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减糖》

2024-05-15 15:44:30
全国新书目 2024年3期
关键词:低热量愉悦感马可

《儿童减糖》

[美]迈克尔·格兰 [美]艾米丽·文图拉 著

王赫 译 李东 审订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9/89.00元

[美]迈克尔·格兰

儿童营养和儿童肥胖研究专家,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预防医学和儿科教授、儿童肥胖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糖尿病和肥胖研究所联合主任,拥有30多年营养领域研究与教学经验。

[美]艾米丽·文图拉

南加州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健康行为研究哲学博士。营养教育家,作家,厨师。曾在意大利教授公共卫生营养学,现在从事写作和食谱开发工作。

本书凝聚了作者30多年的研究成果与经验,能帮助父母重新审视孩子的日常饮食,排除威胁孩子健康的潜在糖成分与甜味剂,践行健康生活。书中特别提供了孩子可坚持的28天减糖方案,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摄糖渴望的恶性循环

几天前,艾米丽参加了一个生日聚会。她走近甜点桌,发现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冰激凌、纸杯蛋糕和甜甜圈。一位父亲看着自己的女儿从不同的蛋糕中分别取了一些,他试图阻止孩子,却遭到了抗议。于是父亲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最后耸了耸肩,好像在说:“她只是一个爱参加聚会的孩子,我能怎么办?”这位父亲叹了口气,无奈地对其他成年人说:“这孩子可真是吃糖上瘾了。”

当然,他只是在开玩笑。但事实上,糖与其他成瘾物的确存在共同之处,尤其是对大脑的影响——对儿童大脑的影响更是如此。你是否在孩子身上观察到下列症状?

·有过量糖摄入的倾向(暴饮暴食)

·尝试戒糖时感到头痛和情绪低落(戒断症状)

·摄糖渴望愈发强烈

·对糖的耐受性增强

·无法降低糖摄入量

这些症状均符合成瘾的临床诊断标准。当我们摄入糖或甜食时,甜味会对大脑的奖赏系统产生强烈的刺激。奖赏系统负责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令人心情愉悦的神经递质。奖赏系统还会合成天然阿片类物质,尽管人体自然合成的阿片类物质是安全的,但同样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和被奖赏感。多巴胺和天然阿片類物质共同作用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幸福感,这也是人在吃糖时感到愉悦的原因。愉悦的体验令人难忘,于是我们开始渴望重复这种体验。糖向大脑发送化学信号,大脑则在该信号的刺激下产生愉悦感,进而促使我们做出行动——摄入更多的糖。这一机制在儿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他们对甜味具有更强的偏好。

当我们首次要求参加研究的儿童减少糖的摄入量时,他们通常回答,如果吃不到糖,就会感到失落。他们失去的其实是糖带来的愉悦感,正是这种难以名状的感受令他们对糖趋之若鹜,并逐渐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恶习。导致减糖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脑中的多巴胺受体对糖的敏感性会降低,大脑需要更多的糖才能产生相同的兴奋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持续增加糖的摄入量,才能维持这种美好的感受。有些年轻受试者甚至告诉我们,他们无法想象离开了糖将如何生活。

有些父母已经察觉到孩子的嗜糖成瘾倾向,即使他们并未阅读相关研究报告,依然能注意到孩子的异常行为,如暴饮暴食、摄糖渴望、情绪低落等。他们的解决方案是将孩子爱喝的含糖饮料和零食替换为含低热量甜味剂的产品。他们的逻辑是低热量甜味剂或许并不健康,但优于普通糖,至少有助于孩子改掉吃糖的习惯。当这些父母携子女来到我的门诊时,我们做的第一件事通常是纠正他们对低热量甜味剂的错误认识。除了尚未完全了解的化学风险外,低热量甜味剂会欺骗大脑,使大脑误以为它们是真正的糖。因此,低热量甜味剂同样能使人产生饮食渴望,陷入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三氯蔗糖等人工甜味剂具有与普通糖类似的成瘾性,可以激活大脑中相同的奖赏系统。而且所有类型的低热量甜味剂都能激活位于口腔等全身的甜味受体,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在这一点上,真糖还是假糖、人造低热量甜味剂还是天然低热量甜味剂区别并不大。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分析了低热量甜味剂与糖的异同,研究人员首先要求受试者分别饮用含阿斯巴甜的零卡雪碧和普通雪碧,再从MM巧克力豆、矿泉水和三叉戟无糖口香糖中任选一种。结果显示,零卡雪碧组选择MM巧克力豆的概率几乎是其他两组的3倍。由此可见,低热量甜味剂能够像普通糖一样使人产生摄糖渴望,有时甚至效果更强烈。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需要努力帮助孩子摆脱糖上瘾,更要避免孩子陷入更多的甜味陷阱。

孩子需要你的帮助

糖和低热量甜味剂的强烈成瘾性会使人做出不健康的选择,即使他们明知这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这也是儿童无法自行控制糖摄入量的原因,此时孩子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在前文曾介绍了一位名叫马可的高中运动员,他被诊断出患有脂肪性肝病。马可参加了我们开展的为期12周的研究项目,其间与营养专家会面4次,学习有助于降低糖摄入量的知识和策略。此外,他每周还会收到我们送货上门的瓶装水。尽管我们为马可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他还是遇到了不少挑战。首先,作为一名橄榄球运动员,他认为自己需要摄入热量,可以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此外,橄榄球队的朋友们经常一起吃吃喝喝。正如马可所言:“与朋友一起喝碳酸饮料是融入集体的一种形式,这比改善肝脏健康更重要,所以我无法放弃碳酸饮料。”马可知道,如果戒掉这个习惯,他的肝脏甚至整体健康状况都将得到改善,但他同时承认,无论如何都会继续饮用碳酸饮料和能量饮料,尤其是当家人点了墨西哥卷饼、汉堡等快餐时。相对于摄入单一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脂肪搭配食用能促使大脑产生更强的愉悦感。马可之所以在吃快餐时爱喝碳酸饮料,是因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结合能强力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使人对下次摄入相同的物质产生强烈的期待,这无疑加剧了成瘾行为。当被问及为什么如此爱喝能量饮料和碳酸饮料时,马可回答:“它们好喝。”从马可闪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喝饮料这一行为使他得到了极大的奖赏。

马可就是活生生的嗜糖成瘾的例子。尽管马可未能在为期12周的研究中减少糖摄入量,但大多数儿童确实取得了显著进步。当马可努力尝试戒糖时,并未得到朋友或家人的支持,这大大增加了他养成低糖饮食习惯的难度。当青少年努力改变自己的饮食方式时,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

大龄儿童和青少年在减少糖摄入量时或许能向父母反馈他们的感受,但低龄儿童可能无法描述自己身体的状况,只能通过生气或发脾气宣泄自己的不适。所以,作为父母不仅要掌握减少糖摄入量的方法,还要了解孩子可能出现的戒断症状及应对措施。

猜你喜欢
低热量愉悦感马可
找到工作的愉悦感
现代妇女(2023年7期)2023-11-11 11:54:26
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麦恩是条多情的狗
满族文学(2019年5期)2019-10-08 06:46:23
马可 时光の味道
马可的音乐遗产
人民音乐(2018年8期)2018-08-21 06:32:56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侨园(2016年5期)2016-12-01 05:23:40
国内冰淇淋研究现状分析
餐前喝水有助于减肥
大众健康(2016年6期)2016-08-03 21:32:14
缺觉与抑郁
灵异小说中的愉悦感与叙事伦理美学阐释