×28厘米,格子尺寸为2.4厘米×2.1厘米。版式为单鱼尾,白口,四边双红线,版心上下分印有“含英咀华,焕乎堂制”字样。

现试将原稿加注标点,整理释读如下:

恭祝貤封孺人晋封宜人万母刘太宜人八秩开一荣庆寿序

汉宣帝曰:“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岂不信哉。咸丰中,狼豕奔突,蟊贼内讧,朝廷假州县以生杀重权。于是湖南牧令以鹰击为治,相高以威名,反是者大府不贵。独闻兴宁县知县丰城虚谷万先生,天性自将不趋时尚。循循然以诗书温厚之气,柔扰狡焉。思逞之民,化顽镇嚣,桴鼓无警。虽声绩弗赫,然较彼猛烈者功效孰多,湘人士洒然异之。

万母刘太宜人八十一寿序(一)

及同治甲子(1864)乡闱,先谦竟以文字受知出其门下,晋谒频数,神清语夷,和风就薰,旌策无迹。明年入翰林,先生亦遂退归里居二十有二年而考终矣。中间仅乙亥(1875)典试江西,得与先生一再见设。此二十二年中,日从之游进德,讵有量哉!惜乎!有缘而无缘也,先谦之命也。

光绪己丑(1889),先谦自吴中归长沙,先生之孙伯任大令随牒在焉,伯任局度闲雅,宅心惠和,先谦日暱就之,而若先生之固在也,则又大喜过望。伯任先后捧檄办理岳州桃花坪厘局,两次榷岳州,洁己奉公,脂膏不润,日手一卷,丹黄烂然,点勘之精,近今无两。乙未(1895)冬杪署,知攸县事。攸承旱歉之后,丁漕积逋,抢案填委,前政未能了也。伯任恻然曰:“此饿儿争食耳,不足云盗,而矧曰强耶?”薄惩而纵之,饥黎感泣。亟请于大府,借运储备仓谷三万石,俵发四乡,量户振恤。不足则刊示手书二千言,劝谕捐助,情辞恳至。激良兴仁,捐谷至数千石,番银至数万圆。不劳而事,集赖以存济,民无一流亡者。夏秋之交又旱,伯任齐祷仙坛,嘉澍立应,神人欢悦,年谷绥丰,不烦追呼?而输将以勇,始或虑借发之谷,贫户短偿,至是民乃曰:“我公福我,何忍累公!”不三月,而担负牛车,毕登于仓。遂乃萑苻不起,讼牒益稀,敷化一年,不闻斗杀,盖祥和之气,感弭于无形矣。听断之暇,诵声锵然,时与幕宾杯酒论文,且有余力,助予编校。嗟乎!伯任一安静吏耳,非有奇才异能,而其效顾若是,先谦以是益叹:先生之治,谱精而贻谋远也!伯任乃正告曰:“吾大父之生平,君诚知之矣。吾母太宜人之教,君尚不知也,吾母固贤母也。”先谦尤乐正襟敬听,于是乃稍得其梗概。云盖:“太宜人真所谓古之高明妇人也矣!”

太宜人为南丰刘氏,官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灼之女。先生赴京兆试,主其从子官刑部葵田君家,都水公与刑部友善,因得识先生,遂以女许字赠公滋圃君。道光甲辰(1844),赠公入都赘于刘。乙己(1845)偕太宜人归里时,两家俱富,厚装遣甚丰,戚族来观,窃意新妇贵倨,太宜人朴约其服,柔嘉其仪,虽出高门,宛如贫女,咸叹美焉。

先生治家严,祖姑在堂,姑亦勤俭,夫之姑若叔既娣姒,内外多至三十余人,太宜人中馈劬劳,阖门雍协,以是得重闱欢,生一女,后归湖南东安席氏,即今敕建江西专祠砚香(席宝田)方伯之继室也。庚戌(1850)赠公逝,太宜人方有身,压于舅姑宽譬之勤,衔哀以待及免身。得一女,后适同邑湖南知县邹君光照者也。太宜人是时恸绝者屡。先生重念大宗,且谋有以慰之,爰命伯任为之后,时甫二龄耳。太宜人保抱扶持,忘为异腹,威慈济用,底于有成。戊辰(1868),伯任补诸生,始得解颜一笑。然此二十年中,丧葬之哀,婚嫁之累,重以被寇,家落忧惶播迁,太宜人心力亦瘁矣。

