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逻辑与作用机理

2024-05-17 05:31刘明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作用机理实现路径

摘 要:从大历史观的视野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之所以能取得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创造由穷到富、由弱变强的发展奇迹,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其重要的法宝。这一法宝存在的客观原因在于革命和建设力量不足。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整体制度的优势:党的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关键,也是积聚起亿万民众磅礴力量的中枢;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保障,是决策民主与行动有效的高度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价值逻辑,也是赢得广大民众支持办大事的根本前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仍是我们党和国家攻克尖端科技、应对外部势力施压和实现祖国统一的不二法宝。

关键词:百年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内在逻辑;实现路径;作用机理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20

中图分类号:D621;A81;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4)01-0123-08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一大制度优势,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畏强敌、无惧挑战,取得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的“利刃”。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搞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短时突击和四面出击都不可取,握紧拳头形成合力攻克一件件大事、难事才是取胜的“密钥”。目前国内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学术研究精彩纷呈,但纵向层面分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演进逻辑,在大历史观视阈中审视这一制度优势,以及横向层面把握其与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和以人民为中心等制度优势之间的作用机理的成果则付之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双重维度解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内在机理,以此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演进逻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历程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始终是指导我们开展一系列重大行动的基本原则、理念和策略。国内学界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这三个时间节点,从党的百年历史审视这一制度优势的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置于大历史观视阈中予以考察,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其演变机理、发展规律和地位作用等。按照完成不同历史任务的要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三个关键要素——所办何种大事、集中哪些力量、如何组织这些力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要素在不同阶段的组合,我们可以探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百年演进脉络和生成机制。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用

对于旧中国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大的事就是完成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的历史任务。围绕这个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动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在内的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由于这一时期主要是运用武装革命的手段驱逐外来侵略者和打倒反动派的统治,所以,集中起来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主要是用于支持军事行动的胜利。

民族独立和解放这件大事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可以拆分出许多的大事:既有集中全民力量,联合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结成广泛统一战线,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样的抗战大事;又有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进步力量,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这样的解放大事。这些大事的完成都离不开战场上的角逐,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应用到战场上,将之作为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以少胜多的——我们向整个中国统治者这样说。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1]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是人民军队的基本作战方针,它客观上要求兵力分散,以小规模的军队袭扰来打击敌人,但也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一则在有利的条件下,也会集中武装力量办惊天动地的大事,如集中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起破袭战的百团大战。二则确保游击战在战略上的集中指挥,主要包括“國家对于整个游击战争的部署,各个战区里面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的配合行动以及每个游击区或根据地里面对于全区抗日武装的统一指导”[2]。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3],在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战役、大决战的方式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执掌全国政权,能够调配的资源相对有限,但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在救亡图存的革命斗争中逐渐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最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革命战争中的效用和伟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社会主义探索,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解放战场上的势如破竹没有让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产生骄横麻痹思想。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不要四面出击。“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4]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检验,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优势自然会由军事战争领域延展至经济建设阵线。

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华民族就试图实现工业化,赶上时代的潮流,但先进的生产力不仅受到落后生产关系的束缚,也为试图殖民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不容。中国的工业化梦想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之前只能是空中楼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启确立了根本前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几乎是一穷二白,“帝国主义是最吝啬的,根本不愿意帮助别的国家建立工业,他们撤走的时候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东西”[5]。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取得真正的独立,必须团结国内外一切力量实现国家富强和工业现代化。[6]这一时期,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保障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举全国之力攻克“两弹一星”等关键技术就成为必然选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让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整合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紧缺资源,以较小的代价和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件件大国重器。最终,“‘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国防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7]。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优先发展不仅极大提高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而且以点带面带动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由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中国共产党可以掌控和控制的资源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时期无可比拟的,所以,虽然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开启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取得的成就却是巨大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伟力得到充分展现。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用

