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梅
(安阳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1](P86)大党样子就是大党形象,大党在世界中要有大党的形象。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应对来自美国在贸易、科技、舆论等方面的挑战,有利地维护和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塑造了良好国际形象,积累了宝贵经验。
新时代以来,中美关系的处理与应对成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关键因素。美国掀起的贸易战、科技战和舆论战,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在此过程中,党的国际形象塑造尤为重要。
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科学内涵,是研究形象塑造的逻辑起点。把握党的国际形象内涵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党的国际形象的主客体。中国共产党,具体到每个党员可以说是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的主体力量;国际社会,具体到每个国家、国际组织甚至国际民众可以看成是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的客观力量,如此可以得出,党的国际形象实质上是一种主客体相互认同的关系。第二,党的国际形象塑造途径。对这个问题的解答需要把握空间维度,即中国共产党不仅可以通过外交战略、国际行动等塑造国际形象,同时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精神理念、大政方针、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都有助于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第三,党的国际形象塑造中介。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理论实践需要通过一定的对外传播手段传输出去,同时外界对党的形象的客观评价也需要一定的传播手段反馈回来。综合以上三点,可以得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是指国际社会、公众对党的精神理念、大政方针、执政成效以及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总体印象与整体评价。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不是一蹴而就、轻而易举的。从时间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具有长期性,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塑造了不同的国际形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延安时期党塑造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反帝反侵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等国际形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塑造了除旧布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不畏强权、爱好和平等国际形象。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又塑造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放包容、自我革新、勇担责任等国际形象。
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两国如何相处,这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2]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具有决定性作用。新时代以来,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各自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梦”,美国政府希望美国能“再次伟大”,中美两国的发展目标都具有世界性、全局性、长期性。但是,在“美国优先、零和博弈”思维逻辑主导下,美国将中国视为维持其霸主地位的最大障碍,在各个方面对中国发起挑战。新时代中美博弈错综复杂,贸易战中穿插着舆论战,科技战,舆论战中又隐含着文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由来已久,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贸易之争更加猛烈。拜登接任美国总统后继续沿用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视中国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为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在经济上采取更多压制措施。中美之间由贸易战扩展到科技战,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美国为了维护其科技霸主地位,通过限制技术出口等一系列措施,对中国科技发展进行全方面遏制。同时进行舆论战,散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此外,美国还围绕着新冠肺炎病毒命名、病毒来源等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进行歪曲污蔑。
中美之间的博弈,从表面上看是美国不甘心其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威胁,用冷战思维思考中美关系,打出贸易、科技、舆论等“组合拳”,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视意识形态为根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作为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伟大成就,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3](P33)美国尊崇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仅为资产阶级政党执政提供合法性解释,同时是实现阶级集团利益的思想工具。美国在全世界极力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及价值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霸主地位。
中国共产党塑造自身国际形象的过程就是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冲击的过程。美国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与科技战等,就是试图从经济领域撼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舆论战更是直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起的挑战,在国际社会中制造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制造阻碍中国发展、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在应对中美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中则是反对这种遏制和污蔑,坚定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显著提升。面对美国在贸易、科技、舆论等领域发起的挑战,中国共产党秉持维护正常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立场,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塑造了良好国际形象。
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P871)。坚持“资本逻辑”还是坚持“人民逻辑”,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中美两国发展理念最本质的区别。中美博弈在政治上源于“美国优先”的民粹主义,在经济上则是美国主张的“逆全球化”与中国主张的“全球化”的根本立场不同。美国在贸易、科技、舆论等各方面对中国发起挑战,其最终目的是为资本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为了达到目的,美国政府可以置本国民众与世界人民利益于不顾。
中美博弈谁能胜出,人心向背是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至上,“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5]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升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赢得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6](P18)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信息战等,美国大力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带头破坏国际规则,展现出世界经济破坏者、国际秩序搅局者的霸道形象。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和抵制“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在领导中国人民自身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积极顺应全球化潮流,同世界各国开展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展示了其恪守初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造福人民的国际大党形象。
从特朗普到拜登,虽各自代表的政党在具体观念、政策上有所差异,但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却出奇一致。为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全面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借口台湾、南海等问题,联合其同盟对中国施压,挑唆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制造边境冲突,以达到消耗中国战略资源,扰乱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面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唯有斗争才能寻求出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7](P486)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等给予一一回击。同时,还多次公开表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怕压,不信邪”的决心。2021年3月,中美高层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美国从所谓的从“实力”出发颐指气使,态度傲慢。2021年7月底,中美在天津举行高层会晤。美方又一次提出要从“实力地位”同中国打交道,这是彻头彻尾的,仗势欺人的胁迫外交。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铿锵有力的回击道:“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中方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8]
长期以来,美国从来没有从平等的角度考虑过同其他国家的关系问题。国际上,受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平等对待的国家不在少数。做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方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以一小部分国家制定的规则为基础的秩序。”[9]中国共产党塑造了敢于直面斗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国际大党形象。
当今世界主权国家绝大部分是由政党领导的,各国政党之间关系处理得如何既可能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地区冲突与战争的催化剂。中美两国在政党认同、政党制度架构、选举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任何一个国家的价值理念、政治制度等都不应该成为普世标准。美国热衷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和人权,抬高两党制,贬低中国的政党制度。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10](P469)。求同存异是处理国际政党关系的正确原则,也成为缓和政党间分歧的有效途径。“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11](P66,P50)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构建新型政党关系的尝试开启于2017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政党高层对话。2020年7月14日,中国共产党参加议题为“疫情背景下负责任政治力量在维护国际安全中的作用”的多边视频会议,倡议通过党际交往推动国际合作,为应对新冠疫情对人类共同挑战贡献政党力量。2021年7月6日,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全球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以视频连线的“云方式”参加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旨在增强世界政党关于国家治理能力、应对世界百年变局、抗击新冠疫情等方面的交流与互鉴,探讨为人民谋幸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佳策良方。
