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陇东地区相关志书类中, 明代嘉靖年间乐蟠人侍郎韩鼎编撰《庆阳府志》载:“婚嫁,用鼓乐迎至女家”以及“丧礼悉宗古制……用鼓乐遂迎诸客。”明代编纂、清代续修的《平凉府志》云:“岁除日多嫁娶,祭祀祖妣,男女以序献酬四拜,爆竹鼓吹欢呼终夜。”今日的甘肃庆阳唢呐音乐,正是这些文献中的“鼓吹”“鼓乐”。据多名艺人介绍并参照相关资料可推知,目前甘肃庆阳地区的唢呐艺人约有千名以上,“生也唢呐、死也唢呐”仍然是这一方土地人民两种民俗用乐的典型形式。那传人状况究竟如何? 传承又有何特点?
一、传人叙事
20 世纪80 年代之前, 庆阳唢呐艺人的基本情况,除依赖田野考察口述乐班历史外,唯一保存的相关资料是内部印刷品《庆阳地区民间器乐曲集成》(上、下册,后文简称“器乐曲集”)中的相关记载。该“器乐曲集”于2021 年以《庆阳民间唢呐曲牌集》(上、下册,后文简称“器乐曲集”)的名称得以公开出版,它是在“1988 年由原庆阳地区群众艺术馆王坎德馆长主编,张积林、梁平正、尚奋斗责编的《庆阳地区民间器乐曲集成》的基础上增减删节,查漏补缺后定稿的……这次重新做了梳理, 剪裁5首,新增39 首(包括套曲9 首),删略7 首”。但经笔者与梁平正先生譼訛电话咨询,书末所附“普查、采录人员名单”“各县唢呐艺人名单”“庆阳唢呐艺人小传”等内容以及与该书内容相关的采录人员信息均为“器乐曲集”原来的内容,未做变动。
为了了解1980 年代初“器乐曲集”普查、编辑中有关艺人的普查过程、撰写原则,以及所列艺人的入选标准、普查人員基本情况等问题,笔者请教了已近耄耋的梁平正先生,大体情况如下:
1.20 世纪70 年代末,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有关协会(音协、民协等)三个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搞十大文艺志书集成,庆阳地区群众艺术馆把相关文件传达到各县, 要求各县开始搞本县的“集成”。镇原县搞得比较扎实,其他县就是搞一点录音而已。米浩元、祁世权、朱安平都是镇原县文化馆的人,他们以各县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调查。
2. “器乐曲集”上的艺人名单只是各县比较有名气的乐手,并非全部是唢呐艺人。镇原县的材料最多,但不一定都是好把式,主要是录音多、采访多。艺人小传把各县比较好的“哨子货”都集中在这里了,有的还是唢呐王。写成小传的都是当地影响大、老百姓们认为好的,只录了一两个曲子的就没往这里写了。
3.上级单位要求写小传时“篇幅要小”,所以都是几句话总结一下。张积林写的郭守望文字最长,之所以专门保留下来, 是因为当时张积林去了两次,郭守望的事迹很感人,手都不会动了,用绳子圈住吹,很感人。
4.比较突出的、有代表性的艺人写了二三十个。采访过的艺人共有上百个人,目录上都有记录。
5.三位采访者都是跑到艺人家里去当面采访的。当时交通不方便,骑自行车或步行,华池县的元城镇就是步行去的。也有一些时候把艺人请到一个地方采访,比如沈俊岳就是在他们乡政府问的,他正好在乡上顾事,就采访了。
6.尚奋斗是宁县人,他负责合水县、宁县,他开始得比较早。梁平正1983 年调到馆(庆阳地区群艺馆)里的,负责查漏补缺,镇原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都去了。张积林跑得最多的是华池县和宁县,镇宁县也调查了一些。下卷中的曲牌、套曲都是张积林搞的,梁、张二人搞得多。
根据梁平正先生的介绍,结合相关文献,就这些艺人资料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第一,1979 年起,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先后会同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相继联合发出关于编纂“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工作的通知。梁平正先生所说,“器乐曲集”正是作为地方政府对盛世修志的细节补充。虽然曲谱记录、录音各县做得比较多, 但采访艺人的工作是张积林、尚奋斗、梁平正三位所为。他们实地采访,并编写艺人小传,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尤其对于许多已经去世的艺人而言,“器乐曲集”中保留的资料填补了空白,有较高文献价值。
第二,庆阳地区自20 世纪70 年代至今,所辖区县一直是7 县1 区,“器乐曲集”中所列“各县唢呐艺人名单”就是按照7 县1 区排列,共列唢呐艺人191 位。其中环县艺人中,单列5 位“道情艺人”。笔者调查环县道情皮影后所知,这应该指环县道情皮影中的“三吹”,即演奏唢呐、笛子、笛呐和短号的艺人。环县道情皮影中的“三吹”,在道情戏中吹四种吹管乐器,因道情中的唢呐与当地鼓吹乐中的唢呐高度融合, 演戏结束后经常参与当地鼓吹班的“顾事”,所以,将“道情艺人”列在“各县唢呐艺人名单”中,符合当地实际。
第三,按照梁平正先生的介绍,191 位唢呐艺人是选择“哪个县比较有名气的”“当地的唢呐王”专门采访,按照“篇幅要小”的要求,形成了26 位“庆阳唢呐艺人小传”。其中,宁县与华池县各列7 名,西峰区、合水县与正宁县分别列2、3、4 名,环县、庆阳县、镇原县各列1 名艺人小传。结合梁平正先生所述采访过程与艺人小传选择标准、各县的艺人名单以及今天活跃的唢呐艺人籍里,可以看出正宁县不仅唢呐艺人数量多,而且优秀唢呐艺人也多。而华池县虽然唢呐艺人整体数量不多,但因为郭守望的带动涌现出较多优秀唢呐艺人。