集中力量办大事不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在现实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其认识和把握没有上升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高度。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已经明确认识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8]资本主义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政党间相互掣肘,资产阶级以自身利益为重,这决定了其虽也有力量的集中,但在所集力量、办事效率和价值旨归上都难以与社会主义比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入,这一时期集中力量的方式不再以行政命令为主,而是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效途径”[9]。以市场方式集中力量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确保大事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拨乱反正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10],中国开始大踏步地赶上时代的步伐。这一时期集中力量所办的标志性大事涵盖载人航天、三峡工程、抗震救灾等,但中心工作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1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摆脱贫困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情决定了由普遍贫穷达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再集中力量带动后富。这一时期我们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有计划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帮助数以亿计的人口成功摆脱贫困,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1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这一人类脱贫史上的伟大成就,其中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13]。

这一时期,作为制度优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已经在党内外形成理论共识和行动共识,凡是攻克大事和难事都会自觉运用这一法宝。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这一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最明显的特征是集中力量的方式不再使用单一的行政手段,而是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机制,建立和完善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最佳组合。

4.新时代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运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科技创新引领新时代发展,突破强起来的瓶颈。强起来的关键在于实现尖端科技的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科技创新。

新型举国体制的提出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举国体制实际上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同义词,“新型举国体制”意味着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制度优势有了新的样态。具体表现在两点上:

一是“大事”的内容和功能有新的丰富。新时代,所办大事除了重大体育赛事的承办、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等常规事项外,主攻的大事难事是解决重大“卡脖子”技术和产品问题。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建设科技强国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科技壁垒和制裁围堵,改变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抢占高科技的制高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15]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但不同于以往,新时代我们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难度更高、范围更广、阻力更大,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和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发挥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合力作用,力量耦合更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16]质言之,突破核心技术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打好二者的组合拳:一方面,由于尖端科技的效益回报周期长、投入大、门类多,靠企业单打独斗突破难度大,政府的科学统筹、机制优化和居中协同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弥补市场的高度分散性和企业的短期利益导向性。[17]另一方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捕捉前沿技术的灵敏性,充分考虑核心技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调动各方面各要素的积极性。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就是要发挥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三者间的作用,各展所长,最大程度地激发各类主体的积极性。[18]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客观依据:革命和建设力量不足

纵观百年的历史演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事业的一件重要法宝。这一法宝存在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除了唯物辩证法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法论要求外,革命和建设任务艰巨与力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客观要求。

20世纪先后上演两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在这两场革命中,敌我力量对比是完全不同的。十月革命爆发前,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积蓄得相当强大,在几个重要的城市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革命进程的发展异常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内革命就宣告胜利。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革命的进程却异常艰辛,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时期,革命历程长达数十年。为什么中国革命没有像十月革命那样是摧枯拉朽般的“闪电战”,而是形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这背后的直接原因在于反动力量太过强大,而领导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本身需要经历一个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人民力量实现由弱变强的质变也需要较长的积累。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实力悬殊,日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远胜于中国,长达14年的抗战即是对这种差距的直接印证。如果人心涣散、一盘散沙,如何能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中华民族唯有万众一心,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挽救民族的危亡,战胜日本法西斯主义。全面内战爆发之时,国民党军队人数上达430万人,人民解放军则仅127万人,装备上国民党军队接收了大批投降日军的物资并有美国的大力支持,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一应俱全,而解放军的装备除了小米加步枪,只有少量大炮。[19]对此,毛泽东指出,“每次集中大力打敌一部,其比例应为三对一,最好是四对一,以求必胜,各个击破敌人”[20]。抗美援朝时期,一个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落后农业国,一个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装备上的差距极为悬殊。毛泽东分析指出,敌方一个军包括坦克炮和高射炮在内,共有七公分至二十四公分口径的各种炮1500门,还有制空权,而我们的一个军只有这样的炮36门。面对这样的悬殊,当敌人集中一个军跟我军作战时,“我军能够有四倍于敌人的兵力(即用我们的四个军对付敌人的一个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人的火力(即用二千二百门至三千门七公分口径以上的各种炮对付敌人同样口径的一千五百门炮),而有把握地干净地彻底地歼灭敌人的一个军”[21]。总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战胜强大的敌人就成为必然之举。

