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燕 陈驰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中常常透露着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其中,《老人与海》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部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更展现了他对自然力量和生命意志的思考。本文将以《老人与海》为例,探讨海明威的自然观,并分析其作品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旨在理解他独特的自然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探索。
一、海明威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老人对生命的尊重
简单来说,生命就是指每个生物体能够在自然存在和进行活动的强大能力。而这些生物体在大海里则有千千万万个,它们就是各种各样的奇特生物。《老人与海》这篇小说里出现的动物都是具有鲜活生命的生物体:巨大无比的马林鱼、成群结队的沙丁鱼、各式各样的海虾、可爱温顺的海豚、美丽动人的金枪鱼、长寿的海龟、凶狠无情的鲨鱼以及千姿百态的马尾藻和水母等。这些动物在老人心中都是自己的朋友。老人喜欢海鸟,也同情海鸟那困苦的生活环境;老人还喜欢海龟,他觉得海龟形态优美,游水速度很快。但是,当老人看到人类将一只活生生的海龟无情地剥开、杀死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煎熬,因为海龟那跳动着的心脏,犹如人类。老人和它们的相处是亲密无间的,就像与自己的家人一样。在小说中,老人十分热烈地表达了他对鱼类的喜愛,他直率且真诚地说道:“鱼啊,我爱你,而且十分尊敬你。”其中大马林鱼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存在,它既是老人的朋友,又是老人的敌人,文中写到老人十分赞赏和尊重大马林鱼。在与大鱼激烈地搏斗过程中,老人虽然一直不断地在咒骂它,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老人开始发现大马林鱼的身体竟然是那么高大,战斗风格是那么勇猛。到最后大鱼被老人杀死时,他却觉得内疚。老人虽然战胜了大马林鱼,可他却感到十分不舍与懊恼。小说中老人对着一只飞到他船头的小鸟说:“你多大了呀?”“这是你第一次出门吗?”“你要是愿意,可以住到我家去,鸟儿。”老人主动向小鸟的一系列问候,生动形象地体现老人对小鸟的喜欢,也可以看出老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和谐友好的,认为自己和大自然的生物密切相关,并以欣赏的眼光去欣赏自然界中的生物。老人对海洋中生物的怜惜,正体现出老人对大海中一切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由此可见,海明威的自然观在《老人与海》中都有体现,他所塑造的老人形象,以及老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提倡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
(二)老人对大海的热爱
这篇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就是主人公圣地亚哥在大海上的捕鱼情况,因此大海是作为一个巨大的环境背景而存在的,也可以说是海明威在小说中写得最为细致的环境背景,为的就是突出《老人与海》小说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海明威曾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它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所以,作品中的“大海”有了超越其本身意义的价值—代表自然。从老人的角度上来看,大海就相当于大自然,它拥有广袤无垠的面积以及丰富的物产,在大海这样丰富的生存环境下,它可以为老人提供所需的一切资源,最重要的是博得了小男孩和乡亲们的尊重和喜爱,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小说开头说老人有一对犹如大海般湛蓝的眼睛,仿佛与大海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老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大海,老人十分熟悉大海,熟悉到出海捕鱼犹如回到家中一样轻松畅意;老人十分了解大海,了解到能准确知道大海何时发小脾气,如同亲密的恋人一般;老人十分热爱大海,热爱到与大海一刻也不能分离。这种热爱源自大海给老人带来的强大的力量、无上的荣誉以及极致的欢乐。这些是老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必须拥有的,而大海则能够赐予他这一切,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所以,老人对大海是包容的,他包容大海的小脾气,甚至爱上了大海偶尔的刁难,这些小摩擦都是老人与大海之间的小乐趣。当年轻的渔民把大海当成男性,认为他们是竞争关系时,老人总是把海洋当成女性,不管她是否愿意给人恩惠,不管她是否做出任性或者缺德的事情,如果做了那也是她身不由己。老人对大海特别包容,并且抱有十分的好感,如此浓烈的情感,深切地表达了老人对大海的喜爱。正因为如此,老人在大海面前感到十分安心和快乐。而这所表达的,正是作者海明威想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二、海明威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对立
小说中关于老人征服鱼类时心理变化的描写,描写得最为深刻而又具有意义的一句话就是:“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不仅成了老人要征服大鱼时的豪言壮志,而且还体现出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欲望和意志。为了能够捕杀鱼类,他不惜出海很远。在出海后没过多久老人就发现了一条大马林鱼,在大马林鱼刚刚咬上老人所做的鱼饵时,老人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用尖锐的钓钩扎进大马林鱼的心脏,把它弄死,更想要用鱼叉刺进大马林鱼的身体,直接感受到胜利的果实。可大马林鱼并没有轻易言败,大马林鱼凭借庞大的身躯和力量在水下不断挣扎,甚至坚持了三天三夜,它不断地挣扎、下潜,想要潜入海底而不被老人所捕杀,这正是大马林鱼为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努力。大马林鱼疯狂地拉着老人和他的渔船在大海上游荡,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折磨老人的身心,使得老人的脸上和手上都是一片血肉模糊。这样的对峙,使得老人与大鱼都筋疲力尽。但这既然是一场搏斗,就必定会分出胜负。于是,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举起长鱼叉刺向大马林鱼。必赢的信念苦苦支撑着老人的行动。
从浅层次上来说,是老人在征服大马林鱼;而从深层次上来看,就是人与自然的争斗了。但是,这样的胜利并没有为老人带来好运,在老人回去的途中,老人遇到了一群鲨鱼,恐慌之下,他不愿意放弃辛辛苦苦捕杀的大马林鱼。海明威也用了大量的文字描写了老人和鲨鱼进行激烈搏斗的场景。老人利用鱼叉与鲨鱼搏斗,他先杀死一条凶狠残暴的灰鲨鱼,紧接着他将小刀与船桨绑在一起,用这个武器先后杀死了两条铲鼻鲨鱼。夜幕笼罩下的大海,一阵微风拂过,一群鲨鱼向老人冲了过来。老人奋起抵抗,但还是没能保住大马林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马林鱼被鲨鱼群撕咬。这些都体现了在这个巨大的生物链中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的鲨鱼和老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鲨鱼作为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与老人抢夺大马林鱼,尽管会有生命危险,但是鲨鱼并没有退缩,即使两败俱伤也要寻求生存下去的机会,最后鲨鱼得到了食物,但也被老人刺得遍体鳞伤。这是人与生物斗争的真实写照,也是海明威的自然观想要表现出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矛盾。
在小说里代表广袤无垠的自然界的就是大海,老人对大海寄予了浓厚的情愫。二者看似相处融洽,但在许多方面都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即使老人对大海再怎么热爱,他也不能够忍受自己不能从大海中获得食物的沉重打击。此时的老人与大海是存在冲突的,甚至是尖锐的矛盾。那么,老人与大海的冲突究竟从何而来呢?