太宜人性仁厚,无诟詈声儿妇及婢妪,有过失,色以怒之,改悔乃已。闻苦语则必恤,见善举则必为顾,此犹常行非其所难,所难者妇人莫不以就养官舍为光荣。太宜人视女,往来席氏,爱乐永祁谿山,有隐居之志。伯任官攸十阅月(1896),板舆犹迟迟也。挈其外孙(席沅生),遍揽潇湘洞庭江汉之胜,乃始棹舟以来。此其超旷之致,求之须眉,可多得乎?又雅好观书,或命盲女弹词演古事,或谈近人志传中义烈危苦妇女,环听唏嘘激昂。盖太宜人躬贞苦节,经历乱离,丙辰(1856)家居避寇,为舟子所陷,幸以智全。甲子(1864)随宦兴宁,霆军之变,母子缚椅夜奔,萤光草露,故痛定思痛,烦冤感伤,亦其遇使然也。《既醉》之诗曰:“厘尔女士”,太宜人犹得,谓非女而士哉。

太宜人以节孝旌于朝,以伯任本生考官浙江萧山县丞,貤封孺人。以伯任官湖南知县,晋封宜人。安富尊荣,康疆逢吉,斯亦福德之徵已。今年丙申(1896)十二月八十开一帨辰,同人谓侑觞之文,惟先谦宜因次列其祖孙、母子之治行懿德阐扬之,为太宜人寿顾,先谦尤有进焉。夫以处先生之时,行先生之道,犹且日计不足,月计有余。矧今大难久平,民生凋敝,司牧者无所用其武健,惟在休养渐摩之耳,伯任安静之效彰矣,岂特一邑哉。异日荐居高位,循是以行无变可也,太宜人达人也,知必有韪于予言。

诰授中宪大夫,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前江苏提督学政侍生王先谦,顿首拜撰。

诰授中宪大夫,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赏戴花翎,南书房行走,国子监祭酒,前山东提督学政愚姪张百熙,顿首拜书。

二、王先谦、张百熙与万氏祖孙的情缘

撰文者王先谦(1 8 4 2—1917),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湖南长沙人,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后回长沙定居,专心讲学。王先谦一生著述宏富,在经、史、子、集各传统学术上取得丰硕成果。

王先谦同治三年甲子(1864)湖南乡闱,正是这个时候他与万时若相识,成为他的学生,“以文字受知出其门下,晋谒频数”。

“同治三年(1864)王先谦二十三岁。在湖北军中。四月,官军败绩于天门之九真庙,余随梁公帅败卒突围出。奉总督檄,移营蕲水月,归里。九月,乡试中式第四十名,座主原任刑部尚书谥又恪常熟庞宝生先生钟璐,原任礼部尚书谥文恪寿阳祁子和先生世长。房师原任兴宁县知县丰城万虚谷先生时若。”①房师是指明清乡、会试中式者对分房阅卷的房官的尊称。清顾炎武《生员论中》:“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言语不同,名姓不通,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

万母刘太宜人八十一寿序(四、五)

王先谦同治四年(1865)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九年(1870)后,他多次担任地方乡试正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光绪元年(1875)六月,王先谦出任江西恩科乡试正考官。正是这一年“典试江西,得与先生一再见”。鉴于与王先谦师生关系,万时若做出了一个亲属子侄不参加这次乡试的举措,为当时江西学子所称道。

查阅相关史载,大约得知万时若生于清嘉庆十年(1815),“光绪十一年(1885)题准:护理江西巡抚刘瑞芬咨称,丰城县同知衔前任湖南兴宁县知县万时若(1860—1866),现年七十岁,道光乙酉科举人……今光绪十一年乙酉科,均已届周甲之期,请重赴鹿鸣筵宴各到部,均与重赴鹿鸣筵宴之例相符,应否赏给升衔之处,谨遵照奏定章程办理”,在后万村东特设鹿鸣宴奖赏,万时若被朝廷恩赏加四品衔。②据王先谦的寿序记载“明年入翰林,先生亦遂退归里居二十有二年而考终矣。”由此可知万时若逝世为光绪丁亥年(1887),72岁寿终。

万时若自小聪颖好学,19岁中举,咸丰癸丑年(1853)选授南康县教谕,同治元年庚申(1860)任湖南省兴宁县县令。兴宁县即现为湖南县级资兴市,由郴州市代管。万时若上任后,断案神明,清理大量积案,兴学重教,广受百姓和学子们的赞颂。郴侯书院在咸丰九年(1859)地方筹建,至同治元年(1862)始落成。万时若特意作文一篇《郴候书院记》,大书特书其事。