革命胜利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面临着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人才储备、财力有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铺开摊子搞建设,只有先集中力量抓重点,通过局部突破来带动整体发展。[22]具体而言:第一,推进工业化急需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与财政收入有限之间的矛盾尖锐。新中国成立初期,钢材的自给率不到10%,重工业不仅占比不高,而且停留于修理和装备的低水平,工业结构处在很低的档次上[23];而我国财政收入较低,1950年仅收入62亿元,用了28年才突破1 000亿元大关。[24]在这样的情势下,如果不集中有限的资源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社会主义政权将岌岌可危。第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实现共同富裕,解决贫穷问题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但面临的脱贫任务是异常艰巨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达7亿多,全国2.5亿人口的温饱尚未解决。[25]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农村和老少边地区,限于发展条件和地理环境,依靠本地区的人力财力物力是难以消除贫穷的,只有广泛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首先成为科技强国,但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包括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6]这些尖端科技的攻关决非一个团队、一家单位、一个部门所能胜任,平均用力或“撒胡椒面”也难以奏效,迫切要求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机制,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抢占科技制高点。

综上,革命力量的相对弱小决定了无法通过速战速决战胜强大的敌人,人口多、基础差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无法“一下子”进入现代化,集中有限力量赓续奋斗是完成革命和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机理

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的是我国社会制度的整体优势:党的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关键,也是积聚起亿万民众磅礴力量的中枢;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保障,是决策民主与行动有效的高度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价值逻辑,也是赢得广大民众支持办大事的根本前提。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关键:党的领导

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命题的通俗表达是:党领导人民集中各种人力、财力和物力办有益于人民的大事。“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社会安定的根本保证。”[27]其中,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人民群众能不能单纯依靠自己或依靠其他力量办成大事?对此,中国近代史已经给出了否定答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充分表明:在一盘散沙的旧中国,如果没有先进力量的凝合,单靠民众本身难以实现救亡图存。相对先进的资产阶级也指望不上,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卖国行径注定了他们无法成为聚合民众的中枢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28]

第二,为什么共产党能担当起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任?这需要从党本身的宗旨、领导方式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等方面给出回答。

一是为人民谋幸福是党不懈奋斗的宗旨,这意味着坚持党对办大事的领导就是对人民利益的基本保证。资产阶级政党也会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资产阶级和资本的利益,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强力支持,因此,办成大事的成效会大打折扣。相反,以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为己任的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由党来领导办大事能够保证所走的道路和方向的人民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资本的本性决定了其即使在社会主义环境内也难以避免地会在利润增长和人民利益之间选择前者。党的领导可以有力遏制资本的肆意妄为,避免资本打着人民的名义办损害人民的坏事。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根本所在。[29]

二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赋予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强劲动力。“在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行政的、工会的、共青团的各种组织的力量。”[30]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多党轮流坐庄、相互掣肘使得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成为常态,因而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以在自由主义盛行的西方成为制度优势。而在我们国家,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核心,如果党自身组织涣散或战斗力不强,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那么大事就可能难产或流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党中央决定了的事都不去照办,还是各说各的话、各做各的事,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31]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强劲动力。

三是党员以模范作用成为引领人民共同奋斗的先锋。一般而言,需集中力量所办之大事多为棘手之事和艰难之事,不能急于求成,投身于这样的大事不仅意味着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消耗,甚至会有流血牺牲。没有先进分子的带动、示范和组织,人们可能会倾向于安于现状,因为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反动派的围剿中,反抗者意味着随时都可能牺牲;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成为扶贫干部意味着下沉基层、忍受艰苦条件的开始;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逆行者”意味着随时有被感染的风险。不管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各项伟大事业的率先冲锋者和牺牲者。中国共产党人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领中国人民办成了一件又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成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核心和关键力量。

