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津液理论研究进展

2024-05-16 23:31段晓龙张向玉田永衍
光明中医 2024年7期
关键词:痰饮水液黄帝内经

段晓龙 张向玉 田 晶 田永衍

津液理论是中医气血津液学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津液以及其与人体关联的探究。对津液的追本溯源,有从古代医家典籍中寻找津液相关的文献以理解津液的内涵,有的则是通过现代医学的视角理解掌握津液的本质;围绕津液代谢的复杂过程,学者们认为不同脏腑分别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为津液代谢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结构的支持,在研究津液的过程中人体与津液的关系也愈发全面,有的学者则是对津液理论中的通行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加以诠释。津液研究的内容繁多,但并未有清晰的脉络能从一而终的串联津液理论,本文旨在全面整理津液理论的内容,以期探求津液理论的渊源和帮助后续对津液理论的深入研究。

1 津液的内涵

有关津液的内涵,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给出的概念为:津液,是津和液的合称,指人体的正常水液,包括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中医学中津液理论的内容包含津液的相关概念、生成、输布、排泄及功能。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不同医家对于津液内涵实质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于津液内容同样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

钱元龙[1]通过考究《黄帝内经》中有关膀胱藏津液的文献,认为津液的源头源于水谷入胃后的消化,津液的性质为液态,并含有一定的营养作用,同时又能够指代体内不同液态物质。傅瘦生[2]认为津液的组成成分是水谷饮食中的精微物质,津液在概念本源上可分为津与液,可代指正常情况下的人体一切水液,提出“津液是体内最宝贵的液态营养物质”。方药中[3]回答了津液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津液的本源是一种有形之物,从属于精,其在阴阳概念上属阴,本身又可分阴阳。

刘渡舟[4]认为津液是一个整体,包含血液、精液、髓液、汗液、唾液等液体在内,相互链接又相互转化,被冠以津液链,津液中津与液又有所分别。谷峰[5]则是在阐释津液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包含经脉内和经脉外,在经脉内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经脉外为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肖娴[6]认为津液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并提出津液的内涵还包括人体脏腑组织间隙的正常水液以及各种分泌物及代谢产物。

综上,历来学者对于津液的概念及内涵在各自的理解基础上有不同的描述,但都认为津液对人体很重要,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人体的必需物质,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津液的概念及内涵,笔者发现鲜有人将津液分开看,从津与液的角度解释津液的内涵。

2 津液的内容

2.1 津液的生理津液是人体内重要物质之一,在体内运行中包含生成、输布等过程,正如刘渡舟所言津液是一整体,必须相互链接相互转化方能发挥其功能,各脏腑在津液代谢的过程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周德生等[7]归纳和探讨津液的化生、输布、升降、循环和排泄过程,揭示了脏腑在津液代谢过程中的协同作用。王彭龄[8]依据《黄帝内经》中“气化则能出”分析了水液代谢过程中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的气化作用。常富业[9]认为玄府是气、血、津、神运行的终端道路和最微小的载体,在津液生成、输布、排泄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丁建国[10]同样认为三焦为水道、玄府为关隘、膀胱为水府是津液运行的结构支持,肾气为统领、脾气为裹挟、肺气为通调是津液运行的功能支持。有学者对津液与脏腑的关系提出了质疑,张效霞等[11]分析了《经脉别论》“通调水道”上下文,认为《黄帝内经》所说的“水道”是指下焦而言,“通调水道”指下焦功能正常之意,与肺的关系并不密切。

有学者阐述了津液在体内运行所发挥的功能,夏鑫华等[12]概括了人体水液的范畴、性质、来源及分类,阐述了水液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体温、滋润营养、调节机体阴阳和化生血液等。李小燕等[13]联系了大肠及小肠之间的津液代谢关系,从生理、方证遣药及临床验案三方面论述了“二便同治法”。

