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肥胖研究进展*

2024-05-16 23:31罗雪晨吴恒超
光明中医 2024年7期
关键词:消脂压豆耳穴

罗雪晨 吴恒超

肥胖症临床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为只有肥胖而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占儿童肥胖症的95%~97%[1];继发性肥胖具有明确病因,常出现在其他疾病的过程中,作为伴随症状出现。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不但在发达国家持续上升,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及农村也有增加趋势,在中国部分城市学龄期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已高达10%以上[2]。肥胖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易被排挤,导致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神经心理发育[3]。肥胖易致儿童患睡眠呼吸障碍[4]、心血管疾病、糖尿病[5]、内分泌紊乱[6],还会增加感染的风险[7]、给骨骼过大的压力[8]。

1 病因病机

《礼记》曰:“肤革充盈,人之肥也”。汉代许慎之《说文解字》释:“肥,多肉也”[9]。《医学实在易》亦云:“素禀之盛,由于先天……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惟是湿痰颇多”。刘蓉[10]认为小儿肥胖的病因与脾虚有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或恣食肥甘,或喜静恶动,或久居湿地,致使脾气虚弱,健运失司,可致水湿停聚,聚而成痰,湿阻中焦,而致肥胖。张雪荣主任认为痰湿是小儿肥胖的主要病理基础,与肺、脾、肝、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11]。向希雄教授认为此病的病机为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主要病理因素为痰湿,病位主要在脾,涉及肝肾[12]。王妙丰等[13]认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位在脾、肝二脏,病理机制与痰浊瘀阻有关。董勤主任认为此病的病机为痰湿瘀滞,病因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坐卧少动、饮食、环境因素等有关[14]。赵真真等[15]认为儿童肥胖的病机关键在于脾失健运、痰浊湿邪内生。叶薇[16]认为此病与脾虚、湿热有关,病位在肝、脾。

2 治法

2.1 内治法

2.1.1 温胆汤叶薇[16]对符合其纳入标准的76例肥胖患儿,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2组患儿均采取饮食、运动、心理指导等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温胆汤口服治疗。加味温胆汤的组成为:清半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泽泻10 g,陈皮10 g,石菖蒲10 g,茯苓15 g,远志10 g,甘草6 g,大枣3 g,生姜5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经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P<0.05。

2.1.2 小儿消脂方刘应科等[17]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脾虚湿盛型患儿,采用小儿消脂方(由北京首儿药厂按照工艺加工制备的制剂,每瓶100 ml)治疗,并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饮食、运动干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消脂方口服,小儿消脂方的组成:太子参、黄芪、紫丹参、生山楂、干荷叶、玉米须等,经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P<0.05。

2.1.3 和中健脾汤刘蓉[10]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饮食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和中健脾汤。和中健脾汤的组成为:白术12 g,薏苡仁12 g,当归12 g,陈皮6 g,白扁豆6 g,茯苓6 g,焦神曲6 g,白芍6 g,生甘草3 g。2组均治疗12周,经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P<0.05。

2.1.4 荷苓瘦儿方王妙丰等[13]将符合其纳入标准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饮食、运动、心理指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荷苓瘦儿方治疗。荷苓瘦儿方的组成:荷叶、苍术、黄芪、陈皮、清半夏、生山楂、大腹皮各9 g,茯苓、山药、白术各12 g,甘草3 g。其中:大便秘结加决明子15 g,麸炒枳实9 g;口干渴加桂枝6 g,葛根15 g;肠鸣便溏者加木香9 g,黄连3 g。8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经治疗后,2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脾常不足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之一,脾不足易致湿、痰。叶薇[16]以清热化痰、降浊除瘀为治疗原则,使用加味温胆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肥胖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可以降低患儿血脂水平,安全性高;刘应科等[17]以益气活血、健脾祛湿、消脂化浊为治疗原则,自拟小儿消脂方治疗脾虚湿盛型肥胖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体重指数(BMI),恢复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刘蓉[10]以健脾益气、渗湿化痰为治疗原则,运用和中健脾汤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患儿,临床疗效显著,还可改善血清脂肪因子的水平,且不良反应少;王妙丰等[13]以健脾祛痰、化浊逐瘀为治疗原则,使用荷苓瘦儿方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以上研究还有几处不足,比如样本数量少,还可以扩大,相关作用机制不明确,观察指标的选择还可以优化等。

