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食品类课程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2024-05-18 21:14阮鸣王蓉蓉陈守江夏天兰张伟
大学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习通过程性评价新工科

阮鸣 王蓉蓉 陈守江 夏天兰 张伟

[摘 要]为了迎合国家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课程组以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和雨课堂平台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模式,重点分析了信息化平台技术在课程食品文化概论、食品工艺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过程性考核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多元化、多通道的过程性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规避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系列问题,从而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關键词]过程性评价;新工科;学习通;MOOC; 食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4-0088-05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主要原则”中强调“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在本科课程教学评价中,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对于建设一流课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对人才个体展开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来源的评价考核,能实现学习者全过程学习状态及多方位能力的综合测评[2]。食品科学与工程属于新工科专业,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深化和拓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也在不断优化创新,引入高效的信息化考核评价体系,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手段;同时,新工科建设还提出要践行OBE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简称OBE),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3]。

中国大学慕课(MOOC)、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信息化平台已广泛应用于高校食品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4-6],但着重于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设计与实践的并不多。与传统结果性考核方式相比,过程性考核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质量改进”,更能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水平。因此,本文以多种信息化平台为依托,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载体,以过程性考核为抓手,设计和实施了多门食品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法,将过程性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并恰当融入中国特色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考核在教学中的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

一、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2019 年,教育部提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7],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强调了这一点,并指出“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评价方式一般由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8]。有的高校为了减少期末终结性考核可能带来的片面性,要求过程性考核比重原则上不低于40%。虽然,各高校在形式和程序上完善了学业考评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不甚理想,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选修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忽视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由于必修课程学分的固定化,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被设置为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这类专业选修课是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的必备课程,原理性和实践性强,是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一些教师思想上并不重视该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未在教学中强调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或降低其比重,导致学生按照固有思维认定期末考试是评价课程成绩的决定性方式,故课堂缺勤、课下作业少写、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的不足

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接受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课堂革命,在过程性考核中仅仅采用课堂考勤和课下书面作业的评价方式,导致考核指标单一,考核比重偏低。课堂时间宝贵,在学生人数较多时只能采取抽点的方式考查出勤情况,也不宜每堂课都点名抽查,更不易控制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离开教室的行为。课下作业的乱象也时常发生,即一些学生平时不做作业,期末考试前抄袭一通,更有甚者雇佣同学代写作业。可见,这种课程评价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过程性考核比重设置的随意

课程总评成绩构成中,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的比重通常被确定为40% 和60%,但是对于相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这个比例不应该是固定的,更不能是随意的。对于原理性强、难背诵记忆的课程,应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需增加学生平时实践能力的评价比重。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40%~60%,具体数值应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

二、信息化平台在食品类课程过程性考核中的应用

(一)基于中国大学慕课食品文化概论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饮食文化,是对其他专业课程强有力的补充,也对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弘扬中华食品文化,推广传统食品,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仅仅依靠课堂难以全面讲授,也无法做到有效互动。课程内容通俗易懂,一些学生更愿意将精力投入期末考试中,而忽略课堂的重要性。在教育现代化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智慧教学平台的快速开发和推广,使得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9];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程教学既保留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充分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0]。因此,本文借助中国大学慕课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宽教学内容,并将各学习模块同过程性考核指标相关联,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评价体系(见表1)。

根据表1,本课程的总评成绩(百分制)由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构成,分别占比50%。过程性考核又分为线上成绩、线下成绩和实验成绩。其中单元测验指的是每个章节结束后都有一份测试题需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将无法获得分数,故杜绝了学生单纯依赖考前“抱佛脚”的侥幸心理和行为;该课程共计7个章节,故有7次单元测试,计算时取7次分数平均值作为单元测验的成绩。自第2章起,每个章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数个短视频,例如《中国饮食民俗》章节中的“侗族农村百日宴”“藏族食俗”“清明食俗”和“饮食礼仪”视频,以及《中医药膳学》中的“菊花鱼片火锅”“五短汤”和“二乌汤”视频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和眼界。为了改变部分学生对视频播而不听的习惯,课程针对每个小视频设立了一道讨论题,学生须根据视频内容并结合课堂所学展开话题讨论,教师和其他同学均可回复或点赞,大大加强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了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课堂上,教师可借助微信小程序中的慕课堂发布签到任务,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签到,后台自动筛选未签到人员,签到率纳入考核指标。此外,教师还可在该小程序上发布课堂练习,学生应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完成,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实时掌握课堂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及时掌握,还能防止学生中途离场。本课程还开设了多个实验项目,例如茯苓膏的制作、月饼的加工、茶艺的鉴赏和鸡尾酒的调制等,同学们可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中华传统饮食的特色和美妙。实验报告中设计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体会等内容,鼓励同学们多思、多动、多用,开拓食品人传承和创新的新局面。

经过两轮的课程建设,目前线上视频学习总学时(小时)已达276.1,线上考核参与人次1269,发布课堂活动次数48,累计课堂活动参与总人次1556。

图1是食品文化概论课程过程性考核的MOOC平台截图,以图中的第一位同学为例,假设该同学实验成绩为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89分,那么该同学食品文化概论的最终成绩为:(97.95*0.6+90.43*0.1+100*0.1+90*0.2)*0.5+89*0.5= 92(分)。

