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策略

2024-05-16 03:21张学天
学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命题作文

张学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坝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深重的地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意精神都需要依托于写作才能获得有效的发展,现阶段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不足、作文质量不佳等问题比较突出,阻碍语文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教师必须剖析语文写作训练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具体的问题加强写作训练模式的优化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行文水平,从而使语文写作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现状

(一)阅读与写作的衔接不够紧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益于写作。”由此可见,阅读是吸收,决定着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作是表达,是学生将阅读收获和内在感悟融为一体,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有效的写作训练必须把握读与写关系的真谛。就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现状而言,阅读与写作的衔接不够紧密,部分教师尚未认识到读与写相辅相成的关系,经常出现读写分离的不良情况,比如在文本阅读中对语言、写法的赏析教学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写作素材、技巧的学习不够充分,那么在实际写作中,学生势必会遭遇诸多阻碍,难以尽情挥洒创作灵感;抑或在拟定写作话题和要求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文体、题材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写作难度,致使学生无法“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影响写作训练水平的提升[1]。

(二)写作训练的形式和内容单一

中学生对于语文写作训练普遍怀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兴趣是学生自主写作的第一动力,兴趣的缺失直接影响学生创作思维的发散,降低写作训练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学生在语文写作训练中的根本需要是希望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写作,经常获得新鲜和有趣的体验。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看,写作训练的形式和内容都存在单一化的问题,教师往往是给学生布置一个固定的题目,且题目的指向与学生的经历、经验不符,缺少真实情境的支持,学生即使想要表达,也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固定题目的设置还会引发另一个弊病,就是写作形式无法灵活地变换。学生长期写命题作文,而在面对半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时,由于缺乏训练和积累,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应对。为此,写作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单一,不仅会压制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其无法自由地表达内在的所思所想,也会造成写作训练模式的僵化,缩减学生的创作空间。

(三)写作训练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教育研究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能够后天培养的,语文写作讲究一定的技巧性,教师只要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把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促进他们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写作能力,这种能力是由内而外的,使学生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写作挑战。就现阶段的语文写作训练而言,教师方面的主导作用并未充分地发挥,写作指导力度还有待加强。部分教师在写作训练中鲜少实施技巧的渗透,在布置写作任务之后一味地要求学生切题,写真话、抒真情,这些要求都过于宽泛和笼统,没有言之有物的指导,学生难免会感到茫然,写出的作文生搬硬套、文不对题;还有部分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只停留在遣词造句的层面,对作文的立意、修辞、谋篇布局、突出中心等缺乏精要的方法传授,从而制约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写作训练评价环节不够完善

评价是语文写作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学生对于自己所创作的作文质量,普遍都缺乏清晰的认知,不了解自己作文的优势和不足,假若评价环节落实得不够到位,学生将难以扬长避短,致使写作能力停滞不前。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现状来看,评价环节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首先,现行的写作评价以师评为主,教师可能会当堂抽取几篇作品进行讲评,一则是所抽取的作品缺乏代表性,学生听完评语后也是一头雾水;二则是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没有得到客观、准确的点评,不足仍旧存在,优点也难以获得发扬,凸显不出评价的实效性。其次,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会将学生的习作成品全部收到自己的手中,课后评改后再发回给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是比较闭塞的,学生虽然能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但是生生之间缺乏经验共享,师生之间也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始终处在被评价的一方,最终造成写作视野的局限,给写作训练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策略

(一)基于读写结合,设计写作训练任务

阅读是写作的“有源之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教师应重点落实读写结合,这既是对阅读的反馈,也是对写作的强化,能够为学生达成写作训练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助力。为此,教师必须基于读写结合设计写作训练任务,使学生对阅读收获含英咀华,并在作文中自然地倾吐,构建读写共生的写作训练模式。

教师应该从学生学过的语文教材课文入手,根据课文的题材、文体、结构、写法等等,确定写作训练任务的话题、方向和要求。比方说课文是一篇结构紧致、思想深刻的记叙文,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和写法,从课文的内涵中领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然后梳理文中的艺术手法、结构知识等,使学生对行文思路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引出写读后感的任务,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根据课文中的事件、情境和形象写出内在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根据表达的中心合理地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安排作文结构,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体现出独特的观点和真挚的情感,并适度地融合想象和联想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样通过有效的读写结合,学生的阅读成果就能迁移、映射到作文中,当学生在写作训练中遭遇障碍时,也懂得到读过的文本中探寻灵感,从而增强语文写作训练的实践质量[2]。

(二)优化内容形式,拓展写作训练空间

中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在语文写作训练中,他们比较抵触一成不变的作文题目和训练形式,教师如果忽视对训练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容易削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并阻碍思维活力的发散。因此,教师应该秉持创新和激趣的目的,着力优化写作的内容与形式,时时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从而打破写作模式的局限性,拓展学生的创造空间。

