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艳南(桃江县中医医院)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中医药治疗中风的优势逐渐凸显,不仅能够辨证施治,还可降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中医将中风分为两个不同的临床类型,即中经络和中脏腑。中经络的病情程度较轻,患者通常没有神志不清、意识丧失等问题。主要表现是肢体一侧的活动受限,或者面部神经受损、言语不利等。中脏腑的意思是患者发病时出现意识上的问题,比如神昏、呼之不应,张不开嘴、双手打开,同时出现二便失禁等。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知识。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方中有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桃仁、红花、香附、青皮、延胡索、天麻、生姜、大枣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便秘者可加黄芩、大黄、栀子。
(2)风阳上扰证 治法:清肝泻火,息风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有钩藤、天麻、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夏枯草、山栀、黄芩、牛膝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如患者出现严重头痛,可加羚羊角、夏枯草;如急怒、易怒症状明显,可加牡丹皮、生白芍。
(3)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息风。方药:镇肝息风汤。方中有天麻、钩藤、白芍、天冬、玄参、枸杞子、龙骨、牡蛎、龟甲、代赭石、牛膝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痰盛者可去龟甲,加胆南星、竹沥;心烦失眠者可加黄连、栀子、莲子心、首乌藤等。
2.中脏腑
根据患者具体的表现不同,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是患者神昏、两手紧握、牙关紧闭等,脱证会出现类似于虚脱的表现,患者意识丧失,同时嘴会张开,出现浑身瘫软的表现。
(1)闭证 痰热腑实证。治法: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方药:桃仁承气汤。方中有桃仁、大黄、芒硝、枳实、胆南星、黄芩、全瓜蒌、红花、丹皮、牛膝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头痛、眩晕加重者可加钩藤、菊花、珍珠母等;烦躁不安者可加生地黄、沙参、夜交藤等。
痰火瘀闭证。治法: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方药:羚角钩藤汤,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方中有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星、竹沥、半夏、黄连、石菖蒲、郁金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患者出现痰热、喉间痰鸣可服竹沥水、猴枣散;肝火旺盛者可加龙胆草、山栀、夏枯草、代赭石等。
痰浊瘀闭证。治法: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方药:涤痰汤,另用苏合香丸宣郁开窍。方中有半夏、茯苓、橘红、竹茹、郁金、丹参、石菖蒲、胆南星、僵蚕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动风者可加天麻、钩藤;化热者加黄芩、黄连、丹参。
(2)脱证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方中有人参、附子、干姜、五味子、山萸肉等,一日用药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面赤足冷者可加生脉注射液静滴;汗出不止者可加炙黄芪、生龙骨及煅牡蛎等。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其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为减轻疾病对患者脑组织与神经功能的损害,掌握中医药相关知识、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十分重要。通过合理辨证分型,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证机,确定适当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有利于加快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组织修复,改善神经功能,提升预后恢复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减少抵触行为,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