第四,艺人小传中均用“现年”“卒年”字样,梁平正先生介绍说,“现年”都指采访时间,即1979 年至1985 年间。因此,这份资料中的“现年”,均只能大约定在1979 年至1985 年之间。比如艺人王贵的记录:
王贵有:男,汉族,西峰市温泉乡何家坳人。共产党员,现年49 岁。15 岁开始随王西珍学吹唢呐,他的演奏技巧娴熟,曲目丰富。顾事认真,组织能力强,在西峰方圆享有很高名望。
2021 年,笔者采访了时年80 高龄,在庆阳唢呐艺人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王贵有老师。由于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他本人已无法吹奏唢呐,但王老师的弟子们常年活跃在庆阳地区的红白喜事上,影响颇大。
2006 年,庆阳唢呐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书中记录了11 条传承谱系。其中,以李繁茂、王喜真、李瑞林⑤为代表,均有三代以上的传承,王贵有就是李瑞林传承谱系的第二代传人。通过对田野实地考察、采访所获信息以及所见资料统计比较后,可以得知庆阳唢呐传人的基本情况为:庆阳唢呐传承至今已逾百年,至少有五代传承者,基本以20 年为一代人,他们的出生年龄跨越20 世纪20年代至21 世纪初。
二、传承特点
庆阳唢呐的传承大体以1980 年代为界, 此前以传统传承为主,此后现代传承逐渐增多。传统传承,最常见的模式是家族传承、唢呐班传承等,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现代传承,常见的模式是各种媒体学习、学校教学、唢呐传习所等,乐谱学习成为越来越被普遍采用的方式。
1980 年代以前,唢呐音乐是流行于民间的一项民俗活动,家家户户若有事,按照传统礼俗,须请唢呐班子。在历史中,吹鼓手是被当作“下九流”的行当。在当地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歌谣:“铜头头、木杆杆,八个指头压眼眼,吹得腮帮像青蛙,熏得眼睛红巴巴。抬起来呜哩哇,压下去呜哩嚓,走在人前头,吃在人后头。”可见那个年代的唢呐班在“顾事”活动中地位不高,选择从事唢呐行当的目的大多为养家糊口。第一、第二代艺人基本在这样一种从业生态中走完了自己的唢呐人生, 他们以师传居多,家传次之。师徒传承大多是徒弟拜师后,跟随师傅的班社,参与各种红白喜事。学艺的前两年,先从简单的打击乐开始学起,在不“顾事”的时候,跟随师傅、师兄弟们一起学习唢呐的基本功,掌握一些当地唢呐曲牌。有时候,师傅也会在“顾事”的间隙教徒弟专业本领。这种授课方式,与我们当下的器乐学习方式不同,当地人将之称为“跟班学艺”。一些经济条件不那么好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到唢呐师傅这里,吃住行都在班社。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大多不识谱,多以口传心授为主,教唱扎子谱(带音高节奏的拟声字),从小耳濡目染。
第三、第四代艺人现在已经是庆阳唢呐音乐的中坚力量。在庆阳地区的唢呐行业沉浸几十年,他们各自成立班社、带徒弟、开传习所,比如马自刚、吴正强都是这一批传人的代表人物,他们培养出了很多第五代庆阳唢呐手。
自2006 年庆阳唢呐获批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在当地的影响力、地位也逐渐提升。从以前的“下九流”不被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到现在走到哪里都会被尊敬,并且演出场地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和舞台,演出场地在“顾事”场域的中心位置,在结束仪式和演出后,艺人们会被主家专门邀请到酒席的上桌就座。
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庆阳唢呐传承的另一个特点。传统传承是跟班学艺,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寒暑假、周末的“兴趣班”,也就是传习所。传习所建立的目的,在于传承和研习庆阳唢呐音乐,随着近些年唢呐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以及国家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等多方因素,唢呐在庆阳当地也成了一种较为热门的特长和谋生手段。传习所教授的课程一方面有专业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学生们对庆阳当地传统曲牌的学习。正如梁平正先生所说:“现在的传习所,他们这个基础东西和大专院校是一样的,方法全国也是一样的。其次就是加上本土教材,再加上庆阳民歌和各自的爱好。”
据笔者调查,庆阳市西峰区目前共有8 家传习所,例如马自刚传习所、吴正强传习所、李海成传习所、翟立鹏传习所(风雅民族音乐传习所)、郭士伟传习所、董小军传习所(华音艺术培训学校)等。其中,马自刚、吴正强等人的传习所以教授唢呐为主,而翟立鹏、董小军的传习所除教授唢呐外,还会教授其他乐器,并且会让学生参加乐器考级。