“岁庚申(1860),余奉檄湖南直隶郴州兴宁县知县。侨寄长沙省桓,与前任兴宁县彭君厚轩往来日密,相得甚欢。每剧谈,彭君为余言兴邑民俗,勤俭有古朴风。其士人亦循谨自持,无嚣张气习。四乡之内,笃学能文者固不乏人,而北乡称极盛焉。北乡近有书院之建,皆其地士民不展惜重资,踊跃从事,其有志于读书上进,深有足嘉。维时彭君详言之,余谨识之弗忘。及莅任,公余之暇,进多士而课以诗古文辞,靡不斐然成章,堪以造就。而又两次扃童子试,披阅之下,见其佳文林立,美不胜收。每遇学使按临,北乡之八泮者,往往多至五六人,余始信彭君之言为不谬也。

岁壬戌同治元年,举行恩科,并补行咸丰己未恩科。余以调帘赴省,放榜后奉饬回任,道经永邑,抵北乡。有贡生曹维精等遮道款迎,入所建书院。余周视之,内构讲堂学舍,备极高朗。周围数十丈,广可容百余人。门以外额曰:‘郴侯书院’。

兹诸生谢书林等以书院于咸丰九年三月丁未创始,于同治元年九月戊寅落成。而且广置腴田以作山长修金及诸生膏火之费,悉述其颠末,乞余言以勒诸贞珉,用不辞而为之叙。至于究经汲古,努力殚心,不囿于小成,不杂以岐务,于以弋取科第,储国家有用之才,是尤余之所厚望也夫!”

同治二年(1863),万时若在其《程水书院记》中说,以书院私于一家一族不能久远,合三书院之资,建书院于辰冈故址,取名“程水”,以示大公。

同治四年(1865),万时若在其《纪大脚岭矿禁》云:“天地有自然之利,取之以因,而盖当顺乎众也;造物有无尽之藏,求之非黩,而亦必视其地也。不顺乎众而昧然取之,势必至利归一己,而祸及万家矣。不视其地而贸然求之,究亦将利人有限而害且无穷矣。”“盖尝闻昔人谓开采最泄山川灵气,有关地方兴替。因是而推之,兴(宁)境文运久阢,或亦天之储蓄,其精英磅礴郁积,使之愈久愈盛,于以勃发,而大显其奇焉,未可知也。顾又堪听其左右戕摧,金椎丁丁,玉虎腾腾,朝斯夕斯,而使数百年含宏清淑之气,发泄无遗也耶?”③由此可见,万时若也十分重视环境的保护。

在当时湖湘学子的记载中,万时若做人做事也非常诚恳。“桐轩、晓楼设饯,同座者居停、筱峰、亦欣、锦笙并万虚谷大令时若。万乃商农房师,人甚诚笃。”杨书霖,字商农,清长沙人,举人,光绪元年(1875)任新化县教谕。④

书写者为张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号潜斋,湖南长沙人。张百熙为同治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光绪七年,督山东学政。光绪十四年,典试四川,翌年命直南书房。光绪二十一年,迁侍读学士。光绪二十三年督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戊戌政变后,因荐举康有为获罪,被革职留任。光绪二十六年,补礼部侍郞,次年升工部尚书兼左都御史,转刑部尚书。提出变通科举、广建学堂,并提议增设学部,要求复办京师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任管学大臣,主持京师大学堂。其间,保荐吴汝纶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奏请设立医学、实业、译书三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同时拟定《学堂章程折》,主持制订“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光绪三十一年,奏请立停科举。同年任户部尚书,次年转邮传部尚书。张百熙在清廷为官三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为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遗著有《张百熙奏议》《退思轩诗集》等。

同治十三年,张百熙考中进士,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当时湖南著名的学者王先谦在京师为官,张百熙跟随他学习,学识更进。万氏祖孙与他渊源颇深,万伯任的表弟席沅生乃湘军大佬席宝田之子,与其弟张祖同是莫逆之交,而席沅生的外婆正是女主刘太宜人。故此万伯任特请张百熙撰写祝寿文序,张欣然答应,所书小楷,一丝不苟。笔法轻灵从容,活泼松秀,带有一丝行书的意味,平易之中瞬息变化;结体态势舒展优雅,古朴平正又丰润劲练,笔画、墨色之间极富灵动俊逸之气。