在小说中,老人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他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维持不下去了,都是依靠小男孩的救济才得以生存的。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老人必须捕到鱼,而远海的大马林鱼成了他必须征服的对象。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人的本能,为了维持生命的需求,必须向自然进行索取。老人与大马林鱼的争斗也充分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矛盾,因为他的荣誉、食物以及生存都取决于大鱼的死活。在老人征服大鱼的过程中,二者处于对立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老人选择做渔夫,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养活自己,他捕鱼的能力有限,也只能够让他生存下去。而老人的住所更是破烂不堪,是用棕榈树的树叶搭起來的简陋窝棚。老人的食物极度缺乏,已经到了没米下锅的境地,不能正常地生活下去,生活越发艰难。实际上,这里就反映出老人为何会与大海发生冲突,为何会站在大海的对立面。因为他连作为一个人所最需要的食物都没有,于是他对大鱼的渴望有了执念,而大海却不能再承受老人肆意捕杀鱼类的恶果。所以,小说的最后大海对老人的行为作出了严重的惩罚,大海让老人拼命厮杀所获得的大马林鱼被鲨鱼全部吃掉,让他受到成群鲨鱼的猛烈攻击,这些都是大海对老人的“报复”。在这种情况下,二者的矛盾加深了,老人对大海的热爱,显得微不足道,冲突却越来越深了。
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与大海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主义倾向。老人在出海捕鱼之前,他要去的地方很远,他明白他的这个行为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但他别无选择,不捕鱼就没法继续生活,这里面的感情十分复杂。他欣赏大海那无所畏惧、信心十足的风度,也讨厌大海在自己捕鱼时带来的波涛汹涌。大海的存在虽然给了老人活下去的希望,但又掌控着他的生活,没有大海,老人的生活也无法继续下去。老人必须从大海中获得生存的一切物质。这样的冲突和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三、海明威矛盾自然观—由来与启示
(一)海明威矛盾自然观的由来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随处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一开篇就描绘了一位依偎在大海身旁,和大海朝夕相处的老人。大海就是自然的象征,老人对大海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他眼中的大海富饶美丽、缤纷多姿,安详宁静的同时又充满着活力。老人徜徉在大海中获得了视觉和心灵上的多重愉悦,他不仅钟情自然美景,对海洋生物也有着深切的情感。海明威在老人身上寄托了他对自然界生命的喜爱和尊重。但就是这样一位热爱自然的大作家,他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他对战争是厌恶并痛恨的,对人类文明的缺失是失望并惋惜的。无论他经历了什么,他都始终没有放弃对大自然的喜爱,他一直在寻找没有经历过人类摧残的最纯粹的大自然,以寻求心灵的慰藉。海明威对大自然的欣赏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他的父亲,在海明威三岁时,父亲送给他的礼物是一根鱼竿;十岁时,父亲送给他一把猎枪。他小时候住在华隆湖畔的避暑茅舍,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晚年时的住所位于古巴的瞭望山庄,树木翠绿多姿,花开花落,十分动人。同样,海明威也曾去过世界各地来寻找美丽的自然,如东非、西班牙、古巴、美国西部等地……海明威欣赏自然,关注自然,渴望回归自然。因此,在《老人与海》中,他对大海的赞美和热爱,也就是对自然的热爱。
但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用顽强不屈的老人圣地亚哥去与大自然作抗争,这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价值观上的体现。海明威知道,当人类选择去征服自然的时候就与和谐的自然观背道而驰了。就像《老人与海》中老人在对大海进行大肆捕捞的时候心中会产生自责的心理,又会为自己辩解,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渔夫,生来就是干这行的。这是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时最为明显的特征。探其原因,无非是海明威认为人类是最强大的,可以征服自然,征服一切。所以,海明威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立的。
(二)海明威矛盾自然观的启示
海明威的矛盾自然观看似完全相反,但实际上,却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大海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简单的输赢关系。当然,老人对自然的爱是人类中心主义式的爱,他在爱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人类征服者的地位。人在遇到困难时是不会退缩的,历尽千辛万苦也要负重前行。
人与鱼的这种矛盾体现了海明威对自然的理解,残忍与温情并存,鱼养活老人,老人热爱鱼。对老人而言,人与鱼的较量是一场意志上的较量,但二者不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而是公平竞争的对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和谐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像海明威这样,在与自然的对立的同时也看到了依存关系,那我们自然会爱惜自然,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的同时,会考虑到保护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使得人与自然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