新型政党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际政党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在新变局、新时代下对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政党合作机制的构建。中国共产党协调政党间关系的实践在国际上塑造了善于求同存异,积极构建新型政党关系的大党形象。
中美两国的博弈不仅是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竞争,还是两种价值理念,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美国优先”的冲突。“美国优先”理念是一种自我封闭的文明优越论。美国始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了处处优先,甚至不惜同自己的盟友争夺利益。美国政府宣布自2018年6月1日起,对其传统盟友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惩罚性关税[12]。习近平指出:“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13](P420)当今世界各国交往密切,早已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全球问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政坛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更应该有大国担当。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7](P485)在减贫、反恐、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地区安全等领域,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系统回顾了近70年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成就。2020年以来,在抗击疫情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各政党,齐心协力,分享抗疫经验,主动援助疫苗等抗疫物资,赢得了各国和政党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赞扬。2021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减贫任务,并通过“一带一路”等策略帮助相关国家摆脱贫困。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提出实施九项工程,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共产党在与全世界、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实践中,塑造了勇于承担责任,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党形象。
中美两国之间的博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动态性。在博弈中要巩固自身的软硬实力、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壮大政党“朋友圈”,这些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关键。
“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塑造国际大党形象离不开自身“实力圈”的打造。习近平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14](P418)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身实力建设是头等大事,这是关系旗帜和道路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全方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全面引领社会革命、坚守初心、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使党永葆青春和活力,为塑造国际形象提供坚强保障。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同如此强大的国家进行贸易、科技等方面的博弈,并非易事。经济硬实力是国际形象塑造的基础性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当前的时代没有脱离马克思恩格斯所研究的资本主义时代,人的逻辑与资本逻辑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国共产党要塑造自身国际形象,就必须摒弃资本逻辑,坚持以人为本,超越资本的逻辑,走向人的逻辑。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时俱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步伐,实现我国经济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确保中国经济硬实力的提升。塑造党的国际形象,还要夯实自身软实力。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国际形象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
中美之间向来是合作与竞争相互交织。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双方既经历过携手反恐、联手抗击非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合作期”,又经历过贸易战升级、新冠源头政治化、台海局势紧张的“冷战期”。自2016年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中国被刻画成美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美矛盾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矛盾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需要重新定位。事实上,中美关系也无需回到过去,随着历史的发展,也不可能回到过去。未来中美关系走势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博弈将是今后中美关系的主基调。在美国零和博弈思维模式下,中美关系很难回到之前的状态。阻止中国崛起是美国政府的目标,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科技打压、舆论抹黑等仍会继续。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不信邪、不怕压的坚决态度,美国并没有在中美博弈中获得明显优势。另一方面,中美之间仍存在合作的可能。中美双方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虽然美国一意孤行推行单边主义,但中美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在经济上寻求与中国脱钩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中美双方在贸易往来、人文交流合作等问题上还有合作空间,有力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正义立场以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实践,既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也得到了国际大多数国家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美对抗不符合时代要求,中美合作才是真正的人心所向,大势所需。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要牢牢把握国际舆论的掌控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占据主动权,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15]要争夺国际“舆论圈”,提升中国综合国力是关键,舆论战归根究底是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争夺,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美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是同西方强国争夺舆论话语权,打造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声筒”“传达器”的决定性因素。其次,运用多样化的舆论宣传手段。对外宣传放眼全世界,要注重研究国外主流媒体关注的信息渠道,发挥好新型媒体的作用,逐步转变形象“他塑”的被动局面,不断开拓形象“自塑”的新路径。疫情期间,“推特”一词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外交部发言人用推特发出的信息,很快就能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与反映。第三,政党舆论宣传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西方社会以英语语言为主,中文与英文存在使用习惯、表达方式等差异。西方有少数研究中国政治、跟踪中国领导人思想的研究机构,但难免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既精通外语及西方语言逻辑,又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党政方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外引领解读工作的主动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外广播事业弘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使命,宣传党的主张,全面宣介中国发展,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6]要扭转面对西方的舆论打压集体失声的不利局势,鼓励引导民间媒体的正能量发声。
政党“朋友圈”的壮大离不开四个“力”的发挥。首先,彰显领导人独特魅力。政党领袖在国际上的言行是塑造党的国际形象的策略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政坛上的影响力都为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提供了助力。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以及外交活动为中国共产党“朋友圈”的营造增添了亲和力。第二,利用科学技术吸引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科技创新在某些领域已经从“跟跑者”变为“领跑者”。高铁技术、5G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要将这些技术推广到全世界,让中国科技成为吸引合作伙伴的技术亮点。第三,发挥“一带一路”凝聚力。这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它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探索全球经济治理新模式,合作共赢将成为打造中国“朋友圈”的共同目标。第四,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心力。积极推动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党形象,更成为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的有效途径。
“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一起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让行动成就未来,始终不渝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17](P388)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人类进步事业提出的理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良好国际形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美国全方位的打压和钳制,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持续全面强化国际形象塑造,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增强国际影响力,为解决世界难题继续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