综上,津液正常的生理过程包括化生、输布、升降循环和排泄过程等,此过程依赖于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肺脾肾等多脏腑功能,但不同学者对于津液与脏腑关系的认识并不统一,津液发挥其对人体的重要功能不同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2.2 津液的病理人体津液代谢功能正常离不开各脏腑的协调作用,在津液化生、输布、排泄的任何一个环节,脏腑功能的异常都将引起津液代谢失常。赵含森[14]认为痰饮湿虽病理概念不同,其本质都是津液输布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并提出了从化痰除饮的角度治湿,治痰饮的同时兼并除湿。王兵[15]通过研究《黄帝内经》中津液与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等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体津液与奇恒之腑的病理关系,扩展了津液理论的内容。不同学者围绕病理产物的形成与治则治法及相关内容,不同程度地总结了津液的病理内容。

2.2.1 津液不足津液不足表现为津亏、津伤,津液亏损会导致组织器官不能被濡润滋养,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曰:“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津液输布不利,孔窍不能被濡润滋养,进而出现口渴口干等一系列津液亏损症状,因其症状表现燥的特性,故又称为内燥证。孟繁洁[16]阐述并发扬了刘完素对燥证的病因病机、病证类型及治疗的认识,指出刘完素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扩大了燥病的致病范围和治疗途径。杨金萍[17]据《黄帝内经》及《伤寒论》总结了柯琴“燥症独无”这一燥邪致病理论与“痉之属燥”理论,指出其理论蕴含了存津液的思想。

针对津液不足造成的燥证相关表现,有学者总结了燥证形成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蔡建伟等[18]总结了引起内燥的病机,概括为精血津液亏少与精血津液被阻两方面,导致津液不能布达脏腑器官荣润肢体。周光等[19]则是对前人有关燥证的治则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流气润燥法”“急下存阴法”“甘寒生津法”“疏卫润燥法”“燥病救肝法”“厚土治燥法”“流湿润燥法”“通上窍利小便法”八法。也有不少学者从疾病种类角度扩展了内燥证的内容,如孙丽英等[20]认为中医“燥证”的范畴包括临床上所见干燥综合征,并总结了内燥的成因与人体气血津液、脏腑功能、卫气营血、阴阳平衡等因素密切相关。刘瑞林等[21]认为津液代谢失常、脏腑功能失调,是干燥综合征的病因所在,并提出了通调水道的治法,为干燥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2.2 津液停聚有关津液停聚形成的病理产物,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付春梅[22]提出将痰饮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模糊了痰饮的本质,她认为痰饮为有形之邪。呼睿等[23]认为津液代谢异常会导致水液的滞留、泛滥,最终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又将成为继发病因。杜惠芳[24]认为湿与痰证、饮证、水肿一源四岐,均为水不化津,积聚而成,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王九林[25]认为将痰饮病因归咎于水液代谢失常这一观点有失偏颇,通过研究与痰饮相关文献,他提出水谷精微及津液代谢的双重障碍是形成痰饮等病理产物的关键。

痰饮水湿四者可相互转化关系密切,临床诊治时极易混淆,因此在病机与治法方面引发了诸多探讨。在津液异常的病机方面,程英锐[26]认为痰这一水液代谢障碍病理产物的产生与发展变化与气机的关系密切。杨从勇[27]认为痰饮水湿的成因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不归气化有关,湿为水之散,水为湿之聚,积水成饮,饮结成痰。蒋里等[28]认为津液在正常情况下津血同源、气血互根,糖尿病肾脏疾病水肿的病机为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微型癥瘕、络脉瘀结为病理基础。在津液代谢异常的治法方面,于俊生[29]认为伴随着痰饮水气证的出现,人体津液亦出现不同程度的津伤阴亏,治疗时应注重顾护津液。唐迎雪[30]对津液分布异常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提出了升阳布津、通阳化气布津、温阳化气布津、宣肺布津等治法。