吳正强传习所主要是教授一些未来想专门从事唢呐演奏的学生, 他的学生除了在传习所学习外,大多沿袭传统“跟班学艺”的方式跟随师傅的班社参与到红白喜事中,从基础的打击乐学起,在“顾事”中学。
传承过程还包含乐器的传承与革新, 以梁平正、马自刚老师为主所推进的唢呐乐器改革被诸多艺人所认可。老一代艺人大多使用自制唢呐,目前逐渐统一使用降B 调唢呐,梁平正、马自刚推动的改换乐器的结果大大缩短了演奏前的磨合时间,促进了当地唢呐艺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马自刚的唢呐启蒙源自家传, 为精进技艺,他向当地有名的唢呐王请教,现为国家级唢呐艺术的传承人, 也是推进庆阳唢呐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马自刚传习所包容性更强, 以唢呐为主要教授内容,每天大概会有三十多人在传习所学习,学习者身份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以小学生、初中生为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类似于我们当前的特长、兴趣爱好班。他们会学习简谱,唢呐考级曲目以及庆阳当地的传统唢呐曲牌。但总体来看,仍以传统曲牌的学习为主,结合“口传心授”与“识唱简谱”这两种方式同步进行。第二类,是从事庆阳唢呐这一行业的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初中毕业后进入了中专或者放弃读书, 专门在传习所学习唢呐,并且已经有了几年的学习经历,跟随师傅参与“顾事”的频率较高。有的学生出师之后组建班社,承接各种活动等。第三类,是曾入传习所学习,后考入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寒暑假会继续跟着马老师学习唢呐,在传习所算是师兄级别,大都二十出头,有着双重身份。
现在,马自刚通过举办传习所、在全国各地交流演出、收集整理庆阳唢呐乐谱与录音资料、编写教材等活动,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承特点:
1.传承谱系中出现女性传承人,打破传统“传男不传女” 的观念。在传承谱系中,1983 年出生的李予彦和1993 年出生的齐雪如跟随马自刚学习唢呐,这是一次唢呐艺术传承人性别的突破。
2.学习者学成之后的从业路径,出现了新的动向。传统传承中,学徒出师之后,绝大多数会在当地“顾事”。但近些年来,马自刚带出的一批徒弟中,有靠唢呐这门技术考上大学的,例如苏鑫(2021 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明涛(2020 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民间传承已经与高校专业教育有了直接的关联。
3.庆阳唢呐的传承突破了职业化学习,进入到学校普及。在中小学学生群体中,庆阳唢呐以兴趣班、传习所的方式进行普及,教师会带领有一定基础的唢呐徒弟参与红白喜事活动。同时,庆阳地区的中专、高校开设了唢呐演奏课程,特聘唢呐艺人为在校学生传授当地庆阳唢呐音乐。
此外,马自刚作为一个民间艺人,自编当地职业高中唢呐教材,与梁平正先生一起编写庆阳唢呐专著, 与流行歌手谭维维合作录制跨界游戏音乐,为庆阳、关中、陕北一带唢呐艺人建档录音等等一系列行动,已经具有学术研究、开放社会传承的意识。他的做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传统民间艺术家或国家传承人的“传统使命”,而更显开放,更加主动,与现代社会融入更加紧密。庆阳唢呐的当代传承,已经在以马自刚为代表的传人身上有了各种创新做法,马自刚也不仅仅是传承人,还兼具各地艺人的联络人、各类“非遗”项目推广的参与者、当地唢呐艺术资料的收集者等多重身份。从历史走来的传承,经由马自刚这一代人的努力,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呈现新的样态。
结语
从传统的家族和师承模式到现代的教育体系和媒体传播,庆阳唢呐的传承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一代唢呐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探索着如何将这门艺术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无数艺人的坚守与努力,他们不仅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在传承方式上不断创新。作为庆阳唢呐守护者的主体, 各位传人不仅是对地方艺术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不仅守护了陇东大地上的地域文化,也对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作出了贡献。我们期待,庆阳唢呐传人不断,传承不息,庆阳唢呐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本文为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ZD16) 阶段性成果]
黄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