(二)基于超星(學习通)食品工艺学课程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虽然食品工艺学课程开展的是全线下授课模式,但仍然可借助超星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即为“发酵食品加工工艺”“果蔬加工工艺”“畜产品加工工艺”“粮油加工工艺”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每个模块设计了相应的作业、课程音视频、单元测验(以考试形式发布)和讨论题。为鼓励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教学内容,本课程将课件PPT预先全部上传至超星平台,并设立了“章节学习”的考核指标。与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相似,超星也能够实现课堂的信息化监控,即教师通过“学习通”App发布签到任务,实施有效考勤,同时还可以开展课堂提问及课堂练习等互动项目,学生的课堂表现能较好地体现在课程积分中。此外,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在“学习通”App上批改作业、回复讨论及查看学生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等,学生也可以实时获取个人成绩信息,提高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和信心。食品工艺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指标和结果见图2。

食品工艺学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过程性考核更能较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占比高达60%,而代表结果性评价的期末考试成绩仅占40%。过程性考核中超星平台成绩构成最终评价结果的40%,实验报告成绩则为20%。根据图2,以学号为20111102的同学为例,假设该同学的实验成绩为85分,期末考试成绩为83分,那么该同学的食品工艺学课程分数为:84.64*0.4+85*0.2+83*0.4= 84(分)。

(三)基于雨课堂《食品标准与法规》过程性考核的设计与实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实用性强,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吃饭课”,是人民群众吃饭的“安全课”。食品标准和食品法规具有科学性和时效性,会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不断变化,且变化频率越来越快。例如,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于2015年4月24日进行第一次修订,又于2018年12月9日第二次修订、2021年4月29日再次修订;民政部公布的2022年第三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中就有“中国有机产品协会”;2022年10月,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处表示即将推出生产速食版本鸭血粉丝汤的团体标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6年6月6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2023年12月1日起实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5年8月31日公布的《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以上这些内容,教材都无法做到实时更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指出,故可借助雨课堂平台,以新闻链接的方式将其推送至预习素材中,让学生指出教材中需要修订之处。此外,学习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不仅仅是学习条条框框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此,课程添加了诸如“食品安全维权之就餐时吃到异物”“连锁外卖品牌的食品安全”“食品检测的全过程”“看懂食品标签”和“营养强化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等视频短片,并上传至雨课堂平台,作为案例分析供同学们课后巩固课堂理论知识,课下生活中活学活用。

雨课堂在课程过程性考核中已逐渐得到应用[11],它的“课程考核方案”选项可根据需要设置考核模块和权重,形式更加灵活,不受平台固有评价模板的限制,但是不同雨课堂的版本功能有所差异。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最终评价结果的50%,考核指标包括课程预习、视频学习、讨论题、出勤、课堂练习及回答问题、单元测验(作业)、课堂回看和课件PPT学习。雨课堂的考勤主要是通过扫码进入课堂;课堂练习可事先编入课件PPT中,课上随PPT播放时同步发送给学生们答题。此外,雨课堂平台有腾讯会议的技术支持,不仅能够实现直播功能,还可与学生进行语音交流,学生也能通过弹幕向教师发送问题,直播的内容还可在雨课堂平台上回放观看。

三、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主导思想,过程性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实践该思想的关键步骤,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12]。因此,现代课程考核方式需完成“三个转变”,即从以考查知识为主向考查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的转变,从注重结果向引导学生重视过程学习的转变,从考核精细化知识点向考查综合素质发展的转变。引入信息化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健全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多元化考核指标,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教、学、考完美融合,营造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学思结合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传统的纸质作业类考核项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更符合目前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特点[13],将其应用于食品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优势显著。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和雨课堂等都是高校常用的信息化技术平台,能够较好地实现多维度立体式“线上+线下”实时、连贯、全程的多元化考核,在食品类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解决了当前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超星平台的可操作性强,使用便利,易于初用者;中国大学慕课官方认可度高,有利于精品课程的建设;雨课堂具有直播及回放功能,非常适于远程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祝勇军,成琼文.过程性评价对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国家金课的实验证据[J].商业会计,2023(8):115-120.

[2] 王晓静.基于过程性考核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J].学园,2023,16(11):25-27.

[3] 肖迎红,沈健.基于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学习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3,9(12):38-41.

[4] 赵丽芹.教育部首批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涉食品类专业的课程):2020年10月30日公布[J].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4):209-210.

[5] 黄建蓉,王志江,伍芳芳,等.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22(22):103-105.

[6] 李彭,宋歌,丁超,等.“雨课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导论”中的教研实践[J].食品工业,2023,44(4):284-286.

[7] 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10-08)[2023-08-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11_402759.html.

[8] 王伟,张秀兰,李丙辉,等.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问题、设计框架与案例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23,38(1):147-151.

[9] 马寅旭,刘云超.浅谈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2021(24):28-29.

[10] 孙习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初探[J].现代农村科技,2021(5):93-94.

[11] 黄晓清,郭学谦,李姗姗,等.基于雨课堂的课程过程性考核[J].医学教育管理,2023,9(1):45-50.

[12] 杨知玲,吴秀娟,郭焰辉,等.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优化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14):57-59.

[13] 李嘉欣,刘畅,丁晶鑫,等.食品分子生物学多维度立体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22):79-82.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学习通过程性评价新工科
基于学习通的《数字图像处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
超星学习通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化模式在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基于移动学习APP的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