2.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价值逻辑:以人民为中心

从历史上看,集中力量办大事自人类产生就已是显性现象,但这些大事从价值逻辑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大事是劳民伤财、于民无益,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秦朝的阿房宫等;另一类大事则是惠及民生,如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等。历史一再证明,所办大事如果反映人民的诉求就会赢得民心,巩固统治阶级的执政地位;如果违背人民的意愿就会民怨载道,埋下朝代更迭的隐患。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独立和解放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呼声,是近现代中国的头等大事。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要坚持武装斗争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动员青壮年参军入伍和收集战争所需的物资,也就是需要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毛泽东提醒全党:“掌握政策,任何行动不要脱离群众。扩兵是必要的,但决不可超过人民财力负担的限度。收集物资也是必要的,但决不可只顾军队,不顾人民,尤不可损害人民利益。”[32]这实际上就表明,对于共产党来说,尽管办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大事,但在集中力量的过程中也必须将人民的疾苦放在首位,确保军民关系血浓于水。与之相反,代表大地主和大资本家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畏民如虎,不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防民甚于防寇。不止于此,他们还与民争利,将民众的意愿和死活拋掷脑后,强制征兵、征粮、征税,使得民怨载道而失去民心。正是由于彻底的人民立场,四万万民众才能够坚定不移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积极投身革命而站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热切盼望富起来,但在艰难探索中的社会主义遇到了一些曲折。从动机上看,这些曲折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但从结果上看,没有真正满足人民富起来的切实需求。邓小平说:“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33]改革开放后,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34]。在满足温饱和小康的基本民生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针对困扰人民生活的严重雾霾等生态问题,党中央要求要“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35]。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一件大事的重要标准。

能否积聚起足够的力量是能否办成大事的关键因素,各种力量中最关键和最强劲的无疑是人民的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36]在我国,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指挥棒,因此,这样的大事也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就是放手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在和平年代,面对脱贫攻坚、污染防治和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始终是我们的基本指导原则。

3.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保障:民主集中制

由于集中力量办大事需要调动和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客观上会忽视其他的事情,或者加剧其他事项的资源紧张,因此,确保所办大事不走偏不走歪尤为关键。历史上反动人物掌握政权后,往往将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和人民之上,随心所欲地标定大事目标,带来的是劳民伤财、生灵涂炭和文明浩劫,二战时期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的独裁者皆属此类。因此,集中力量办大事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强制或专制都可能影响办大事的正确方向。

建党百年来,我们也曾走过一些弯路,办过一些错误的大事,这些除了社会主义探索经验不足、国内外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民主集中制的贯彻不足有关。集中力量办大事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但一旦选定的大事本身出现方向性错误,或者集中力量的手段本身存在问题,那么,优势就可能变为劣势,好事变成坏事。民主集中制为集中力量办大事起到把控方向和凝心聚力的作用:

第一,在民主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讨论、酝酿和协商,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保所办大事实现科学性、可行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在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实际上就是集众人之力办众人之事。“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37]个别领导人“一言堂”决定出来的大事体现的不是集体意志,而是个人意志,容易招致人民群众的抵触和反感,也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38]只有集中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意见,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才能去粗取精,形成正确的判断。因此,民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起着规避办错事风险的作用,降低决策滑向人民对立面的可能性。

第二,民主集中制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形成共识,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所需力量。毛泽东指出:“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不使上下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着片面的或者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不是主观主义的,也就不可能达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集中。”[39]即是说,没有民主的过程,就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计划、指挥和行动,集中起来的力量也不够强有力。统治阶级主观上确定的大事,虽然可以通过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来调动资源,但由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导致力量的难以为继,目标的草草收场。在通过民主集中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方面的力量会源源不断地流向所设目标,直至大事的达成。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民主集中制“既有利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发生重大失误甚至颠覆性错误;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40]。

面对突发性和紧急性的大事件,民主集中制能够保证所集中的力量更能趋向效率目标。诸如抗震救灾和公共卫生,要求在短时间内确定处置方案,调配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于一域,任何拖沓和疏忽都可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新的损失。民主集中制是程序民主与决策效率之间的统一,契合集中力量办急事的现实需求,它不仅赋予集中力量办大事以程序合法性,更能统一思想和认识,高效率地凝聚起办大事的合力。

结 语

随着建党百年目标的达成,我们迎来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现在的中国比以前更富更强了,但也不能四面出击、到处树敌,仍需要握紧拳头应对紧迫之事。集中力量办大事仍是我们披荆斩棘、跨越险阻的不二法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办大事有所不同,但就目前来说,我们需要在如下三个方面集中发力:

