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玲
解题技巧
论述类文言文包括文论、史论、政论、小品文等,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练、论证合理、逻辑严密等特点。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种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一、关注文体标志,明确阅读指向
识别文章体裁,判断其是不是论述类文言文,可以从标题入手,题目上有“说”“论”“原”“辩”“难”等字作为标志的,是论述类文言文。“论”一般是从正面立论,阅读时要重点把握中心论点,梳理论据,如苏洵的《六国论》就是从正面论述六国灭亡“弊在赂秦”;又如2022年浙江卷文言文阅读《刑赏忠厚之至论》阐述了古代君主治理国家应以天下为先、顺应民意的观点,从而论述了“舍弃刑法,忠厚教化”的治国主张。“说”相对而言,形式灵活,但目的仍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阐明自己的观点,阅读时重在理清行文思路,如韩愈的《师说》重在说明从师的重要性。而“原”的意思是推究本源,一般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等从根本上进行考查分析,理论性较强,如欧阳修的《原弊》推究“弊政”的根源在于统治者只知道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辩”是辨是非、证真伪,具有驳论性,阅读时要明确批驳的对象或观点,分析辩驳的方法,如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批驳的是“成王以桐叶封弟,周公促成其事”。“难”是对前人成说的反驳,文体上属于驳论文,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聚焦“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我们在阅读论述类文言文时,要注意根据文体特征,准确把握阅读指向。
二、抓住中心论点,理解现实针对性
阅读论述类文言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首先要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篇就提出了论点,如荀子的《劝学》开头就提出了“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又如2022年浙江卷文言文阅读《颜太初杂文序》开篇即亮出中心论点“天下之不尚儒久矣”。有的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如《过秦论》在引用了大量事实进行论证后,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又如2023年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韩非子·十过》,文中对比分析了曹君因“无礼”而“绝世”,釐负羁因守礼得以保全自身并惠及百姓,最后在篇末揭示了中心论点,“国小无礼,不听谏臣”是断绝后代的原因之一。阅读论述类文言文时,找到中心论点是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
其次,论述类文言文一般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我们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同时,要思考作者是针对什么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展开论述的。阅读时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写作的背景,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现实针对性。如韩愈的《师说》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现象,阐述教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苏洵的《六国论》是针对宋朝统治者以贿赂的方式对待西夏和契丹的现实,警醒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论述类文言文阅读在考查分析能力时往往会涉及作者观点与行文的针对性,只有整体把握、知人论世,才能做到分析准确。
三、分析论证方法,把握行文思路
我们在阅读论述类文言文时要整体梳理文意,分析其论证的思路与方法。论述类文言文多运用对比、比喻、类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如《师说》首先强调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为什么要从师、以什么人为师的道理;再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批判士大夫不尊师重教;然后以孔子为例,论述人必有师、有必从师;最后说明写作的缘由,嘉奖不拘时俗从师而问的李蟠。文中最为出彩之处是对比鲜明,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于其子与于其身、士大夫之族和巫医乐师百工之从师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对现实中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并且选用孔子无常师这一事例增强了说服力。
论述类文言文阅读往往会在分析理解题(客观题)和简答题(主观题)从论证的思路与方法的角度设计问题。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一(节选自《百战奇略·众战》)以“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开篇,单刀直入,提出了中心论点;接着以淝水之战为例,秦军士兵众多却惨遭失败,谢玄兵少却反获大胜,论述了实力悬殊的情况下采取的作战策略。材料二(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李靖回答唐太宗的问题,分析苻坚淝水之战失利的原因,并与吴汉讨伐公孙述作对比,得出分兵合兵的相变之法,太宗认为这两次战例可作为万代的借鉴。第12小题概述分析题D项“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太宗认为这两次战例可作为万代的借鉴”,便涉及了论证的方法和思路。我们要找出论据,分析论证过程,把握论证的思路,才能依据文意作出分析,判断相应的选项是否正确。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是故貴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节选自《孟涂文集》,有删节)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亦非不潜心A专力之故B其学非古人之学C其好D亦非古人之好也E不能问F宜也。
2.本文和韩愈的《师说》观点相似,在论述角度上略有不同,请结合文本简析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答:
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
4.本文第二段是如何论证观点的?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