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感染科)
春寒料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患上冬春季节流感的儿童、青少年、老年患者明显增多。而流感和普通感冒有着明显的区别,且流感还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和临床表现。
1.病原体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丙型;而普通感冒则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临床表现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传染性强,常见症状有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还可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肺炎、脑炎、心肌炎、心力衰竭等;而普通感冒起病相对较慢,可引起发热、鼻塞流涕、食欲减退等症状,少有高热,且多为自限性,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低。
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首先是患者,其次是隐性感染者。潜伏期为1—4 天(平均2 天),患者发病后3—7 天均可从其鼻涕、口涎及痰液等分泌物中检出病毒,即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传染期约为1 周,且以发病初的2—3 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有3 种:
1.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来传播,当病毒进入呼吸道之后就会引发症状出现。因此,在流行季节尽量不要到公共场合,尽可能少去或者是不去人多的地方,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2.气溶胶 呼吸出来的飞沫中,一些小的颗粒能够形成气溶胶,可以长时间在空气中飘浮。如果人们吸入气溶胶也会发生感染,尤其在相对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更易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
3.流感病毒 这样可通过间接接触进行传播,如流感患者的口水、鼻涕、痰等,通过接触这些污染物也会被感染,所以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好发人群
人们普遍易感,由于流感病毒变异较快,即使感染过流感,也有可能再次感染,尤其好发于儿童、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当出现发热(特别是高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头疼、寒战、疲乏以及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流感的可能性。此外,当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肌肉酸痛、头疼、关节痛)明显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时,也需考虑流感的可能。
然而,流感的症状和体征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因此,流感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在必要时,还需完善心电图、肺CT 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1.流感流行季节,大众应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必要时应佩戴口罩。
2.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早晚开窗通风30 分钟。
3.注意季节气候冷暖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及过度疲劳。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5.摄入清淡饮食,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
6.适当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
7.在流感高发期来临的前1—2 个月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流感疫苗的有效作用可以维持一年左右,建议每年接种一次。
中医中药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为后世奠定了防治传染病的基本原则:从整体观入手,扶正祛邪。流感的发生是由于外感时邪,导致肺卫功能失调。因此,治疗流感的关键在于调整肺卫功能,扶正祛邪。
1.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中医传统的防病治病方法,可以刺激经络系统、调节气血运行,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当出现咽喉疼痛症状时,可掐揉少商穴:用手指的指甲尖在少商穴处施加适度力道,持续几秒后松开,反复操作数次,可以起到清肺利咽的作用。当出现发热症状时,可用大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风池穴:掌根或大鱼际按揉大椎穴,可以起到疏风解表的作用。当出现鼻塞流涕症状时,可用手指指腹按揉迎香穴,直至局部微微发热,可以达到通畅鼻窍的目的。当出现反复咳嗽时,可轻揉、按压列缺穴、鱼际穴:先用拇指轻揉每个穴位,然后以适度力道在穴位处掐按数秒,反复操作数次,可以起到止咳平喘、宣肺解表的作用。
2.辟秽香囊 中药香囊散发出的芳香性气味,通过口鼻黏膜、肌肤毛窍、经络穴位进入人体,可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藿香、丁香、艾草、石菖蒲、白芷、陈皮等中药具有芳香辟秽、理气化浊的功效。将这些中药研末装入香囊,不定时吸嗅,可增强呼吸道免疫力,减少或避免呼吸道感染。每月或气味消失后要及时更换香囊内的中药。
3.中药药茶 喝中药药茶是简便、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在此介绍3 个简易的中药药茶的药方。
(1)益气固表。适用于容易感冒以及容易出现畏寒、多汗、疲乏、倦怠等症状的人群。黄芪、防风、苏叶、白术、生姜各适量,煎煮15 分钟后饮用。
(2)清热解毒。适用于容易出现上火、咽痛、口唇干燥、口腔溃疡等症状的人群。金银花、芦根、麦冬、牛蒡子各适量,煎煮15 分钟后饮用。
(3)理气化浊。适用于容易出现胃胀、食量减少、咳痰等症状的人群。陈皮、佩兰、苏叶、生姜、甘草各适量,煎煮15 分钟后饮用。在选择中药药茶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选用的药材符合个人症状和体质。
4.中药足浴 用中药汤液浸泡足部,可以刺激足部穴位与经络,调畅气血,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可在睡前用葱白、艾叶、花椒、桂枝、生姜等具有温经散寒功效的中药,煎煮15 分钟左右后泡脚,起到温经散寒、健脾祛湿的作用。泡脚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
5.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冬天天气寒冷,可食用具有温补阳气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红糖、红枣、桂圆、山药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此外,炒菜时可以少量佐以葱、姜、蒜、辣椒、胡椒等,可散寒行气,预防感冒。也可吃红豆山药粥、姜枣红糖水、鲫鱼豆腐汤等温中驱寒,健脾养胃。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建议大家外出时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受寒。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非必要的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心神安宁,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方法调节情绪,放松身心,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
总之,流感可防可治。未病先防做好个人防护,即病及时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