万伯任先任浙江萧山县丞,后捧檄办理岳州桃花坪厘局,两次榷岳州,岳州关位于今岳阳市城陵矶,故又名城陵矶海关,于光绪二十五年正式开关。此为肥差,但万能洁己奉公,脂膏不润,日手一卷,丹黄烂然,点勘之精,近今无两。光绪乙未(1895)冬改任攸县令。时值天灾干旱,民不失所,全是因为灾害惹的祸,强盗时有发生,万时若果断抛开礼制、临机处置,先开义仓赈灾,而后上报朝廷。他从实际情况出发,“薄惩而纵之,饥黎感泣。亟请于大府,借运储备仓谷三万石,俵发四乡,量户振恤。不足则刊示手书二千言,劝谕捐助,情辞恳至。激良兴仁,捐谷至数千石,番银至数万圆。不劳而事,集赖以存济,民无一流亡者。”如此善政,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攸县境内太平无事。“夏秋之交又旱,伯任齐祷仙坛,嘉澍立应”。此仙坛即攸县张真人祠也。另据湘潭吴劭之代万伯任大令题攸县张真人祠联云:

神仙终是有情人,想当年三事方膺,赤县早敷郇伯雨;

宰官亦慕长生诀,问今日六朝安在?青山犹属蒋侯家。⑤

万在政余之时,就是课读不倦,帮助王先谦校对文稿,与湖湘学人相互唱和,同时对于新兴教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日手一卷,丹黄烂然,点勘之精,近今无两。”我们从王先谦致他的一通信札中可以窥知一二。全信如下:

承垂询学堂章程,仰见振起人才盛意,曷胜钦服,窃谓中国人士,慑西国之富强,而归求之学校,可谓知本务矣,然其中要有区别。

西国强,源于富,富源于商,商源于工,工源于学。故西学无论巨细,止当以工艺统之,特设工艺学堂,以专科专官,登进尤异。然后人知趋向,风气大开,工精器良,拓利源而塞漏卮,莫要如此,于中国学校制科无涉,于中国名教纲常更无涉也。

康梁诸逆,既借西学为摇惑人心之具;无识之流,知西之有学,而不能辨其为何学。盈廷交口,请立学堂,直以为西学当兴,中学可废。诏旨一下,疆吏从风行者,不必知;知者又不敢言。如此,虽学堂遍天下,谓之无可学也。名不正,则言不顺,非今日学堂之谓哉。

先谦去岁,即与同志诸君子议立工艺学堂,而费无所出。嗣以房、亩诸捐并举,恐扰民激变,请于蔡伯浩观察为言于中丞止之。因商就淮盐,划办口捐,更请以其余创立工艺学堂。蒙中丞批允试办。刻下奉旨,与农务学堂并举,殆无中辍之理。惟费止万金,成效恐难速睹,自非扩充经费不可。

至求实书院改大学堂,仍不离中学局面。院中原有西文、西学教习,不过章程较密,都与实在西学无预。即首邑议立学堂,亦止能多购中学、西学诸书,使多士有书可读,得以考求通习。至于观摩之具,仍非游览;工艺学堂不足开广耳目,启发性灵也。我兄以为民兴学、兴利为心,知必早有卓见。刍荛之献,未审有当万一否。⑥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维新变法思潮勃然兴起,求新变革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在一批地方官绅和维新志士的共同努力下,湖南新政风生水起,被誉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省份”。1897年1月,由岳麓书院山长王先谦领衔,正式呈报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湖南长沙小东街创办时务学堂。1899年2月学堂改为求实书院。1902年3月,求实书院改制为省城大学堂。1903年2月,省城大学堂正名为湖南高等学堂。1903年11月,岳麓书院改制为高等学堂,原湖南高等学堂并入其中,组建成新的湖南高等学堂。创立湖南新学堂,万伯任参与其事。其“为民兴学、兴利为心”的观点也得到了王先谦的认可。

稍后万伯任改任沅陵县知县,颇有政声。“大令万伯任(兆莘,江西南昌人)来见,谈许久报帖时,并呈履历,璧不敢当,大令云,辰州关只赖云贵木税,本地土产惟有桐油而已。府城依山而筑,舍宇层累而高,远望似甚繁盛,其实街市只一条耳。”⑦