第一, 集中力量攻克尖端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引擎,为我国实现富起来的飞跃提供了强大动力。从技术的层次来看,中低端的技术足以支撑我们追求富裕的梦想,但当我们把目标定位为强起来时,高端技术就是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关键词是全面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无疑是现代化的关键指标。高端技术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工具,是维持其自身霸权地位的根本基石。它们对中国设置重重出口限制,阻断正常的相关技术交流,提防华人和留学生接触高端技术。高端技术是买不来、引不进的,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工业积累、技术储备和人才建设,我国已具备协同攻克关键技术的基本条件,完全不惧少数国家的技术围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条道路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41]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关键技术的突破非单打独斗能成功的,它需要调动全国范围内的精兵强将和物力财力。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具备将所需物资集中起来用于关键方向的物质基础,党管人才和干部决定了具备将所需人才用于关键技术的政治前提。可以预见的是,借助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重要法宝,尖端科技将不再是制约我国经濟发展的枷锁,而会成为我们追逐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助推器。

第二, 集中力量应对敌对势力的挑衅和施压。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进过程中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敲锣打鼓是实现不了民族复兴的。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日起,各种敌对势力从未停止过颠覆、破坏和演变的企图,从十几个国家直接武力入侵苏维埃俄国,到“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半岛统一,再到美帝国主义支持“藏独”“疆独”“港独”和“台独”等分裂分子干扰中国统一大业,这些都时刻提醒我们,不能沉溺于富起来的物质享受中,要绷紧国家安全之弦,随时应对敌对势力的挑衅。在遏制中国发展上,各股反华势力同流合污,屡屡挑起反华事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越来越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反华势力绝不会停下遏制和打压中国的脚步,只会变本加厉。敌对势力的挑衅关乎国家安全和主权,关乎民族尊严,因此必须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予以坚决反制。力量的集中分两个方面:一是将外交、军事、法律、商务、海关等国内各部门的力量整合起来反制国外敌对国家和敌对分子,最近一段时期商务部出台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法规都展示了这种强大合力。二是努力团结一切国外正义人士和国家,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操控着国际舆论,但在涉港、涉疆和涉台等问题上,仍有不少友好国家和人士无惧压力而积极为中国发声,为我们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三, 集中力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取得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全面胜利后,在第二个百年中需要攀登的高峰和达成的战略目标众多,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不仅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期盼,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42],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祖国统一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岛内“台独”分子,二是支持“台独”的反华国家。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和平统一的可能,团结岛内支持统一的进步政党和人士,推行一系列惠台政策,给予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相等的权利,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压缩“台独”空间,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和平力量,通过政治谈判早日实现统一。另一方面,若无法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样可以在调配各种资源上发挥重大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矢志奋斗的主题。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中,我们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攻克一系列尖端科技,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强国;顶住国外敌对势力的施压,坚决捍卫民族尊严;实现两岸统一,完成民族夙愿。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28.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35.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9.

[4][21]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5,98.

[5][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60,64.

[7][11][12][14][3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15,22,26,66.

[8][10][3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357,232.

[9]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3.

[13][15][26]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517,269,269.

[16]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7.

[17]眭纪刚.新型举国体制中的政府与市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1):23-33.

[18]王静.论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三题[J].长白学刊,2022(1):37-43.

[19][25]本書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7,232.

[20]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63-164.

[2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8.

[23]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0.

[24]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 辉煌成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21.

[28]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9.

[29]廖胜华.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的当代形态与逻辑——中国共产党塑造的独特国家能力探究[J].广东社会科学,2021(2):67-73.

[30]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2.

[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66-167.

[32]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55.

[34][35]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59,168.

[37][38][39]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5,294,294.

[4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19.

[4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5.

[42]刘明明.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J].云南社会科学,2015(4):7-10.

[43]刘景泉,陆阳.百年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贡献[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1(3):21-26.

[责任编辑:邢炜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23VSZ084)

作者简介:刘明明(1986—),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作用机理实现路径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媒体关注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甲状腺内注射奥曲肽治疗Graves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益生菌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