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可操作的教师培养经验

2024-05-16 09:24余秋宁
小学科学 2024年14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

余秋宁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在国家数字化发展及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融安县基层学校信息科技专任教师与教育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突出问题——专任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严重缺失。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思考和策略,从“领导重视、专业对口、立足课堂、团队协作”四个方面着手,摸索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经验,或可抛砖引玉,为从事信息科技学科专任教师培养工作的同行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317    (2024)  14    007-009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23年融安县的教育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融安县有小学信息科技教师27人、初中信息科技教师15人、高中信息科技教师8人,共计50人。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背景分布百分比:计算机专业5人,占比10%;教育技术专业12人,占比24%;其他理工类专业16人,占比32%;文科专业17人,占比34%。信息科技教师中仅有10%专任信息科技的学科教学,有65%需要兼任学校网管、信息科技设备维护等其他工作。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数据可看出,融安县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目前相对稀缺。本文就如何培养专任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总结了一些工作经验,希望对从事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的教研员有所启发。

二、融安县专任信息科技教师培养的现状分析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融安县从2000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设信息科技课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融安县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从刚开始的3人发展到50人。但其中的专任教师并不多,仅有10%,其余90%的信息科技教师还要承担其他工作任务。

(一)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

信息科技教师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岗位,需要承担学校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信息科技教材的内容要求学科教师熟练掌握各种教学软件。即便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对于这些软件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如果非专业毕业的教师转任信息科技学科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教学软件使用培训,让他们尽快地掌握各种教学软件的操作,提升专业素养。

其次,作为教师,教学是首要任务。专任教师培养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最终目标就是:熟练开展信息科技学科教学活动。

(二)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国家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育信息化也在稳步推进。大量的实例表明:信息化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就是信息科技教师,但信息科技教师承担了很多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最常见的就是学校各种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维护、网络保障等。学校的信息化工作需求和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教学工作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在对教师进行专任培养时产生的最主要矛盾。作为教研员,培养工作的重点是专任学科教师,而学校希望培养的教师是多面手,教学只是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三、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策略与思考

(一)校长的支持是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让校长对学校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培养产生兴趣,这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通过向校长发放调查问卷给校长传递一个信息: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是学校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问卷涵盖了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在学校中承担的所有任务,使校长全面地了解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工作内容,意识到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重要性,在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时,把信息科技教师纳入其中。

问卷设计了教育信息化给学校发展带来助力的成果展示。例如:各种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工作在信息科技教师介入后的效率提升、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与信息科技教师参与前后的比较、各种参赛作品的精品率和获奖率与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关系……这些工作成效的取得一定是跟信息科技专任教师深度参与密不可分的。通过问题引导,激发校长对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的热情,争取校长的全力支持,后续开展的一系列培养措施才能逐一落地。

配备专任信息科技教师的学校,这几年参加各种信息科技作品比赛,全县学校提交的作品从2019年的20多件到2023年的130多件,增长迅速。参加各种精品课、课堂实录比赛,作品从原来的任务摊派到现在的各个学校抢名额,变化明显。

实践表明:校长的支持在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专任信息科技教师经过培养成长后取得的成绩,会更加坚定校长的决心,证明工作方向是正确的。

(二)教师的培养要分梯次

信息科技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从工作成效来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更适合担任信息科技学科专任教师。但现实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人愿意从事教学工作的并不多。就融安县而言,全县19所学校配备信息科技教师50名,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仅有5人,占比10%。近三年,融安县参加各种信息科技学科比赛,共取得市级一等奖4人次,全部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从这点可以看出,高水平的信息素养是学科教师发展的基础。因此,学校专任信息科技学科教师的培养的第一人选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

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教育技术专业的应作为第二梯次的培养对象。教育技术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内容多是计算机应用、多媒体软件类。这些都能赋予教师更高的信息素养。这类教师作为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时,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信息技能方面他们已经有了天然优势,不需要再投入太多时间。因此,相较于其他非专业教师,他们可以更快地成长。给这些教师选定一些重要的章节,从教学设计开始,每一环节逐一打磨,让他们熟悉备课、授课、反思的流程、目的和意义。通过3~4节课的打磨,新手教师就能熟练地开展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完成从其他学科教师向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蜕变。

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非专业教师要成为专任信息科技学科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成本。特别是文科专业,前期的培养工作重点是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待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够处理一些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时,教学技能的培养才能开始实施。而且从培养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文科教师转为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后,只能说解决了学校无专任信息科技教师的问题,并没有成长为优秀的信息科技教师。

综上所述,要打造一支优秀的信息科技专任教师队伍,必须在人选方面尽量挑选计算机专业,或者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

(三)教师的培养要强调教学为本,立足于课堂

在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培养工作中,我们经过实践得到的经验就是:深入课堂,以个案研究、教学实践为主要培养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先观看,次模仿,再实践,重反思,后调整,又实践。

先观看,就是组织培养对象观摩信息科技的各种优秀课例,从中分析、学习优秀课例的成功之处,看别人的教学如何设计、课堂如何组织、学生如何调动、重难点如何突破、知识点和技能如何训练巩固等等;次模仿,就是观摩课例之后,选定另一个课时,模仿优秀课例的呈现方式,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再实践,是指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践,体会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为后面的调整留下线索;重反思,即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有授课教师的个人反思,也有其他教学设计参与者或者观察者的反思,发挥集体智慧,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后调整,根据教学实践中记录的问题和反思中给出的问题解决方案,重新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修正教学实践中的偏差,完善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又实践,根据调整后的教学设计再次开展教学实践,检验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是否比原来教学效果更好、原来出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则继续将后面四个环节再重复,直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才算完成一个课时教学训练的闭环。

六个步骤,可以锻炼和提高信息科技专任教师的备课、教学、教研能力,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并研究问题。

(四)教师的培养强调专业引领,携手同行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会走得更远”,这个道理在培养信息科技专任教师中一样适用。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专任教师,鉴于条件限制,先重点培养1~2名信息科技专任教师作为种子,再逐步扩大。但这只是个别教师的发展,全县信息科技学科整体发展仍然不足,大部分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仍然有待提升。通过跟柳州市学科教研员交流,专家指导:建立学科团队。2020年秋季,融安县信息科技学科中心组组建完成。

学科中心组吸纳了融安县当时最好的8名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制订了学科活动计划,定期开展学科教学研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对某一课时进行研修。集体备课形成教学方案后,由一名学科中心组成员进行教学实践,组里其他成员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课堂观察表,各司其职,对每一个环节分工开展课堂观察。课后集中进行研修,将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和没处理好的细节逐一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授课教师根据研修结果修改教学方案,再次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这种方式,深度打磨一个课时。中心组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必须观察、思考、实践、总结。两年多过去了,中心组成员经过锻炼,3人获得市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团队的研修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四、结论与展望

当前中国正处在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的起步阶段,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在数字化时代能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人才。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数字素养,高水平的数字素养需要高水平的信息科技教师培养,高水平的信息科技教师须经过系统性培养。须切实把基层学校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提到重要的地位。經过几年的探索,我们逐渐摸索出一系列可操作的经验:领导重视;专业对口;立足课堂;团队协作。相信秉承这些理念继续深入开展工作,一定能看到更多的优秀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涌现出来,为融安的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提升增色添彩。

参考文献

[1]赵健,吴旻瑜,万昆.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状况的调研结果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9(12):115-120.

[2]吕淑艳.甘肃省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3]孙丽影.“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调研报告[J].赤子(上中旬),2015(2):174.

[4]赵春芝.课程发展新起点,课程实施高站位:《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体会[J].福建教育,2022(19):28-30.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专任教师培养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