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视域下高职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研究

2024-05-18 20:25芮潇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劳动服务教育

芮潇潇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2019 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提出了要“加强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要求。2020 年,教育部等9 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明确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统筹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系统开展劳动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继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提出建设性意见。劳动教育是近年来高职院校育人机制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极大助力,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实践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劳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仍着力于理论探索,专业性、实践性研究成果较少,而关于劳动教育如何落地扎根,通过怎样的形式和内容建设达到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部分高校仍在探索阶段。社会服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也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建设内容和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具有专业性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健康始终是全人类的主题,尤其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今社会,“治未病”、健康管理等理念不断普及,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医学院校履行特色社会服务既是责任也是机遇。笔者在此探索在劳动教育视域下医学特色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和育人价值。

1 社会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

1.1 内涵

社会服务是高校供给系统和社会需求系统的双向互动[1]。广义上是指为社会所进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狭义则是指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活动[2]。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的实践活动[3],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3 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服务性劳动教育指要注重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他人和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与狭义的社会服务在目标和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1.2 共性追求

师生都可以是高校社会服务的行动主体,根据专业特长各有侧重,而劳动教育视域下的社会服务侧重以学生为主体。劳动教育和社会服务都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内容,在共性目标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学生的劳动服务满足了生产、社会或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技能、组织策划、沟通交往等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实现了育人价值。

2 劳动教育视域下践行医学特色社会服务的价值内涵

2.1 社会服务有利于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高职学生社会服务是用专业知识技能去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一方面,社会服务是服务性学习的过程,即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认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加深了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激发了学习潜能,为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了解医药行业、社会对自身专业的素质能力要求,发现自我提升的空间,明确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努力方向[5]。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实践,从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劳动能力的提升,助力实现医学理想。

2.2 社会服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社会服务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感,认识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角色,了解医药行业和大健康环境的现实问题,产生通过个人努力去让社会更美好、为人类健康助力的伟大理想;社会服务能提升学生职业荣誉感,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了解自身将来所处医药行业的社会价值,产生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专业的研究热情;社会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感受劳动的不易,获得劳动的价值感,从而学会珍惜当下,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2.3 社会服务有利于提升学生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主要指一个人的社会认知、团队协作、人际交往和沟通等能力,对学生而言表现在语言表达、沟通合作、应变能力和履行职责4 个方面[6]。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学生到实习、毕业阶段才真正进入行业一线,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在社会服务实践过程中,学生是行动主体,不仅要应用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去提供服务,还要主动去负责实践项目的组织策划、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直面社会现实问题,调整自我及团队的心态去完成任务,该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使其社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4 社会服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社会服务培养了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直面内部精神稳态和外部环境的冲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因技能锻炼获得充实感,因解决问题获得成就感,因与人交流获得愉悦感,因发挥所学获得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得到显著提升。

3 医学特色社会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3.1 缺乏顶层设计,实施无保障

医学院校课程任务相对繁重,长期存在重专业技能培养轻综合素质锻炼,对学生社会服务实践不够重视的现象,导致社会服务在医学人才培育过程中处于边缘化地位。部分高校组织社会服务或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任务,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性建设,师生在社会服务开展中缺乏正向引导,往往采取应付和无所谓的态度。高校社会服务实践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平台保障都不健全,职能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专业团队培养欠缺,优质社会服务项目开发打造缺乏有力支持。此外,校内外资源挖掘不够,医教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没有充分调动校内医学专业优势以及社会或合作医药企事业单位的资源优势去强化平台保障和经费支持。

3.2 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实践驱动力不足

医学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科成绩和比赛获奖等模块,在社会服务实践中的贡献缺乏评价认定机制和实质性肯定,对于学生评奖评优或者履历优化、学历提升没有助力,而医药行业对人才学历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而打造优质社会服务实践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实质性回报与付出不匹配,因而高职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有目的性地提高综合测评评分以获得奖学金,或者准备升学考试。教师的考核评优与职称晋升要求侧重于教学、科研、获奖等方面,教师本身授课与科研压力繁重,指导学生社会服务实践项目缺乏相应考核与激励制度,社会服务贡献在教师工作量核算、绩效评价、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方面不占优势,无法激励教师去投入时间及精力辅助学生打造优质的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项目。