1902年时任沅陵县知县的万伯任刚要离任,却爆发了著名的“辰州教案”,由于处理不当,他黯然神伤,离开湖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帝国主义的势力伸入了湖南辰州(今沅陵地区)。当时来到这里的两名传教士,化名为罗国荃、胡绍祖,他们受所在国的派遣来到中国,以办教会、建医院为手段进行传教活动。在传教士到来的同年七月,当地出现了一种怪异的瘟疫。此地的百姓本来就对洋人感到不满。随着瘟疫的爆发,他们更怀疑此事是洋人所为。“当时民众集聚在教堂门口时,罗教士从福音堂逃出,向城守衙门投靠,但刘良儒闭门不纳,以至于该教士被殴打致命。当村民聚众打教堂之时,总兵颜武林从门首经过但是置若罔闻,不加以保护;知县万兆莘卸任在即,不理政事只想专心办理交接手续。”由此种种,使谣言初起之时,不能立行禁止,以至于最后酿成了惨案。⑧万兆莘“充发极边,永不释回”。罪状是“卸任在即,有心推诿,谣言初起,不能立行禁止,以致酿成巨案。”⑨

三、万母刘太宜人事迹及其双节坊

此寿文内容是王先谦为万母刘太宜人八十一寿所写的祝词,由张百熙撰写。万母刘太宜人出身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著名的刘氏大族,父亲为工部都水司主事刘灼。万时若赴京兆试,住在其侄儿时官刑部郎中万启心(字葵田)家。万启心,字葵田,清道光壬午年(1822)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转升郎中。大司寇器重其才华,委其审理秋狱,纠正颇多冤假案,遂提拔其为御史,并任兵科给事中官员。

刘灼与万启心关系友善,因得识万时若先生,遂以女许配给万时若之子万启培(字滋圃)。道光甲辰(1844),万启培入赘于刘。乙已(1845)偕太宜人回归故里江西南昌三江镇,“两家俱富,厚装遣甚丰,戚族来观,窃意新妇贵倨,太宜人朴约其服,柔嘉其仪,虽出高门,宛如贫女,咸叹美焉。”

万母刘太宜人终其一生坎坷,经历了青年丧夫、中年丧女等战乱颠沛流离的苦楚,其养子万兆萃、也是夫弟之子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感恩万状。相关的细节也一一告诉世交王先谦,在寿诞祝文中可窥知一二。

刘太宜人“躬贞苦节,经历乱离,丙辰(1856)家居避寇,为舟子所陷,幸以智全。”在其丈夫去世后“恸绝者屡”。家翁万时若特把其夫弟之子,时年仅两岁的万伯任为之后,视为亲生,精心呵护,培养成才。“太宜人保抱扶持,忘为异腹,威慈济用,底于有成。戊辰(1868),伯任补诸生,始得解颜一笑。”

同治四年(1865)二月, 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刘太宜人母子在江西前往湖南投奔家翁万时若的途中,遭遇了湘军精锐“霆军”在湖北金口哗变,拒绝远征西北,举起抗清大旗。刘太宜人与万兆葵探亲刚好路过此地,途中惊险不断,“随宦兴宁,霆军之变,母子缚椅夜奔,萤光草露,故痛定思痛,烦冤感伤,亦其遇使然也。”

万母刘太宜人共育有两女,丈夫万启培去世时,尚有幼女还在腹中,后来嫁与同邑湖南知县邹君光照。长女即嫁给清末湘军名将席宝田。席宝田(1829—1889),字研芗,湖南东安人。席宝田继配万氏正是刘太宜人的长女,其生子席汇湘(1869—1909),字启驷,又字沅生,为席宝田第四子。1869年席宝田奉命重招已遣散的原所部“精毅营”湘军兵马,从湘西入黔镇缴苗民起事,其时驻扎湘西沅州,适时第四子出生,既以驻地为子起名,以志纪念。

席沅生七岁时其母亲病逝,从寿文中可以得知,席沅生母亲出生当在刘太宜人陪丈夫回到江西老家之后,即1846年后,逝世即为1876年,终年即30岁左右。刘太宜人中年丧女,万分悲痛,主动承担了照看外孙的责任,与外孙席沅生感情深厚。“伯任官攸十阅月(1896),板舆犹迟迟也。挈其外孙(即席沅生),遍揽潇湘洞庭江汉之胜”。时刘太宜人已经八十开外的高龄了,高雅之举,令人叹为观止,由此记叙中可以窥见一斑。

由于刘太宜人的悉心培养,席沅生后纳捐入官为郎中,后改任安徽候补道员(正四品),以办奉直赈捐,叙劳加二品顶戴,授予资政大夫。席沅生为官勤勉谨慎,讲求时务,能独当一面,读书博学中西,尤擅算学,清廷开设经济特科时已为名臣,应诏被保送。