2.2 外治法

2.2.1 推拿手法朱国礼[18]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仅给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全身调理结合局部消脂推拿法治疗,经治疗后有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2 穴位贴敷疗法王秋莉等[19]运用小儿消脂贴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选取符合其纳入标准的患儿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运动、饮食、行为管理等干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消脂贴治疗。小儿消脂贴组成:苍术、泽泻、决明子等,打成细粉过筛后用清水调成糊状;贴敷方法:选取神阙,用酒精清洁脐部,每日1次,每次2 h,共治疗3个疗程,3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后休息2 d。经治疗后,2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外治法相比于内治法来说,毒副作用少。其中朱国礼[18]采用推拿治疗肥胖患儿,具有健脾益气、化浊消脂的功效,操作简便,直接作用于局部,减少局部脂肪堆积,具有针对性,还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且易为患儿所接受,可长期坚持;王秋莉等[19]使用小儿消脂贴治疗肥胖患儿,有健脾化浊、调畅三焦之功,且穴位贴敷操作简便,无明显毒副作用,易为患儿所接受,可长期坚持,依从性好,还可调节血脂血压。

2.3 综合治法于曼等[20]采用体内埋针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基础饮食运动、体内埋针及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1仅给予基础饮食运动疗法;对照组2给予基础饮食运动及体内埋针治疗;对照组3给予基础饮食运动及耳穴压豆治疗。均治疗12周。体内埋针:选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丰隆为主穴,方法:用一次性针灸针快针直刺15 mm,浅刺不留针,再用揿针于针刺穴位埋针治疗,每隔3 d治疗1次。耳穴压豆:选取饥点、渴点、三焦、内分泌、丘脑、皮质下、口、食道、脾、胃、直肠下段、十二指肠、便秘点、耳背脾为主穴。经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2、对照组3患儿的体质量、腰臀比及BMI、腰围、臀围均低于治疗前,且都低于对照组1。其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增强运动和控制饮食的基础上采用体内埋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有效且效果最佳。

刘丽晓等[21]采用推拿、耳穴压豆及五行音乐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61例)。其中,对照组仅提供饮食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推拿、耳穴压豆、五行音乐进行治疗。5 d为1个疗程,每个月治疗2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推拿包括:推脊法5~7遍,揉按两侧肾俞、脾俞各50次;摩腹法顺时针100次,自患儿剑突处沿两肋下用两手拇指分推50次,推按后承山100次。耳穴压豆选穴:取单侧耳穴,脾胃俱旺者选取饥点、大肠、小肠、胃、心、交感;肝郁气滞者选取口、肝、胆、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脾虚湿盛者选取脾、饥点、胃、膀胱、肾、三焦、肺、皮质下,每次选穴4~5个,每天按压3~5次,每次约5 min,3 d更换1次,双侧耳穴交替使用。五行音乐为: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循环播放《秋湖月夜》《闲居吟》《鸟投林》等曲目。经治疗后有效,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于曼等[20]采用体内埋针、耳穴压豆结合疗法,有健脾化痰、调节脂代谢之功,通过降低食欲,加快脂肪消耗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依从性、配合性;刘丽晓等[21]使用推拿、耳穴压豆、五行音乐结合疗法,能治疗三焦枢机不调,湿浊蓄积之证,具有健脾化湿泻胃之功,可有效减轻体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总结

中医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通过口服中药、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配合饮食控制疗法、运动疗法,使得治疗具有针对性,对比使用西药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不良作用少的优势。但中药口服治疗口感不好,针刺有痛感,可能不易被患儿接受,推拿、穴位贴敷等治疗时间长,都是目前中医治疗的不足之处,且以上研究还有样本量小,追踪时间短等局限性,在治疗上可能还存在辨证的差异、疗效标准判定的不同等不足,所以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猜你喜欢
消脂压豆耳穴
消脂试试一杯茶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喝茶减肥正确吗?
消脂护肝胶囊对NAFLD大鼠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千滚水有毒吗/运动一定要满身大汗才能瘦吗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