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幼小科学教育有效衔接

2024-05-16 02:45陈芸
小学科学 2024年14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科学

陈芸

〔摘    要〕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教育开始重视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育。幼儿科学领域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其与小学知识内容的衔接,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基于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与小学科学衔接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与小学科学衔接有效性的正确方法,对于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实现幼小衔接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幼小衔接;幼儿园科学活动;小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4    142-144

科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学科,科学知识提炼自日常生活。因此,幼儿教师在科学启蒙教学中应重视对幼儿从生活中发现、探究知识的意识的培养,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要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准备,小学1~2年级的教育教学要注重设计恰当的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幼儿认识科学现象和科学本质,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为幼儿进入小学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小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园科学领域和小学科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合,目的就是引导幼儿从生活和科学探究中感受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因此幼小科学教学两者有效融合,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幼儿年龄小、阅历浅,对于新鲜事物抱有强烈的探索欲,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贴近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其实践能力。在科学和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两者的共同点为基础,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探寻正确的融合模式;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科学元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以充分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并维持幼儿的求知兴趣,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发展幼儿思维品质

适合的科学活动能够启发幼儿的思维,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培养幼儿的科学逻辑思维。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内容较为复杂,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幼儿科学领域知识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体验式学习,然而幼儿受年龄限制,其思维方式更趋向于直观的形象表达,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和探究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导幼儿在体验式学习环境中训练思维能力,逐步完成思维模式的转化,为幼儿升入小学打好思维基础。

(三)有效促进幼小衔接

为了在幼儿园階段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认知和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感知科学原理的逻辑性和生活化特点,减轻幼儿对科学应用的困惑,提高幼儿进入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适应性。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需要教师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幼儿接触和体验科学概念,并形成正确的科学理念。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灵敏性和创造性,帮助其把抽象概念转变成为生活化理念,为后续升入小学阶段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小科学教育有效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活动目标过于注重结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针对幼儿群体进行科学教学的目标要着眼于以下三点:一是情感态度,也就是对科学探究的兴趣程度;二是方法能力,幼儿需要掌握基本的探究能力;三是知识经验,也就是要保证幼儿可以通过探索来发现身边事物的特殊之处。因此,相比于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幼儿园应该更注重调动幼儿的探究自主性。幼儿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尊重幼儿喜欢提问和探索发现的性格特点,不能过分看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幼儿兴趣的引导。然而,在科学知识教学中,部分教师确定活动目标时,很难对兴趣目标进行量化,而将主要目标设定在知识层面,教学过程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问题,导致幼儿对科学活动失去兴趣,无法完成从抽象思维到具象思维的转化,也无法与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合理衔接。

(二)科学活动内容选择缺乏均衡

长期以来,幼儿教育都是由教师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幼儿只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要求来参与科学活动即可。在实际的科学领域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主题主要是物质科学,很少会涉及生命科学以及地球与空间科学的内容,在内容上出现“一边倒”的状况。另外,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过分依赖基础教材,不加思考地照搬教材中的内容,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设计个性化的科学活动,这就制约了幼儿的能力发展,很难发挥科学活动的价值。

(三)科学活动次数有限形式单一

调查了解到,幼儿园教学的五大领域中,科学领域活动的数量远比其他几大领域低。幼儿园设计科学活动的频率,可以侧面体现出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性不够。大部分幼儿园进行科学活动时选择的方式是集体参与,很少会涉及其他形式,更为常见的是在园区中比较明显的区域设置主题角,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此,教师需要拓展科学活动的区域,丰富活动形式,使其和小学科学之间建立衔接,从而最大程度提高科学活动的效果。

三、幼小科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合理制定衔接目标,保证融合效果

幼儿园要完成科学活动与小学科学教学之间的融合衔接,首先要明确衔接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调查并考虑幼儿当前的认知情况。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是幼儿进入小学的重要过渡时期,因为年龄小,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系统,在对事物进行思考和判断时,需要以实际物品为基础;同时,在这一阶段中,幼儿仍然存在“泛灵性”,其主观思维的可逆性及守恒性刚刚开始发展,因此教师所规划的衔接目标应该同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准相符合。另外,教师还要考虑到衔接过程对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大班、中班、小班的幼儿探究能力都进行了充分和具体的描述。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首先要分析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规划培养幼儿科学能力的方案,用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投入科学探究学习中。

科学活动和生活体验具有密切的关联。例如,教给幼儿判断天气的变化规律,就要引导幼儿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科学知识来获取更多的天气信息,当幼儿知道通过观察和记录温度数据变化能够判断天气的变化,他们就会对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产生兴趣,就会在生活中主动关注天气现象。当他们升入小学后通过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就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与天气有关的科学知识和规律,进而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科学知识。

(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习体验

科学探究是提高幼儿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幼儿园科学和小学科学的衔接关键在于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实践证明,科学活动中的“智力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例如,在“巧取积木”智力游戏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抛出问题如“怎样取放积木才能方便堆積?”“如何让积木堆得又快又稳?”“什么方法是最精巧的?”等等。适合幼儿的“智力游戏”非常多,如“做相反动作”,可以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其形成逆向思维;又如“一枪打四个”智力游戏,能够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充满了童趣,能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获得多样化的科学思维体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科学探究活动的外延得到拓展。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方式

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平稳度过学习阶段的跨越,因此为了确保衔接的效果,要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之间也需要有衔接。教师设计科学活动时,一方面要分析幼儿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从而确定最符合幼儿需求的教学方式。在幼儿阶段,其具象思维逐渐转化为逻辑思维,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喜爱的活动法以及游戏法,并辅助以讨论法和讲授法。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用营造生活情境的方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鼓励幼儿主动投入学习探究活动。

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要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性,遵循活动设计的趣味性和诱导性等原则,对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动手、表达、情感等方面的表现予以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融合程度的提高。

(四)重视家园教育融合,促进科学教育

目前,大部分幼儿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尽完善,忽视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师要给予家长思想理念的引导,引领家长走出科学教育的误区,提高家长参与幼儿科学教育的积极性,让家长掌握提高幼儿科学知识水平和探索能力的方式。首先,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亲子科学活动。例如,以“家长开放日”为主题,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体验科学知识,以家庭为单位策划科学活动或科学体验,让家长领悟科学教育的价值,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还要让家长懂得应该尊重幼儿在学习科学知识时的不同表现和需求,提高家庭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运用这样的方式,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就可以更好地适应有难度的科学学习要求。另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幼儿园可以尝试设计以实际生活为落脚点的科学活动,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规划科学活动,增添学习趣味性,为幼儿打好科学基础,以适应小学阶段学习。科学常识普及和科学活动的渗透,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科学教育理论,掌握基本的科学教育方式,并参与幼儿科学教育,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其次,幼儿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打造科学教育知识普及体系,定期推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内容及活动目标,让家长对科学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并为幼儿准备相关的活动材料、收集相关知识,与幼儿园协同开展科学教育。

综上所述,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与小学科学教育的衔接,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作用突出,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明确幼小衔接目标,调整科学活动内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重视家园共育,不断推动幼小衔接中的科学活动的有效教学,激发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意识,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慧君.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主题活动的开展探究[J].成才之路,2021(20):104-105.

[2]朱登儿.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3(12):95-97.

[3]丁健.“幼小协同”科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7(12):67-70.

[4]杨红,徐圆怡.慧眼识“叶” 基于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思考与实践:以大班主题活动“落叶”为例[J].幼儿100(教师版),2021(10):20-24.

[5]胡钰皎,卓进.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2(3):85-88.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小学科学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