光绪二十七年(1903)席沅生任湖南省督销盐局总办。清廷准备修建粤汉(广州至汉口)铁路,清廷借款与美国签订条约将此铁路的修建权与收益权出让给美国。席沅生与王先谦等联合湖南其他有识之士向湖广总督张之洞请愿,要求清廷收回条约赎路自筑。同时席沅生与张百熙的弟弟张祖同也是同僚好友。

另据《万氏十三修族谱》贞烈传载:旌表者,一为刘氏,以夫弟之子兆萃官,赐封太夫人。一为王氏,以夫弟启型官,赐封宜人,同于光绪丙午(1906)请旌表节孝,建坊本村。族谱上对刘太宜人抚养夫弟之子兆萃进行了记载。由于万启培、万启奎英年早逝,刘氏、王氏恪守贞节,终身未嫁,夫弟之子兆萃、幼弟启型由她俩人分别抚养成人。幼弟启型刻苦攻读,考取举人,任江苏宝应县知县。万兆萃考取附贡,赴湖南任攸县、沅陵等处知县。叔侄二人感恩刘氏、王氏终身操劳抚养之恩,为旌表年轻守节的贞烈情操,遂报请清廷获批建造此牌坊。此牌坊实物依然完整地保存在江西省南昌市三江镇境内。

三江镇是江西省的千年古镇,“双节坊”位于三江镇后万村前中部,建于清光绪丙午年(1906),坐北面南,后连坊宅,占地面积52.5平方米。牌坊为花岗岩石质,四柱三间五楼,正楼顶盖已无,次楼和边楼均双石拱承托。边楼脊部用鱼龙吻。中柱与侧柱间的两层石枋均透雕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枋间嵌图案花板。人物官庭故事,刻楹联,工艺精致,均透浮雕,人物活动栩栩如生。

正楼上枋嵌“圣旨”二字,下嵌“心绩双清”四字,下额枋镌“万启培之妻刘氏与万启奎之妻王氏节孝坊”十八字。中柱镌双联“贞心合受芝纶笼;劲节同邀绰楔荣”,侧柱镌双联“志矢靡他彤史联书双节传;名垂不朽清操应荷九重旌”,联工字秀。⑩

2011年12月29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四批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万启型是万兆萃的小叔,从小由早寡的嫂嫂王氏抚养成才。万启型(1874—1920),字雯轩,号式一子,江西丰城县人。初习举子业,从师著名经学家皮锡瑞之南昌经训学院,为皮氏之得意学生。参加光绪二十三年(1897)乡试,中举人。后捐官选为江苏省扬州府宝应县知县,又转任江苏甘泉县知县。民国三年(1914)秋,万启型自谓“以奇缘得遇仙师陈抱一先生,授天元秘旨”,陈抱一并嘱咐万启型“广传大道”。一时之间,扬州一带,皆知万启型之学仙,“四方之士,踵门而求道者纷纷不绝”,可见当时万氏学仙之影响。万启型在扬州创立修道院,传授陈显微之丹道。民国四年(1915),七十四岁的郑观应从万启型学,并称万氏为其度师。

综而述之,此封书札是研究当时清末万氏祖孙在湖南的政治作为、朋友交游以及万氏家族等史料的有益补充,有颇高的文献研究价值,也是后人欣赏张百熙的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作品。

注释:

①王先谦撰:《葵园四种.王先谦自定年谱》,湖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②⑩ 姚亚平主编:《美丽乡愁——江西历史名村文化档案》之《古建情怀》,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出版。

③何琦著:《郴州文化溯源》,海潮出版社,2000出版。

④(清)杨恩寿撰:《杨恩寿集》,岳麓书社,2010年出版。

⑤胡君复编:《古今联语汇选》,商务印书馆,1920年初版。

⑥王先谦:《复万伯任》,王先谦撰:《葵园四种.虚受堂书札》,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

⑦汪文学,刘泽海:《贵州古近代名人日记丛刊》 第3辑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出版。

⑧钟玉如:《辰州教案纪事》,《怀化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⑨许显辰、修承浩纂修:《沅陵县志》(民国十九年点校版),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9出版。

猜你喜欢
宜人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境内有几次重大转兵?
湖南最早的农工会组织在哪里成立?
养生食疗拒野味 常见食物最宜人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此处宜人(精卒)
此处宜人(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