3.3 实施不规范,效果不理想

社会服务实践分为调研、计划和准备、实施、反思、评价5个步骤[4],而医学类高校普遍在社会服务中缺乏研究与设计,服务效果甚微。第一,想当然地预设服务内容,没有进行被服务对象的需求调研,没有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医学专业优势去遴选与策划实践项目。第二,计划和准备不充分,对于量血压、测血糖等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缺少规范化培训,对于用医学相关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服务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讲解。第三,实施过程随意性较大,做一次义务劳动或慰问即算完成了社会服务,缺乏医学特色、专业性和可持续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没有用心参与和感受,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第四,全程缺乏反思,没有后续社会服务评价,对于服务效果是否满足了被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是否给实践基地带来帮助、是否达到了育人价值无从考量。第五,社会服务随着实施的完成戛然而止,对于社会服务实践项目缺乏总结,师生在项目中的收获和感悟没有后续分析及分享,项目完成度的好坏缺乏相应的奖励形式来体现,社会实践价值未得到有效挖掘。第六,高校社会服务发起者和组织者主要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没有充分思考的机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3.4 可持续性欠缺,特色不突出

在全民大健康背景下,民众健康意识增强,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大有可为,但医学类高校侧重于教科研建设,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能力相对薄弱,对于学生社会服务的性质缺乏明确认识,将社会服务与社区义务劳动、福利机构慰问等简单画等号,觉得社会服务就是公益活动、献爱心,没有认识到社会服务是劳动教育的新样态[4]。在社会服务实践过程中重形式不重内涵,重数量不重质量,轻能力培养弱化思想教育,考核只看形式,不重视效果,只关注任务完成而忽视了常态化、品牌化社会服务项目的打造。社会服务形式单一,未能与专业、课程融通,医学特色挖掘不够,资源优势发挥不足。

4 服务性劳动视域下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实践路径

4.1 以医学专业特色为抓手,拓展社会服务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3 个方面:以校内资源为主开展的服务性劳动;生产企业生产、新兴服务型实践性劳动;社区、公益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性劳动。医学院校要紧抓医学特色,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社会能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挖掘校内外资源,多层面开展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从形式向内涵深度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常态化的服务性劳动范本。

(1)校内:对外开放学校生命科学馆、中草药植物园、校史馆、实训中心等场所,组建学生讲解员队伍,锻炼其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自信和专业认同感,或者进行急救、包扎等专业技能操作演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学生助理、勤工俭学、科研助理等岗位锻炼,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2)医药企事业单位:深化校企合作,践行医教协同育人策略,在实习合作之外,输送学生到医疗机构、药厂、药店等对口岗位进行职业角色体验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技能、培养职业荣誉感、明确职业规划。

(3)社区、公益组织、福利机构:高校应主动对接社区承担长期服务工作,以学生为主参与社区健康管理、健康知识宣教、健康数据收集等工作,如“一周牙健康”、用药安全、“治未病”、中医药养生等知识宣讲或服务工作;支持学生参与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培训或服务工作,组织师生寒暑假到不发达地区开展健康知识科普等志愿活动,服务乡村振兴;组建学生志愿者协会定期到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如担任儿童福利院助教、医疗中心见习助理、义工,学习养老照护等,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4.2 规范社会服务实施环节,完善评价机制

劳动教育视域下的社会服务应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参与。(1)调研:社会服务项目制定前应做充分调研,了解被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排查安全风险,分析项目可行性。(2)计划和准备:计划和准备阶段要明确社会服务主题、内容、形式、预期效果,做好人员分工和职责划分,实施前强化安全和相应法律法规教育,专业性强的项目要提前做好规范培训,比如量血压、测血糖规范操作,进医疗中心前了解无菌操作规范等。(3)实施:实施过程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动态调整和优化社会服务方案。(4)反思:反思应渗透在社会服务全过程,分析经验教训,总结收获,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5)评价: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包括自我评价、学校评价、被服务对象评价、社会评价等,从而评估社会服务的效果,确定项目要不要继续进行,是否进行常态化、品牌化打造,最终实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提升的双向互动。

4.3 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保障机制

高校首先应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如场地设备、师资、社团、文化、专业等优势,打造校内的医学特色社会服务劳动项目;其次应联合政校企、社会组织搭建稳定的实践平台,遴选一批医院、药企、社区、福利院、公益组织等作为长期的实践基地,开展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实践项目。高校应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发挥指导作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社会服务实践项目的质量、规范性、常态性、实效性、育人价值等多维度进行评估和优化,对于优质的项目团队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认定;将社会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奖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社会服务劳动的积极性;提供专项经费保障,确保优质社会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

4.4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能工巧匠是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7]。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培养。在社会服务实践过程中,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能力,更要以实践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验实训、职业体验、志愿活动过程中感受匠人情怀,学校可以聘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在学生实践中进行指导或对教师进行培训,传扬工匠精神。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学会用新思路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拓就业渠道,拓宽就业思维,多方位、全方面培养新型医学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劳动服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