2.3 津液与脏腑的关系张景明等[31]强调津液之所以能起到强身壮体、驱邪外出、制约阳邪等作用离不开诸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津液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故诸多学者对津液同多脏腑功能关系进行了研究。邓永健[32]认为在人体正常水液输布过程中肺、脾、肾、肝、三焦、膀胱等脏腑发挥了重要功能。刘森海[33]据“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认为痰液壅积与肺虚有关,痰液生成与脾虚有关。张庆祥[34]认为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主宣发与肺主肃降的功能尤为重要,通过肺呼浊气、泄汗液与散水精、通水道的作用将津液输布全身,并将多余的水液变为汗、尿排出体外。张小虎[35]通过肺主肃降与水液代谢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发现豚鼠哮喘时,体内水液代谢速度受到抑制,得到肺气肃降与水液代谢确有相关的结论。柴瑞震[36]论述了气血津液与脾胃在生理及病理上的联系,认为津液化生之源在于脾胃,津液的正常与否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相互影响,并提出了治气血津液病的门径当从脾胃论治的观点。易青[37]从肾主化水、肾司开合、肾主五液等方面分析了“肾主水液”的内涵,认为津液与肾的关系密切,肖振卫[38]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肾主水”理论的深刻内涵,认为肾主水包括藏精和主水液代谢两方面。贺晓慧等[39]认为三焦是有形之脏腑,内涉肺、脾胃、肾、膀胱等,外连皮肤、腠理、汗腺、毛孔等,为人体全身津液的输布、疏通和排泄的通道。王雪华[40]通过深入研究藏象理论,探讨“三焦学说”及“三焦气化”相关理论,认为“三焦气化”理论与人体水液代谢存在相关性。林齐鸣[41]从津液与心的生理与病理两方面探讨了心与水液代谢的关系,认为心能行血,也能行津,心失温煦气化时,津液代谢亦会出现异常。张弘[42]同样认为心与津液代谢关系密切,心直接参与、主导汗液生成,并且心还直接关系水湿痰饮瘀血的生成。谢茂源等[43]认为心阳不足会导致体内产生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痰饮及水气病,并提出治疗水气病时“温通心阳”及“治水必先治气”的理论。

可以看到对于津液与脏腑的关系,不同学者的侧重点并不一致,众说纷纭,分别从津液与肺、脾、肾、心及三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

2.4 津液的现代研究津液理论被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研究,包括津液的内涵、化生、布散、排泄,津液的病变、津液与脏腑的关系等,但大多拘于理论研究。近年来,人们多借助现代科技研究津液,探寻津液实质与病证之间的关系,如从水通道蛋白分子水平揭示了水液在细胞内外转输的基本机制,为津液理论研究拓展了新方向。刘宝华等[44]认为津液代谢与水通道蛋白存在关联,通过对水通道蛋白的研究可以从微观层面观察津液代谢,水通道蛋白能很好地解释痰、饮、水、湿等津液病理变化的机制。周正等[45]认为“脾主运化水液”对维持体内水液平衡至关重要,水通道蛋白同样对维持体内水液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素问·宣明五气》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认为五脏主五液。谭秦湘[46]就试验研究,探讨异常汗出与正常汗出的成分差异,最终发现肺气虚与心气虚组患者的汗液成分相比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现状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黄帝内经》中津液理论的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尚存一些不足之处。其一,对于津液理论的本源研究相对欠缺,从先秦两汉时期到现在,两千多年过去,现代学者对于早期医学文献的再阐释与解读存在一定困难,只单纯地由字义来解读未免过于简单,因此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归纳、去探索,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探求津液理论的渊源。其二,目前医学界对津液的研究虽然不少,但相比其他理论较为分散,津液理论缺乏深入、全面的梳理。

猜你喜欢
痰饮水液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从痰饮、血痹论治眩晕医案2则
从“痰饮”辨治感染后咳嗽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