第一,优化写作命题。优化写作训练的形式要从命题入手,以往教师在写作训练中设置的大多是命题作文,这种线性化的命题方式会致使学生的创作空间趋向狭窄,如果学生缺乏与命题有关的知识经验,就会陷入写作困境。在优化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入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其中半命题作文是只给出一部分写作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半命题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擅长描写的对象,确定写作方向,并运用精炼的词汇或词组补齐题目的另外一部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写作选材的自由度,也能使其在一定范围内,拥有创作的自主权,从而促进学生自由、灵活地进行写作,避免千篇一律的套文现象;其中的话题作文是一种更有开放性的命题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写作导引材料,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创作思维,继而再引出话题,让学生围绕着话题的中心自拟题目、确定选材,不刚性限制选材范围和表达方式,这样就能增大学生的写作空间和发挥余地,从而解除思维的束缚,实现对写作训练命题的有效优化。

第二,优化写作形式。学生在语文写作训练中的内在需求是求新、求异、求奇,这些都源于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教师在优化写作形式时必须注重开发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同时要把不同的训练方式变换、穿插着实施,避免同一形式的训练反反复复地开展,引发学生的枯燥乏味之感。除了专项的写作训练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仿写、续写、改写等形式的写作训练,此类训练活动都能与日常的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拿其中的续写来说,针对一些内容有留白、结局引人遐思的阅读文本,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意续写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按照自身的设想和预期,给原文续编一个情节或段落,这种写作形式不仅有趣有味,而且精巧简短,有益于缓解写全篇作文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强化写作思维和能力的作用十分显著,从而达到优化写作训练形式的目标[3]。

(三)重视方法指导,提高作文创作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写作训练的根本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自主写作技能。俗话说,“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写作虽然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但是创造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学生唯有“得法”,才能使写作化难为易。因此,在语文写作训练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根据具体的写作训练目标和内容,重视并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对写作规律的总结、对方法的内化,从而提高作文创作能力。

第一,明题依体凸中心。这种写作方法主要是指先明确课文命题的含义,依照体裁的要求或者是自身选择的文体确定作文的中心立意。教师在指导时可以让学生仔细地审题,分析作文设题的意图,看看是否有体裁要求,如果没有,就根据自己所擅长的体裁搭建作文框架、拟出提纲,设置清晰的线索和中心,按提纲开始写作,并在作文的关键之处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作文的主旨。这样学生作文既不容易偏题,也能做到中心突出,画龙点睛般地“活”起来[4]。

第二,化大为小炼主旨。在写作训练中,学生面对陌生的命题经常会找不准切入口,写出的作文泛泛而谈、缺乏焦点。所谓“化大为小”,就是在命题范围之内抓住某个点进行深入,教师在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在析题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切入口进行拟题和立意,立意尽量“小”,但在写的时候,则要求学生把具体的事件、观点等等写精、写细,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始终围绕着一个焦点去扩展成文,这样学生就顺利地掌握“炼旨”的方法,作文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等[5]。

第三,平中见奇出新意。语文写作最忌缺乏亮点和特色,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平中见奇的写作方法,就是在满足写作训练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作文内容进行创新。教师在指导时,可以渗透“旧瓶装新酒”的技巧,比方说某个写作话题是老生常谈了,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逆向思维,从话题、事物的反面入手,提出新的观点,抑或把时代热点写入作文,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富有新意,增强他们的自主创作技能。

(四)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取长补短

新课标对语文写作训练的评价提出明确要求,倡导教师把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互结合,还主张“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上述指导思想之下,传统以师评为主的评价方式体现出滞后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时,教师应该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之间取长补短[6]。

首先,在学生完成写作训练任务之后,教师应该让他们先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修改,查看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段落层次是否分明、前后内容是否重复等等,把自己能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和校正。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4~5 人一组,对习作成果进行互动评价,教师提出评价的标准和修改的要求、方法,让学生边评、边改、边交流,互相商讨优点和不足,注意写评语时要保持书面的整洁,对于语言运用和结构的错误,在同伴原文中引出一个箭头,写出旁批和修改意见,并在作文的末尾处写出客观的总评。最后,从师评来说,教师要改变以往抽取讲评的方式,而是结合学生的小组互评情况,让各小组自主推选优秀作文汇集到教师手中,教师再把作文投影到多媒体屏幕上,开展精细化的讲评,重点讲评优秀作文中值得借鉴的构思、语句和写法,使学生积累更丰富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在写作训练评价阶段的参与度,使他们真正地有所收获和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分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现状,主要问题是阅读与写作脱节,写作训练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教师的指导力度有待加强,写作评价环节不够完善。教师应该从读写结合的理念出发设计写作训练任务,优化写作命题和写作形式,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重视训练过程中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写作技能,实施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取长补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语文写作训练的开展质量。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命题作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下一站命题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